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2)
2023(7653)
2022(6798)
2021(6286)
2020(5467)
2019(12789)
2018(13069)
2017(24515)
2016(14009)
2015(16368)
2014(17241)
2013(16700)
2012(15839)
2011(14311)
2010(14789)
2009(13678)
2008(13881)
2007(13123)
2006(11202)
2005(10099)
作者
(43144)
(36062)
(35930)
(34492)
(22824)
(17395)
(16745)
(14282)
(13480)
(13162)
(12192)
(12178)
(11682)
(11549)
(11414)
(11369)
(11211)
(10626)
(10599)
(10308)
(9144)
(9088)
(8881)
(8396)
(8299)
(8146)
(8044)
(8039)
(7552)
(7432)
学科
(54655)
经济(54585)
管理(37909)
(34477)
(27219)
企业(27219)
方法(25443)
数学(22138)
数学方法(21903)
(16701)
(15347)
中国(14994)
(13513)
(12964)
地方(11667)
业经(10876)
理论(10788)
(10678)
贸易(10675)
农业(10567)
(10321)
(9714)
银行(9681)
(9394)
(9211)
(9204)
(9195)
财务(9175)
财务管理(9136)
(8936)
机构
学院(204961)
大学(203724)
(77856)
经济(75731)
管理(72748)
研究(69711)
理学(61182)
理学院(60424)
管理学(59131)
管理学院(58753)
中国(53367)
科学(45015)
(44596)
(40362)
(37954)
(37501)
(34325)
研究所(33786)
中心(33086)
业大(32912)
农业(32006)
财经(29278)
(28310)
北京(28279)
师范(27952)
(27119)
(26212)
技术(25514)
(24647)
(23762)
基金
项目(127858)
科学(97158)
研究(94600)
基金(87694)
(76661)
国家(75966)
科学基金(62738)
社会(55133)
(52390)
社会科(51887)
社会科学(51869)
基金项目(46222)
教育(45406)
(43788)
编号(41627)
自然(40287)
自然科(39269)
自然科学(39253)
自然科学基金(38525)
资助(36897)
成果(35256)
课题(29716)
重点(29246)
(27891)
(27807)
(25958)
科研(24560)
项目编号(24511)
创新(24283)
(24216)
期刊
(90882)
经济(90882)
研究(60080)
中国(45404)
(36645)
学报(35756)
(32130)
科学(29790)
教育(29346)
大学(25997)
管理(24770)
学学(24173)
农业(24090)
技术(20158)
(18407)
金融(18407)
业经(15906)
财经(14452)
经济研究(14132)
(13048)
(12428)
问题(12267)
图书(12120)
(11318)
技术经济(10211)
理论(10059)
商业(10001)
统计(9941)
(9925)
财会(9558)
共检索到314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海霞  
德国中等教育阶段曾经的基本学校类型之一主体中学,如今作为独立的学校类型已经濒临消亡,目前仅存于四分之一的德国联邦州中。主体中学的消亡是在德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框架中发生的,其核心宗旨在于提升整体教育水平和改善教育不公平现象。主体中学的消亡有着多方面的社会动因,包括人口萎缩导致生源不足、人才资质要求提升、社会整体教育抱负提升、主体中学文凭价值流失、学校声誉差、国际教育调研促使德国反思其教育体制问题、政党教育主张差异等。主体中学已成"垃圾学校",主体中学学生也被边缘化。在双轨制改革框架下,各联邦州或取消主体中学,或将之与实科中学等合并成与文理中学具有等值地位的新学校类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薛源  
在课程评价中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受课程范式的制约与影响,课程范式集中体现了现代范式或后现代范式的精神与意髓。本文分析了导致课程评价中学生的主体性失落的根源——课程的现代范式,指出在课程评价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立足于新的课程范式和人的主体间性,并探讨了作为课程评价多元主体之一的学生的主体性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尧必文  蒋九愚  张有闻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高校仅有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学伦理学课程中有死亡伦理内容。令人可喜的是,目前广东一些高校已将死亡教育作为大学生的选修课程。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在死亡教育方面的探索和尝试,提出了一些主要观点和基本经验,旨在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为制定出适合高职生死亡教育的计划提供参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超  顾淑霞  
本文尝试把围绕导师和学生建立起来的各种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要素,如学术传承、情感动力、人格影响、育人环境、专业、氛围、主客体等等通称之为“学术门户”。作者认为,学术门户既不是人为的产物,也不是行政的产物,它完全是伴随导师和学生交互关系的确立而自然形成的。因此,要合理引导,加强建设,扬长避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红丽  
本文从体验的概念及其特征出发,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了体验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提供物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同时,论证了体验产品具有较低的需求和供给价格弹性,体验产品的稀缺特性,以及消费者较高的转移成本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冬霞  白君礼  
