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6)
- 2023(7013)
- 2022(5921)
- 2021(5480)
- 2020(4519)
- 2019(10765)
- 2018(10607)
- 2017(20275)
- 2016(10682)
- 2015(11721)
- 2014(11588)
- 2013(11037)
- 2012(9926)
- 2011(8616)
- 2010(8576)
- 2009(8133)
- 2008(8286)
- 2007(7001)
- 2006(6478)
- 2005(6155)
- 学科
- 济(42367)
- 经济(42302)
- 管理(30857)
- 业(29522)
- 企(27041)
- 企业(27041)
- 制(19374)
- 银(19301)
- 银行(19156)
- 方法(18374)
- 行(17850)
- 财(16410)
- 数学(15775)
- 数学方法(15680)
- 融(12357)
- 金融(12357)
- 业经(11860)
- 中国(11793)
- 度(10917)
- 制度(10916)
- 农(10751)
- 体(10612)
- 业务(9593)
- 体制(8880)
- 收入(8544)
- 银行制(8261)
- 学(7739)
- 务(7710)
- 财务(7705)
- 财务管理(7686)
- 机构
- 大学(141576)
- 学院(139451)
- 济(64617)
- 经济(63530)
- 管理(54558)
- 研究(47764)
- 理学(45938)
- 理学院(45535)
- 管理学(45038)
- 中国(44991)
- 管理学院(44760)
- 财(35186)
- 京(29236)
- 财经(26729)
- 科学(25010)
- 经(24603)
- 中心(22884)
- 所(22775)
- 银(22298)
- 经济学(22031)
- 农(21901)
- 江(21457)
- 银行(21415)
- 财经大学(20433)
- 研究所(20318)
- 经济学院(19947)
- 行(19915)
- 北京(18513)
- 业大(17352)
- 范(17129)
- 基金
- 项目(90434)
- 科学(73127)
- 研究(68732)
- 基金(68428)
- 家(58813)
- 国家(58338)
- 科学基金(51138)
- 社会(46765)
- 社会科(44449)
- 社会科学(44435)
- 基金项目(35417)
- 省(33592)
- 教育(31926)
- 自然(31227)
- 自然科(30500)
- 自然科学(30490)
- 自然科学基金(29997)
- 划(28470)
- 资助(27523)
- 编号(26249)
- 成果(21973)
- 部(21423)
- 重点(20611)
- 国家社会(20521)
- 创(19664)
- 教育部(19290)
- 制(18984)
- 发(18954)
- 人文(18550)
- 性(18465)
共检索到226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华民
评价国有银行组织绩效应把资产收入率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来,以弥补单一利润指标的缺陷,收入结构的绝对与相对优化都表现出国有银行效率增进趋势。以资产收入率指标描述的产出效率不低于股份商业银行的国有银行,却表现出了偏低的盈利能力,其原因在于经营者的费用规模扩张侵蚀了出资人利润收益空间。因此,要国有银行提高盈利能力,关键在于抑制经营者费用偏好,而利润约束硬化,作为抑制费用偏好的制度条件,又决定了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关键词:
组织绩效 资产收入率 国有商业银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永臻
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出现的集中和规模扩张演变趋势对我国国有银行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核心是银行产业组织效率的提升 ,国有银行体制转轨的路径选择应该是股权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改革和放开行业管制的市场结构改革并重的综合改革。当前银行业应该全面对内资 (特别是民间投资者 )开放 ,对外资的开放须循序渐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曹啸
基于一个国有银行选择贷款项目的博弈模型,本文对国有银行的改革路径———注资、剥离不良资产以及股改上市———进行了分析,指出注资和剥离不良资产是国有银行进一步改革的前提条件,而改革成败的关键则在于股改上市能否改变国有银行的项目选择行为模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喜梅
在应对2007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中,包括美英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采用过银行国有化的措施。因此,一些人提出疑问:到底是国有化还是市场化才是我国国有银行的改革方向?本文通过引入国有银行的自生能力与国有银行完全市场化所需要的制度条件,拓展了国家效用函数模型,并以此对各阶段中国国有银行的作用及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认为转轨时期国家控制国有银行,既是国家效用函数的体现,也是由国有银行不具备自生能力的条件所决定的;但随着国家控制国有银行的成本越来越高,国家因素完全退出国有银行成为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在国有银行改革中,两个基本价值判断始终存在。第一,中国的经济运行是否需要国有银行?第二,如果需要,那么,我们应建立怎样的国有银行体系?以上两个基本价值判断必然涉及改革的逻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殷小斌
本文对关于国有银行改革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国内外的学者对国有银行的研究多数基于产权、市场结构分析效率的高低,效率的决定因素,改革措施和改革效果等方面。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有助于借鉴其他国家国有银行改革的成功经验,找出我国国有银行改革存在的不足。这对于继续深化我国国有银行改革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国有银行改革 市场结构 产权
