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25)
- 2023(9574)
- 2022(7653)
- 2021(7352)
- 2020(6187)
- 2019(13918)
- 2018(13935)
- 2017(26296)
- 2016(15400)
- 2015(17503)
- 2014(17693)
- 2013(16934)
- 2012(15672)
- 2011(13990)
- 2010(14644)
- 2009(13755)
- 2008(13916)
- 2007(12813)
- 2006(11593)
- 2005(10948)
- 学科
- 业(73543)
- 企(68242)
- 企业(68242)
- 济(59602)
- 经济(59515)
- 管理(56296)
- 业经(25446)
- 方法(25099)
- 财(23512)
- 农(22973)
- 中国(22295)
- 教育(20053)
- 务(18016)
- 财务(18008)
- 财务管理(17993)
- 数学(17719)
- 数学方法(17602)
- 技术(17253)
- 企业财务(16983)
- 农业(16468)
- 理论(15715)
- 制(15410)
- 策(14010)
- 划(12558)
- 和(12211)
- 体(11953)
- 企业经济(11887)
- 经营(11058)
- 贸(10830)
- 贸易(10824)
- 机构
- 学院(219006)
- 大学(216364)
- 济(89739)
- 经济(87903)
- 管理(83804)
- 理学(70915)
- 理学院(70195)
- 研究(69663)
- 管理学(69447)
- 管理学院(68994)
- 中国(51919)
- 京(46950)
- 财(45887)
- 科学(35972)
- 财经(35724)
- 江(35242)
- 范(35007)
- 师范(34865)
- 所(34242)
- 教育(32284)
- 经(32263)
- 北京(30931)
- 研究所(30089)
- 中心(30051)
- 农(29842)
- 师范大学(28133)
- 州(27630)
- 经济学(26811)
- 财经大学(25983)
- 技术(25512)
- 基金
- 项目(125615)
- 研究(106060)
- 科学(102330)
- 基金(88200)
- 家(72553)
- 国家(71598)
- 社会(66242)
- 科学基金(62739)
- 社会科(62425)
- 社会科学(62411)
- 教育(56200)
- 省(51067)
- 编号(46963)
- 基金项目(45738)
- 划(43217)
- 成果(40074)
- 自然(36168)
- 自然科(35315)
- 自然科学(35306)
- 资助(35111)
- 课题(34843)
- 自然科学基金(34759)
- 业(30824)
- 部(30678)
- 创(29534)
- 年(29125)
- 发(28937)
- 性(28901)
- 重点(28755)
- 项目编号(28737)
- 期刊
- 济(107195)
- 经济(107195)
- 研究(77991)
- 教育(55206)
- 中国(50361)
- 财(38463)
- 管理(36452)
- 农(29000)
- 技术(26027)
- 科学(23173)
- 学报(21212)
- 融(21169)
- 金融(21169)
- 农业(20351)
- 业经(19889)
- 大学(18900)
- 财经(18433)
- 学学(16192)
- 经济研究(16190)
- 经(16030)
- 职业(15978)
- 问题(14239)
- 业(13169)
- 技术经济(12624)
- 贸(12128)
- 现代(12038)
- 坛(11461)
- 论坛(11461)
- 商业(11262)
- 财会(11061)
共检索到348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春生 柴彦辉
德、日两国的产教结合模式分别为“双元制”、“合作教育”与“企业内教育”。两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态度都经历了不同的变化,影响企业态度的因素主要有经济、企业、政府、国情等,但最终决定因素是企业的利益目标。我国的职业教育应当在服务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前提下促进企业的参与,走产教结合创新之路。
关键词:
德国 日本 企业 职业教育 产教结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昕 许进军
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是扩大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政策举措。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建立了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以规范和保障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通过财政激励、创设环境以及向企业内培训师傅提供支持等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性举措,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成为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行为。借鉴他国经验,我国在发展产教融合型企业、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并在国家层面采取必要的社会政策干预、健全相关的制度安排,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创造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海生 高常水
成本与收益是影响企业培训的决定性变量。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挤压效应改变了企业培训成本与收益的格局,形成了成本偏好和技能偏好等不同的企业培训策略。由于培训策略增长空间的差异,在"技术进步——技能变动——边际生产率提升——工资挤压效应"的动力传导机制影响下,企业培训策略由成本偏好性向技能偏好性变迁。在我国企业整体表现出成本偏好为主的企业培训策略的现实背景下,推动企业培训策略变迁,应提升技能需求与技能供给的对接效率,构建技能需求与技能供给有效对接的组织保障,完善技能需求与技能供给有效对接的制度保障,降低技能需求与技能供给有效对接的经济成本。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企业培训 工资挤压效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喻忠恩 姚楚英
企业积极参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是日本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企业文化意识、利益机制的驱动以及政府法规政策的强有力约束,是日本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三个关键因素。借鉴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我国政府应合理发挥主导地位的优势,切实促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同时构建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关键词:
日本 企业 职业教育 经验 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旭芳 李海宗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制在世界上堪称一流,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企业与职业技术院校紧密配合,深入有效地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从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原因和模式进行论述,目的在于在发展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时候,能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教育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 企业参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立新
