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3)
- 2023(6774)
- 2022(5500)
- 2021(5404)
- 2020(4327)
- 2019(9796)
- 2018(10020)
- 2017(19726)
- 2016(10798)
- 2015(12235)
- 2014(12359)
- 2013(12537)
- 2012(11937)
- 2011(11005)
- 2010(11421)
- 2009(10939)
- 2008(10797)
- 2007(10114)
- 2006(9407)
- 2005(8537)
- 学科
- 农(49016)
- 济(48163)
- 经济(48112)
- 业(33645)
- 农业(32467)
- 管理(21461)
- 中国(17067)
- 业经(16691)
- 方法(14170)
- 制(13033)
- 数学(12958)
- 数学方法(12890)
- 农业经济(12392)
- 企(11654)
- 企业(11654)
- 地方(11432)
- 发(11102)
- 银(9615)
- 银行(9608)
- 村(9509)
- 农村(9490)
- 行(9343)
- 发展(9248)
- 展(9240)
- 财(8953)
- 贸(8794)
- 贸易(8787)
- 体(8691)
- 易(8662)
- 土地(8366)
- 机构
- 学院(158954)
- 大学(154262)
- 济(69172)
- 经济(67582)
- 管理(58997)
- 研究(54733)
- 理学(49536)
- 理学院(49059)
- 管理学(48446)
- 管理学院(48160)
- 中国(46241)
- 农(46183)
- 农业(34716)
- 京(32804)
- 财(32309)
- 科学(30117)
- 业大(28585)
- 所(27388)
- 中心(26790)
- 江(25523)
- 财经(24288)
- 研究所(24076)
- 经(21938)
- 范(21869)
- 师范(21743)
- 农业大学(21226)
- 北京(20938)
- 州(20373)
- 经济学(19829)
- 经济管理(19365)
- 基金
- 项目(94556)
- 研究(77589)
- 科学(73183)
- 基金(65421)
- 家(55289)
- 国家(54626)
- 社会(48762)
- 社会科(45585)
- 社会科学(45573)
- 科学基金(45447)
- 省(38408)
- 编号(35573)
- 基金项目(35004)
- 教育(34300)
- 划(30719)
- 成果(29673)
- 农(28021)
- 资助(25318)
- 自然(24923)
- 自然科(24193)
- 自然科学(24189)
- 课题(23804)
- 自然科学基金(23744)
- 发(22788)
- 部(22153)
- 性(20620)
- 重点(20523)
- 制(20129)
- 年(19857)
- 国家社会(19646)
共检索到258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双生 张桂文
我国各地开展的宅基地置换事关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涉及到农户住宅的拆迁补偿、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及集中安置区规划建设等问题,德国农村建设中所体现的保护农户利益及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考虑值得我国借鉴。文章主要运用文献研究及问卷调查等具体研究方法,通过阐述德国在农村建设中"将土地整理与村庄更新有机结合、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与科学规划为依据、依托公众的有效参与"等经验做法,反思我国宅基地置换中"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宅基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缺乏立法支持与规范、缺少公众有效参与"等不足,进而得到"要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保护古村
关键词:
农村建设 土地整理 村庄更新 宅基地置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碧林 王道龙 陈印军 陈静 钟志君 陈学渊
基于综合分析我国农村宅基地置换涵义和当前全国宅基地置换工作实践,总结了4类宅基地置换模式,即城乡统筹模式、城中村和园区村改造模式、宅基地整理模式和增减挂钩模式,各类模式的实质是实现了政府为主导,企业参与的土地发展权转移。提出并分析了宅基地置换中存在的4个潜在问题:(1)与宅基地制度改革方向不尽相符;(2)未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保障其长远利益;(3)资金难以保障与利益分配不均衡;(4)耕地质量难以平衡。并提出政策性、慎重性、合理性、尊重农民意愿四条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宅基地 置换 模式 问题 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娥苹
中共上海市委九届七次全会通过的《贯彻中共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在有条件地区,试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办法,有序推进新一轮宅基地置换。本文拟以沪郊同一区内的两个宅基地置换试点村为对象,通过比较分析,对宅基地置换的推广条件和基础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完善这一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置换 推广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媛媛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宅基地置换存在的问题1."小产权房"无产权,限制房产资源流通。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结构的土地所有权制,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包括宅基地)分属于国家和农民集体所有;同时,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施建刚 黄晓峰 王万力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东部发达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土地资源瓶颈,而宅基地置换因能有效地缓解用地需求压力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本文通过建立宅基地置换决策模型,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分析得到现行宅基地置换模式(政府主导型)存在的经济学释因,并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尽可能克服现行模式的弊端。
关键词:
发达地区 宅基地置换 制度变迁理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露
随着国内城镇化发展进程日益加快,地方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对于土地的需求也开始逐年增加,而传统宅基地"粗放式"的管理为解决土地供给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路径。但对于农村低成本、慢节奏的生活模式,宅基地往往是农民生存的重要基础,如何在农村宅基地置换中,有效控制潜在风险,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为农民提供最大限度的权益保障是急待解决的问题。虽然,国家针对宅基地置换已经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为农村宅基地置换提供方向性和指导性的意见,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行政与自愿、现实与法律、市场与指令等仍然存在很尖锐的矛盾。本文从农村宅基地置换动历及模式入手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法律概述对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明确,最后...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风险控制 监管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袁丰 陈江龙 黄天送 郭垚
