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29)
- 2023(4380)
- 2022(3283)
- 2021(3046)
- 2020(2263)
- 2019(5067)
- 2018(4841)
- 2017(8298)
- 2016(4431)
- 2015(4954)
- 2014(5057)
- 2013(5118)
- 2012(4907)
- 2011(4633)
- 2010(4803)
- 2009(4556)
- 2008(4228)
- 2007(4095)
- 2006(3748)
- 2005(3025)
- 学科
- 农(22112)
- 济(19809)
- 经济(19791)
- 农业(14976)
- 业(11733)
- 地方(8898)
- 业经(8878)
- 中国(8186)
- 管理(7609)
- 农业经济(7029)
- 发(6033)
- 发展(5312)
- 展(5310)
- 建设(5064)
- 收入(5032)
- 制(5014)
- 村(4834)
- 农村(4815)
- 财(4354)
- 土地(4182)
- 工作(3986)
- 及其(3545)
- 分配(3514)
- 方法(3498)
- 经济建设(3492)
- 企(3450)
- 企业(3450)
- 策(3409)
- 方针(3343)
- 教育(3251)
- 机构
- 学院(63449)
- 大学(59076)
- 研究(23071)
- 济(23011)
- 经济(22236)
- 管理(21010)
- 农(17868)
- 中国(17836)
- 理学(16980)
- 理学院(16747)
- 管理学(16392)
- 管理学院(16270)
- 科学(14045)
- 农业(12604)
- 京(12367)
- 中心(11841)
- 省(11399)
- 业大(11271)
- 所(11214)
- 江(10982)
- 财(10970)
- 南(10556)
- 范(10512)
- 师范(10445)
- 研究所(9969)
- 州(9424)
- 院(8147)
- 农业大学(8108)
- 发(7851)
- 师范大学(7817)
共检索到108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培养乡村人才、促进乡村发展是德勤近年来持续开展“智启非凡”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德勤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政部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指导下,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在2023年2月与云南省永胜县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德勤公益基金会,在三年合作期内在永胜县进行资金投入并协调开展专业服务,以定点帮扶永胜县的乡村振兴,特别是乡村教育振兴事业。目前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建 景娟 吴健生 蒋依依 张源
乡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业生产决策及国民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对这种合理化的评价一直是乡村地理学与农业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探讨乡村产业结构内涵的基础上,利用产值结构指标、劳动力构成指标和结构变动度指标建立乡村产业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对云南省永胜县近20年来产业结构演化进行个案评价。结果表明,永胜县乡村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但还存在自然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利用、三次产业不协调与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不协调等主要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合理化。研究同时指出了永胜县乡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对策,即调整农业发展方向,持续稳定的发展农业;以食品加工业为乡镇企业发展突破口,积极...
关键词:
乡村产业结构 评价指标 云南省永胜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云南省永胜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2002年财政部定点帮扶永胜县,19年来永胜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如期完成,同步小康发展目标全面实现。财政部云南监管局积极践行部党组"靠前帮扶"的要求,发挥驻地就近优势,连续数年通过以查帮扶等方式助力永胜县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021年年初,在永胜县正处于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财政部云南监管局联合云南省财政厅、财政部派驻云南永胜县定点帮扶工作队,组成以局长秦斌为组长的联合调研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乔观民 李彤璐
"牧改居"工程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对Y村进行调查,发现牧民定居后出现以下情况:草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乡村多元驱动态势明显。但Y村在实现"安居"向"乐业"转变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新问题:生计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的不适应,劳动力素质难以适应城镇化、工业化要求,发展多元经济驱动产业的同质性竞争严重,特色产业定位不准等。为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建立草畜联营合作社,合理界定草场产权,保护生态环境;加快人力资本的开发,推动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强产业联动,推动"1+2+3"产业的融合发展,探索建设新型乡村振兴之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信祥
长期以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新时代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措施和要求。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支付是农村金融的基础。开展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实现手段。多年来,人民银行围绕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支付需求,构建了广覆盖、多层次、安全可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保继刚 陈苑仪 董宇恒
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村镇发展研究一直是学界持续关注的重点领域。从产业和村镇社会经济视角切入,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参与观察,梳理了易武镇普洱茶产业在复兴过程中各生产主体对不同的生产组织和利益分配模式的权衡选择,及其在产业、土地和人口三方面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过程,并揭示其作用机制。研究认为:(1)对于拥有资源禀赋的农业型村镇而言,可再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无可替代的稀缺自然资源是其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于农民而言,明确掌握这些资源的产权,能成为其维持生计、提高收入的重要保障。(2)在现代化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体系构建中,可适当扶持更多本地茶农建设中小型加工茶厂,生产、加工普洱古树茶和台地茶,结合普洱茶文化,引导当地从农业主导转变为农业、加工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通过多元化产业增强社会经济韧性。(3)政策应更多地倾向于明晰农户对资源的产权和提高农民自身的能力当中,让农民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也有能力加入加工流通环节,由单纯务农身份转变为拥有加工和销售茶叶产品能力的经营者,在实现身份转变的同时提高收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艾泽民
广大农村人口老龄化、乡村衰落、农村凋敝等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振兴提升到战略高度,这为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彰显新时代"三农"改革发展新成果。
关键词:
乡村 振兴战略 云南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东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作为我国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是实现脱贫攻坚后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的重大工程。2022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围绕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制定企业、人才、项目、用地等方面政策举措,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克恩 王婷婷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这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央行国库是重要的金融服务部门,应当立足新发展阶段的目标任务,不断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接续谱写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乡村振兴需要央行国库发挥积极作用央行国库服务覆盖经济生活各个方面,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作为政府预算执行的重要环节和社会民生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央行国库必将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国库监管 乡村振兴 乡镇财政资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端 李伟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发展的带动,只有产业兴旺,农业才能全面升级,农村才能全面发展。农村最终选择发展什么样的产业,需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多环节调研和因地制宜的甄选、培育,依托本地特色和优势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近年来,河南省大力发展根植于农业农村的特色产业,一些亮点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河南样板"。坚持以农为本打造特色产业,牢固乡村振兴基础。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依托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关键词:
河南省 乡村振兴战略 照镜镇 特色产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金灵 赵枝琳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老年教育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一环。以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和生态文明振兴与老年教育的必要性为出发点,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老年教育的困境,并提出发展农村老年教育的对策。加强农村老年教育的措施主要从政府层面、家庭层面和老年人自身层面考虑,对提升老年人的整体素质有所裨益。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老年教育 成人学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郝柯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初等教育根植于乡村,是义务教育中最基础的环节,对乡村儿童未来的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也必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落地密不可分。为此,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白芸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家成教授邀请了10位扎根乡村中小学的乡村教师和一位带动乡村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理念探索的大学教授,整理出版了《扎根乡村大地的教育研究:乡村班主任研究者的自述》一书,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3月发行面世。
关键词:
初等教育 研究者 乡村振兴 李家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萍 黄凯丽 赵海波 李文峰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云南民族地区,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必须在考虑云南民族地区特殊性的基础上充分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文章立足云南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前提,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概括,并提出与之对应的优化措施。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光选 刘强
基于农户经营意愿、资本投入情况和劳动力使用情况三个要素的考量,将现有的土地经营模式划分为市场化小农计划经营模式、资本密集型雇佣经营模式和劳动密集型联合经营模式等三种类型,对不同土地经营模式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来进行判断,劳动密集型联合经营模式都是深度贫困地区农户收益最大化的土地经营模式。
关键词:
深度贫困 土地经营模式 效益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