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36)
- 2023(4553)
- 2022(3721)
- 2021(3581)
- 2020(2927)
- 2019(6579)
- 2018(6925)
- 2017(11756)
- 2016(6371)
- 2015(6858)
- 2014(6919)
- 2013(6340)
- 2012(5770)
- 2011(5077)
- 2010(5282)
- 2009(4762)
- 2008(4586)
- 2007(4027)
- 2006(3754)
- 2005(3503)
- 学科
- 济(20800)
- 经济(20776)
- 业(20013)
- 管理(19708)
- 企(18414)
- 企业(18414)
- 技术(12661)
- 技术管理(7536)
- 制(7258)
- 方法(6871)
- 业经(6366)
- 中国(6313)
- 农(6165)
- 理论(6102)
- 学(6090)
- 教学(6087)
- 体(5794)
- 数学(5337)
- 数学方法(5216)
- 体制(5029)
- 财(4989)
- 教育(4573)
- 农业(4107)
- 银(4037)
- 银行(4027)
- 行(3938)
- 融(3910)
- 金融(3910)
- 贸(3895)
- 贸易(3894)
- 机构
- 学院(85550)
- 大学(84610)
- 济(32814)
- 研究(32056)
- 经济(32043)
- 管理(31408)
- 理学(26240)
- 理学院(25972)
- 管理学(25556)
- 管理学院(25377)
- 中国(22466)
- 科学(19337)
- 京(18585)
- 所(16502)
- 财(15310)
- 研究所(14928)
- 江(14407)
- 中心(14083)
- 范(13961)
- 师范(13807)
- 农(13344)
- 技术(13192)
- 业大(11946)
- 北京(11884)
- 院(11597)
- 师范大学(11254)
- 财经(11146)
- 教育(10989)
- 州(10978)
- 农业(10174)
- 基金
- 项目(55667)
- 研究(44286)
- 科学(43545)
- 基金(37799)
- 家(33413)
- 国家(33126)
- 科学基金(27995)
- 社会(26170)
- 社会科(24842)
- 社会科学(24835)
- 省(22867)
- 教育(21912)
- 基金项目(19937)
- 编号(19772)
- 划(18966)
- 自然(17065)
- 自然科(16683)
- 自然科学(16676)
- 成果(16387)
- 自然科学基金(16370)
- 资助(14214)
- 课题(13805)
- 创(13286)
- 重点(13026)
- 创新(12467)
- 发(12463)
- 项目编号(12442)
- 部(12101)
- 年(11760)
- 国家社会(10975)
共检索到139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余宏亮 李本友
纵观世界课程史,技术与知识的关系长期以来不甚清晰,其深刻原因在于技术作为知识变革的背景而多半处于隐而不彰的历史境地。时至当下,作为一种承载技术的课程形态,微课程的视界中知识正在发生着数字化变革。回溯历史,此种变革以人类与知识的融生互动为历史线索,以课程与技术的相伴相融为演进轨迹。其间,驱动课程知识变革的技术共时走过了具有"附魅"特征的"原始体内技术"、具有"祛魅"特征的"近现代体外技术",以及具有"返魅"特征的"后现代体内技术"等嬗变历程。透视微课程视界中知识变革的技术背景,对于澄明当下信息技术与课程知识融合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补充与实践指导价值。
关键词:
微课程 知识变革 传播技术 课程知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绪军
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需要以知识变革的深度反思作为实践起点。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应该坚持政治性与思维性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历时性与共时性统一的理性旨归。同时,职业教育教材依然面临着“知识逻辑”遮蔽“能力逻辑”“、教材依赖”固化“知识边界”“、原子赋能”限制“比特传播”、“专家裁定”阻隔“读者在场”等问题。对此,应以遵循“能力逻辑”为导向,重塑教材的组织结构;以突破“知识边界”为旨向,构建教材的内容标准;数字化赋能“比特传播”的技术蓝图,助推教材的数字化转型;慎思“读者在场”反身对话机制,回归教材裁定的主体。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余宏亮
作为一种信息时代的课程形态,微课程借助信息、数字与媒体等现代技术,业已引发了传统课程生态系统的连锁式变革。它在汰变更新传统课程的物质载体、传播渠道、呈现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同时,更迭代创生了不同以往的知识形态、人知关系、认知结构与习得机制,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知识形态的"网络化"、知识表达的"可视化"与知识习得的"具身化"图景。透视微课程视界中知识样态的上述表征,既有益于对教育信息化深入课程软腹地带作出前瞻的理论探寻,也有益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论辩可能的实践路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绪军
新一轮技术革命,科学知识向生产技术转移、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发展、技术知识向课程知识转化等因素促进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实现变革,其焦点在于职业教育课程如何适应性选择的问题。基于唯物主义历史观,探析技术知识变革的历史演变钩沉,并从价值、数量、结构以及评价等维度出发,深入剖析技术知识变革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本体遮蔽。基于此,提出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选择的策略,具体包括把握职业教育核心价值取向,重构技术知识转型的课程体系,实现“知识生产”与“课程供给”的动态互补;践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观,形成类型化的课程建设范式,实现“课程建设”与“人才质量”的线性提升;坚持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架设技术知识变革与课程改革的桥梁,实现“知识供给侧”与“课程需求侧”的动态平衡;秉持人的全面发展观,构建异质类多维课程评价体系,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共生。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鹏 强韶华 苏新宁
组织的环境是动态变化的,因此,组织的知识资产需要不断更新,组织知识管理的战略要不断变化。提出支撑知识变革管理的框架和在组织变革中可操作的流程。图1。参考文献13。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知识变革 变革管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鲁子箫
技术进步引发了人类知识图景的遽变。数字化、智能化的知识生成、知识表征、知识形态弱化了知识的确证性,人类从追求知识之普遍性、真理性转而追求其经验性、实践性。知识变迁深刻影响着传统知识教学,知识本位的价值立场、以科学为中心的知识内容、学科分化的知识组织等使教学知识不断累加,知识的智育价值、功利价值被强化,知识过密化、浅表化加剧,知识与生命相疏远。人工智能时代,基于知识变迁中教学改革面临的知识困境,教学知识变革是教学变革的前提。这需要通过教学知识的生命立场重建和人文价值重估,走出“教学便是教知识”的观念桎梏;以“减法思维”精选教学知识、以“主题融通”重组教学知识,倡导“人机协同”的知识学习,走出“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实践困境。未来,教育必须按照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并坚持知识为生命服务的原则,才能培养出不被技术“物化”和被算法决定的、有高度主体性的人;人工智能技术只有作为沟通教学知识与生命本体的桥梁并引导学生走向“技进于道”的超越,“人工智能+教育”才能回归育人原点,使学生在技术协同的教学中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练至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称“课改”或“新课改”)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其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肯定,同时,在历史上曾产生过积极作用的讲授法却受到人们尖锐的批评与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宝庆