农村宅基地置换有效协调了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间的矛盾,兼顾了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本文应用SCM等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方法,在对海门市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农民访谈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①农民、村委会和市、县、镇政府之间利益冲突是农村宅基地置换的主要矛盾;②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政府和农民通过交易方式来解决利益冲突,研究区通过以城镇化和项目带动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模式,以及以新农村建设为代表的农民主导政府支持的模式来解决这一矛盾;③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模式下,征地和置换相结合,主要为城市开发提供用地,资金主要由政府筹措,土地利用效率较高;农民主导政府支持的模式下,资金靠农民自行筹措,置换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意焕
我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促进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同时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均等化自由流动。这是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一项制度安排。尽管我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在理论层面,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恩格斯《论住宅问题》揭示了产生住宅问题的经济制度根源,能够为我国宅基地权利制度创新提供重要启示。只有通过优化生产方式,才能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减轻劳动人民的住房压力。通过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进一步巩固农村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保障粮食安全、化解社会主要矛盾、促进共同富裕的需要。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恩格斯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新华 陈利根 付坚强
研究目的:揭示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的规律,提出对宅基地制度创新的启示。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从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土地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是宅基地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从制度演变的内部机理来看,制度创新能否最终形成,受各利益集团的力量及其博弈结果影响。研究结论:在进行宅基地制度创新时既要考虑宅基地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趋势,尽量让宅基地制度创新的路径和方向与宅基地要素相对价格变化的趋势相吻合,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各利益集团的偏好及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彦随
近年来,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宅基地整理和空心村整治新机制,涌现出"迁村并点"、"旧村改造"、"中心村整合"、"新社区建设"、"生态移民"等一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小芳 祁凌云 刘凌览 张越
近年来,我国各地开展了以增加耕地面积、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建设用地的宅基地置换工程。湖北省钟祥市彭墩村和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怡山湾是湖北省新农村建设宅基地置换模式中的典型代表。笔者根据两地实地调查以及对200户农户的访谈,从不同角度对两种模式及其满意度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两种模式的经验,以期为农村宅基地置换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蒲方合
宅基地权利置换,有利于农村宅基地的集约利用,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释放城镇建设用地的潜能。宅基地权利置换中的节余农用地转用指标的流转,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提高宅基地权利置换的绩效。在节余农用地转用指标的流转中,使用节余农用地转用指标,异地征收农地进行土地使用权出让所得净收益,全部被节余农用地所在地用于宅基地权利置换的资金平衡;或者节余农用地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不能从节余农用地转用指标的流转中基本实现宅基地权利置换的资金平衡,都会阻碍节余农用地转用指标的流转。因此,在节余农用地转用指标的流转中,需要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利益平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双生 张桂文
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中所蕴含的农民宅基地权益进行了总结与评析,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宅基地置换中"农民意愿没有得到尊重,宅基地发展权收益分配不公及对农民宅基地、房产补偿不足,置换后农民生活状况不佳及土地权属问题尚未妥善解决"等农民权益受损问题,并提出应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完善财政分权及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提高农民维权能力以解决宅基地置换中的农民权益受损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建双 虞晓芬
通过对浙江省某自然村农户宅基地空间置换意愿的实地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排序因变量模型,从农村"三权"改革的视角研究了农村宅基地空间置换意愿与"三权"政策、"三权"确权情况、承包地流转情况和农民家庭资源禀赋的关系,探寻影响农户宅基地空间置换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宅基地空间置换意愿偏低,仅为23.33%;影响农户宅基地空间置换意愿的因素由高至低依次为对宅基地空间置换政策的了解程度、承包地是否流转出租、户主最高学历状况、房屋状况等级和家庭劳动力人口数量,五类指标均对置换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认为为了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的空间置换,应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置换政策和农地改革政策的宣传力度;开展集中置换点选址的广泛调研,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将宅基地置换与承包地流转、集体资产股份权流转有机结合,建立"三权"改革的联动机制。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勇 彭长生 包婷婷
对安徽省无为县、庐江县、埇桥区和潜山县821户农户家庭宅基地利用、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意愿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的被调查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的农户更愿意退出宅基地。(2)针对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而言,大多希望通过退出现有宅基地来改善目前的居住生活条件,获得相应的福利政策,同时考虑到为了避免宅基地常年闲置而愿意退出宅基地;而针对不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而言,则对宅基地有感情、担心退出后家庭住房得不到保障、相关经济补偿不合理,同时预计农村土地未来有升值潜力而不愿
关键词:
宅基地利用 宅基地退出 补偿意愿 安徽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