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8)
- 2023(12329)
- 2022(9852)
- 2021(9298)
- 2020(7816)
- 2019(17296)
- 2018(17268)
- 2017(31182)
- 2016(18347)
- 2015(20477)
- 2014(21064)
- 2013(19738)
- 2012(18264)
- 2011(16172)
- 2010(16728)
- 2009(15376)
- 2008(15792)
- 2007(14702)
- 2006(12951)
- 2005(12101)
- 学科
- 业(79000)
- 企(74196)
- 企业(74196)
- 济(66989)
- 经济(66889)
- 管理(65128)
- 方法(27855)
- 业经(26711)
- 财(26114)
- 农(23822)
- 中国(22332)
- 教育(21347)
- 务(20166)
- 财务(20132)
- 财务管理(20109)
- 数学(19502)
- 理论(19471)
- 数学方法(19202)
- 企业财务(19069)
- 技术(18716)
- 制(17368)
- 农业(17150)
- 策(15002)
- 体(14854)
- 学(14519)
- 划(13544)
- 和(13402)
- 企业经济(12221)
- 经营(12064)
- 体制(11789)
- 机构
- 学院(256589)
- 大学(253504)
- 济(94875)
- 管理(93506)
- 经济(92610)
- 研究(86254)
- 理学(79418)
- 理学院(78486)
- 管理学(77023)
- 管理学院(76507)
- 中国(62530)
- 京(55661)
- 科学(52178)
- 财(48045)
- 农(45776)
- 所(44405)
- 江(42723)
- 范(40198)
- 研究所(39872)
- 师范(39813)
- 中心(38359)
- 财经(37254)
- 业大(37051)
- 农业(36160)
- 北京(35540)
- 教育(35230)
- 经(33751)
- 技术(33537)
- 州(33228)
- 师范大学(31802)
- 基金
- 项目(160045)
- 科学(127908)
- 研究(123480)
- 基金(112525)
- 家(97255)
- 国家(96132)
- 科学基金(82852)
- 社会(75422)
- 社会科(71061)
- 社会科学(71046)
- 省(66081)
- 教育(64485)
- 基金项目(58161)
- 划(55986)
- 自然(52705)
- 编号(52294)
- 自然科(51560)
- 自然科学(51544)
- 自然科学基金(50696)
- 资助(45636)
- 成果(44291)
- 课题(39660)
- 重点(37159)
- 业(36583)
- 部(36567)
- 创(36103)
- 发(35270)
- 性(33900)
- 创新(32705)
- 年(32500)
- 期刊
- 济(113744)
- 经济(113744)
- 研究(83502)
- 中国(63222)
- 教育(60377)
- 农(43577)
- 财(42831)
- 管理(40515)
- 学报(39525)
- 科学(35862)
- 大学(31252)
- 农业(29809)
- 技术(29459)
- 学学(28285)
- 融(21930)
- 金融(21930)
- 业经(20719)
- 财经(19622)
- 业(18234)
- 职业(17603)
- 经济研究(17161)
- 经(17102)
- 问题(13959)
- 技术经济(13578)
- 财会(13242)
- 版(12598)
- 坛(12405)
- 论坛(12405)
- 现代(11820)
- 技术教育(11768)
共检索到404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洁安娜姆
作为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特征之一,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实践性特点。在迈向工业化的过程中,德国以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解决了其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双元制模式在企业界的积极参与下形成,有浓厚的企业文化根基。双元制模式的成长、成熟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博弈过程。而以企业为主体是这种教育模式的核心。
关键词:
双元制 企业 职业培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德国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教学主体、经费主体和法律主体三大作用。从微观教育经济学的观点看,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高投入,确实增加了企业成本。但实际情况表明,企业的投入不仅创造了直接经济效益,而且也取得了间接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在获得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方面。特别是从宏观教育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资是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德国 企业 职业教育 作用 成本 效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章斌
企业文化建设具有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能够在社会文化中形成富有个性特征的文化形态。企业文化是企业主体劳动的二重化,除对象化生产的功能外,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在于主体动力的全面开发、企业中主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西方企业文化着重表现为主体动力性,但难以导出主体目的性,其企业文化隐蔽着主体性价值取向上的深刻矛盾。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则是主体动力性与主体目的性的整合,是生产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成明
人的发展主体性是个体在自主、自觉、创新等主体意识的带领下,促使自身实现精神完满与自由幸福的特性。个体在通过职业路径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发展主体性的被遮蔽致使"职业囚徒"现象的产生,而人本性、职业性和终身性的内在发展属性赋予了职业教育破解此种困境的可能。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人价值的极大强调,使得职业教育的价值诉求也亟需在人本主义发展理念的回归、"软技能"与"硬技能"兼具的完满职业人的人才培养定位、设计覆盖个体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以及构建确保学生可持续发展进路获得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等方面更加强调,从而促使受教育者的发展主体性得以彰显、职业与生活理想能够实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福新
从“浙商”和中国企业的视角看,存在对企业分析范式的传统性与现代化、普遍性与特殊性、企业家与企业、生产力与人的发展、经济与文化协调等多重矛盾统一的规定,以及循着超越发展的要求。但是,现有的企业分析范式不能完整和充分地适应这种要求,存在局限性。适应“浙商”和中国企业循着超越发展要求的是企业主体性分析范式,其假设前提是个人和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其研究平台是完整的主体性理论,其参照系是相关性与自主性的动态协调,其基本方法是科学分析与人文分析等的统一。企业主体性分析范式具有一般应用原理、特殊应用原理和典型应用原理,关键在于假设前提以及相关和自主的特性、内容与结构关系的不同。
