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0)
2023(8944)
2022(8104)
2021(7713)
2020(6535)
2019(15201)
2018(15288)
2017(29532)
2016(16290)
2015(18307)
2014(18275)
2013(18065)
2012(16403)
2011(14516)
2010(14178)
2009(12793)
2008(12166)
2007(10281)
2006(8786)
2005(7412)
作者
(47274)
(38932)
(38801)
(36979)
(24859)
(18780)
(17597)
(15596)
(14971)
(13798)
(13621)
(12999)
(12259)
(12203)
(12061)
(11933)
(11885)
(11675)
(11184)
(10983)
(9944)
(9458)
(9388)
(8833)
(8796)
(8731)
(8644)
(8532)
(7891)
(7819)
学科
(59550)
经济(59485)
管理(44910)
(43092)
(36467)
企业(36467)
方法(30136)
数学(26076)
数学方法(25782)
(16140)
(15530)
中国(14385)
(14302)
业经(13289)
地方(12245)
理论(10798)
农业(10504)
(10461)
(10362)
贸易(10356)
(10047)
技术(9971)
环境(9938)
(9523)
财务(9466)
财务管理(9452)
(9342)
企业财务(8957)
教育(8799)
(8659)
机构
大学(225204)
学院(223228)
管理(92004)
(82121)
理学(80944)
经济(80191)
理学院(80056)
管理学(78638)
管理学院(78262)
研究(73041)
中国(51912)
科学(49106)
(48005)
(39094)
业大(37451)
(37043)
(35536)
研究所(34401)
中心(32792)
农业(30993)
(30782)
北京(29969)
财经(29497)
(29388)
师范(29063)
(26923)
(26728)
(25334)
技术(24549)
师范大学(23599)
基金
项目(163025)
科学(126914)
基金(117610)
研究(116900)
(103393)
国家(102523)
科学基金(87672)
社会(70863)
社会科(67010)
社会科学(66992)
(64305)
基金项目(63762)
自然(59467)
自然科(58053)
自然科学(58036)
自然科学基金(56968)
(54499)
教育(53093)
资助(48414)
编号(48277)
成果(38258)
重点(36266)
(35111)
(34246)
(33974)
课题(32502)
科研(31688)
创新(31624)
计划(30698)
大学(30122)
期刊
(84983)
经济(84983)
研究(61469)
学报(39937)
中国(37675)
科学(35506)
(35167)
管理(31976)
大学(29484)
学学(27850)
农业(25188)
(25121)
教育(24460)
技术(18799)
(14916)
金融(14916)
业经(14420)
图书(13382)
财经(13237)
经济研究(12979)
(12371)
科技(12217)
理论(11983)
实践(11346)
(11346)
(11043)
问题(11029)
业大(10974)
(10926)
情报(10475)
共检索到306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志芳  席磊  程璞  彭峰  章四新  
【目的】探讨微酸性电解水猪场消毒应用的适宜质量浓度,评估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微酸性电解水在养殖业环境消毒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于2018年1月19日至3月18日,在河南驻马店某规模化养猪场,利用有效氯(ACC)质量浓度为20,40,60,80,100,120,150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分别对猪舍、人员通道消毒间和运输车辆进行喷雾消毒,确定猪场微酸性电解水消毒适宜的质量浓度。利用确定的微酸性电解水消毒适宜有效氯质量浓度,与0.2%消毒灵和0.2%聚维酮碘溶液进行对比消毒试验,比较不同消毒剂对猪舍、人员通道消毒间和运输车辆的消毒效果,以及对猪场养殖设施常见金属材料的腐蚀情况。【结果】在喷雾消毒方式下,有效氯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可有效抑制猪舍空气、车厢空气及其表面微生物的生长,灭菌率分别高达89.5%,87.5%和90.5%,显著高于0.2%消毒灵和0.2%聚维酮碘溶液(P0.05)。微酸性电解水可显著减少猪舍内地面、栏杆和墙体表面的微生物数量,其灭菌效果显著高于0.2%消毒灵和0.2%聚维酮碘溶液(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海潞   胡兴成   李帆   江玉姬   林明佑   陈艺晖   陈炳智  
【目的】探究微酸性电解水(SAEW)对采后双孢蘑菇贮藏效果的影响,旨在为食用菌保鲜提供参考。【方法】对SAEW处理前后的双孢蘑菇进行感官评价,并测定菇体的褐变度、质量损失率、硬度、营养及抗氧化相关指标,探讨SAEW处理对双孢蘑菇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与无菌水处理的对照(CK)相比,SAEW处理的双孢蘑菇能维持较低的褐变度、质量损失率;贮藏10 d, SAEW组的褐变度为33.18,CK组则高达54.16,CK组为SAEW组的1.63倍。SAEW处理的双孢蘑菇能保持较高的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营养物质流失少。SAEW处理的双孢蘑菇还能保持较高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抗坏血酸(As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类黄酮含量,维持菇体的抗氧化能力,避免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过度积累;贮藏10 d, SAEW组双孢蘑菇的CAT活性、T-SOD活性、AsA含量、GSH含量、类黄酮含量分别为CK组的1.30、1.07、1.07、1.05、1.20倍,H2O2、O-2浓度分别较CK组下降了1.18、0.01μmol·g-1。【结论】SAEW可延缓双孢蘑菇品质劣变,延长货架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阳  张家发  李保明  
