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11)
2023(11897)
2022(9961)
2021(9347)
2020(7686)
2019(17667)
2018(17835)
2017(33996)
2016(18847)
2015(21243)
2014(21447)
2013(20884)
2012(18786)
2011(16582)
2010(16221)
2009(14813)
2008(14158)
2007(12190)
2006(10573)
2005(9258)
作者
(54511)
(44987)
(44626)
(42671)
(28567)
(21624)
(20265)
(17816)
(17226)
(15852)
(15559)
(15110)
(14168)
(14119)
(13911)
(13816)
(13587)
(13571)
(12903)
(12820)
(11306)
(11015)
(10880)
(10138)
(10128)
(10028)
(9974)
(9958)
(9037)
(8898)
学科
(71979)
经济(71898)
管理(51744)
(50319)
(41689)
企业(41689)
方法(32917)
数学(28228)
数学方法(27911)
(20527)
中国(20278)
(17499)
业经(17416)
(16726)
地方(15186)
农业(13806)
理论(12845)
(12102)
(12011)
贸易(12003)
(11853)
(11624)
技术(11485)
环境(11179)
(10902)
财务(10834)
财务管理(10818)
教育(10370)
企业财务(10265)
(10205)
机构
大学(262175)
学院(260375)
管理(103971)
(97761)
经济(95520)
理学(90783)
理学院(89780)
管理学(88036)
管理学院(87587)
研究(86885)
中国(62773)
科学(57057)
(56271)
(44278)
(43839)
(42994)
业大(41613)
研究所(40434)
中心(38809)
(36955)
北京(35345)
(35281)
财经(35189)
师范(34901)
农业(34791)
(32088)
(31944)
(30344)
经济学(28481)
技术(28350)
基金
项目(185469)
科学(144739)
研究(134222)
基金(133547)
(117239)
国家(116259)
科学基金(99386)
社会(82605)
社会科(78096)
社会科学(78076)
(72810)
基金项目(71510)
自然(65987)
自然科(64438)
自然科学(64421)
自然科学基金(63240)
(61715)
教育(61105)
编号(55318)
资助(54583)
成果(44429)
重点(41553)
(39823)
(39436)
(38365)
课题(37867)
创新(35706)
科研(35639)
大学(34256)
项目编号(34157)
期刊
(104682)
经济(104682)
研究(74330)
中国(46917)
学报(45412)
(40928)
科学(40462)
管理(37524)
大学(33790)
学学(31684)
(31086)
教育(30593)
农业(28842)
技术(22308)
(19600)
金融(19600)
业经(17772)
经济研究(16413)
财经(16282)
图书(15771)
(14666)
问题(14035)
科技(13849)
(13724)
理论(13283)
(12740)
实践(12404)
(12404)
技术经济(12027)
现代(11975)
共检索到368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泽  张超  唐晓寒  赵兵伟  杨晓奕  
以微拟球藻为原料,研究微藻水热液化过程中多种参数对水热液化后有机物回收率的影响,包括温度、时间、溶剂比和pH等,从而获得微藻水热液化后有机物的最佳回收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在室温下进行有机相回收,保证回收溶剂比为20∶1(溶剂/水相不溶物;v/wt)、停留时间为10min、回收pH<7,即可达到最佳回收效果。最佳条件下水热液化有机相的回收率为34%左右,且不同的回收温度和pH值对回收的有机相组分均会产生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焰  李德良  邓瑞帅  
为了选择性回收酸性微蚀废液中的金属铜,采用电沉积方法对影响该工艺过程的电流效率和阴极板上铜的沉积形态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此工艺回收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电解时间2 h,铜离子浓度18~26g.L-1,温度40~50℃,电流密度2.4~3.0 A.dm-2。在该工艺条件下阴极区产铜的形态主要以板状为主,电流效率最高达到96%以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本城  赵广杰  
为了搞清废弃刨花板在浓硫酸催化苯酚液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催化剂硫酸用量和料液比(刨花板粉∶苯酚)等因子对液化效果的影响,得到合理的液化工艺参数,该研究在分析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浓硫酸催化刨花板苯酚液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硫酸催化剂进行木材的苯酚液化时,液化反应物的残渣率随着液化温度的提高、液化时间的延长、料液比的减小而减少,但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极差分析表明:①废弃刨花板的最佳液化工艺为液化温度140℃,液化时间1.5 h,料液比1∶4.5,催化剂硫酸用量6%。在此液化条件下,其液化残渣率为9.6%。②实验室自制刨花板在液化温度140℃、液...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何凯  欧阳名三  茹雪艳  
