- 年份
- 2024(9820)
- 2023(14274)
- 2022(12147)
- 2021(11548)
- 2020(9375)
- 2019(21680)
- 2018(21618)
- 2017(40967)
- 2016(22462)
- 2015(24958)
- 2014(24641)
- 2013(23858)
- 2012(21682)
- 2011(19288)
- 2010(19330)
- 2009(17351)
- 2008(16765)
- 2007(14746)
- 2006(12748)
- 2005(10926)
- 学科
- 济(81031)
- 经济(80954)
- 管理(66428)
- 业(62129)
- 企(53400)
- 企业(53400)
- 方法(36275)
- 数学(30907)
- 数学方法(30526)
- 中国(23234)
- 农(22117)
- 财(20730)
- 业经(19938)
- 技术(19331)
- 学(19170)
- 地方(17730)
- 制(15543)
- 理论(15317)
- 农业(14934)
- 和(13970)
- 教育(13416)
- 贸(13408)
- 贸易(13397)
- 务(13243)
- 财务(13182)
- 财务管理(13163)
- 技术管理(13134)
- 环境(13094)
- 易(12968)
- 企业财务(12541)
- 机构
- 大学(305348)
- 学院(302790)
- 管理(121334)
- 济(113514)
- 经济(110732)
- 理学(105599)
- 理学院(104394)
- 管理学(102533)
- 管理学院(101984)
- 研究(99121)
- 中国(72125)
- 京(65117)
- 科学(63469)
- 财(51853)
- 所(48499)
- 农(45668)
- 业大(45488)
- 中心(44902)
- 研究所(44574)
- 江(44319)
- 范(42848)
- 师范(42459)
- 财经(41655)
- 北京(41068)
- 经(37871)
- 院(37392)
- 州(36281)
- 农业(35547)
- 师范大学(33961)
- 技术(33299)
- 基金
- 项目(214037)
- 科学(168828)
- 研究(159450)
- 基金(152938)
- 家(132833)
- 国家(131685)
- 科学基金(113804)
- 社会(98170)
- 社会科(92920)
- 社会科学(92895)
- 省(85618)
- 基金项目(82373)
- 自然(74228)
- 教育(74091)
- 自然科(72490)
- 自然科学(72475)
- 划(72003)
- 自然科学基金(71186)
- 编号(65835)
- 资助(61131)
- 成果(53859)
- 创(48235)
- 重点(48195)
- 课题(46171)
- 部(46156)
- 发(46131)
- 创新(44247)
- 项目编号(41173)
- 科研(40743)
- 大学(40358)
- 期刊
- 济(122398)
- 经济(122398)
- 研究(89809)
- 中国(60314)
- 学报(47344)
- 管理(45462)
- 科学(44256)
- 教育(43858)
- 农(40643)
- 财(38068)
- 大学(36213)
- 学学(33130)
- 农业(28723)
- 技术(27190)
- 融(21870)
- 金融(21870)
- 业经(20960)
- 图书(19439)
- 经济研究(19201)
- 财经(19178)
- 科技(17375)
- 经(16337)
- 问题(15569)
- 业(15170)
- 技术经济(14705)
- 理论(14396)
- 现代(13805)
- 版(13526)
- 资源(13333)
- 实践(13323)
共检索到437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志伟 国兆亮
德国创新高校计划通过推动"思想、知识和技术"的相互转化,促使应用型大学完成以"研-产-服"为主旨的"第三项职能",因而具有未来工业化高等教育的模型特征。该计划首轮资助的29项项目涵盖了48所应用类高校,各项目实施理念在于实现高校、企业和社区之间联结、支持及创造功能,促进彼此产生良性的共促效应,并形成迭代的正向循环和优化。通过选取其中的CREAPOLIS项目为特征范例,可以明确该计划的落地运行模式及结构流程,并获得相应启示及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茂林在《高教探索》2015年第4期中撰文,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及其成因,剖析了创新高职本科教育路径的意义及其合理性,并探寻了创新高职本科路径取得实践成效的突破口。从中国高校毕业生结构看,学术型本科毕业生超过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高职本科毕业生却严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滕智源 黄少波
文章主要描述了"卓越计划"视角下信息库资源的建设必要性,以及搭建信息库资源的内涵,介绍了信息库资源建设在创新高校"卓越计划"学生就业模式上的四点做法。
关键词:
信息库资源 卓越计划 就业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玉刚 邓谨
高校贫困生扶助工作已经陷入"物本"趋向目标的困境,物质性与精神性统一必然成为创新高校扶贫工作的路径选择,即以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理解贫困内涵为前提,以贫困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立足物质性和精神性二维视角创新高校贫困生扶助工作。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文君 蒋先玲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遇到了新的挑战。笔者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对国际化人才的需要不仅仅体现在语言技能上,更多的是反映在全面、复合型的特点上,传统体制中存在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非系统"现象制约了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出运用"系统思维"进行"系统创新"以破解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难题。最后,文章构建了涉及"人才进口——过程培育——成才出口"三个基本环节、六个方面密切联系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框架体系,以期提升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增加"一带一路"战略进程中我国的"软性人才"储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颖 夏鑫
高校学生管理是与学生成长成才紧密相联的育人工作,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确保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大数据时代呼啸而来,传统的单向性、集中式、控制型学生管理模式在应对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学生群体时显得捉襟见肘。基于此,对网络环境下学生工作现状进行分析,从学生内生性引导角度入手,变灌输为引导、变单向为互动、变说教为体验,探索"成长导师"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全员性教育、自觉性引导、体验式融入和引领性转变,以期能够实现学生管理模式的精准化。
