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55)
2023(15794)
2022(13752)
2021(12759)
2020(10758)
2019(24283)
2018(24048)
2017(46203)
2016(25469)
2015(28003)
2014(27842)
2013(27403)
2012(25188)
2011(22509)
2010(22063)
2009(20066)
2008(19422)
2007(16751)
2006(14368)
2005(12405)
作者
(74921)
(62377)
(61900)
(58951)
(39448)
(30119)
(28051)
(24480)
(23692)
(21902)
(21240)
(21016)
(19848)
(19415)
(19220)
(19094)
(19058)
(18537)
(17782)
(17761)
(15789)
(15059)
(14955)
(14135)
(13943)
(13855)
(13789)
(13623)
(12589)
(12465)
学科
(98021)
经济(97919)
管理(71523)
(66023)
(54246)
企业(54246)
方法(44697)
数学(38860)
数学方法(38438)
(26120)
(24715)
中国(24296)
(23998)
地方(22849)
业经(21036)
环境(19033)
农业(17835)
(17472)
贸易(17465)
(16917)
(16106)
理论(15848)
(15739)
技术(15624)
(15565)
财务(15504)
财务管理(15481)
(15033)
企业财务(14675)
(13933)
机构
大学(354145)
学院(352493)
管理(136682)
(133584)
经济(130614)
研究(120493)
理学(119945)
理学院(118496)
管理学(116257)
管理学院(115638)
中国(86643)
科学(80636)
(75355)
(66198)
(61703)
业大(59767)
(58822)
研究所(57287)
中心(54349)
农业(52660)
(50056)
财经(48385)
(47444)
师范(46837)
北京(46791)
(44239)
(44135)
(41106)
经济学(39792)
师范大学(38056)
基金
项目(255504)
科学(198859)
基金(184645)
研究(178776)
(164867)
国家(163521)
科学基金(138475)
社会(111856)
社会科(105834)
社会科学(105805)
(100651)
基金项目(99408)
自然(93506)
自然科(91274)
自然科学(91244)
自然科学基金(89583)
(85702)
教育(81312)
资助(75224)
编号(71560)
重点(57771)
成果(56185)
(54851)
(54716)
(52925)
科研(49744)
创新(49437)
课题(49245)
计划(49116)
大学(46538)
期刊
(138770)
经济(138770)
研究(96557)
学报(66803)
中国(62561)
(58668)
科学(58100)
大学(48680)
管理(46456)
学学(46227)
(43691)
农业(40548)
教育(36422)
技术(27581)
(26352)
金融(26352)
业经(23459)
经济研究(22743)
财经(22665)
(20952)
(19274)
科技(18896)
(18676)
问题(18564)
图书(18510)
业大(18023)
资源(17994)
理论(15943)
技术经济(15589)
商业(15049)
共检索到492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伟星   曾鹏   刘蓓蓓   蔡良娃   施林丰  
以大连中心城区内7个地铁站点周边800 m范围内的步行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719名步行者进行问卷调查,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探析微观建成环境与站域可步行性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存在6个潜变量影响站域可步行性,“便捷性”占主导地位。结合实地调研情况,识别出建成环境中的人行道过街、天桥过街、地下通道过街和指示标识是高效失衡型指标,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江波  高明超  苟爱萍  
面对我国城市中心区日益突出的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等问题,地下空间的开发成为城市进一步拓展的重要方向。如何科学地综合开发地下空间,可以从地下空间开发水平评价体系入手展开相应研究。本文研究构建了公共中心型地铁站域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水平评价方法,并通过实证应用进行示范性评价操作,全面分析了大连该类地下空间的开发水平,深入分析了现状的不足,为大连未来地下空间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江波  高明超  苟爱萍  
面对我国城市中心区日益突出的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等问题,地下空间的开发成为城市进一步拓展的重要方向。如何科学地综合开发地下空间,可以从地下空间开发水平评价体系入手展开相应研究。本文研究构建了公共中心型地铁站域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水平评价方法,并通过实证应用进行示范性评价操作,全面分析了大连该类地下空间的开发水平,深入分析了现状的不足,为大连未来地下空间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雅洁  陈湘生  
