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2)
- 2023(10672)
- 2022(9319)
- 2021(8971)
- 2020(7525)
- 2019(17894)
- 2018(18095)
- 2017(35701)
- 2016(19261)
- 2015(21873)
- 2014(22040)
- 2013(21600)
- 2012(19441)
- 2011(17432)
- 2010(17504)
- 2009(15755)
- 2008(15060)
- 2007(12994)
- 2006(11086)
- 2005(9544)
- 学科
- 济(78326)
- 经济(78249)
- 管理(54347)
- 业(51407)
- 企(43653)
- 企业(43653)
- 方法(39738)
- 数学(35069)
- 数学方法(34404)
- 农(19369)
- 中国(18138)
- 财(16524)
- 业经(16462)
- 学(16125)
- 地方(14724)
- 理论(14268)
- 贸(12971)
- 贸易(12963)
- 农业(12945)
- 易(12549)
- 和(12542)
- 技术(12396)
- 制(12227)
- 环境(11217)
- 务(10832)
- 财务(10759)
- 财务管理(10740)
- 划(10503)
- 教育(10216)
- 企业财务(10126)
- 机构
- 大学(268476)
- 学院(267803)
- 管理(111675)
- 济(102031)
- 经济(99631)
- 理学(98040)
- 理学院(97025)
- 管理学(95029)
- 管理学院(94575)
- 研究(84503)
- 中国(60854)
- 京(56955)
- 科学(54127)
- 财(43858)
- 所(41657)
- 业大(41053)
- 农(40823)
- 研究所(38369)
- 中心(38186)
- 江(36958)
- 财经(36144)
- 北京(35918)
- 范(35202)
- 师范(34908)
- 经(32876)
- 农业(31815)
- 院(31062)
- 州(30807)
- 技术(29514)
- 经济学(29031)
- 基金
- 项目(189627)
- 科学(148977)
- 研究(138689)
- 基金(136868)
- 家(118669)
- 国家(117715)
- 科学基金(101854)
- 社会(84948)
- 社会科(80485)
- 社会科学(80461)
- 省(74672)
- 基金项目(72943)
- 自然(68029)
- 自然科(66488)
- 自然科学(66476)
- 自然科学基金(65230)
- 教育(64869)
- 划(62775)
- 编号(57885)
- 资助(57753)
- 成果(46092)
- 重点(41901)
- 部(41406)
- 创(39527)
- 课题(39407)
- 发(39395)
- 创新(36750)
- 科研(36282)
- 项目编号(35697)
- 教育部(35636)
- 期刊
- 济(106576)
- 经济(106576)
- 研究(74426)
- 中国(46546)
- 学报(40916)
- 管理(40153)
- 科学(38399)
- 农(36806)
- 教育(32823)
- 财(31270)
- 大学(31209)
- 学学(29228)
- 农业(26192)
- 技术(25667)
- 融(18561)
- 金融(18561)
- 业经(18337)
- 经济研究(16660)
- 财经(16300)
- 图书(15255)
- 科技(13814)
- 经(13719)
- 问题(13575)
- 理论(13454)
- 技术经济(13430)
- 业(13235)
- 实践(12590)
- 践(12590)
- 统计(12356)
- 现代(11791)
共检索到372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晶
本文研究德国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为研究对象,分别介绍了德国高校发展概况,校企合作模式及校外科研机构运行机制,分析各要素在德国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得出德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形成的原因、条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力
作为产学研合作发祥地的美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多种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的形成,使得学术界与产业界建立起多种形式的联系和合作关系, 从而推动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其中,最具代表性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主要有科技工业园区模式、企业孵化器模式、专利许可和和技术转让模式、高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翟美荣、蔡晓峰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中撰文分析了产学研合作道德架构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论述了该架构所应达到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最后探讨了产学研合作道德架构模式。产学研合作活动蕴涵很多深刻而又极其重要的道德架构问题。同时,科学技术与社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慧敏 朱军
本论文在对国内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新经济条件下 ,适合国情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风险投资嵌入式产学研合作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建立风险投资嵌入式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国内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嵌入式 产学研合作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冬明
通过对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重要性、实践性研究与实践,提出校企结合、产学研一体是培养旅游产业需求人才、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旅游 产学研合作 人才培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蓝英 董颖 石磊
根据宜兴环保产业产学研合作的调研资料,本文综合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探讨了产学研合作中影响因素、合作模式选择及其合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方差分析探讨了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在不同企业规模、研发投入强度和绩效的企业间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合作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双方直接关系因素、合作主体单方因素和第三方因素三大类,且合作模式与大部分影响因素之间均显著相关;合作绩效与研发强度显著正相关,而与企业规模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影响因素 合作模式 方差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桂龙 彭有福
本文将产学研合作、创新与网络组织的含义整合,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的定义,并介绍了它的特点和优势,总结出它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机制,最后引用加拿大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网络中心的案例介绍了它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创新 网络组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宁凌 张玉强
主导和主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产学研合作中应具有不同的地位,发挥不同的作用。文章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在产学研合作中主体地位对其更为合适和恰当。在区分企业主导型和企业主体型产学研合作,以及对传统的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企业主体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既要在思想观念上对其主体地位加以明确和认可,又要找准主体地位发挥的领域和重点,同时还要在体系和机制上加以保障。
关键词:
主导 主体 产学研 企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军 王金
通过调研等方式收集产学研联盟发展状况,分析了制约产学研联盟发展的瓶颈,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构建一套有效机制,发挥产学研联盟集成功能的优势。
关键词:
产学研 产学研联盟 发展状况 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映春 吴文静
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对于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技术交易模式下的产学研合作,实质为企业与高校在非对称信息市场上的交易行为,运用信号传递博弈模型,探究了高校与企业在技术交易模式下的博弈过程及博弈结果,分析产学研交易市场效率低下的原因,从而引发对技术交易模式下产学研合作的思考。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技术交易 信号传递博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栩
产学研合作是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一条成功经验,是一项开发潜在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产学研良性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应促进产学研合作相应机制的建立,搞好发展模式选择,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运行机制 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志宽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及企业产学研合作的重要载体,能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开展源头性技术创新。然而,不同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采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各方的地位将发生变化,形成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本文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技术持股、联合共建、项目孵化和人才交流四种模式,从引发过程、催化过程和阻化过程三个角度研究产学研合作的运作机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产学研合作效率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新型研发机构 合作模式 运作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俞位增 张鹏飞 董彦
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政校企三方合作共建"教学工厂",分析教学工厂的运行模式和实施途径,探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学研合作 教学工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新男 苏靖 张杰军 汤富强 叶建忠 张赤东 邸晓燕 赵捷 Josef Frhlich Ingolf Schdler Klaus Kubeczko Thomas Scherngell Manfred Horvat Alexander Unkart
本文对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奥地利以卓越能力中心为核心产学研联盟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两种类型的联盟都是在共同契约之下形成的合作创新组织,具有类似的战略目标和运行方式,适应了两国不同创新体系和国情,在促进两国产业技术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组织模式 比较 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