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2)
2023(1301)
2022(1027)
2021(966)
2020(867)
2019(1810)
2018(1749)
2017(3215)
2016(1823)
2015(2054)
2014(1946)
2013(1773)
2012(1793)
2011(1453)
2010(1492)
2009(1443)
2008(1501)
2007(1334)
2006(1201)
2005(1218)
作者
(5361)
(4472)
(4462)
(4427)
(2909)
(2187)
(2084)
(1826)
(1752)
(1590)
(1569)
(1540)
(1503)
(1477)
(1454)
(1432)
(1372)
(1290)
(1289)
(1269)
(1207)
(1092)
(1091)
(1083)
(1048)
(1014)
(984)
(958)
(917)
(910)
学科
(7000)
经济(6996)
管理(4829)
(4366)
(3941)
企业(3941)
(3096)
中国(2267)
方法(2255)
数学(1858)
数学方法(1836)
(1729)
理论(1598)
(1554)
银行(1548)
(1542)
金融(1542)
(1514)
业经(1375)
教育(1369)
(1342)
及其(1327)
(1300)
乡镇(1298)
乡镇企业(1298)
(1294)
中小(1293)
中小型(1293)
小型(1293)
小型企业(1293)
机构
大学(25551)
学院(24829)
研究(10211)
(9891)
经济(9663)
中国(7649)
管理(7472)
科学(6729)
理学(6360)
理学院(6260)
管理学(6090)
管理学院(6044)
(5634)
(5296)
(5158)
(5028)
研究所(4880)
中心(4648)
业大(4175)
农业(4033)
财经(3931)
(3855)
师范(3782)
(3765)
(3750)
(3657)
北京(3616)
经济学(3442)
师范大学(3112)
经济学院(3088)
基金
项目(17108)
科学(13435)
基金(12742)
研究(11645)
(11644)
国家(11548)
科学基金(9649)
社会(7489)
社会科(7018)
社会科学(7016)
基金项目(6510)
自然(6469)
(6378)
自然科(6357)
自然科学(6352)
自然科学基金(6238)
(5610)
教育(5465)
资助(5256)
编号(4327)
重点(4056)
成果(3835)
(3752)
(3675)
(3465)
计划(3354)
创新(3285)
大学(3277)
国家社会(3269)
课题(3262)
期刊
(10754)
经济(10754)
研究(8582)
学报(6034)
中国(5270)
科学(4757)
(4548)
大学(4531)
学学(4335)
(4068)
教育(3806)
(3184)
金融(3184)
管理(3183)
农业(2959)
财经(2279)
经济研究(2264)
(2000)
(1686)
业大(1633)
技术(1623)
(1527)
问题(1406)
农业大学(1336)
科技(1323)
林业(1150)
业经(1131)
理论(1106)
图书(1075)
(1032)
共检索到38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浩瀚  
自凯恩斯革命以后,由于宏观经济学缺乏相应的微观经济基础,导致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发了为宏观经济学寻找微观基础的潮流。近些年来,又出现了尝试为微观经济建立宏观基础的后瓦尔拉斯宏观经济理论,这种新的理论试图超越微观基础,从而改变目前宏观经济分支流派争论的本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宁昌会  毛传阳  
国际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正逐步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国际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建立在Obstfeld和Rogoff(1995)的杰出贡献的基础上的。Obstfeld和Rogoff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志伟  
当前,西方经济学界的各派经济学家大都已经将微观问题的研究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和重点,甚至还有完全以微观分析方法来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现象。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有三种观点,西方国家流行的主要是以微观分析代替宏观分析的观点,而且其价值论的观点和方法存在着矛盾和倒退。但这些做法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对经济人理性的假定、将微观个量直接加总为宏观总量、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等都存在明显问题。总之,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我们必须作进一步的思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浩瀚  
对经济学基础的思考是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而对微观与宏观经济基础的构建一直是现代经济学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也是各宏观分支理论争论的焦点。自凯恩斯革命后 ,由于宏观经济学缺乏相应的微观经济基础 ,导致自 2 0世纪 6 0年代开始引发了为宏观经济学寻找微观基础的潮流 ;近些年来 ,又出现了尝试为微观经济建立宏观基础的后瓦尔拉斯宏观经济理论 ,这种新的理论试图超越微观基础 ,从而揭示现代各宏观经济理论纷争的实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保  
私有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存在内在的背反,而公有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存在内在的统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存在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市场竞争规律、资本积累规律和收入分配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了保持各种经济结构和比例在合理的范围动态匹配,依靠市场和微观企业自身的调节是滞后的、有限度的,就需要社会经济从整体出发进行计划调节和宏观调控。但是,企图通过政府的累进税制、最低工资标准、社会救济等措施的宏微观调控来避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造成的两极分化及其趋势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以及长期宏观经济萧条的问题。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更切实的理论基础、更全面的指导作用和更有效的政策建议,需要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和理论体系进行创造性转换,替代传统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二分法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以从事生产的“厂商”为中心的统一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先国  陈伶俐  