研究采用空间句法结合实地调研定量分析了人民广场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的可达性、可视性、功能混合程度、业态组成和出入口分布等变量因素,利用行人计数法获取选定节点的现场人流截面穿行量,再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各变量与空间活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活力分布受空间结构合理性、轨道交通功能介入、空间功能混合程度、出入口布局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最后针对地下商业空间的活力营造提出优化策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汪丽  胡玲玲  田筱齐  
地铁站域活力是反映城市空间活力以及检验站城空间协调均衡发展的重要标志。论文以西安市为例,利用多源数据,从人群活动和建成环境2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量化评价地铁站域活力,基于活力维度值的比较,对地铁站域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发展特征。研究发现:(1)西安地铁站域综合活力不足,数量随着活力等级的提高先增加后减少,站域活力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地铁站域的工作日和休息日活力变化都经历了“上升、稳定和衰退”3个阶段。(2)地铁站域活力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显著的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贯穿西安南北方向的2号地铁线站域平均活力最强,各条线路首尾段的站域活力值普遍较低,地铁换乘站域、旅游区地铁站域、大学聚集区接驳站域活力值较高。功能混合度、地铁可达性、人群活动热度对营造地铁站域活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西安市地铁站域可分为孕育型、成长型、平衡型、乳熟型4类。数量分布上,孕育型站域>成长型站域>乳熟型站域>平衡型站域,空间分布同样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分布特点。研究提出更加完善的空间活力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强化西安市地铁站域活力的精细化研究,可为地铁站域更新与规划、赋能城市活力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吉祥  周江评  肖龙珠  杨林川  
步行是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也是体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代城市居民步行频率持续下降,相应地带来体力活动水平的持续降低,伴随着肥胖等慢性非传染病广泛蔓延,值得警惕。西方很多研究证实了建成环境(常以"3D"或"5D"等模型刻画)对步行行为的影响。基于西方的结论对于中国香港、北京和上海等具有与西方城市大相迥异的建成环境的城市是否适用?不同的人群由于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属性和生活节奏、习惯,其步行行为受建成环境的影响在方向、强度上是否存在差异?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以香港为案例地,以职员和学生2类人群的步行通勤通学行为为研究对象,利用香港人口普查数据、Open Street Map数据以及中原地图数据等,采用传统的线性回归和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分析,发现:①通勤通学距离是影响职员和学生步行通勤通学行为的最重要变量;②以"5D"模型刻画的建成环境对香港居民步行通勤通学行为的影响,与西方情境下的结论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在香港,距地铁站的距离与职员和学生步行通勤比例相关性均不显著;③建成环境对步行通勤通学行为的影响,在职员与学生两类人群之间在方向和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例如人口密度与职员步行通勤比例负相关,但与学生步行通学比例正相关。研究凸显了在"建成环境-交通行为"关系研究中情境(context)和人群区分(segmentation)的重要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雪琴  谢淳  张莉勋  刘清  
以地铁口共享单车配置为研究对象,根据高峰期慢行交通人流特征,构建了综合考虑共享单车需求和地铁站周边空间承载力的共享单车配置量估算模型及实体测算方法。以武汉市徐东地铁站D出口实测数据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保证行人路权的前提下,能最大程度满足共享单车使用者需求,在城市道路规划和慢行交通管理方面有应用推行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晓冰  陈忠暖  
运用Shannon信息熵理论,借助熵值及其均衡度和优势度模型理论,探讨地铁站点的类型、开通时间和区位对站点商圈零售商业业种构成的影响,揭示它们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①受地铁站点区位影响,按城市中心向边缘排列,15个站点的业种结构信息熵值呈现倒U型曲线模式,位于城市近郊区的站点零售商业结构最均衡;②受地铁站点的类型影响,交通接驳点的站点零售商业结构最均衡;③地铁站点的开通时间越晚,其零售商业结构越均衡。以上研究结论对认识和策划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零售商业布局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曦  冯建喜  
