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45)
- 2023(6615)
- 2022(5619)
- 2021(4986)
- 2020(3942)
- 2019(9220)
- 2018(8992)
- 2017(17213)
- 2016(9086)
- 2015(10257)
- 2014(10532)
- 2013(10437)
- 2012(10158)
- 2011(9600)
- 2010(9907)
- 2009(9001)
- 2008(8987)
- 2007(8034)
- 2006(7458)
- 2005(7026)
- 学科
- 济(49465)
- 经济(49422)
- 业(22490)
- 管理(21879)
- 贸(19031)
- 贸易(19017)
- 地方(18521)
- 易(18389)
- 企(16293)
- 企业(16293)
- 中国(16154)
- 方法(14816)
- 农(13438)
- 数学(12159)
- 数学方法(12096)
- 业经(11350)
- 地方经济(10393)
- 发(9412)
- 农业(9025)
- 融(8910)
- 金融(8910)
- 银(8241)
- 银行(8226)
- 行(8115)
- 关系(8101)
- 学(7989)
- 环境(7698)
- 制(7274)
- 财(7220)
- 发展(7096)
- 机构
- 学院(137011)
- 大学(134432)
- 济(62529)
- 经济(61247)
- 研究(54309)
- 管理(47098)
- 中国(40532)
- 理学(39267)
- 理学院(38721)
- 管理学(38094)
- 管理学院(37860)
- 科学(31359)
- 京(29729)
- 所(28475)
- 财(26417)
- 研究所(25494)
- 农(23498)
- 中心(23185)
- 江(22058)
- 范(20350)
- 财经(20195)
- 师范(20174)
- 院(19734)
- 北京(19608)
- 经济学(18999)
- 业大(18292)
- 州(18228)
- 经(18199)
- 农业(18163)
- 经济学院(17099)
- 基金
- 项目(83283)
- 科学(64990)
- 研究(63545)
- 基金(57853)
- 家(50010)
- 国家(49530)
- 科学基金(41158)
- 社会(40421)
- 社会科(38413)
- 社会科学(38409)
- 省(33485)
- 基金项目(30092)
- 教育(28469)
- 划(27789)
- 编号(26012)
- 发(25057)
- 自然(24309)
- 资助(23818)
- 自然科(23719)
- 自然科学(23715)
- 自然科学基金(23269)
- 成果(21565)
- 发展(20738)
- 展(20381)
- 课题(19371)
- 重点(19212)
- 部(18268)
- 创(17292)
- 国家社会(16251)
- 创新(16153)
共检索到230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柴忠东 徐涛
德国与东亚经贸关系的新发展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柴忠东,徐涛一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亚洲国家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以及在国际舞台上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国的德国日益认识到进一步扩大其在亚洲的存在和影响,全方位地发展同亚洲各国的关系,不仅符合德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洪
近年来,中马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彼此已成为对方重要的合作伙伴。中马经贸关系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入世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将对中马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未来的中马经贸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马来西亚 中国 经贸关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益波
一、印度与海合会经贸关系现状与特征印度与海湾国家有着悠久的经济交往史,来自海湾地区的阿拉伯商人在印度与欧洲之间的贸易中扮演着"中间商"的角色。冷战期间,印度和海湾国家分属美苏不同阵营,政治关系长期处于相互冷淡甚至有点敌对的状态,经贸合作也相应受到影响。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印度经济的快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涛
进入新世纪以来,印新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在概括印度与新加坡经贸关系新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两国经贸关系得以紧密发展的动因,进而对两国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印度 新加坡 经贸关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卢国正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下简称中拉)的经贸关系经过10年高速增长后,现正处在新常态增长期。2015年1月,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成立,中拉整体合作顺利起航。依据大量数据,本文对中拉经贸关系的现状及前景进行客观分析,并为促进中拉经贸关系实现平等互利、开放包容、共享共赢和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一、中拉经贸经历高速发展后进入新常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卢国正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下简称中拉)的经贸关系经过10年高速增长后,现正处在新常态增长期。2015年1月,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成立,中拉整体合作顺利起航。依据大量数据,本文对中拉经贸关系的现状及前景进行客观分析,并为促进中拉经贸关系实现平等互利、开放包容、共享共赢和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一、中拉经贸经历高速发展后进入新常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寿春
新环境与新发展中日经贸关系展望与构想王寿春浙江财经学院副教授中日经贸关系,无论是对于日本还是对于中国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各自的对外经济关系中举足轻重、事关大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构想新的发展方略,对于中日经贸关系的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世界贸易的...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光辉