[期刊] 改革
[作者]
贾康 阎坤
考察我国的改革进程,可知深层的关键问题在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如何把国有企业办成"真正的企业"和把国有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而这两方面又相互缠绕,相互制约,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我国加入WTO使大范围的配套改革成为更加迫切的、无可回避的事项,客观上也使我们得到了促进国有银行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良性互动的契机。国有银行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均属改革的"攻坚"内容,两者并非相互平行、互不关联,而是相互呼应、相互促进。
关键词:
国有银行 国有企业 改革 良性互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新民 刘有源 吴敬文
论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的协调改革黄新民,刘有源,吴敬文我国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债务关系的日益恶化,直接影响着银行与企业的生存和协调发展。目前,一些国有企业及其经济主管部门损害银行利益搞改革,借转机建制之名,行逃废银行债务之实,如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光
《经济研究》自1955年创刊,迄今已走过了40年历程。值此喜庆之际,我们开设了纪念创刊40周年的笔谈栏目,邀请了长期关心和支持本刊的部分经济学家题词,或就他们各自近期研究的领域撰文。本刊分两期登出这些笔谈文章,题词集中在下期刊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詹向阳
在大型国有银行一系列改革举措中,更具突破性的举措是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体系,这是体制机制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极大改变了大型国有银行内部经营决策机制和职能配置结构,对于优化大型国有银行内部运作流程和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德旭
1978年以来,我国四大国有独资银行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多元银行业组织体系。相对而言,改革都是浅层次的,大都是在转变国有银行的经营机制上做文章,是一些表面上、形式上的变化,改革还没有真正触及具有实质意义的体制。因此,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依然过高、资本充足率较低、经营业绩不甚理想、垄断程度较高、国际竞争力较差。“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本文旨在为人们解读国家通过注资方式推动国有银行改革的意图与绩效提供一个金融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其主要命题与观点大致有 :第一 ,政府推动下的银行改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一般都受到某种外部因素的刺激并追求短期见效的效果 ;第二 ,在微观经济基础未能得到有效调整的情况下 ,单方面改变银行资本结构的行动注定会无功而返 ;第三 ,国有银行制度在世界范围普遍存在 ,且不乏有效运作的例证 ,通过人为方式降低国有银行比例以提高整体银行效率是一种逻辑误导 ;第四 ,中国国有银行低效率运行的根源不在出资人本身 ,而在于出资人获取回报的特殊经济流程 ;第五 ,若考虑到被巴塞尔协议剔除的一些无形资产可以在国有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立
按照转轨经济学的主张,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以极其滞后的次序和被动的方式推进,致使金融改革与发展不能适应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如果说转轨前期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不良资产等紧迫问题的话,那么随着对国有银行的一次次注资和不良资产问题严重程度降低,金融发展和金融体系重构等长远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以股份制改组为中心的国有银行改革思路,过分注重金融机构个体竞争力等微观效率,而忽略了构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金融体系,现有银行体系对经济发展、宏观稳定和国家财政金融安全的潜在损害没有根本消除,为此,需要从新发展观的长远战略高度和宏观视角来重新审视和整体规划金融发展与改革,尤其是国有银行改革思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柳小曼 符遐龄
按照科斯定理,产权的初始界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社会产权结构的选择以及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的变迁,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干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产权制度的效率问题在我国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四大国有银行,在推动经济不断发展之余因各种制度原因现已陷入困境之中。如何确保它们走出困境是目前金融改革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积极对策是:一是做好理论探索。二是深化投资主体改革。三是优化配置资源。四是适时调整监管策略。
关键词:
制度 改革 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