研究饮用添加微酸性电解水对蛋鸡肠道内微生物的影响。选取体重、健康状况相近的104日龄京红父母代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对比饮用添加微酸性电解水、常规酸化剂、水质达标自来水对蛋鸡肠道内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饮用余氯0.3mg/L微酸性电解水和1mg/L酸化剂与未处理组相比较蛋鸡正常粪便率提高10%;蛋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内pH值降低,大肠杆菌数量减少以及乳酸菌数量增加;微酸性电解水除具有杀菌作用,还可改变肠道内微环境,微酸性电解水与酸化剂相比更能提高肠道乳酸菌数量,对蛋鸡的健康有积极影响,但添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姬真真  惠雪  石志芳  席磊  宁丽丽  
【目的】研究饮用微酸性电解水对肉鸡肠道微生物、免疫器官指数及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为微酸性电解水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体质量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10日龄罗斯308肉鸡3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B、C、D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正常饮水,A、B、C、D组分别饮用余氯质量浓度为0.3,0.5,0.7和1.0mg/L的微酸性电解水,试验期21 d,试验结束后测定肉鸡肠道pH、肠道微生物数量、免疫器官指数和免疫细胞因子。【结果】A组肉鸡肠道pH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9.84%(P0.05)。各试验组肠道微生物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的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IFN-γ、IL-2、IL-4质量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仅A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里特  刘海杰  
用酸性离子水对餐具、手指和操作间空气进行了消毒试验。结果表明 ,酸性离子水的消毒效果良好 ,杀灭率均为 90以上 ,接近或达到了酒精 (体积分数 75 )的消毒效果 ,且酸性离子水制作生成简单 ,故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柴旭锋  齐家伟  赵莉  李欢  董旭日  檀玲  王思琦  刘海泉  潘迎捷  赵勇  
运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和胞外聚合物分析法研究副溶血弧菌在最适生长温度(37℃)条件下在鱼鳞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的动态过程、不同温度条件下在鱼鳞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的情况以及酸性电解水对其清除效果。结果表明:(1)在37℃条件下,12~60 h时间段内,细菌由初始的单细胞吸附发展成为具有明显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的成熟生物被膜,60~72 h时间段内生物被膜表面产生裂痕。生物被膜的量在形成的动态过程中出现变化,12~60 h时间段内生物被膜的量不断增加,60~72 h时间段内生物被膜的量出现了轻微的减少;(2)副溶血弧菌在4、10、15、25、37和40℃条件下于鱼鳞表面生长60 h后均可以形成生物被膜,其形成生物被膜的量由高到低的次序是:37℃>25℃>40℃>15℃>10℃>4℃;(3)酸性电解水对所有温度条件下形成的生物被膜均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处理后生物被膜变得稀疏,三维立体网状结构被破坏,连续处理10 min对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4.54%和61.4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林林  胡海静  衣晓坤  王虎虎  徐幸莲  彭斌  
【目的】研究酸性电解水(AEW)能否有效控制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探究处理后菌体变化,为新型杀菌剂的开发提供思路。【方法】使用不同有效氯浓度酸性电解水(20、40和60 mg·L~(-1))将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分别处理5、10、15、20、25和30 min后,通过平板计数检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致死效果;收集未处理及20、40和60 mg·L~(-1)酸性电解水各处理5 min后菌液,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形态的影响;利用多种荧光探针检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膜完整性、胞内pH、胞内ATP浓度、膜电位的影响;提取胞外聚合物(EPS)探究酸性电解水与EPS的相互作用。