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在环中国圈国家中居于重要地位,中日经贸合作是中日关系的重要方面。从中日建交以来,两国政府就在不断推进经贸、投资等领域的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日两国经济发展与合作也迎来一个新的阶段,在进出口贸易增速、投资规模扩大以及新的合作机制拓展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关键词:
环中国圈 中日经贸新发展 合作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小济 路林书 成小洲
一、中国与东亚地区贸易关系的发展前景 (一)东亚地区的贸易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 经过近15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东亚地区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高。据统计,1993年东亚地区贸易占世界比重已高达24.6%,金额为18500亿美元,随着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该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东亚地区的经贸发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1.随着日本、“四小龙”等工业发展战略从出口导向型向扩大内需型的转变,东亚的经济增长对内部市场依赖程度将日益提高,它会使区内贸易以更快于同区外的增长速度发展下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震 周国建
在经历了2000~2001年的短暂金融危机之后,土耳其经济近年来恢复了高速增长的势头,特别是对外贸易发展尤为迅速。土耳其经济的发展既得益于其国内的经济改革,也归功于其成功的外贸战略调整。这些调整主要是在巩固与传统盟友——美国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入盟"力度,重视同周边的中东、中亚、非洲等国家的经济联系,增强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同时积极拓展同环太亚洲国家的经贸合作。2005年土耳其启动了新的对华贸易政策,中土正在重新认识和发现对方,双边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时期"。
关键词:
土耳其 外贸战略 中土关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传国
台商大陆投资规模扩张与地域转变、两岸贸易高速增长与非均衡发展以及两岸经贸人员往来规模持续增长对香港产生了重要影响,香港不仅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香港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服务水平与综合竞争力,不仅要充分利用背靠泛珠三角的地缘条件,依靠自身优势,在泛珠三角地区积极与其它各方开展合作,还要充分利用在两岸经贸交流中的中介地位,深化与台湾的经贸合作,从多层面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两岸经贸关系 香港 台商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春明 刘珊珊
在"粗放式"嵌入全球价值链遭遇发展瓶颈、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威胁我国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的双重背景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且明确的战略部署。东亚地区与我国经济联系密切,是我国实现国际经济外循环的重要桥梁。本文从内需主导模式的大国经济发展理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主场全球化三个角度探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的理论逻辑,进一步探讨中国以及东亚地区经贸发展的结构性变化,并提出中国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的路径优化策略,以期实现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重构东亚区域价值链,推动东亚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双循环 国际贸易 东亚 RCEP 供应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钟乃仪
企业活动的国际化在东亚日渐形成的国际分工体制中是个极其重要的关键因素,探索其为何要走向国际化,对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特别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显然具有适时和现实的实践意义。在当前分工最活跃的东亚地区,这些理论的新发展正在被实践所证实。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崇伯
近几年来,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调整对华经贸政策,使两国之间谅解加深。中马两国经贸关系的全面发展,不仅符合两国现实的、长远的经济利益,而且对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亦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马来西亚对华经贸政策新举措 (一)政界要人频频访华,开展经济外交活动。 1993年6月马哈蒂尔首相率领近百名高级官员和大批马来西亚企业家到中国访问并进行投资考察,与中方签署了有关石油化工、航空服务、房地产开发、建材、发电站等32项投资联营协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宋泓
在中美经贸关系陷入困难之际,本文回顾了历史,分析了影响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众多因素:中美关系甚至国际格局;从双边到多边、再到全球的规则和制度基础;战后的国际经济环境,尤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大潮。文章也分析了相对实力变化、中国积极开拓对外交往的姿态以及美国固守成规的做法所引发的中美经贸摩擦和挑战。本文的研究发现: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是中美经贸合作的基础;多边、甚至全球化的平台是中美两国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制度保障。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中美经贸合作的潜力巨大。摈弃狭隘的单边思维,通过平等协商方式才能开创双边经贸合作、甚至全球经济的未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