关键词:
成长导师 高校 学生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平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高职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缺乏自信、人际交往受挫、就业压力时刻困扰等问题。据此,提出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注重顶层设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提升家校育人合力,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发挥自媒体的优势。
关键词:
高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创新 实效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邢纪红 王翔
当前,互联网加速向各行业进行渗透和融合,对制造业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商业逻辑带来根本性影响,引发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本文首先将第一代互联网与第二代互联网进行对比分析,从功能、结构和文化三个层面归纳总结"互联网+"发展出现的新特征。然后,全面剖析"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产生的多重影响,提出"互联网+"新商业模式三个维度的结构特征。最后,基于理论梳理和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企业实现"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三种主要路径——产出智能化、活动网络化、打造智能O2O平台和大数据系统,并利用典型案例进行佐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邢纪红 王翔
当前,互联网加速向各行业进行渗透和融合,对制造业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商业逻辑带来根本性影响,引发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本文首先将第一代互联网与第二代互联网进行对比分析,从功能、结构和文化三个层面归纳总结"互联网+"发展出现的新特征。然后,全面剖析"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产生的多重影响,提出"互联网+"新商业模式三个维度的结构特征。最后,基于理论梳理和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企业实现"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三种主要路径——产出智能化、活动网络化、打造智能O2O平台和大数据系统,并利用典型案例进行佐证。本文对推动"互联网+"行动和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江淮 师磊
创新的本地化集聚已成为当前全球创新活动的典型特征。本文以地区的本地化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对企业研发选址的动态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企业创新集聚以及产业地理格局的演化路径,揭示出企业研发选址的决策依据是企业自身技术需求与各地区本地化创新能力的匹配程度。研究发现:本地化创新能力已成为创新经济中企业研发选址的重要区位因素,能持续吸引高技术行业企业的进入;在产业关联方面,高技术行业的前后向产业关联均会显著强化本地化创新能力的引力作用;从区域一体化视角看,区域内各城市不同的禀赋优势导致不同的技术密集度行业呈现梯度式集聚的现象。据此,本文认为,当经济进入以高技术行业占比持续上升为标志的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后,地区的发展方向与目标是推进并强化其本地化创新能力,以区域为单位建设各区域创新高地。为此,需要进一步扩大高层次研发型人才培养规模,持续优化人才专业结构,支持高校与企业研发多元化融合建设,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进一步扩大区域创新高地的建设范围和规模,加快推进国际科技中心建设;以创新高地为核心,有序推进产业地理梯度发展,深化区域优势互补发展战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娜 张红兵 张冬
职业生涯规划蕴涵着丰富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能够进一步增强教育的效果,为创造性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个有效的载体和平台。文章从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出发,探讨了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教育部科技委化学化工学部专家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秋红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和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互联网+UFRP"创新高校财务管理和服务模式,提高高校财务服务水平以及财务信息的公开程度,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的高校财务服务理念。
关键词:
“互联网+ UFRP” 创新高校财务服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涛 高静 潘伟国
党建带团建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青团建设的光荣传统,党建带团建的根本是"建",关键是"带",目标是发展。文章分析了当前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不足,提出了创新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途径,即努力做到"四个强化",开创党团共建、以带促建的新局面;进一步推进团建体系、组织建设和工作方法创新,切实加强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
关键词:
党建带团建 途径 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北京高校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题,积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努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