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8)
- 2023(5813)
- 2022(4816)
- 2021(4926)
- 2020(4092)
- 2019(9235)
- 2018(9463)
- 2017(17778)
- 2016(10336)
- 2015(11702)
- 2014(11845)
- 2013(11859)
- 2012(11160)
- 2011(10063)
- 2010(10519)
- 2009(10189)
- 2008(10544)
- 2007(10138)
- 2006(9326)
- 2005(8465)
- 学科
- 农(44400)
- 业(40831)
- 济(38689)
- 经济(38632)
- 管理(31511)
- 农业(29502)
- 企(21434)
- 企业(21434)
- 业经(14504)
- 方法(11736)
- 制(11601)
- 财(11402)
- 中国(9897)
- 农业经济(9884)
- 策(9647)
- 数学(9068)
- 村(9025)
- 农村(9017)
- 土地(8912)
- 数学方法(8889)
- 发(8604)
- 学(8375)
- 体(8087)
- 地方(7841)
- 银(7671)
- 银行(7660)
- 行(7216)
- 劳(7148)
- 劳动(7145)
- 发展(7044)
- 机构
- 学院(145552)
- 大学(141506)
- 管理(57357)
- 济(56279)
- 经济(54736)
- 研究(49381)
- 农(48129)
- 理学(46842)
- 理学院(46324)
- 管理学(45589)
- 管理学院(45296)
- 中国(43966)
- 农业(36551)
- 京(31444)
- 科学(31245)
- 业大(29372)
- 财(26901)
- 所(26628)
- 江(25431)
- 中心(25200)
- 研究所(23644)
- 农业大学(22163)
- 省(20391)
- 州(19941)
- 范(19776)
- 师范(19619)
- 北京(19519)
- 财经(19219)
- 业(18557)
- 经济管理(17691)
- 基金
- 项目(86656)
- 科学(66577)
- 研究(66460)
- 基金(60412)
- 家(52545)
- 国家(51911)
- 科学基金(43324)
- 社会(39882)
- 社会科(37047)
- 社会科学(37035)
- 省(35153)
- 基金项目(32369)
- 编号(30241)
- 教育(29076)
- 划(28279)
- 农(27450)
- 自然(27280)
- 自然科(26531)
- 自然科学(26528)
- 自然科学基金(26040)
- 成果(25000)
- 资助(24311)
- 课题(19552)
- 部(19395)
- 发(19271)
- 重点(18706)
- 性(17649)
- 业(17321)
- 创(17174)
- 制(16823)
共检索到244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伍黎芝
本文在重点阐述德国土地整理立项决策中的权属管理、整理中的权属调整与土地重新分配、权属登记等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得到如下启示:重视和加强我国农地整理中的权属管理工作,加强我国农地整理中权属管理的重点———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搞好农地整理中的土地质量鉴定,积极开展农地整理中的权属登记工作。
关键词:
德国 农地整理 权属管理 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贾雪池 吴次芳
农地地籍管理是国家为获取农地地籍资料、建立农地地籍而实施的一系列地政措施。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实行的农地私有化改革使农地权利内容和产权主体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能够使土地发挥其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俄罗斯在进行农地私有化改革的同时确立和完善了农地地籍管理。本文认为,现阶段俄罗斯农地地籍是多用途的现代地籍,其构建过程中有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技术和人员作保障。
关键词:
俄罗斯 农地 地籍管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晓滨 叶艳妹 陈莎 程涛 俞振宁
研究目的:总结国外农地整理权属调整技术方法创新研究的特征与趋势,为国内权属调整技术方法改进研究提供借鉴,从而推动权属调整的实施。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研究结果:国外权属调整技术方法创新研究始于对传统方法的问题识别,研究内容包括概念模型设计、地块再分配和地块分割三部分,并重点强调该过程的空间属性和对农民偏好满足程度的优化;GIS技术与运筹学模型结合是技术方法创新的主要方式;通过启发式方法提高实施过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是新近的发展趋势。研究结论:结合中国农地整理权属调整实际,相关研究今后应重点关注以下4个方面:(1)构建中国权属调整概念模型,并对权属调整的现实规则进行系统研究与建模;(2)继续探索各类新兴技术方法在权属调整过程中应用的可能性;(3)在对技术方法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开展技术方法与管理机制的匹配研究;(4)建立更丰富的权属调整优化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谦
中国农村土地整理融资滞后制约了农村土地整理的规模效益,相关立法是规范、保障农村土地整理融资的基本要件。德国农村土地整理融资立法在规范体例、融资组织结构确立和融资模式设定上的经验,可为中国农村土地整理融资立法给予借鉴。
关键词:
农村土地整理 融资 立法 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曲福田
西方农地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有力的法律基础。本文立足于我国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在系统总结西方,尤其是欧洲农地法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法律建设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政府对农地最终处置权的享有、区域规划的突出地位、农地转让及农场规模的控制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充分体现是西方农地法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给了我们以下一些启示:①应加强区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互关系的研究;②积极探索农地管理的市场机制及其实现形式;③重视我国农地取得方式问题和农地细碎化现象;④及时将农地保护以数量保护为主转变为农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三维保护体系。
关键词:
农地保护 土地管理 西方 中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明月 胡竹枝