针对传统的连续过程系统物料浪费、产量偏低的缺点,综合考虑安全、生产优化、节能等,用SDG图方法分析了系统的特性,制定回收工艺的串级-比值控制策略,基于PCS7完整地设计硬件组态、CFC、并行SFC等全套控制方案。对所设计方案在实验装置SMPT-1000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安全的同时物料回收利用率和生成物产量显著提高。对PCS7相关实验及工业控制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拓展了过程控制系统课程的实训教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立祥  萧伟祥  
研究了茶多酚双液相氧化制取茶色素工艺。结果表明 :放大实验较优化实验茶色素中茶黄素 (TFs)含量更高 ;反应液中TFs萃取效率以第 1次最高 ,其他各次效率依次降低。对茶色素进行Tris HCl (pH 8 0 )洗涤 ,其洗涤效率也以第 1次最高 ,TFs含量随洗涤次数增多呈现递增趋势 ,但被洗液体积呈递减趋势 ,并存在脱没食子酰基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求慧  赵广杰  钟杰  
为了寻找更适合于废弃CCA防腐木材的回收处理方法,该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液化时间、温度、硫酸和磷酸加入量对樟子松CCA防腐处理木材苯酚液化效率的影响,并对液化后残渣中的铜、铬、砷去除率进行测定和分析,得到了CCA防腐处理木材的苯酚液化优化工艺参数和金属元素去除率的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①温度160℃、时间2 h、磷酸和硫酸加入量分别为1%和2%时,CCA防腐木材的苯酚液化残渣率可达到10.67%。②当温度160℃、时间1 h、磷酸和硫酸加入量分别为3%和4%时,CCA防腐木材中的金属去除效果最好,铜去除率达到100%,铬去除率为99.34%,砷去除率为42.7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殷金莲  孙卉  谢顺虎  杨阳  张红勇  徐怀德  
为了确定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鲤鱼的最佳酶解条件及其酶解效果,应用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对鲤鱼酶解液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酶解前后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胰蛋白酶酶解鲤鱼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24 g/kg,酶解温度50℃,pH值7.0,在此条件下酶解3 h后氨基态氮含量为59.2 mg/L;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0.16 g/kg,酶解温度45℃,pH值8.0,在此条件下酶解4 h后氨基态氮含量为44.6 mg/L;木瓜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10 g/kg,酶解温度60℃,pH值7.0,在此条件下酶解4 h后氨基态氮含量为102.6 mg/...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文红  赵欣蕊  张俊琦  郭惠红  
【目的】研究沙蒿根、茎、叶和种子水浸提液的化感物质,探究其对沙米种子发芽的影响,为沙蒿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化感作用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超纯水室温浸提沙蒿根、茎、叶和种子48 h,离心,上清液经萃取后得到酸性、中性和碱性浸提液。将3种浸提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组分含量进行分析,另一部分用于沙米种子发芽实验。【结果】沙蒿水浸提液酸性组分共检测到35种化合物,根的酸性组分主要为丁二酸(22.42%)和3,4-二羟基苯甲酸(13.13%);茎的酸性组分主要为丁二酸(25.81%)、咖啡酸(13.53%)、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12.12%)和2-羟基丙酸(11.13%);叶的酸性组分主要为3,4-二羟基苯甲酸(23.15%)、苯甲酸(16.62%)和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15.68%);种子的酸性组分主要为2-羟基丙酸(47.64%)和丁二酸(32.28%)。中性组分共检测到20种化合物,根、茎、叶和种子的主要成分均为2-呋喃丙醇,分别占检测到物质的62.28%、33.10%、47.42%、85.13%。碱性组分共检测到6种化合物,根中主要成分为乙胺(43.80%),茎、叶和种子中主要成分为2-羟基乙胺,分别占检测到物质的53.95%、42.45%、56.29%。沙蒿水浸提液酸性、中性和碱性组分对沙米种子发芽均有抑制作用,其中酸性组分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碱性组分,影响最弱的为中性组分。【结论】沙蒿化感物质主要是酸性物质,在沙蒿与其他植物竞争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同部位水浸提液所表现出来的化感效应强度不同,表明化感作用与其含有的化感物质的种类与含量有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仲秋  刘建党  王保玲  
【目的】在传统水提取枸杞多糖(LBP)工艺的基础上,寻求更优的提取枸杞多糖的方法。【方法】以宁夏枸杞为原料,分析了浸提温度、浸提液pH、液料比和提取时间对LBP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以LBP得率为衡量指标,优选出碱液提取LBP的工艺条件,分析了碱液提取工艺较传统水提工艺的优越性。【结果】碱液提取LBP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枸杞粉与浸提液的液料比为70∶1,pH为10,温度65℃,浸提时间3.5 h;各因素影响碱液提取LBP得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浸提温度>浸提液pH>液料比>浸提时间。【结论】得到了碱液提取LBP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下LBP得率可达7.46%,比传统水提工艺提高了...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文宾   张萌欣   管婕   戚金钰  
