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91)
- 2023(18252)
- 2022(15544)
- 2021(14409)
- 2020(12229)
- 2019(27894)
- 2018(27335)
- 2017(53189)
- 2016(28387)
- 2015(32014)
- 2014(31231)
- 2013(30769)
- 2012(28306)
- 2011(25458)
- 2010(25799)
- 2009(24194)
- 2008(23280)
- 2007(20706)
- 2006(18442)
- 2005(16531)
- 学科
- 济(110147)
- 经济(109997)
- 管理(89391)
- 业(85389)
- 企(72841)
- 企业(72841)
- 方法(50964)
- 数学(44235)
- 数学方法(43780)
- 银(35424)
- 银行(35277)
- 中国(34215)
- 行(33605)
- 财(33457)
- 融(32525)
- 金融(32522)
- 制(31922)
- 农(30180)
- 业经(25966)
- 地方(22781)
- 学(22384)
- 贸(21531)
- 贸易(21511)
- 技术(21509)
- 务(21504)
- 财务(21432)
- 财务管理(21389)
- 易(20931)
- 企业财务(20405)
- 理论(19377)
- 机构
- 大学(395398)
- 学院(393013)
- 济(162691)
- 经济(159247)
- 管理(157605)
- 理学(135805)
- 理学院(134375)
- 管理学(132297)
- 管理学院(131556)
- 研究(128019)
- 中国(107383)
- 京(82997)
- 财(80257)
- 科学(75049)
- 财经(63440)
- 所(62424)
- 中心(61233)
- 农(60292)
- 江(58392)
- 经(57710)
- 研究所(56302)
- 业大(55697)
- 北京(52470)
- 经济学(50764)
- 范(48891)
- 师范(48419)
- 州(47980)
- 财经大学(47539)
- 农业(47124)
- 院(46617)
- 基金
- 项目(265349)
- 科学(210264)
- 研究(196310)
- 基金(194453)
- 家(167659)
- 国家(166269)
- 科学基金(144708)
- 社会(126126)
- 社会科(119773)
- 社会科学(119744)
- 省(103282)
- 基金项目(102840)
- 自然(92693)
- 自然科(90564)
- 自然科学(90545)
- 教育(90128)
- 自然科学基金(88974)
- 划(85803)
- 资助(80026)
- 编号(78957)
- 成果(64172)
- 部(59215)
- 重点(58841)
- 创(58426)
- 发(55586)
- 课题(54366)
- 创新(53974)
- 国家社会(52292)
- 制(52009)
- 教育部(51720)
- 期刊
- 济(174986)
- 经济(174986)
- 研究(122509)
- 中国(79740)
- 财(62418)
- 管理(59750)
- 融(58783)
- 金融(58783)
- 学报(58436)
- 科学(54265)
- 农(54136)
- 大学(45498)
- 学学(42954)
- 教育(42513)
- 农业(35451)
- 技术(33171)
- 财经(32204)
- 经济研究(28730)
- 业经(28016)
- 经(27464)
- 问题(22220)
- 理论(20959)
- 科技(19089)
- 技术经济(19040)
- 实践(19019)
- 践(19019)
- 业(18711)
- 图书(17937)
- 贸(17518)
- 现代(17458)
共检索到595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银行业务创新”课题组
本文以广东省银行业产品创新为个案 ,研究中国加入WTO背景下我国金融发达地区产品创新的现状 ,对货币和金融安全的影响 ,以及所面临的体制性约束 ;并在商业银行、同业公会和监管当局三个层次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超林 杨竹清
基于金融地理结构视角,结合银保监会披露的商业银行网点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以企业周边银行网点数量测度企业面临的银行业竞争程度,研究银行业竞争对小微企业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周边银行网点数量增加能够显著缓解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说明银行业竞争有效发挥了普惠效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网点扩张的普惠效应更强;银行业竞争的普惠效应随银企距离的缩短而强化。机制检验表明,银行网点数量的增加通过提高小微企业的长期债务融资,并降低其债务融资成本,从而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业竞争有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投资水平和投资效率;在研究样本期内考虑金融科技的影响后,银行业竞争的普惠效应依然显著。建议金融管理部门继续推进银行市场化改革,构建多元化的银行竞争体系,加快完善中小银行的空间布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孟娜娜 蔺鹏
金融科技兼具信息技术属性和产业发展特性,给银行业竞争格局带来了深远影响。本文利用我国185家商业银行微观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系统GMM回归方法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竞争的微观机制与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金融科技显著影响了微观银行业竞争。一方面,金融科技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和信息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作用于银行市场势力,抑制了微观银行业竞争。另一方面,金融科技通过市场挤出效应的外在机制作用于银行市场势力,促进了微观银行业竞争。第二,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微观竞争影响存在异质性,这主要源于银行微观竞争水平是否由市场化的市场势力决定。当银行微观竞争水平由市场化的市场势力决定时,金融科技的内在机制不利于微观银行业竞争,金融科技的外在机制促进微观银行业竞争。当银行微观竞争水平由非市场化的市场势力决定时,金融科技的内在机制促进微观银行业竞争,外在机制不利于微观银行业竞争。第三,不同类型内资银行的非市场化市场势力形成机制存在差异,这使得金融科技对于不同类型内资银行微观竞争发挥的内在积极影响呈现显著的差异化特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章彪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胜会