农地非法入市实质上是一项合理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政府应尽快将市场机制引入农地非农化,以取代现行的计划色彩浓厚的土地征用制度。
关键词:
农地 非法入市 征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德汉
农地金融是农村土地金融的简称,它是指农业土地经营者以所承包农地的经营权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融资的资金融通形式。农地金融旨在为农业提供中长贷款的资金融通形式,以解决农户的资金缺口,实现农业收入的持续增长,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受农村土地资产非资本化的约束,"三农"领域资金短缺、特别是信贷支持不足问题十分突出。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可以借鉴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创新农地金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信贷市场农民贷款难和银行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荣
研究目的:分析市场经济体制下荷兰政府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积极参与市场运作和强势控制市场的原因,及其对转型期的中国农地非农化改革的借鉴意义。研究方法:流程分析法和归纳法。研究结果:通过流程分析归纳总结了荷兰农地非农化过程中政府、农民、私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研究结论:荷兰在土地产权设置、土地规划体系、土地市场运行和政府参与市场的作用等方面值得中国借鉴。
关键词:
荷兰 农地非农化 政府 市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睿璞 卢新海 谷晓坤
研究目的:将GIS与农地整理相结合,探索农地整理土方计算与调配的新方法。研究方法:文章构建了农地整理区规划前后的DEM,在GIS平台中利用空间地图代数的原理得到田块的填、挖方量,并将此抽象为供需点,利用交替式定位—配置模型实现土方的调配。研究结果:本文以湖北省枣阳市熊集镇国家投资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运用上述方法,得到农地整理区待平整田块29块,需要开挖土方435120.86 m3,需要回填土方307809.00 m3;以交替式定位—配置模型为运算规则,最终确定直线运距为200 m的调配方案。研究结论:借助GIS平台,可实现农地整理土方量的计算与调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魏晓莎
美国自建国以来,农地生产规模经历了扩张、限制及再扩张的过程,除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带来了农产品市场供求矛盾的凸显而使得农地规模受到限制以外,美国农地生产规模都是在持续的扩大。本文将美国政府对农地市场的影响分为3个不同阶段,即自由放任市场经济阶段、政府强化干预阶段和再次重视市场自由化阶段。研究发现:美国农地规模的演变历史是一部美国政府不断渗透、干预农业的历史,政府在农地规模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农地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历史视角梳理了美国自建国以来至今,政府在农地规模化进程所起的作用,来思考中国农地规模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
关键词:
美国 农地规模 政府干预 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孟浩 曹燕 陈颖健
在回顾德国能源资源储量、生产与消费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德匡能源主管机构及其职责,探讨了德国的能源管理体系、执行机制、监管体系及能源政策与措施,为我们的能源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德国 能源管理 政策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乔博
世界小农制国家在推进农地流转中,注重完善法律制度和配套政策体系,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采用多样的农地流转形式,鼓励规模经营,为中国农地流转提供了借鉴。建立健全中国农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有序推进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农地流转 预备年金 合作组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延敏 罗剑朝
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地金融设立的背景和作用的分析, 对比分析了这些国家农地金融制度的组织结构、资金来源和业务范围以及政府的作用。提出要建立我国的农地金融制度: 近期, 应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作为试点农地金融业务的机构; 中长期, 在政府扶持下成立土地银行, 但应逐步减弱政府在农地金融制度中的作用, 增强农地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农地金融制度 发达国家 政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斯亮 谭术魁
研究目的:追溯负责任的农地投资理念在全球范围的兴起过程,以代表性案例为基础梳理负责任的农地投资实践,揭示其对中国推进新型农地流转的启示意义。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案例研究、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工商和金融资本的介入使得中国的农地流转愈发具有农地投资色彩,防范农地资本化的负面社会效应需要引入负责任的农地投资理念;负责任的农地投资实践旨在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回报,其要点体现为全周期实践、突出重点实践和循证实践。研究结论:中国应当结合国情实际,以负责任的农地投资理念为导向,着力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机构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新艳 杨晓莹 罗锦涛
对于确权所引致的农地流转效应,政界学界的舆论期待非常高。但是土地确权一定能促进农地流转吗?基于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学界存在"确权促进农地流转"、"确权不一定促进甚至抑制农地流转"的两派观点。这两派观点背后所对应的分别是产权理论的解释逻辑和行为经济学的解释逻辑,二者在"确权与农地流转"问题上具有不同的解释力及其适用性。由此认为,有必要借鉴两派理论的合理见解与学术贡献,为构建一个直面问题本身的跨学科农地流转研究框架提供新的视野,拓展农地流转问题研究的理论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