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44)
2023(21697)
2022(18621)
2021(16971)
2020(14717)
2019(33620)
2018(33004)
2017(63088)
2016(34763)
2015(38959)
2014(38641)
2013(38242)
2012(35264)
2011(31612)
2010(31600)
2009(29513)
2008(29511)
2007(26279)
2006(22985)
2005(20427)
作者
(103730)
(86562)
(86055)
(81887)
(54957)
(41814)
(39168)
(33989)
(32674)
(30961)
(29315)
(29265)
(27509)
(27373)
(26930)
(26640)
(26442)
(25764)
(24919)
(24903)
(21831)
(21295)
(21048)
(19689)
(19512)
(19273)
(19249)
(19132)
(17512)
(17231)
学科
(143074)
经济(142906)
(113112)
管理(108076)
(98814)
企业(98814)
方法(66839)
数学(55949)
数学方法(55248)
(41730)
(41247)
业经(37577)
中国(34774)
(30692)
(28565)
财务(28484)
财务管理(28426)
农业(28147)
(27857)
贸易(27848)
(27075)
企业财务(26953)
(26159)
地方(25813)
理论(24754)
技术(24125)
(23312)
(21253)
环境(20874)
(20235)
机构
学院(501030)
大学(499716)
(198609)
管理(195226)
经济(194455)
理学(168928)
理学院(167056)
研究(165751)
管理学(163944)
管理学院(163066)
中国(124547)
科学(106698)
(106086)
(93876)
(91715)
(85275)
业大(81234)
研究所(77863)
中心(75751)
农业(74531)
(74516)
财经(73862)
(67249)
北京(66120)
(63223)
师范(62440)
经济学(59787)
(59739)
(59618)
财经大学(54869)
基金
项目(341315)
科学(266576)
基金(247169)
研究(241142)
(218793)
国家(216824)
科学基金(184919)
社会(151251)
社会科(143274)
社会科学(143231)
(134733)
基金项目(131017)
自然(123660)
自然科(120828)
自然科学(120787)
自然科学基金(118646)
(113426)
教育(111109)
资助(102546)
编号(96878)
成果(77631)
重点(76890)
(74160)
(72240)
(71533)
课题(66988)
创新(66548)
科研(66381)
计划(64046)
大学(63123)
期刊
(215622)
经济(215622)
研究(140086)
中国(91792)
学报(88195)
(85477)
科学(77423)
(73552)
管理(73007)
大学(65527)
学学(62301)
农业(58409)
教育(49644)
技术(43829)
(41207)
金融(41207)
业经(36761)
财经(36474)
经济研究(34225)
(32749)
(31349)
问题(28478)
(25932)
技术经济(25666)
科技(24545)
统计(23632)
图书(23153)
(22927)
业大(22741)
商业(22425)
共检索到727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琳  王亚辉  
在土地资源尤其是工业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目前来看,由于受到数据限制,已有研究多集中于宏观、中观层面,从微观企业视角进行的影响因素研究十分有限。基于此,文章首先结合已有数据库进行了工业企业土地数据的调研,而后基于2088个有效样本,对工业企业土地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数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平均占地面积、土地产出效率及地均要素投入均依次递增,且大型企业要远高于中小型企业。土地投入、企业特性及外部环境对工业用地产出效率的影响较明显,其中,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贯成  彭紫新  周志伟  
针对近年来企业变化趋势和新时代下对企业改革新要求,基于宏观视角对企业类型进行分类,结合2008~2016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其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类型中,地区外资及港澳台工业企业数量占比的提高在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会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负向作用;产权类型中,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数量占比的提高在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会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负向影响;规模类型中,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占比的提高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会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负向影响;技术类型中,高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占比的提高在5%显著性水平上会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正向影响。因此,工业企业类型不同将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显著影响,未来应注重工业企业内部改革和转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旭  侯乃聪  李存金  
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效率的提高与改革的深化是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微观基础。研究发现,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绝大多数上市企业存在非效率情况。产权结构和产品市场竞争是其技术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其上市企业的控股股东存在"掏空行为"。因此,应当借助资本市场平台,提高产权流动性,深化企业改组改制;逐步合理引入市场化资本,提高进入国防领域民间资本的利益保护;打破部分行业进入壁垒,分层次地引入产品市场竞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航  黎俊杰  徐志凯  
自改革开放以来,华南地区凭借着与港澳台企业土地合作以及实现土地出让引进工厂制度经济迅速崛起,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引发了很多企业用地效率低下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Z市S镇15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对各行业规上企业的各项投入和产出指标进行技术效率测算;运用描述统计、交叉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通过工业总产值和土地产出率两项指标,分别对厂房类型、企业规模等9类别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出每个类别的差异性。针对各项分析结果,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来提出厂房用地调控和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静  彭飞  毛德凤  
基于2005-2007年全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考察了有研发投入行为的企业与其"反事实情形"下未实施研发状态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约为16.5%,明显低于OLS估计结果(66.0%)。在增加更多的匹配变量,分组、逐年、分所有制、分地区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也均证明,研发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明显的激励作用,其中高新技术行业、国有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的研发溢出效应最为突出,东部地区企业研发溢出效应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其政策含义是,应着力营造自主创新的有利环境,鼓励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创新地区合作,进行优势互补;利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毛毅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就投资环境对中国企业所做的问卷调查(BEEPS)数据,使用连续logit模型从实证角度探讨了中国企业的出口方式选择,从而为利用贸易中介间接出口的企业识别提供了来自微观视角的坚实证据。结论表明:生产率、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外资资本比重以及产品质量对企业间接出口方式的影响显著;间接出口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所有制不同而存在差异,生产率、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外资资本比重以及产品质量是民营企业间接出口方式选择的决定因素;而国有企业间接出口方式仅受企业规模的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永红  朱良森  郑京海  
