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9)
- 2023(15499)
- 2022(13109)
- 2021(12032)
- 2020(10300)
- 2019(23545)
- 2018(22841)
- 2017(43351)
- 2016(23421)
- 2015(26465)
- 2014(26432)
- 2013(26462)
- 2012(25202)
- 2011(22864)
- 2010(23175)
- 2009(21632)
- 2008(21605)
- 2007(19306)
- 2006(17213)
- 2005(16093)
- 学科
- 济(116435)
- 经济(116325)
- 管理(63625)
- 业(59003)
- 企(46994)
- 企业(46994)
- 方法(44757)
- 数学(39308)
- 数学方法(38912)
- 中国(31767)
- 农(27530)
- 地方(25883)
- 财(25503)
- 学(24941)
- 业经(22065)
- 制(21376)
- 贸(20650)
- 贸易(20633)
- 易(20030)
- 农业(18227)
- 银(18024)
- 银行(17988)
- 融(17705)
- 金融(17703)
- 行(17344)
- 环境(16086)
- 地方经济(15897)
- 和(15782)
- 理论(14980)
- 体(14949)
- 机构
- 大学(347911)
- 学院(343626)
- 济(154874)
- 经济(151867)
- 研究(128178)
- 管理(125242)
- 理学(106598)
- 理学院(105261)
- 管理学(103492)
- 管理学院(102819)
- 中国(98883)
- 科学(75769)
- 京(74476)
- 财(71025)
- 所(65919)
- 研究所(59554)
- 农(58349)
- 中心(57876)
- 财经(55930)
- 江(53132)
- 经(50811)
- 经济学(49946)
- 业大(48299)
- 北京(47658)
- 范(46679)
- 师范(46255)
- 农业(45664)
- 院(45635)
- 经济学院(44832)
- 州(41602)
- 基金
- 项目(221872)
- 科学(175461)
- 基金(163524)
- 研究(161838)
- 家(143475)
- 国家(142328)
- 科学基金(120531)
- 社会(106119)
- 社会科(100623)
- 社会科学(100596)
- 基金项目(85055)
- 省(83502)
- 自然(75510)
- 教育(73880)
- 自然科(73785)
- 自然科学(73759)
- 自然科学基金(72490)
- 划(71721)
- 资助(67295)
- 编号(63119)
- 成果(53131)
- 重点(51022)
- 部(50722)
- 发(49367)
- 创(45537)
- 国家社会(45514)
- 课题(44722)
- 教育部(43516)
- 创新(42789)
- 科研(42526)
- 期刊
- 济(176750)
- 经济(176750)
- 研究(110399)
- 中国(71710)
- 学报(55584)
- 财(55193)
- 农(53012)
- 科学(50936)
- 管理(47118)
- 大学(41912)
- 学学(39181)
- 教育(36517)
- 融(35992)
- 金融(35992)
- 农业(35247)
- 经济研究(29849)
- 财经(29242)
- 技术(28398)
- 经(25447)
- 业经(25177)
- 问题(23493)
- 贸(21058)
- 业(19657)
- 国际(18399)
- 技术经济(18335)
- 世界(18213)
- 统计(17262)
- 版(16500)
- 图书(16027)
- 理论(15276)
共检索到536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涛
我国非公经济形式多样,构成复杂。现阶段,大多数非公经济研究者的着眼点趋于宏观,即使有一些个案研究,也多局限于“龙头企业”等社会关注较多的实体。其实,如果说宏观审视反映出发展水平,利于政策制定,那么微观考察则能反映出潜在问题,有利于政策调整。发展“非公经济”应该认认真真地分析各类非公经济实体,实实在在帮助每一个合法守法的市场主体,这也就是从微观角度研究非公经济的必要所在。本文以云南昆明某汽车配件市场为背景,以某私营商户为典型对象,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考察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微观层面现状,为此而进行的思考对于全面认识我国非公经济或有裨益。
关键词:
非公经济 微观视角 汽配市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文彬
本文认为,我国的经济转轨在一个更长期的视角上看是从采邑向市场的转轨,它要求建立以社会化生产为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从而使经济体内生出跨采邑交易的需求;还要求经济体制实现足够的市场化,才能使上述需求获得真实的市场表达。计划经济时期和经济改革时期在这个意义上就是互相补充的关系:前者开启了我国工业化的道路,后者为市场半径的扩大和市场规则的扩张提供了制度支持。在二者的合力下,我国经济最终突破了延续数千年的采邑经济反馈,迈向以契约化交易为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之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金丽国
区位选择与聚集经济是区域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两个基础理论,但是我们一直不清楚这两个理论之间的本质联系。聚集经济一直以来缺少有力的微观基础。本文在区位选择分析框架下,研究了聚集经济的理论微观基础,并利用两个模型分析了交通以及R&D的溢出效应对区位选择和聚集实现的影响。