学校教育哲学不是学科意义上的教育哲学,而属于一种观念层次上的教育哲学,它的结构包括使命、核心价值和愿景。学校教育哲学作为学校活动的灵魂,是学校行为的先导,深刻影响着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等。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哲学的变革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有利于特色学校建设和校本课程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 学校教育哲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国红 王瑜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技术创新生态,为中国后发企业提供了创新追赶的重要机会。本文运用2015~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数据,实证新技术变革背景下,公共知识溢出和合作知识溢出对后发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及中介作用机制,以及知识惯性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新技术变革背景下,两种知识溢出对后发企业突破性创新均具有正向影响,知识深度在公共知识溢出与突破性创新间起中介作用,知识宽度在合作知识溢出与突破性创新间起中介作用,知识惯性负向调节公共知识溢出与知识深度间的关系,但在合作知识溢出与知识宽度间无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从知识溢出视角为新技术变革背景下中国后发企业的突破性创新提供了管理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元祥
本文在对新课程批评者关于"轻视知识"评论的立论基点——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等方面的命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知识观、课程观、课程知识价值观转向的基本特征,阐述了课程教学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中应确立的课程知识观。
关键词:
课程改革 知识观 课程观 知识教育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朝婷 李雪慧
教育溢价是近年来研究收入不平等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然而教育最终需通过劳动力所从事职业影响其收入。随着信息智能化的飞速发展,基于劳动力所从事职业的工作任务是否更易被编码和自动化,工作任务可被划分为常规任务和非常规任务,从不同类型工作任务回报差异的视角理解收入不平等的变化是一个崭新的视角。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和职业信息网络数据对工作任务回报差异与收入不平等的研究表明,劳动力从事的职业中非常规任务越密集,其获得的回报越高,常规任务越密集,其获得的回报越低;不同类型工作任务内部收入不平等现象也不尽相同,非常规任务密集的职业中,其职业内收入不平等更高,而在常规任务密集的职业中职业内收入不平等相对较低。在非国有单位和信息技术发达地区,非常规工作任务的高回报更显著,职业内收入不平等问题严峻。对中国2002—2020年总体收入不平等的变化进行反事实分解发现,非常规任务和常规任务的回报差异是影响总体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对总体收入不平等有增加的作用,非常规任务和常规任务的结构变化对总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很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闫瑾
职业教育制度的变革是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经济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制度的变革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因此职业教育必须深入认识和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态势,了解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时跟踪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变化,从而形成符合知识经济时代下的职业教育制度。
关键词:
知识经济 职业教育 制度 变革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序 管浏斯
知识本身的重要性决定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居于核心地位。然而由于对真正的"知识"和考试中的"符号"两个概念的混淆,导致了新课改对知识教育的激烈批判。"三维目标"的提法未认清"知识"、"过程"与"情感"三者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客观上知识地位的下降,因此无法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基础教育改革只有保证了知识的核心地位,才能够取得成效。
关键词:
知识 符号 教学 新课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秋晨 白滨
由于不断更新的数字技术在企业生产运营中表现出巨大优势,数字化正成为众多机构和组织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这使得高技能人才不断暴露在数字化风险中,他们需要通过比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核心素养来迎接技术变革所带来的挑战。基于质性研究范式和扎根理论方法,按照目的性抽样选取12名相关领域高技能人才,通过访谈进行数据收集并在后期利用Nvivo12.0进行文本分析和整理。研究发现:第一,高技能人才的核心素养模型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品质三个部分,且每个部分在面对数字技术变革中分别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高技能人才的核心素养研究为我国未来技能型社会建设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给出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核心素养 高技能人才 数字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禹 樊伟 陆泳溶
全球教育发展正处于严重交织的危机之中,需要立即进行教育系统变革。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者和繁荣发展的支撑者,理应前瞻识变、主动思变、科学应变。选取2327篇硕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致谢”进行内容分析,以学生真情实感勾勒未来学习中心服务场景与路径。未来学习中心发挥着连通着学生、图书馆和教师之间的平台纽带作用。厘清未来学习中心的“五情景、六特性、七效用”,提出用好“内容+能力+连通”三把破题密钥,贯通参与者与场景的路径,实现支撑变革教育的未来学习中心的效用升维。能够为变革教育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打造支撑学习方式变革的未来学习中心提供参考,满足变革教育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