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56)
2023(18359)
2022(15378)
2021(14608)
2020(12340)
2019(28416)
2018(28336)
2017(53544)
2016(30157)
2015(34285)
2014(34680)
2013(33347)
2012(30491)
2011(27360)
2010(27954)
2009(25723)
2008(25798)
2007(23257)
2006(20666)
2005(18836)
作者
(84701)
(70363)
(70218)
(66964)
(45129)
(33778)
(31943)
(27456)
(26949)
(25617)
(24141)
(23794)
(22590)
(22364)
(21803)
(21521)
(21104)
(21098)
(20279)
(20103)
(17836)
(17490)
(17113)
(16292)
(16015)
(15797)
(15698)
(15668)
(14157)
(13950)
学科
(115614)
经济(115444)
(103441)
管理(98753)
(92962)
企业(92962)
方法(52905)
数学(42780)
数学方法(41973)
(36587)
(35116)
业经(34296)
中国(33613)
理论(26978)
(26473)
(25581)
财务(25493)
财务管理(25453)
教育(25146)
企业财务(24103)
农业(23878)
(23805)
技术(23308)
(20724)
地方(19833)
(19540)
(19363)
(19242)
贸易(19230)
(18978)
机构
大学(425639)
学院(425365)
管理(165402)
(160950)
经济(157142)
理学(142091)
理学院(140485)
管理学(137752)
研究(137519)
管理学院(136950)
中国(101794)
(92505)
科学(84215)
(78949)
(69106)
(67063)
(65854)
研究所(62165)
中心(62028)
财经(61949)
(61885)
师范(61416)
业大(61170)
北京(59040)
(56124)
(52518)
农业(52292)
(49662)
师范大学(49455)
技术(49040)
基金
项目(276817)
科学(219076)
研究(209305)
基金(197741)
(170164)
国家(168532)
科学基金(145906)
社会(128868)
社会科(121776)
社会科学(121743)
(110203)
基金项目(103453)
教育(102914)
自然(94141)
(92893)
自然科(92004)
自然科学(91984)
自然科学基金(90324)
编号(88295)
资助(82338)
成果(73660)
课题(63113)
重点(62379)
(61981)
(58829)
(58448)
项目编号(54546)
创新(54274)
教育部(53955)
(53075)
期刊
(183998)
经济(183998)
研究(132336)
中国(92818)
教育(76680)
管理(66014)
(64608)
学报(63113)
(62666)
科学(58472)
大学(49949)
学学(45758)
技术(44461)
农业(43317)
(35297)
金融(35297)
业经(31433)
财经(30967)
经济研究(27701)
(26552)
(24458)
问题(23239)
技术经济(21671)
职业(21439)
图书(20742)
(19723)
现代(19395)
科技(19316)
理论(19174)
财会(18874)
共检索到644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万军梅  唐锋  
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世界闻名,其成功的关键是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而我国正面临"如果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的重大课题。文章从德国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的动因、企业资格、企业培训条例、培训程序四个方面对"双元制"职业教育展开论述,以提供部分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丹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企业通过财力、人力以及心力投入等方式参与职业教育,并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双元制"提供的用工选择平台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核心动力;政府的有力支持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推力;完善的制度设计与质量体系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是:在职业教育体系建构中,必须加强制度的系统化设计,以保证系统要素的有效联动;同时,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重视,切实提升校企合作效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晓天  
跨企业培训中心(berbetriebliches Berufsbildungszentrum,简称櫣BS)是具有鲜明德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而金属与电子职业培训有限公司则是该模式中的一个典型。通过对金属与电子职业培训有限公司的剖析,系统的介绍其在运行机制、教育管理、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以期读者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这种德国职业教育培训模式,从而使得我国在职业教育培训模式的研究方面有所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旭芳  李海宗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制在世界上堪称一流,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企业与职业技术院校紧密配合,深入有效地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从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原因和模式进行论述,目的在于在发展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时候,能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教育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托马斯·F.雷明顿  曲垠娇  
面对技术快速革新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加快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各国一项日益紧迫的任务。大量学术文献表明目前尚无一个可以使教育、培训和雇佣关系组织起来的理想模式,而三者之间的协调问题很普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社会寻求适用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加速技术升级和应对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本文讨论了俄罗斯一个联邦试点项目在地方实行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尝试,探讨了该项目在企业、学校、地方与联邦政府机构之间可能创建新型合作关系的条件,结论认为双元制教育在地方得以成功的关键在于州政府的杰出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显辉  