关键词:
聚集经济 区位选择 古诺竞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魏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影响其健康发展。本文从农民角度,通过一个村的微观研究发现,作为正在推行的一项正式制度,农民对其可及性、可得性仍较低,医疗补偿存在不公平,而医疗供方缺乏良好的服务递送能力且又具有极强的驱利行为进一步降低了这项制度对于农民的好处。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梅
在区域经济运行过程中,包括企业、家庭户和经济个人在内的微观主体经济活动具有地域空间选择性与地域空间依托性,究其原因,一是源于生产要素的区域属性与地域空间活动,二是源于微观主体经济活动收益水平的地域空间差异。
关键词:
微观主体 空间依托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启耀
近代后期,中国乡村普遍存在极高的赋税,山西的情况尤其如此。1927-1937年期间,正是阎锡山统治山西的重要时期。此间,山西农村社会一方面承受着阎锡山"村制"改革之重,一方面又遭受着军阀战争的骚扰,田赋负担十分沉重。同时,山西乡村也面临着同全国其它大多数乡村同样的情况,如赋税在行业和城乡间征收的极端不平等,财政上的中央集权对农村赋税的深刻影响,近代以来的自治运动所导致的地方财政支出的不断膨胀,田赋征收人员的舞弊及地方公务人员的贪腐等,造成这一时期山西农村社会严重的田赋负担问题。作为了解近代山西乡村社会的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洪联英 陈思
本文从微观生产组织控制新视角,探讨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权力行为和组织控制机理,并对2003年1月-2012年8月规模以上能源资源行业境外投资案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境外投资企业的组织控制或协调权力都源于企业的特定资源、组织机制或能力;但六大地区主要采用股权并购和战略联盟,没有采用绿地投资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拥有的企业所有权优势不足;偏向采用独资方式,注重获得绝对控制权而不是拥有剩余控制权,是导致大洋洲和北美洲等地区投资失败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境外能源资源投资中,比企业股权控制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能力和国际话语权。最后,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洪联英 彭媛 张丽娟
论文从全球生产组织理论新视角,研究FDI、外包组织安排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并采用中国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在华加工生产装配活动中,在化学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金属产品制品制造业、较高端机械电子设备制造环节等资本资源密集型行业中,偏向采用FDI组织方式;在食品制造业、纺织、缝纫及皮革制造业、机械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偏向选择外包组织方式;这种组织安排不仅影响产业"结构偏向",而且制约技术进步和技能水平的提升,是导致中国制造业升级陷阱的微观生产组织根源。通过制度创新突破国际生产组织安排,并借助外源式开放、创新激励和产权保护等措施,是破解...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章元 万广华 刘修岩 许庆
本文建立了一个农户收入最大化模型和农户参与市场程度的度量指标,并基于中国的农户调查数据展开了分析,研究发现:更多地参与市场能够显著降低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但即使市场参与程度高,具有较少人力资本和较高人口负担率、更多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也有可能陷入贫困;贫困农户比非贫困农户参与市场的程度更低。所以,提高农户参与市场活动的程度只是降低贫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政府不能单纯地寄希望于通过市场自由化改革以及伴随经济增长自动地减少贫困,而必须采取干预措施以防止部分贫困农户被边缘化。
关键词:
市场化 农村贫困 渗透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玺
当前资本存量估算的一个重要不足是假定资本和折旧变化平稳,这无法反映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巨大的结构变迁。本文引入状态空间方程,采用将资本存量和折旧定义为观测信号的方式,使之可以反映中国经济结构性变迁的影响,从而改变了以往的投资和折旧平稳性假定。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持续的制度变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乃至经济波动等均对经济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导致中国资本存量和折旧并不像西方成熟市场经济体系下那样平稳,而是随着经济结构变革出现剧烈波动。空间状态方程估算的信号序列很好地反映了这种波动。因此,基于卡尔曼滤波对中国经济结构变革中资本存量和折旧的估算,更加符合中国现实经济发展状况,同时也充分表明,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革,...
