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85)
2023(13305)
2022(11194)
2021(10204)
2020(8124)
2019(18299)
2018(18270)
2017(34135)
2016(18609)
2015(21020)
2014(21285)
2013(20916)
2012(20404)
2011(18870)
2010(19617)
2009(18494)
2008(18549)
2007(17109)
2006(15699)
2005(14896)
作者
(57296)
(47980)
(47908)
(45461)
(31062)
(23004)
(21487)
(18473)
(18299)
(17509)
(16884)
(16195)
(15933)
(15734)
(15359)
(14767)
(14357)
(14028)
(13905)
(13819)
(12595)
(11974)
(11734)
(11158)
(10873)
(10845)
(10795)
(10789)
(9869)
(9533)
学科
(97134)
经济(97013)
管理(57038)
(50781)
(41201)
企业(41201)
方法(28793)
中国(27637)
地方(26510)
数学(23904)
数学方法(23598)
(23168)
业经(21746)
(21040)
(20857)
(19838)
(16720)
金融(16714)
(16527)
银行(16495)
地方经济(16075)
(15989)
农业(15619)
(14891)
环境(14537)
(14491)
贸易(14478)
(13942)
(13875)
理论(12901)
机构
大学(285088)
学院(284338)
(123876)
经济(121219)
研究(107748)
管理(100541)
理学(84060)
理学院(82929)
中国(82759)
管理学(81430)
管理学院(80892)
科学(63769)
(62435)
(59828)
(56252)
研究所(50125)
中心(47393)
(47287)
(46779)
财经(45339)
(40731)
北京(40336)
(40109)
师范(39714)
经济学(39011)
业大(38511)
(38314)
(36753)
农业(36501)
经济学院(34490)
基金
项目(174415)
科学(137515)
研究(128986)
基金(125766)
(109392)
国家(108445)
科学基金(91930)
社会(84059)
社会科(79543)
社会科学(79524)
(68235)
基金项目(65138)
教育(58911)
(57230)
自然(56514)
自然科(55165)
自然科学(55146)
自然科学基金(54177)
资助(51553)
编号(50960)
成果(44125)
(42840)
重点(40260)
(38748)
课题(37798)
(35839)
(35701)
国家社会(35083)
发展(34773)
(34215)
期刊
(158734)
经济(158734)
研究(95893)
中国(67597)
(46713)
(46165)
学报(44637)
管理(42547)
科学(41965)
大学(34477)
教育(34303)
学学(32321)
(32051)
金融(32051)
农业(30799)
技术(25429)
经济研究(25186)
财经(24198)
业经(23853)
(21012)
问题(19894)
(16065)
(15528)
世界(15353)
技术经济(15274)
国际(14956)
(13906)
现代(13226)
统计(12797)
商业(12702)
共检索到468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茂荣  聂文星  
本文简要阐述了德国共同决定制的涵义、起源和历史发展 ,分析了共同决定制在战后德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指出其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设职工参与管理的企业制度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白靖宸  
德国经济已摆脱了90年代初统一后最困难的时期,特别是克服了1992—1993年的经济衰退,开始走上正常发展的道路。1994年全德国内生产总值达33211亿马克(约合24000亿美元),其中西部地区为29777亿马克(占全德的89.7%),东部地区为3434亿马克(占全德的10.3%)。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贵鹏  
本文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从外部环境和日本政府内部改革等方面对战后日本经济奇迹进行了深入研究,阐明了日本政府以其独特的经济职能和政策风格促成了经济的成功,从而也对许多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德照  
冷战后时期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陈德照一、全面估计冷战结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冷战结束了,但并没有因此便给世界经济带来预期的繁荣与发展。相反,主要由于两个原因,冷战结束给世界经济造成的冲击,一时表现得比较突出。一是,由于苏联解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晓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实质上是在政府、民族资本和外国资本的“三者同盟”体制中展开的,其中政府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是否拥有决策和施策的自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战后韩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获得显著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政府在“三者同盟”体制中拥有较强的自主性。对此,本文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大松  
论战后德国社会保障发展及其意义邓大松德国①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现代社会保险的国家。100多年以来,随着德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险业也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并为全球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深刻的教训。探讨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研究战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嘉禔  
1976年7月,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对正在庆祝建国二百周年的美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陪同施密特总理访美并经常伴随其左右的高级官员中有德国工会联合会主席海因茨一奥斯本·费特尔。17年后,在他的《行动起来,为了德国走出困境》一书中,昔日的联邦德国总理依旧将首任德国工会联合会主席汉斯·伯科勒称为战后西德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在战后联邦德国的国家事务中,工会的地位和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期刊] 求索  [作者] 马涛  
儒商精神根植于儒家思想,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变则通”“日日新”的创新精神、“天行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致良知”的经营价值观,将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春雷  
论政策性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借鉴●王春雷战后日本经济的起飞,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奇迹,并称为“东日经济增长模式”。这一奇迹的产生无疑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是政府对经济实行了有效干预。其中政策性金融作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银温泉  
韩国经济发展中制度的作用金吉焕,D.利伯兹格韩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无疑是由政府领导的。许多人撰文指出政府采取了顺应市场或市场导向的政策,但要从现实中总结出有启发意义的经验,就不仅要用事后的认识和当今的理论观点进行分析,而且要从政策制定者当时的考虑出发。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德章  
德国经济发展与体制转换的启示李德章从德国经济起飞与发展和由国家统治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换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国在发展市场经济中比较注重国家宏观管理;在调整经济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中重视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能较好地发挥财税和金融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云平  
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但我国小企业发展仍存在诸多弊端,必须在有关法律、政策、组织机构及金融等方面有所突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程德荣  
二次大战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虽历经衰退、危机和滞胀的困挠,但总的来说仍获得了相对稳定的持续的发展。为此,人们自然会提出“资本主义为何垂而不死”的问题。对于当代西方经济发展原因的研究,简单地采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或限于生产关系的概念的探讨是不够的,正确的方法应是从西方国家和世界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入手,分析其在当代西方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作用。以下笔谈正是根据这一思路而进行的一种探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封小云  
年代初期中国内地的对外开放与改革的政策,使香港经济逐步地与中国内地融为一体,成为内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从而也使中国因素成为近年来香港经济发展与转型的根本原因。这可以被看作香港经济在九七以前对中国经济的回归。九七之后,香港作为中国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将与中国内地经济更为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在这个基础上,香港在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与独立的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之下,其经济定位与作用取决于香港进一步地融合于中国内地、周边地区之中,根据区位优势而决定的分工。从香港所具有的区位优势及其发展趋向来看,香港将在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从海外向中国内地转移资金的投资中心;为中国对外经贸提供服务支援的基地;华南地区出口导向加工业的利润中心;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借鉴场所与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经营的预备学校的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