为了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企业职业培训内容与学校教学内容的协调机制对我国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过程中企业培训内容和学校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通过对德国《企业职业培训条例》与《学校框架教学计划》两个文本的分析,发现德国国家承认的教育与培训职业的专业名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确定的。德国从国家层面制定《企业职业培训条例》与《学校框架教学计划》,企业依据《企业培训条例》制定企业培训大纲与学校依据《学校框架教学计划》制定学校教学大纲实现企业培训内容与学校教学内容的协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学瑶  卢双盈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其发展成就、难题和对策对促进我国职教改革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当前,我国职教人才培养面临培养模式不规范、职教人才供需结构失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培养监管不到位和运行机制不顺畅等问题。借鉴德国职业经验,我国应消化吸收德国"双元制"的理念和逻辑,反思30年的借鉴经验和教训;在坚持尊重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实施"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开展校企深度融合,完善职教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坚持以"理念移植"为蓝本,以"整体移植"、"试点移植"为补充,以"定制化移植"为特色,实现我国职教人才培养的制度性后发优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日前,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BIBB)发布《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数据报告2013》,披露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最新进展。报告提出,双元制仍然是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核心及青年人就业的主要路径。报告指出,2012年,双元制提供344个职业的广泛能力培训。双元制培训项目一般持续三年时间,完成培训后,大部分受训者都作为技能工人直接就业。其中的许多人还会参加后续的继续职业培训。除双元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聪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对国家、对企业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德国企业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参与度受到企业参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历史影响,而且企业的规模、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成本与收益配比、企业人员流动性状况以及经济景气等因素都影响着德国企业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参与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庄西真  
入选理由立足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参照他国经验,依托本国实践,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四位一体"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出处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12主要观点我国职教教师培养培训开始面对如何重新认识教师职业和教师发展问题。社会对教师有三个基本判断,即教师对人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之作用;并非所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乐辉  孙程  
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保障体系在其教育政策的制定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培训标准界定到企业级的公司培训标准实施都依赖于质量保障体系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内容。双元制德国在多年的教学探索中形成的这一套符合本国国情和职业发展规律的职业教育模式,为其工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做出了深远的贡献。我国目前正处在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时期,国内的职教质量保证体系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学生培养发展不够均衡,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师资水平与职业教育水平发展不够匹配,学生专业能力与产业技能对接程度不够稳固等,借鉴德国双元制系统职教体系对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汉远  曹长春  徐守存  
现代企业是以现代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为支柱的企业形式,具有大批掌握、扩散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劳动者,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因此,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确立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目标,构建校企合作的培训模式,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机构,是搞好现代企业培训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会瑜  
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模式能促进教师职业终身化与专职化,有效解决当前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本文以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为研究点,概括了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模式,总结了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促进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建设研究策略,旨在为提高职业教育的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尹俐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培训目标的一种思想、制度、课程模式,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进行概念界定,然后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聂伟  
德国"双元制"已引进多年,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由于宗教信仰根深蒂固,德国人具有强烈的职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形成责任惯性提供了强大原动力。从历史上看,德国职业教育起源于学徒培训的实际需要,与生产岗位天然一体,而且还具有行会等体制机制的保障,这些因素都为中国所缺乏,也是"双元制"中国化不顺的主要原因。但我国的订单教育,与"双元制"有诸多相似之处,或许可以视为受其影响的结果。随着我国企业发展逐渐成熟,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校企合作的大环境将随之发生改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