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61)
- 2023(16401)
- 2022(13689)
- 2021(12759)
- 2020(10825)
- 2019(24819)
- 2018(24837)
- 2017(48697)
- 2016(26191)
- 2015(29337)
- 2014(29231)
- 2013(29003)
- 2012(26323)
- 2011(23595)
- 2010(23857)
- 2009(22212)
- 2008(21870)
- 2007(19622)
- 2006(17407)
- 2005(15399)
- 学科
- 济(112759)
- 经济(112632)
- 业(102878)
- 管理(85040)
- 企(84630)
- 企业(84630)
- 方法(52235)
- 农(48845)
- 数学(42936)
- 数学方法(42215)
- 业经(34268)
- 农业(32620)
- 财(31726)
- 中国(26921)
- 务(22511)
- 财务(22427)
- 财务管理(22400)
- 制(22150)
- 地方(21389)
- 企业财务(21209)
- 技术(20714)
- 学(20522)
- 理论(20256)
- 和(18917)
- 贸(18697)
- 贸易(18687)
- 易(18173)
- 策(18008)
- 划(17430)
- 体(16853)
- 机构
- 学院(379040)
- 大学(372999)
- 管理(157314)
- 济(153647)
- 经济(150526)
- 理学(136693)
- 理学院(135352)
- 管理学(132955)
- 管理学院(132294)
- 研究(118239)
- 中国(91740)
- 京(78666)
- 科学(73478)
- 农(72739)
- 财(68478)
- 业大(60625)
- 所(58548)
- 江(56642)
- 农业(55778)
- 财经(55065)
- 中心(54960)
- 研究所(53143)
- 经(50069)
- 北京(49010)
- 范(46607)
- 师范(46196)
- 州(45176)
- 经济学(44653)
- 经济管理(42639)
- 院(42583)
- 基金
- 项目(257038)
- 科学(203577)
- 研究(188934)
- 基金(187284)
- 家(161942)
- 国家(160479)
- 科学基金(140107)
- 社会(119856)
- 社会科(113407)
- 社会科学(113373)
- 省(102220)
- 基金项目(99425)
- 自然(91553)
- 自然科(89498)
- 自然科学(89479)
- 自然科学基金(87902)
- 教育(85639)
- 划(83733)
- 编号(78270)
- 资助(77388)
- 成果(61466)
- 重点(56493)
- 部(56242)
- 发(55044)
- 创(54880)
- 课题(52280)
- 创新(50657)
- 科研(48753)
- 国家社会(48752)
- 教育部(48191)
- 期刊
- 济(174173)
- 经济(174173)
- 研究(106560)
- 农(71973)
- 中国(69514)
- 管理(59185)
- 学报(56960)
- 科学(54671)
- 财(53216)
- 农业(48759)
- 大学(44562)
- 学学(42541)
- 教育(36663)
- 技术(35291)
- 业经(34729)
- 融(32867)
- 金融(32867)
- 财经(26347)
- 经济研究(25723)
- 业(24944)
- 问题(23176)
- 经(22531)
- 技术经济(21000)
- 版(18825)
- 科技(18426)
- 现代(18186)
- 商业(17803)
- 统计(17546)
- 理论(17282)
- 图书(16577)
共检索到549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连奇
利用线性规划方法,根据德化县的自然、社会、经济特点,对该县现有的农业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既考虑到粮食生产在农业中的核心地位,又考虑到副业生产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同时还兼顾到了林业生产对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数学方法的应用,使规划过程更趋科学合理,避免了传统定性规划方法的盲目性。
关键词:
农业用地结构,优化模式,线性规划,德化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单胜道 俞劲炎 叶晓朋 单时义 邹宗国
首先提出比较适用我国目前农地评估的3 种方法,即成本逼近法、收益还原法和基准地价法,然后将这3 种方法在农地评估中的原理和应用加以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
农地 地价 评估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鹏 林正雨 李晓 李晓莉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土壤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并借助GIS与数学模型对永商镇早熟梨用地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永商镇适宜种植早熟梨的用地面积约435.28hm2,占农业用地总面积的25.21%。借助GIS软件和适宜性最小耗费表面模型对早熟梨种植用地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当最大拓展宽度达到56m时,符合农业规划中多目标模型要求的333.33hm2种植规模。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适宜性 GIS 早熟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屠杰 叶启琳 骆霞
摆正稳粮与调整的位置优化配置农业用地屠杰,叶启琳,骆霞浙江省诸暨市开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配置农业用地工作已经十年。从总体上看,粮食总产稳中有增,种植结构开始与市场接轨。调整前的5年(1980~1984年)与最近的5年(1989~1993年)相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政 朱翔
对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的农业用地损失进行动态模拟研究,有助于准确归纳其损失的趋势和机制,为农业用地保护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通过遥感影像图的收集与处理以及空间数据库、方格网系统、十二向玫瑰图和三维山丘图的构建,对城市群扩张和农业用地损失的过程进行动态模拟,通过离心模型归纳导致农业用地损失的动力机制,并对2020、2025年的农业用地损失情况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城镇建成区扩张是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用地损失最主要的原因。伴随着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农业用地损失经历了"中心区主导—中心区与产业园区共同主导—连绵式损失"的过程。如不加以控制,至2025年,一个总面积达1 500 km~2,呈连绵状分布的超大型都市区将在长株潭城市群形成,现有中心城区、产业园区之间的农业用地将逐渐消失殆尽,从而造成难以弥补的环境损失。从空间规划上优化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和发展方式,从政策法规上对侵占行为进行严格控制,是保护农业用地的关键所在。研究有望为我国城市群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提供方法论参考。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农业用地损失 动态模拟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忠好