【结果】20、40和60 mg·L~(-1)的酸性电解水均可在5 min内杀死107 CFU/mL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酸性电解水浓度大于40 mg·L~(-1)时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没有显著影响(P>0.05),10 min处理后均已无活菌检出。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3种浓度酸性电解水的处理均可使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菌体干瘪皱缩,失去原本饱满的细胞形态,60 mg·L~(-1)电解水处理下破损程度最大。酸性电解水可显著降低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膜完整性、胞内pH、膜电位、胞内ATP浓度和EPS含量(P0.05)。【结论】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可破坏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膜,同时EPS对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蓝蔚青  谢晶  
以感官评定、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与2-硫代巴比妥酸作为评价指标,测定不同组带鱼样品冷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酸性电解水瞬时杀菌力强,能在短时间内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明显减缓挥发性盐基氮的升高,使带鱼的冷藏货架期延长2-3 d;溶菌酶保鲜液则能延缓带鱼感官品质的下降,抑制鱼体内脂肪的氧化酸败,使冷藏带鱼的保鲜期延长3-4 d.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莉  张布克  刘红平  张昭寰  刘海泉  潘迎捷  赵勇  
酸性电解水是一种新型的非热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水产品的防腐保鲜。为进一步研究其保鲜作用机理,以南美白对虾作为研究对象,从微生物控制的角度出发,重点探究酸性电解水技术对虾中细菌总数及特定腐败菌的抑制作用,并分析其与虾肉品质之间的相关性,以揭示电解水技术可能的防腐保鲜机理。结果表明,酸性电解水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南美白对虾中细菌总数和特定腐败菌的数量(假单胞菌属和希瓦氏菌属,P<0.05),并在随后4°C冷藏过程中持续抑制总菌和特定腐败菌的生长繁殖。此外,酸性电解水处理能有效延缓虾肉冷藏过程中pH、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色差值3种品质指标的变化。根据相关性分析可得,贮藏过程中虾肉品质与虾中微生物变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酸性电解水可通过抑制总菌以及特定腐败菌的生长来延缓虾肉品质的下降,从而达到防腐保鲜的效果。本研究的实验结果为进一步阐明酸性电解水的防腐保鲜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许愈  张昭寰  赵莉  刘海泉  潘迎捷  赵勇  
将酸性电解水与超声波技术相结合,探究其对于副溶血性弧菌的杀灭情况,并与其他杀菌措施进行对比。采用平板计数法进行菌落计数,扫描电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变化,蛋白质泄露揭示细胞膜通透性差异,并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生物学特征的改变,分别比较了酸性电解水,超声波以及联合处理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杀菌效果。结果显示:酸性电解水联合超声波处理可使副溶血性弧菌的数量减少2.09 log CFU/mL,亚致死菌数量为1.80 log CFU/mL,而仅用超声波处理,细菌只减少了0.63 log CFU/mL,亚致死菌数量为0.05 log CFU/mL(P<0.05)。进一步的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经联合处理后细菌细胞明显缩小,颗粒度变化增大。综上所述,相较于酸性电解水或超声波单一处理,通过菌落计数,细菌的形态变化,蛋白质泄露与细胞生物学特征的改变可知,酸性电解水联合超声波的处理方式具有更强的杀菌效果,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应用于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杀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杰  朱叶  乔支红  李里特  
将电解产生的弱酸性水(pH 3.81±0.25)和弱碱性水(pH 9.38±0.32)用于豆腐加工,探讨弱酸性水和弱碱性水对大豆吸水率、豆腐含水量、豆腐得率及豆腐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等质构指标的影响,并与自来水(pH7.52±0.23)处理作对照。结果表明:不同浸泡时间3种水浸泡的大豆吸水率均依次为弱碱性水>弱酸性水>自来水,浸泡8 h时大豆吸水率分别为自来水116%、弱酸性水118%、弱碱性水121%;弱碱性水、弱酸性水和自来水所制豆腐的含水率分别为78.56%、73.96%和76.19%,弱碱性水所制豆腐含水率显著高于自来水(P<0.05),弱酸性水所制豆腐含水率显著低于自来水(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生  邵一奇  颜成  梁剑茹  王电站  周立祥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厌氧消化时间对猪场粪污废水性质及其后续生物沥浸(包括pH值和脱水性能)的影响。