传统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而新古典(New Classical)革命和新凯恩斯(New Keynesian)革命都试图把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稳固的微观基础上,认为宏观经济学应是经济主体在约束条件限制下,根据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进行最优化行为这一基础上去确定宏观经济总量,但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的局限性也随之突显出来。因此,从物理经济学的角度,分别讨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旨在探讨研究中所涉及的"代表性个体"、"预期机制"、"计量验证"等分析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汤为本  杨艳红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是近30年来西方经济理论界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回顾了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研究的历史背景,考察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两大学派围绕微观基础研究而展开的争论,并评述了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超越微观基础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浩瀚  
消费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分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是演变为IS-LM分析框架核心的凯恩斯宏观消费理论和绝对收入假说。西方宏观消费理论的演进始终贯穿着两条鲜明的逻辑主线:一条是与整个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发展的潮流相吻合,即为宏观消费理论建立微观个体消费基础;另一条是把消费理论从确定性分析框架推进到不确定性分析框架,实现了从确定性分析到不确定性分析的拓展。不确定性作为转型经济中制度演进的一个基本特征,使得经济主体对未来的预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何基于转型期的宏观背景,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研究我国居民消费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浩瀚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越来越重视寻找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主流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建立在与新古典模型的根本特征相一致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上;非主流经济学对传统意义上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争持有很大的怀疑;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真正需要的是微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基础;演化经济理论主张微观基础解释的是社会变迁。文章在对当今微观基础问题争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内在形成机理和变化趋势进行了探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凯恩斯理论的出现使宏观经济学从西方经济学的传统理论中分离出来。现代宏观理论不仅使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大萧条和失业问题得到了说明,而且由于其独树一帜的实证分析范畴和分析手段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领域。然而宏观理论没有涉及到市场、价格和资源分配等问题,因此,传统微观经济学仍固守着自己的阵地。作为两个具有不同分析范畴和分析目标的领域,它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并存着,尽管是那么不协调地并存。这种并存的不协调随着凯恩斯宏观理论的弱点日益暴露而逐渐被西方经济学家所重视。但直到宏观经济理论及其政策无法解释和控制经济活动及其发展时,人们才发现它是多么缺乏一个相应的微观基础。忽视了这个基础的宏观理论和政策经常...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国华   范卫清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正式诞生。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其固有的缺陷,这造成了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不足,并由此引起就业不足和非自愿失业的存在,但有效需求的不足可以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和货币扩张等措施加以弥补,在达到充分就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丁菊红  
处于转型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与其微观基础密不可分。从分权式改革的视角看分权和软预算约束在宏观调控中所起的微观基础作用,它们既决定了政府创造流动性的方式,也决定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不同机理。通过对详实的经验事实进行验证,形成了以分权为基础的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需要理顺微观基础,对其进行结构性调整,同时加强财政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刘芍佳  
一、导言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意愿性的目标似乎是可以适用于任何经济实体,既然它们作为经济人,似乎就理所当然地以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标。因此,国内外的有关中国国有企业的研究文献,也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假定它们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然而,利润最大化这个...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厚文  章星  
西方政府所实行的宏观经济控制,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产物。在80年代中,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政府为强化宏观经济控制的效果,都着力于改善这种控制的微观基础,致使出现了“宏观控制微观化”的趋势。这种宏观和微观相结合而形成的新经济控制形式,是资本主义宏观经济控制在新经济环境中的新变化,也是西方宏观经济控制趋向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重要表现。可以预料,今后西方政府的宏观经济控制将更加不拘泥于某种理论的束缚,而以维持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保证其政府的当选统治为首要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