关键词:
主体性分析范式 浙商 中国企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喜亭 成有信 褚洪启 黄崴 田慧生 陈建翔
从本期起,本刊开辟“博士论坛”专栏,作为中青年博士和在读博士生进行教育问题研讨的学术园地。本专栏将在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依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学术讨论,重点研讨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和深层次的教育理论问题。本期发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孙喜亭教授和成有信教授所主持的“教育学博士论坛”第二次学术研讨会的发言摘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忠 亓婷婷
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除了企业自身积极参与以及其他社会条件支持外,还需法律予以确认。这种确认既是对企业作为职业教育主体地位的认可,也是一种倡导和规范。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给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以法律保障,凸显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权利与义务,促使德国职业教育得以健康发展。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对企业主体地位的确立,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历史、实际效果以及法律的及时巩固与更新有因果关联。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传统与现实以及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主体地位的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志伟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吕福新
经济学的企业产权理论所揭示的是相关性企业产权,是关于产权的一般规定和共性,是不完整的。企业产权必定具有特殊性,具有共性之上的个性和相关性基础上的自主性,尤其是从管理学和主体性的视角观察,必定会得出这样的认识和结论。企业产权的本质是相关与自主统一的主体性剩余产权,而且是一种立体结构,有企业契约、团队生产和管理、企业和企业家创新等层面的相关和自主统一的主体性剩余产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宋晶
主体性人格建基于理性控制下的自由,崇尚主体的责任意识、责任能力和对价值的自主择定。从业者的精神气质、人格类型、劳动态度决定生产结果,主体性人格教育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准职业人"的主体性人格教育需要坚持导向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德育原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相协调的教育环境,需要采取对个体内在价值引导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主体性 人格 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康伟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对主体性教育研究的重视,既是教育研究的一大理论收获,也对教育实践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但是,主体性教育研究背后的主客二元对立哲学基础,使主体性教育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局限,即用“学生是主体”的理论指导“学生是客体”的实践。笔者明确提出对象的二分法(对象包括主体与客体两部分)、主体性二分法(主体性包括客-主体性与主-主体性两部分),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分析扬弃,确立主体间性教育在主体教育研究中的本体地位,认为主体间性教育就是主体间主体性和理解性平等共在的指导性学习。
关键词:
教育 主体性 主体间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徐兰 肖斌
企业主体型职业教育是职教改革的方向,也是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抓手。借鉴德国双元制在实践过程中围绕学生技能训练所形成的经验和制度设计,从多元主体参与、多方主体协作、多维经费保障和多向融通技能证书等维度构建起我国企业主体型职业教育的框架体系,逐步建设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多项互联立交桥”模式,从而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持和技术积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义银 赵昕
劳动者的主体性与现代企业制度──浅谈虚拟配股制王义银,赵昕现代企业制度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从不同的角度,人们也许会有不同的理解,它不只是一种企业管理制度,而且是一种企业体制,其运行机制是一个立体的、复杂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系统中,劳动者的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伟 戚安邦 杨玉武
在创新系统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从投入、执行、产出和应用四个方面,使用描述统计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级区域2005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性程度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它体现在总体水平和结构两个方面。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这种差异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技术创新主体 区域差异 区域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茹莉
确立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对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从评价指标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视不够;在产出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对引进技术消化不良,二次创新能力欠缺;已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风险承担主体和利益分配主体。虽然中小型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性正在增强,但离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还存在差距。要强化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性,需要整合企业、政府和社会多方力量。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 技术创新 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