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5)
- 2023(16667)
- 2022(14338)
- 2021(13569)
- 2020(11086)
- 2019(25500)
- 2018(25312)
- 2017(49579)
- 2016(26541)
- 2015(29358)
- 2014(29127)
- 2013(28339)
- 2012(25728)
- 2011(23021)
- 2010(22956)
- 2009(20765)
- 2008(20079)
- 2007(17379)
- 2006(15186)
- 2005(12910)
- 学科
- 济(107190)
- 经济(107066)
- 业(77426)
- 管理(73101)
- 企(56277)
- 企业(56277)
- 农(51496)
- 方法(48313)
- 数学(41902)
- 数学方法(41358)
- 农业(34288)
- 业经(28537)
- 财(27526)
- 中国(26758)
- 地方(21786)
- 学(21333)
- 制(20197)
- 理论(17692)
- 贸(17379)
- 贸易(17372)
- 易(16893)
- 技术(16379)
- 务(16100)
- 财务(16030)
- 财务管理(15991)
- 环境(15914)
- 和(15586)
- 企业财务(15203)
- 发(15037)
- 体(15007)
- 机构
- 学院(365504)
- 大学(363825)
- 管理(149244)
- 济(147433)
- 经济(144349)
- 理学(131117)
- 理学院(129800)
- 管理学(127566)
- 管理学院(126897)
- 研究(116716)
- 中国(87045)
- 京(75075)
- 科学(71277)
- 农(70179)
- 财(66265)
- 业大(57866)
- 所(55831)
- 中心(54918)
- 财经(53534)
- 农业(53528)
- 江(51126)
- 研究所(51070)
- 经(49148)
- 范(48212)
- 师范(47836)
- 北京(46271)
- 经济学(44132)
- 院(42124)
- 州(41754)
- 经济管理(40185)
- 基金
- 项目(258532)
- 科学(204576)
- 研究(193343)
- 基金(188551)
- 家(162851)
- 国家(161413)
- 科学基金(140147)
- 社会(123279)
- 社会科(116464)
- 社会科学(116434)
- 省(100771)
- 基金项目(100480)
- 自然(89200)
- 教育(87986)
- 自然科(87089)
- 自然科学(87071)
- 自然科学基金(85490)
- 划(83659)
- 编号(80350)
- 资助(76000)
- 成果(64191)
- 部(57706)
- 重点(57219)
- 发(55356)
- 创(53791)
- 课题(53564)
- 国家社会(50997)
- 创新(50117)
- 教育部(49855)
- 人文(49122)
- 期刊
- 济(159041)
- 经济(159041)
- 研究(103303)
- 农(71480)
- 中国(64721)
- 学报(55855)
- 科学(52020)
- 管理(49440)
- 财(49244)
- 农业(48991)
- 大学(44225)
- 学学(41924)
- 教育(39263)
- 业经(31779)
- 技术(31078)
- 融(30504)
- 金融(30504)
- 财经(25362)
- 经济研究(23450)
- 业(22285)
- 问题(22039)
- 经(21606)
- 图书(19216)
- 版(18917)
- 科技(17418)
- 理论(17077)
- 技术经济(16789)
- 现代(16471)
- 资源(15800)
- 世界(15789)
共检索到514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要杰
地方治理理论是公共管理领域的前沿理论。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由于地方政府距离居民最近,最能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由此形成了公共物品供给的地方主义传统。德国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地方治理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形成了联邦主义、民主分权、基层化、财政平衡和法律监督等五大原则。以此为指导,德国农村公共物品呈现出地方主导、法律约束、财政支持、多元监督和市场化供给的典型特征。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地方治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召 羊许益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正在由风险演变为危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政府公共物品供给的职能"缺位"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应发挥基层各行动主体的积极性,以形成多元治理格局。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 治理 公共物品 政府职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开元 李雪松
在广大农村地区,落后的水环境治理与日益膨胀的污染负荷之间的矛盾使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并且呈现出迅速恶化的趋势。从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出发,基于公共物品理论深入分析当前农村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治理主体缺失、治理资金投入不足、环保意识薄弱、二元化的环境治理政策等一系列问题,指出市场失灵和政府缺陷是导致农村水环境治理不足的最重要原因,并依此来构建我国农村水环境治理的机制。
关键词:
农村水环境 公共物品 治理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家琰 李广海 徐大立
新农村建设关键问题之一是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政府主导的、以制度外财政为支持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限制了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路径依赖理论的角度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在于突破这种路径依赖,建立适合我国农村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公共物品 路径依赖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罗万纯 陈怡然
本文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状况、国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经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策四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论。现有研究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实践提供了参考。在研究方法上,未来可以继续扩大调查样本量和覆盖面。在研究内容上,未来应加强乡村治理创新实践、农村公共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农村特殊群体公共服务供给、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政府购买公共物品规范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农村 公共物品 公共服务 综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大伟 向飞丹晴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长期处于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过剩的局面,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化解"三农问题"等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基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农村基层政府——农民"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困境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居水木 李总