汲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通过实施逆周期政策以及跨市场、跨行业的全面监管,克服金融体系和微观监管上的顺周期波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宏观审慎政策要求将具体体现在资本充足要求、动态拨备机制、杠杆率指标、流动性指标、系统性风险管理与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信贷增长的控制以及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而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不可避免地会对商业银行资本运营、资产管理、风险控制、创新等行为产生影响。评估上述影响,无论对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还是对商业银行经济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庆国 葛扬
本文拓展了巴塞尔资本约束的内涵,在资本充足率约束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回报率约束。通过构建拨备后利润最大化模型,分析了经济波动、货币政策对调整银行信贷行为的微观影响,以及信贷行为的变化所产生的宏观效应。
关键词:
资本约束 信贷供给 货币政策 实体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庆国 葛扬
本文拓展了巴塞尔资本约束的内涵,在资本充足率约束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回报率约束。通过构建拨备后利润最大化模型,分析了经济波动、货币政策对调整银行信贷行为的微观影响,以及信贷行为的变化所产生的宏观效应。
关键词:
资本约束 信贷供给 货币政策 实体经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利琴 彭红枫 彭意
强化宏观审慎监管,实现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机配合是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上市银行为样本,同时引入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工具变量,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的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并不完全协调。我国监管部门应当继续完善微观审慎监管制度,同时逐步完善宏观审慎在两个维度上的监管制度与工具,建立起二者的协调监管机制,共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侯晓辉 李硕 李成
基于2012~2017年中国银行业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参与同业业务对其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参与程度和流动性创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无论是同业资产还是同业负债业务,随着银行对其参与度的提升,单位资产的流动性创造均会下降;这一负向关系在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并不显著,然而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参与程度的提高会显著降低流动性创造规模。其次,不同财务特征的商业银行在同业业务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上存在显著差异。资产规模较大并且盈利能力较强的银行,同业业务对流动性创造的负向效应较弱。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曙光 张逸昕
本文从微观个体稳定性出发,创新性地系统提出了外资引入影响银行业微观个体稳定性的六大效应,其中积极效应包括金融创新效应、信用体系与治理结构优化效应、溢出效应;消极效应包括投资减持效应、制度不兼容效应、特许权价值降低效应。基于国内112家银行机构的面板数据,构建实证回归模型,结果发现,外资持股比例增加能够提高引资行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和流动性,但同时也将增加运营成本、降低净资产收益率;外资银行占行业总资产比例提高对国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成本管控和盈利水平均有正面影响,但将降低非利息收入占比、限制金融
关键词:
银行业 外资引入 金融安全 个体稳定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曙光 张逸昕
本文从微观个体稳定性出发,创新性地系统提出了外资引入影响银行业微观个体稳定性的六大效应,其中积极效应包括金融创新效应、信用体系与治理结构优化效应、溢出效应;消极效应包括投资减持效应、制度不兼容效应、特许权价值降低效应。基于国内112家银行机构的面板数据,构建实证回归模型,结果发现,外资持股比例增加能够提高引资行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和流动性,但同时也将增加运营成本、降低净资产收益率;外资银行占行业总资产比例提高对国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成本管控和盈利水平均有正面影响,但将降低非利息收入占比、限制金融
关键词:
银行业 外资引入 金融安全 个体稳定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胡川
本文论述了市场结构演进对产权制度变迁的影响。在其演进过程中,一方面会促使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另一方面又会促进政府根据市场结构演进的要求,对宏观产权制度作出新的安排,使两者相容,以促进经济体系保持良性运行。
关键词:
市场结构 制度变迁 垄断结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宇伟 李寒舒
文章分别使用微观和宏观层面的数据证明,小银行占比与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难度之间呈U型相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地区市场化程度、大银行网点密集度和中小企业活跃度的提高会使U型曲线更为平坦,代表着银行业结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力变小。可见,要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既要认识到银行业结构对其存在的影响,也不应过度依赖之。政府应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改善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促进其自身发展。这样才能缩小不同规模企业间的信息成本差异,从根本上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