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95)
2023(5051)
2022(4182)
2021(3906)
2020(3437)
2019(7476)
2018(7632)
2017(14477)
2016(8073)
2015(9048)
2014(9256)
2013(8864)
2012(8141)
2011(7271)
2010(7314)
2009(6858)
2008(6732)
2007(6203)
2006(5350)
2005(4982)
作者
(22635)
(18737)
(18653)
(17924)
(11870)
(8902)
(8684)
(7402)
(7295)
(6801)
(6374)
(6333)
(6061)
(5970)
(5936)
(5872)
(5654)
(5634)
(5424)
(5252)
(4668)
(4598)
(4568)
(4431)
(4370)
(4133)
(4103)
(4042)
(3755)
(3723)
学科
(26276)
经济(26211)
(23297)
管理(21285)
(16206)
企业(16206)
方法(12616)
中国(11881)
(11188)
保险(11097)
数学(11058)
数学方法(10970)
(9595)
(9291)
(8766)
银行(8748)
(8674)
(8356)
(7636)
金融(7629)
(6787)
理论(6097)
农业(5672)
(5544)
(5529)
财务(5508)
财务管理(5493)
(5323)
劳动(5306)
业经(5290)
机构
大学(108033)
学院(107777)
(42861)
经济(41745)
管理(41003)
研究(35294)
理学(34013)
理学院(33676)
管理学(33023)
管理学院(32823)
中国(32521)
(24453)
(22958)
科学(20356)
(18696)
财经(18491)
(17787)
中心(17651)
(16993)
(16871)
研究所(15908)
业大(15177)
北京(14713)
农业(14704)
财经大学(13883)
(13312)
经济学(13171)
(12759)
(12677)
师范(12561)
基金
项目(69212)
科学(54211)
研究(50814)
基金(50453)
(43630)
国家(43200)
科学基金(37044)
社会(32152)
社会科(30248)
社会科学(30241)
(26490)
基金项目(25975)
自然(23993)
教育(23941)
自然科(23497)
自然科学(23490)
自然科学基金(23065)
(22478)
资助(21856)
编号(21205)
成果(17822)
(15600)
重点(15094)
课题(14911)
(13608)
教育部(13543)
科研(13381)
(13371)
(13137)
项目编号(13063)
期刊
(48065)
经济(48065)
研究(35154)
中国(27377)
(19135)
(18021)
金融(18021)
(17211)
学报(17158)
管理(15235)
科学(14947)
大学(13347)
教育(12711)
学学(12702)
农业(11009)
财经(9321)
技术(8936)
(7868)
经济研究(7779)
业经(7722)
理论(5885)
问题(5664)
(5608)
统计(5517)
(5371)
实践(5353)
(5353)
财会(4717)
(4703)
商业(4550)
共检索到173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于秀伟  
德国三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为个体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提供了多种可能,但个体劳动者的实际参保情况却不容乐观,个体劳动者养老保险缺失或不充分的问题突出,为此,德国政府已将个体劳动者纳入养老保险改革的视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颖  
改革前,由于个体所有制长期受到否定,个体劳动者一直被置于社会保险之外。改革后,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在理论上得到确认,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据统计,1991年城镇个体劳动者达760万人。然而个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险问题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个体劳动者面临的风险大.不稳定性高,一旦因经营上的挫折或年老、病伤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莹莹  
本文通过整合劳动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构建研究劳动力空间集聚对个体就业影响的具有跨学科特点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劳动力空间集聚对个体劳动者的就业概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劳动力空间集聚对其个体劳动者就业概率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在特大城市中,劳动力空间集聚对个体劳动者就业概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在中小城市,劳动力空间集聚对个体劳动者就业概率的影响是负向的,但不显著。(3)无论是本地劳动者还是外来劳动者,劳动力空间集聚对其个体就业概率的影响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奇恒,孟传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傅娟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我国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使人们更愿意选择进入"体制内"。通过比较个体劳动者与财政供养人员在20年间的平均收入情况及其变动,本文致力于从收入层面解释这个现象。文章比较了从1989年至2009年,体制外个体劳动者和财政供养人员之间平均收入及其分布情况的差异。实证结果发现,第一,在同等个人特征条件下,财政供养人员的平均收入高于个体劳动者的平均收入。第二,不同时期,两个群体的收入分布不同。随时间增长,财政供养人员中的低收入者一直在减少,收入分布更加集中,而个体劳动者的情况正好相反。这说明劳动报酬在市场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在下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在深圳市个私协会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宝安分局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宝安区个私协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贯彻执行市、区有关文件规定,紧紧围绕宝安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建设"平安宝安、和谐宝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坤  