德国将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基本理念,不断推出政策巩固此理念。在推进产教融合中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依法推进,确保产教融合机制的权威性;二是明确具体,确保产教融合机制的可操作性;三是系统设计,确保产教融合机制的有效性。以德国经验反观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措施推进,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文平
企业作为职业教育学习地点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从理念层面分析了企业作为职业教育学习地点的合理性;从制度层面分析了企业作为职业教育学习地点的可行性;实践层面,从企业积极为学徒提供学习地点和岗位、企业与学校积极开展学习地点合作、建设了一支具备良好资质和教学行为的企业师傅队伍、构建了基于企业学习的学习模式或平台,等等,分析了企业作为职业教育学习地点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作为职业教育学习地点对我国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及现代学徒制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企业 职业教育 学习地点 德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东 张慧霞
校企合作制度化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审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不乏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计划经济时代,实行行业企业办学,校企关系的模式是"一体化"。在"后计划经济"时代,在邮政、化工等职业教育领域内,涌现出校企合作的成功范例。参照校企合作的本土经验,新时期我国校企合作要从与整个"行业"合作的视野出发,重视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行业企业参与 本土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多淑杰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困境主要在于:人力资本专用性程度低、合作过程中可信承诺问题以及教育投资外部性。德国现代学徒制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典范,其形成的制度安排为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了借鉴,主要表现为:一是实现企业教育投资收益的内在化;二是解决好职业教育培训成本分担问题;三是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四是完善法规制度建设;五是营造浓厚的职教文化。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企业参与 制度困境 现代学徒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育奇
二战之后德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与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密不可分的。文章介绍了德国职业教育的概况,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分析,指出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双元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娜 徐德培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企业。企业凭借其在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放入优势,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已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吸引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从政策法规、财政资助、行业协会等方面入手建立了一整套系统完善的保障体系,维护企业在参与过程中的各项权益。借鉴国家成功经验,加快建立健全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切实保障企业顺利有序的参与职业教育乃当务之急。
关键词:
企业 参与 职业教育 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冉云芳
冉云芳在《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中撰文,基于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内部收益率的研究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内部收益率是力图找到一个事先未知的贴现率,即净现值为零时的贴现率,或现金流入量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据定义可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内部收益率为净现值等于0时的贴现率。作者以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为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冉云芳
冉云芳在《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中撰文,基于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内部收益率的研究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内部收益率是力图找到一个事先未知的贴现率,即净现值为零时的贴现率,或现金流入量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据定义可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内部收益率为净现值等于0时的贴现率。作者以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为时
关键词: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内部收益率 差异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鄂甜 霍丽娟
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路径。瑞士和德国是典型的职业教育双元制国家,企业主导是两国职业教育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原因。两国政府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思路有所不同:瑞士政府努力“在保障培训质量的前提下为企业获得短期净收益创设制度环境”,德国政府力图“在保障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帮助企业获得长期人力资本”。借鉴两国经验,我国应倡导“激励”与“约束”机制并举:一方面,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为企业营造“有利可图”的制度环境,帮助企业获得短期与长期收益;另一方面,继续完善“约束”机制,规范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行为,保障企业教育培训的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