[方法]研究猪场粪污废水在厌氧消化期间的理化性质变化,包括pH、化学需氧量、氨氮含量和总磷含量,并利用生物沥浸法处理不同厌氧消化时间(0~60 d)的沼液。[结果]厌氧消化会导致粪污废水pH值和总碱度的升高,pH值从起始的6.5升高至7.5,总碱度升高54.6%。有机物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68.9%和28.6%,但对氨氮含量无明显影响,导致C/N值大幅降低,从15.3降至4.4。猪场粪污废水经厌养消化后,其EPS含量增加。研究发现厌氧消化0~15 d的沼液,其生物沥浸效果较好,体系pH值降至4.5左右,过滤比阻(SRF)降至5×10~(11)m·kg~(-1)以下,脱水性能提高95.1%以上。厌氧消化30~60 d的沼液,其生物沥浸效果变差,pH值维持在6.5~8.0,过滤比阻逐渐升高。[结论]为便于生物沥浸处理,猪场粪污废水可不经厌氧消化,或者厌氧消化时间不宜超过2周。厌氧消化时间过长,体系碱度增加,对酸缓冲性能增强,同时胞外聚合物(EPS)含量也增加,可能是导致粪污废水经较长时间厌氧消化后生物沥浸效果变差的原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思鹏  靳红玲  赵亚君  胡红艳  胡小平  
[目的]研究微波消毒法对土壤病虫草害的处理效果,为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微波加热土壤的电磁-传热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研究微波处理下土壤温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基于仿真结果,利用700 W微波土壤加热试验装置对3种不同含水率(2%,10%和20%)土壤辐射5 min并静置30 min,通过传感器研究土壤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同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选用2种常见杂草种子和镰刀菌作为试验样本进行土壤消毒试验,验证微波加热除草消毒效果。[结果]土壤加热试验中,分别对2%,10%和20%3种含水率的土壤微波处理5 min,其中4 cm土层深处测温点的土壤最低温度依次为52,92和72℃,8 cm深处的测温点温度依次为44,50和46℃;在保温阶段,上层土壤热量的传导作用使8 cm深处的3种含水率土壤温度分别提升8,11和7℃。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测温点的试验温度与仿真温度相近,最大误差均在12%以内,说明微波加热土壤仿真模型基本正确。土壤除草消毒试验表明,对于黑麦草和狗尾草,2%含水率土壤4 cm深处的种子萌发率最高达到80%,10%和20%含水率土壤中的种子萌发率最高为8%;对于镰刀菌,3 min微波辐射条件下,3种不同含水率下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最高达到100%;5min微波辐射条件下,4 cm深处土壤的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最高为5%,8 cm深处以2%含水率土壤的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最低(最高仅为32%),20%含水率土壤中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最高(最高63%)。[结论]微波加热法能有效抑制杂草种子和真菌萌发,其效果取决于微波对土壤的热效应,微波处理土壤温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土壤湿度、掩埋深度、辐射时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长红  颜丽  娄翼来  林琳  梁文婷  关连珠  
以天然沸石为对照,在探讨天然沸石负载氧化镁对养猪场废水中磷素净化效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天然沸石负载氧化镁对养猪场废水中磷素的净化机制。结果表明:天然沸石负载氧化镁对养猪场废水中磷素的去除率可以高达96.8%,比单独天然沸石处理高出38.5%。与天然沸石相比,天然沸石负载氧化镁对磷素的去除机制主要是化学吸附(沉淀),通过化学吸附(沉淀)去除的磷占全部去除磷素的比重为97.7%~97.9%,而天然沸石对养猪场废水中磷素的净化机制主要是静电吸附和表面吸附,其中表面吸附机制去除的磷占全部去除磷素的35.4%~45.1%,专性吸附机制去除的磷素占44.5%~50.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莉  石林凡  任中阳  翁武银  刘智禹  
为探究电解水预处理对冷藏大黄鱼品质变化的影响,实验利用有效氯浓度分别为50、100和200 mg/L的电解水和1%NaCl溶液浸泡处理新鲜大黄鱼,考察其在4°C冷藏过程中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ATP关联化合物含量、pH值、硬度、色泽、滋味和气味的变化。结果显示,伴随冷藏时间的延长,对照组鱼肉的菌落总数、TVB-N值、HxR含量、Hx含量、K值和pH值逐渐增加,而电解水处理抑制了这些品质指标的增加,抑制效果与有效氯浓度成正比。在同一冷藏时间下,鱼肉的黄度b*值随有效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贮藏过程中,对照组鱼肉的苦味、苦味回味和丰富性逐渐增加,鲜味、咸味和甜味逐渐降低,而电解水处理组鱼肉的苦味回味和咸味均高于对照组。有效氯浓度为200mg/L的电解水预处理能减少鱼肉在冷藏4~10 d期间的挥发性气味,但在冷藏16 d后反而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电解水处理能有效延缓冷藏大黄鱼的品质变化,但当电解水的有效氯浓度较高时会导致鱼肉色泽变黄和腐败后的挥发性气味增加。研究结果为电解水在大黄鱼保鲜中的应用及其有效氯浓度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