案情简介张某1963年3月出生,原系农村居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2013年11月,张某全家以家庭户为单位与政府签订农村居民自愿转户协议,实现了户口的农转非,但协议同时规定其保留或享受拆迁安置时其原户籍所在地被征地农村村民享受的有关待遇。2011年之后,张某一直在当地机械厂上班,双方签订了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袁铁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素芬  
于1993年8月1日开始施行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条第(二)项规定,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适用于该条例,全国各地仲裁机构先后将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养老保险)补缴纳入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受理范围。比如《江苏省劳动仲裁疑难问题研讨纪要》(苏劳仲委[2007]6号)第1条明确,劳动者诉请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晨  刘晓鸥  连大祥  
本文从健康资本的角度讨论了医疗保险对不同类型劳动者就业和收入的影响机制。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笔者将医疗服务价格变化造成的影响分解为替代效应和财富效应。分析发现,当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大于财富效应的绝对值时,劳动者更倾向于使用增加休闲时间进行保健的方法对健康资本进行生产,而不是通过积极就业增加收入以购买更好的医疗保险的方式。笔者使用中国观测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当受到疾病冲击时,享受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医疗保险的劳动者就业率和收入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发现说明,休闲时间和医疗服务在这些劳动者之间的替代效应可能大于由医疗服务价格变动所带来的财富效应。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国医疗保险制度壁垒是根据户籍或职业特点而设定,劳动者通过参加工作或者增加劳动时间提高收入的途径并不能帮助劳动者在不同的医疗保险之间进行自由转移,所以劳动者并不寄希望通过提高收入以寻求更好的医疗保险来购买医疗服务的方式进行健康资本生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晨  刘晓鸥  连大祥  
本文从健康资本的角度讨论了医疗保险对不同类型劳动者就业和收入的影响机制。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笔者将医疗服务价格变化造成的影响分解为替代效应和财富效应。分析发现,当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大于财富效应的绝对值时,劳动者更倾向于使用增加休闲时间进行保健的方法对健康资本进行生产,而不是通过积极就业增加收入以购买更好的医疗保险的方式。笔者使用中国观测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当受到疾病冲击时,享受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医疗保险的劳动者就业率和收入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发现说明,休闲时间和医疗服务在这些劳动者之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玲  
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劳动是影响生产函数或产出的重要因素。生产过程中劳动投入的多少取决于劳动的供给。养老保险的缴费与给付是否关联以及两者之间的比较必然会影响个人的劳动供给决策。研究养老保险制度选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主要是考察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如何影响劳动者的退休决策和在职期间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决策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子兰  郑茜文  周成  
本文使用三期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等计量方法,分别考察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对退休行为和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会激励职工提早退休,养老金财富每增加1%,职工预计停止工作年龄平均提早约1.2个月,需要照顾孙子女的职工倾向于提早退休,而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会减弱这一引致退休效应;"新农保"对农民预计停止工作年龄产生微弱的负向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养老保险的引致退休效应将减弱。同时,养老金财富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民无休止劳动的意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对劳动供给产生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它不仅会影响个体全职劳动时间,也会影响兼职的劳动时间;"新农保"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是非线性的。随着养老金给付水平的提高,自家农业活动的劳动时间呈现先逐步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他活动的劳动供给并未受到显著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基本养老金增长率降低,则职工的预计停止工作年龄将推迟,这为中国适时推出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政策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凌晨  曾益  
文章利用2013年CHARLS全国追访数据,运用劳动参与模型和劳动供给模型,探讨了失地养老制度对农村中老年人劳动参与决策和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失地养老保险更倾向于鼓励农户脱离农村农业部门,转移到收益更高的城镇非农业部门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农劳动,这即为城镇化征用土地政策提供了空间,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失地农民"失地即失业"的不利局面,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这对当下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劳动力数量正在减少的中国经济体有重要的政策寓意。政策制定部门在完善失地养老保险自身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