在雾霾问题日益严重的中国,通过提高建成环境的步行性以增加居民户外体力活动的同时,也会增加居民的污染物暴露度,最终的健康效应不一定为正。针对这一悖论,论文以南京为例,通过步行指数测度步行性,基于土地利用回归模型和插值模拟PM2.5和O3浓度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比较步行性与污染物暴露的空间关系,从而对建成环境健康效应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确实存在高步行性但同时也是高污染物暴露的城市空间,这部分空间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在这些地区片面强调提高步行活动其实是存在很大健康风险的;城市郊区则呈现低步行性且低污染物暴露的特征,其健康效应亦难以直接判断;靠近城市中心但又距其有一定距离的大面积绿地周边地区呈现高步行性且低污染物暴露的特征,其健康效应为正;而城乡交界的半城市化地区容易成为低步行性且高污染物暴露的健康效应为负的空间。研究结果可以为精准制定健康城市的土地利用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申洁  黄嘉欣  周婕  牛强  魏伟  彭阳  
步行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随着人们对绿色健康生活的追求,在当今规划中正重新受到关注。研究基于多维理论视角,从主体人的需求层面科学构建主客观相结合综合性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体系,进而对武汉市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检验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老城区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的改善优化和新城区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的建设等提供支持,也为城市的管理和政策的制定提供更为全面的依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经南  高浩武  但梦薇  
通过空间句法对武汉光谷步行街的空间可识别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一、二层平面中央环形轴线各空间句法变量值偏低,远离中心区域的多数区域整合度偏低(即平均深度较高),可达性较弱。剖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以使其成为组织更加良好的消费空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虞晨阳   陈瑾羲  
文章以提升城市街道可步行性为目标,以北京大院生活型街道为例,对街道边界空间要素对可步行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分析了3条北京大院生活型案例街道的边界要素构成及组合模式,并基于街景图像对街道可步行性进行评分,将要素与可步行性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指出对可步行性影响高的边界要素及其作用,为大院生活型街道的更新设计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要素的数量、感知边界要素的类型、要素的细部设计对街道可步行性有较高影响。此外,绿地要素的灵活运用能够显著提升街道的可步行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俞路   刘晨旭  
以上海市外环线外的60个郊区地铁站为研究对象,探讨郊区地铁站对周边地区经济的影响。采用夜间灯光数据,并结合断点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铁站的开通对周边地区产生显著的经济效应,这种效应具有显著的距离衰减特性。地铁站半径1 200 m以内的区域灯光亮度显著提升,超出此范围则无明显的断点处理效应。此外,这种空间经济效应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对于距离市中心适中的地铁站,地铁开通存在显著的断点处理效应,而对于其他距离分组则不存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成芳  周健莹  
以地铁为典型代表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兼具"节点"和"场所"双重特征。以广州为例,将"节点—场所"理论结合旧城空间发展特征进行应用拓展,构建旧城地铁站点空间动态耦合评价模型,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测度站点地区与旧城空间耦合;选取9个样本站点前后10年空间动态耦合关系进行深入剖析,将其划分为动态平衡、节点价值逐渐高于场所价值、场所价值逐渐高于节点价值、发展失衡4种类型,并结合模型各类指标特征对其发展动态进行阐释;研究发现广州旧城范围内多数站点处于动态平衡的空间耦合关系,结合时间维度解析旧城站点空间耦合动态变化发现其发展规律与传统的"节点—场所"模型有所区别,轻微"低节点—高场所"发展态势更为理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牟少岩  杨学成  
在相同的宏观背景下农民职业分化受农民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居住地因素等微观因素影响。对青岛965个农户的调查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农民个人因素对农民职业分化起决定性作用,受教育程度对农民职业分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