再制造动力电池工艺创新背景下,研究动力电池逆向供应链的回收模式决策问题。分别构建动力电池生产商回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回收以及两者共同回收时的逆向供应链模型,分析不同回收模式对再制造动力电池工艺创新水平、回收量和利润等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工艺创新水平和回收模式。研究表明:1) NEV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单独回收模式最不利于动力电池的回收和工艺创新,两者共同回收且PB (动力电池)生产商回收的废旧电池比重为0.67时,废旧电池回收量和工艺创新水平最高;2) PB生产商和NEV制造商的利润总是在对方负责回收时最低,而当PB生产商回收比重大于0.33时,两者均可在共同回收模式下实现利润最高;3)不论在哪种回收模式下,再制造动力电池工艺创新的投入成本系数和废旧电池回收难度越低,工艺创新水平对成本节约的影响程度越高时,废旧电池回收量、工艺创新水平以及逆向供应链的利润越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芳霞  苏印泉  李秀红  张军华  王筠  玉泉幸一郎  牟田信次  
比较了NaOH和Na2CO3对水冬瓜油(酸值22 mg/g)的碱炼效果,并应用正交和单因子试验,分析了Na2CO3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搅拌强度和水洗温度4种因子对水冬瓜油碱炼降酸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碱炼降酸的最佳Na2CO3用量和Na2CO3碱炼水冬瓜油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a2CO3碱炼效果优于NaOH;以碱炼油的得率和酸值为指标,Na2CO3碱炼水冬瓜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a2CO3水溶液浓度为170 g/L,反应温度为75℃,搅拌速度为100 r/min,水洗温度为80℃,固体Na2CO3用量为105 g/kg;在此条件下,水冬瓜毛油的酸值可降至1mg/g以下,可作为碱催化酯交换...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宇龙  张科  
减饱和法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可液化地基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工程措施减小饱和砂土地基中的饱和度,将饱和砂土地基变成不饱和砂土地基,从而提高地基的抗液化强度,减轻地震时产生的液化震害。该文利用井点降水法,在砂土地基中布置排水管,考虑排水管的竖向布置、水平布置、倾斜布置以及联合布置,对井点降水法的抗液化效果进行了振动台模型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排水管水平布置产生的超孔隙水压最小,抗液化效果最好;竖直布置次之;倾斜布置抗液化效果最不明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定期进行地基土体的排水作业,从而提高可液化地基的抗液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符韵林  莫引优  覃冠利  赵林  容玉泉  
在质量浓度为36%(360 g.L-1)的硫酸催化作用下用苯酚对桉树Eucalyptus spp.树皮进行液化,考察催化剂用量、液固比、液化温度和液化时间对液化反应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桉树树皮液化的较佳方案,并对桉树树皮液化物树脂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液固比对桉树树皮液化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液化温度、液化时间。②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和正交试验法相结合,得出桉树树皮较理想的液化工艺条件:液固比为10∶3,液化温度为150℃,液化时间为80 min,质量浓度36%硫酸用量为液化物总量的6%。③以树皮液化物为基准,选择甲醛摩尔比为1.6,氢氧化钠摩尔比为0.3,水摩尔比为8.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磊  于国萍  代微  
大豆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理功效,但自然界中分布有限且不易为人体吸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含量,以水解后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在水解液中的浓度为指标从而确定大豆异黄酮水解效果。采用二次旋转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大豆苷元、染料木素浓度与大豆异黄酮水解条件的关系,盐酸水解大豆异黄酮最佳工艺参数为:水解时间200min、水解温度95℃和水解盐酸浓度6mol.L-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代晓航  车振明  
本文对郫县豆瓣蛋白质水解形成氨基酸态氮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初始pH值、水解时间和温度的研究,首先分别独立采用单因素实验进行各因素的适宜条件研究,然后采用近似可旋转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以氨基酸态氮含量为实验指标,进行综合试验,最后利用SAS数据处理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最佳的水解工艺来提高郫县豆瓣整体质量之一氨基酸态氮含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