农村准公共物品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ELES模型及相关的数据计算了农村居民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两类准公共物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有明显降低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农村准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不足。文章分析了农村准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卫龙宝 张菲
本文运用1509户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户对农村基层治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本村组织治理的满意程度主要受到与其生产、生活相关的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影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导致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经济开发区的农户对基层治理的满意程度较低;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对基层治理的满意程度和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启示是,继续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优先供给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公共物品,实施因地制宜的公共物品供给策略,保证专项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分配的公平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贺文慧 高山
由于我国农村社会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作为委托人的农民很难通过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来约束政府的行为,形成了"供给主导"型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体制。这种体制客观上造成了政府服务供给和农民需求错位,质量不高。本文从委托代理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藉此提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安排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 供给 委托代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教立营
农村公共危机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土地流转纠纷、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污染、农村社会治安等,这些危机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然而,农村治理主体之间存在权责不清问题,且缺乏有效整合,导致农村公共危机治理效能不足。农村公共危机的治理需要各个主体之间密切合作形成合力,但现实中常常因分散的治理主体、重复的职能和不协调的行动导致危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甚至可能激化危机,导致更大的损失。
关键词:
公共危机治理 治理理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符加林 崔浩 黄晓红
农户的声誉不仅能给农户带来直接效用,它还具备信息效应与资本效应,对农户参与农村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博弈的均衡路径产生重要影响。在独立博弈下,声誉的直接效用能使农户采取合作行动;在关联博弈和重复博弈中,声誉的信息及资本效应对农户的偷懒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将导致博弈进入合作均衡。因此基于声誉损益的考虑,由农户自愿供给农村社区内的公共物品会是一个有效的结果。
关键词:
声誉 农户 农村社区 公共物品 均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要杰
美国的西部开发是持续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活动。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其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颇具特色,主要表现为交通运输事业的率先发展,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事业的重点关照,地方政府资助和民间投资为主的融资方式以及联邦政府公共政策的强大激励机制。
关键词:
美国西部开发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新
“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已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最大障碍。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地方公共物品的理论框架,结合现行财政体制和农村消费主体的特点,并在一定的实证分析基础上,重新定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地方财政的地位与职能,同时提出改革途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江峰
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主要模式是政社合作型。政府与村庄之间在资源上的相互诱导与吸引,导致资源低效、浪费和不均衡不合理供给,即农村公共物品的“诱致性供给过剩”。农村公共物品“诱致性供给过剩”主要源于政府自上而下项目激励、村组干部横向社会竞争和村庄自下而上资源吸附三重机制。化解农村公共物品“诱致性供给过剩”问题,可通过包干式资源投入、监管结合的村财制度和落实村级民主参与制度等,对“公有”和“共有”的“公共池塘资源”进行有效治理。
关键词:
资源下乡 农村公共物品 项目制 民主参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关慧 郑舒婷
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一直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实践证明,美国、日本、韩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财政政策比较符合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文章在总结美日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财政政策。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 经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