本文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在规模差异条件下,采用回归分析法对企业生产率影响因素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利润率、主营业务率、工资率对企业生产率的贡献始终显著为正,其中利润率贡献最大,随着企业规模增加而提高;负债率、研发、出口与补贴对企业生产率的贡献始终显著为负,其中研发与出口对企业生产率的负向贡献随企业规模增加而提高;管理费率对企业生产率的贡献,在规模较小的企业中为正向影响,在较大的企业中为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昊  李小瑛  陈广汉  
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企业内部经营效率,针对其生存和选址方面研究较少。本文利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与工业企业数据库相匹配,对工业企业退出的影响情况及其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房价上涨对企业退出有推动作用,主要导致了制造业、能源产业和东西部地区工业企业退出,并对制造业和东部地区产生较强的成本效应与挤出效应。因此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坚决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采取措施调整劳动力成本并引导投资方向,注意结合地区发展及行业差异,降低房价上涨对工业企业生存的负面影响,促进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薄文广  崔博博  陈璐琳  
本文以288个地级市微观的工业新建企业和已有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13)和相关年份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深入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已有企业和新建企业选址的影响及其在不同区域、不同污染程度及不同规模等细分数据方面存在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内环境规制对已有企业和新建企业选址的影响均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中国大多数地级市环境规制强度均低于转折点,且已有企业环境规制转折点大于新建企业环境规制转折点,稳健性检验、内生性检验和细分结果也支持这个结论。细分结果还发现,环境规制对企业选址的影响存在着区域、污染程度及规模的异质性特征。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新建企业选址更多发挥抑制作用,而对东部地区已有企业及中部地区企业选址更多发挥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对轻污染企业和大型企业选址发挥促进作用的范围更广,对重污染企业和中小型企业选址发挥约束作用的程度更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冯晨   朱星姝   吴丰华   刘鑫鑫  
中国地方政府有关工业用地出让方面是否应遵循“以地引资”的逻辑目前在学界仍存在不小争论,答案莫衷一是。基于地块和企业微观数据,本文系统考察了地方政府的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对企业投资的实际影响。结果发现,工业用地价格提升能显著促进企业投资,这主要是因为抵押信贷机制下的融资能力强化;相比非土地类投资,价格的投资效应主要体现在土地类投资扩张方面,与此同时,价格信号下的市场化交易配置并不会进一步诱发城市内的土地错配问题。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冯志艳  黄玖立  
在土地供应市场化之后,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和土地财政的压力下,工业用地价格迅速上升并开始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2003-2007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了工业用地价格对企业进入的影响。研究证实,东部地区工业用地价格上涨的确抑制了新企业的进入,但这一关系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明显。进一步研究显示,地价上涨对企业进入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土地依赖型行业以及低增加值行业中更加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曲直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2000~2011年中国各省份的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值进行了估计,计算了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技术进步指数、规模变化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并对造成技术无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逐渐下降,虽然国有工业企业存在较明显的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提高的趋势却在逐年减弱,且国企规模经济不显著。增强国有企业的自主研发投入、推进国有企业的集约化改革以及深化地区开放与市场化改革是提高国有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有效手段。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耿强  胡睿昕  
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状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企业能否获得补贴和获得补贴的程度高低。基于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状况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获得补贴的概率和程度不仅受到自身禀赋和性质的影响,还与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不利境遇密切相关。面临亏损的企业和受融资约束程度较低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政府补贴,其获得补贴的程度也相对较高,表明政府补贴更大程度上扮演了"事后补救"的角色。此外,我国的政府补贴还带有明显的国有偏好、规模偏好和出口偏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晓华  王昀  
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为样本,通过企业规模分布的统计分析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行业比较,构建半对数模型考察企业规模对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而利用夏普里值分解方法测算了企业规模对生产率差异的贡献。结果发现:在不同要素密集度的行业中,企业规模分布和生产率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企业规模与生产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但多数企业扩大规模仍然有利于生产率的提升: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和技术密集型的医药制造业而言,规模扩张依靠规模经济与技术创新效应两方面带动了生产率,而在资本密集型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大规模生产会削弱研发活动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来自不同类型行业的夏普里值分解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对生产率差异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东童童  
从所有制视角出发,基于企业微观行为理论,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9-2009年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探究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产业共聚意愿形成机制和中国工业企业二位数产业共聚动因。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所有制企业具有不同的产业共聚意愿,外商企业共聚意愿最强,私营企业次之,国有企业最弱;国有与集体企业易在采掘业、金属制品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形成共聚,私营企业与外商企业在多个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二位数产业中形成共聚,港澳台企业与外商企业易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形成共聚;整体上,我国二位数产业共聚呈现向中西部扩散态势,但技术密集型产业共聚更趋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所有制因素与产业因素和地区因素共同作用时,能够增强单个因素的作用效果,尤其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共聚作用更为显著;私营企业与外商企业产业共聚、港澳台企业与外商企业产业共聚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