1978年后,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地制度改革,用对土地使用权的占有所产生的激励效应来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极大地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是,8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业生产出现徘徊甚至倒退的局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包关云 包卓群
农业用地一般采用租赁、入股等流转方式以经营权的形式存在于农业企业中,但会计核算并没有对农业用地经营权以资产来加以确认。本文从政策维度、法律维度、会计维度等三个维度分析认为,在三权分置的情况下,农户获得了土地承包权,农业企业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与农户签订流转合同获得土地经营权,该经营权区别于一般的经营性租赁,使得农业企业租入的经营土地具有更多的"资产性";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法定的用益物权;土地经营权实质上符合资产的定义,对农业用地按资产进行确认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农业用地 土地经营权 资产 确认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蒲实 袁威
研究目的:通过梳理改革开放39年来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演进逻辑及其具体进程,探析农地改革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方法:运用归纳推理,对农地改革进程中政策规则变化、改革相关利益方的经营决策表现,结合实地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农地制度改革经历"多点增产维系"、"多点流转互动联结"到"功能主体竞争力提升"的演进历程,未来方向是"功能主体竞争力提升"进程的不断完善。研究结论:未来农地改革的路径是确定土地经营权的"实体性物权属性",制定配套制度实现对农地承包权的"实体性保护",在强调重视赋予农民"实体性权利"的同时完善农民的"实体性责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罗菲 马丽卿
本文结合我国休闲农业土地使用的特点,针对目前休闲农业的发展和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总结了其用地存在的问题,如违法违规操作,规避休闲农业用地限制;用地成本高且审批严格;规模小的经营单位难享政策便利;用地指标不足,配套设施缺少统一规划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加强土地规划,进行集约化经营,加强监管力度,创新用地方式并完善配套设施,同时也要适当放宽休闲农业的用地政策等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
休闲农业 土地资源 用地问题 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愈茂 冷崇总 喻荣 张月水
农业用地,是指可供发展农业生产(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土地。作为农业自然资源的土地,并不是单纯指土壤,而是由地形、岩石、土壤、气候、水分、生物等要素共同组成的一个自然综合体。其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例如,气候的变化,会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蒲实 袁威
研究目的:通过梳理改革开放39年来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演进逻辑及其具体进程,探析农地改革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方法:运用归纳推理,对农地改革进程中政策规则变化、改革相关利益方的经营决策表现,结合实地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农地制度改革经历"多点增产维系"、"多点流转互动联结"到"功能主体竞争力提升"的演进历程,未来方向是"功能主体竞争力提升"进程的不断完善。研究结论:未来农地改革的路径是确定土地经营权的"实体性物权属性",制定配套制度实现对农地承包权的"实体性保护",在强调重视赋予农民"实体性权利"的同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平辉 叶长盛
研究目的:研究分析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内在机制和驱动力。研究方法:资源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收益的不同是土地用途转化的最直接驱动因素;新增建设用地仍然是拉动和促进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提出了应用税收等经济手段平衡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的措施对策。研究结论:为调控中国农业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剑波
大型商业银行开展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农民经营规模小、收入不高、缺少抵押品,商业性金融机构难以介入、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大银行通过大量铺设网点直接为农民服务,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实现可持续发展难度较大。农业银行福建省德化县、湖北省公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忠良
随着设施农用地范围的拓展和用地数量的增加,安徽省芜湖县国土、农业等部门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设施农用地审批和管理程序,妥善解决了大量涉农企业的合法合规用地问题,得到了镇村流转大户的积极支持和响应。2013年变更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该县当年审批设施农用地项目49宗,面积75.97亩,截至2013年底,设施农用地(122)累计面积为1053.6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修 李文华
根据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协调发展的原则,以河南省封丘县潘店乡现行农业生态系统物质流、能量流和价值流为基础,以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总体经济纯效益最高为目标,在土地面积、劳力、畜力、社会需求、饲料量的约束之下,进行了种养结合的优化设计,得出了优化方案。优化后的农业生产结构比优化前的纯收益提高了6914%,系统的综合效益指数提高了3348%,优化方案对调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调整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种养结合,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