关键词:
资本存量 卡尔曼滤波 结构性变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应展宇
银行是市场经济中极为特殊的一类企业,其治理模式及其演进也有别于其他企业。通过对美国商业银行历史的考察,我们发现美国商业银行治理模式的形成受到了危机和金融监管的巨大影响,进而表现出较为浓重的事前治理色彩,即监管部门充当关系型投资者的角色,对银行的日常运营进行较高程度的干预。近20年来,来自市场的并购与业绩敏感报酬等激励约束机制开始在美国的银行治理中发挥作用,出现了事前治理模式与事后治理模式的融合。美国商业银行治理模式的起源与演变不仅是经济效率取向变革的结果,而且也是根植于其特有的平民主义、联邦主义等政治传统以及相关利益集团的斗争,具有较为明显的国别特性。
关键词:
美国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历史演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根荣
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向城市转移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基于“哈里斯—托达罗”模型,是对劳动力转移机制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缺乏对劳动力流动的微观经济学分析。而本文利用成本、收益、效用函数等基本微观经济学工具对劳动力流动机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流动受风险、能力、成本三重约束的阻力模型,从空间阻力、信息阻力、能力阻力、风险阻力、价格阻力、政策阻力、心理阻力等七方面阐释当前“民工荒”的微观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姚玲珍 张小勇
某种程度上,房地产市场也可视作资本市场,存在某些类似于证券市场的"异象"。以上海住宅市场为例:P/E接近国际警戒线,二者正相关性不明显;家庭购房能力与房价差距不断扩大,但房价上涨势头并未因此受阻等等。本文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对这些"异象"进行微观层面的解释。通过对1992年以来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认为交易者的信息反应偏差、市场反馈机制以及噪音交易等导致了上海住宅市场的诸多"异象"。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异象 信息反应偏差 噪音交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莉 耿素娟 章刘成
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和区域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阶段的不同区域可能也有差异。本文基于2014-2018年部分新三板中小企业的数据,测算其企业家精神指数,利用应交增值税将企业绩效与经济增长结合,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绩效、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能够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和经济增长;相比于东部和西部,企业家精神对中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带动作用较大。应该重点培育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企业绩效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马迁利 李健 王璇
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上升,国内居民生活垃圾问题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态势。从微观个体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为两个:收入效应,即收入上升使消费者可以购买更多的一次性商品和重复使用商品,这造成居民生活垃圾的增加;替代效应,即收入上升使消费者消费和拥有商品的时间机会成本也随之上升,为节约时间机会成本,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更多的一次性商品,这导致生成更多的居民生活垃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区域性经济中心维度设计:一个直辖市的框架
微观视角的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内生性视角的城镇化战略转型——基于长三角经济圈的微观考察
在范式转换中探寻“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一个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视角的理论解析
区域主义与多边主义:共存或冲突?——一个政治经济方法的分析视角
出口贸易能否化解中国企业产能过剩——基于微观视角的考察
教学存在的发生学考察:一个新的视角
农村老年人口生存方式分析——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
县域数字经济、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小农户受益——基于宏微观数据的经验考察
微观经济主体决策模型变化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一个分析宏观经济学发展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