对我国现阶段的阅读推广主体——政府、图书馆、社会组织和读者等在组织和实施推广活动中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并对比在个体形成阅读行为中的不同效果。在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中,各主体实力不同,为持久长效推进阅读推广活动,政府和图书馆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还要扶持发展其他阅读推广主体的力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淑云  
信息获取是信息社会的基本信息活动,信息获取权是一项重要的信息权利,权利主体是信息获取权利体系最为关键的要素。主体的普遍性是信息获取权的基本特征之一,信息获取权的主体是社会所有信息需求者,根据主体的性质来分,信息获取权的主体不仅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国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任长贵  
本文分析了女性阅读主体意识被淹没的社会根源,论述了女性阅读主体意识复苏的历史过程与具体表现,最后指出了女性阅读主体意识全面形成的条件和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月英  张桂兰  吴荣霞  
读者是公共图书馆的产权主体,读者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应发挥主导作用。根本途径是推行图书馆治理模式,核心是建立科学、民主的图书馆治理机制。阐述图书馆服务的现实情况,对图书馆治理机制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明华  
走向辉煌而不是消亡──对图书馆未来的探讨Abstract:Inthecommingyears,paperandbookwillcontinuetobegoodfriendsofmenandthelibrarywillcontinuetobeaplac...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戴园晨  
自从 195 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在所有制结构中 ,就没有了私有经济的地位。但从 195 6年到 1976年的 2 0年里 ,城乡居民收入基本没有增加。肇始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包产到户”的变革 ,民营经济重新发展起来 ,进入了经济领域。直到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 ,在党的政策支持下 ,民营经济得到了年增长近30 %的快速发展 ,“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营经济渐进式的推进 ,不同于其他国家私有化进程 ,构成我国经济制度变迁的独特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次旦平措  
本文从财政的纵向转移支付、财政的横向转移支付两个方面,对德国的财税改革内容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德国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最具有特色的内容,然后从健全的财政体系、法律角度明确财税制度、明确各级政府权力统筹兼顾政府和地方权力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德国财税改革的特点,在其权力划分的过程中,既保证了各级政府拥有权力,又保证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权利的制约,这一点值得我国学习。同时研究了我国在德国财政体制改革中可以吸取的经验,包括采取分税制度,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的横纵向结合,利用"因素法"来进行转移支付等。最后从用法律明确转移支付制度、采用转移支付的横纵向结合、利用"因素法"确定转移支付额度、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等方面,探究了德国财政体制改革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傅安洲  彭涛  阮一帆  
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由基本理论、管理理论和学校教育理论组成。基本理论体现了德国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管理理论体现了德国政治教育的社会属性,学校教育理论则体现了德国政治教育的教育属性。它们反映了德国政治教育理论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结构,从不同的层面指导着德国政治教育的实践。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超  宋丹  周鹏程  
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需求旺盛,但由于缺乏统一、公认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金融机构对信用等级的评判困难,导致金融支持乏力。遵循科学性、全面性、针对性和可计量性等原则,利用目标导向层次分析法(GDAHP)建立评分模型,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促进信用评价结果转化应用所需的条件。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超  宋丹  周鹏程  
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需求旺盛,但由于缺乏统一、公认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金融机构对信用等级的评判困难,导致金融支持乏力。遵循科学性、全面性、针对性和可计量性等原则,利用目标导向层次分析法(GDAHP)建立评分模型,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促进信用评价结果转化应用所需的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