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6)
- 2023(10442)
- 2022(8144)
- 2021(7156)
- 2020(5937)
- 2019(12892)
- 2018(12727)
- 2017(23299)
- 2016(13307)
- 2015(14723)
- 2014(14361)
- 2013(13601)
- 2012(12375)
- 2011(10719)
- 2010(10394)
- 2009(9519)
- 2008(9309)
- 2007(8309)
- 2006(7406)
- 2005(6596)
- 学科
- 济(47767)
- 经济(47701)
- 业(34573)
- 管理(33770)
- 企(26508)
- 企业(26508)
- 方法(19309)
- 数学(16736)
- 数学方法(16545)
- 农(16160)
- 中国(15293)
- 学(14948)
- 财(12457)
- 业经(12382)
- 农业(11085)
- 贸(10074)
- 贸易(10068)
- 易(9820)
- 地方(9218)
- 制(9078)
- 技术(7814)
- 环境(7799)
- 银(7679)
- 产业(7663)
- 银行(7610)
- 体(7592)
- 务(7586)
- 财务(7571)
- 财务管理(7555)
- 发(7446)
- 机构
- 大学(187596)
- 学院(186078)
- 研究(72444)
- 济(70621)
- 经济(69279)
- 管理(63203)
- 理学(55431)
- 理学院(54693)
- 管理学(53287)
- 管理学院(53018)
- 中国(52337)
- 科学(51980)
- 农(51165)
- 农业(41427)
- 京(40435)
- 所(40319)
- 业大(39236)
- 研究所(37602)
- 中心(31700)
- 财(30361)
- 江(28786)
- 农业大学(26840)
- 院(26633)
- 省(24897)
- 北京(24791)
- 财经(24574)
- 室(24138)
- 范(23263)
- 科学院(23099)
- 技术(22931)
- 基金
- 项目(136654)
- 科学(105426)
- 基金(99928)
- 家(94252)
- 国家(93497)
- 研究(86518)
- 科学基金(76733)
- 社会(54663)
- 省(54462)
- 自然(54337)
- 自然科(53119)
- 自然科学(53097)
- 基金项目(52860)
- 自然科学基金(52193)
- 社会科(51710)
- 社会科学(51693)
- 划(47451)
- 资助(39675)
- 教育(38785)
- 重点(32260)
- 编号(31409)
- 计划(30795)
- 发(29985)
- 创(28518)
- 部(28350)
- 科研(27859)
- 科技(27774)
- 创新(26851)
- 业(26647)
- 农(24365)
共检索到270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庆恒 廖永山 杨创业 郝瑞娟 邓岳文 杜晓东
本研究分析了自主研发的微胶囊饲料替代微藻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育珠性能、生长相关基因和矿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共设置了3个实验组,其中,EG1组投喂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EG2组投喂微胶囊饲料+亚心形扁藻,EG3组投喂微胶囊饲料。养殖170 d后,比较马氏珠母贝的育珠性能、闭壳肌生长相关基因EGFR、FGF18、GHITM和TβRI以及外套膜的中央膜和边缘膜矿化相关基因pearlin、DPT、pif177和N19的表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创业 罗少杰 王庆恒 邓岳文 杜晓东
本研究测定了自主研发的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微胶囊饲料的粒径范围、悬浮性和稳定性;并以室内投喂微胶囊饲料的马氏珠母贝为实验组,自然海区养殖的马氏珠母贝为对照组,养殖45 d后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成活率、生长率、软体部生化成分、肝胰脏形态与消化酶的差异。结果表明:(1)该饲料粒径均小于48μm,其中约80%饲料颗粒粒径在28~48μm;(2)该饲料分散性良好,静置状态下,在盐度为35的Na Cl溶液中的沉降速度是(2.74±0.21)mm/s;(3)饲料的氮保留率(NRR)较高,25℃浸泡120 min后、35℃浸泡60 min后NRR分别为(79.10±0.15)%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熊盼盼 张华 何毛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结合蛋白(IGF2BPs)是一种重要的RNA代谢调控因子,涉及多个不同的生物学过程。为了研究该基因是否参与珍珠贝的生物矿化,本研究鉴定了一个马氏珠母贝IGF2BP1基因,命名为PfIGF2BP1-1,该基因cDNA全长为7 348 bp,ORF长 1 818 bp,编码605个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fIGF2BP1-1有2个RRM结构域和4个KH结构域,与其他物种来源的IGF2BPs同源。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fIGF2BP1-1 在马氏珠母贝的8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闭壳肌组织表达最高,其次为足和外套膜组织。利用pET-32a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了含有PfIGF2BP1-1成熟多肽区的重组质粒并成功表达蛋白。在IPTG浓度为0.5 mmol/L,37 ℃培养8 h的条件下诱导表达PfIGF2BP1-1蛋白最佳。PfIGF2BP1-1蛋白刺激马氏珠母贝外套膜原代细胞,引起壳基质蛋白基因Accbp、MSI7、Nacrein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表明PfIGF2BP1-1蛋白可诱导壳矿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马氏珠母贝的生物矿化过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尹立鹏 邓岳文 杜晓东 王庆恒
以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速长系F2为材料,分析了贝龄对植核贝生长、成活率和育珠性状影响。实验设2.0龄贝植核组(A)、2.0龄贝对照组(B),1.5龄贝植核组(C)和1.5龄贝对照组(D),按照常规技术进行插核手术与海区养殖,育珠期为450 d。在插核后第15、30、60、180、270和450天,比较各组的平均体质量和成活率差异;在插核后270 d和450 d,比较A和C组留核率、珍珠层厚度、优质珠率和珍珠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插核后第15、30、60、180和270和450天,4个组的平均体质量和成活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和D组的成活率显著大于...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石耀华 王嫣 顾志峰 王爱民 苏树叶
Rab家族基因在囊泡的形成、转运、黏附、锚定和融合等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在已有的马氏珠母贝RabcDNA片段的基础上,采用RACE方法克隆了该基因的全长。cDNA长度2519bp,编码区长618bp,编码206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具有Rab家族的全部保守结构,与人类等其他生物的Rab7亚家族的同源性最高。RT-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马氏珠母贝的鳃、足和胃组织中没有扩增产物,在卵、感染和未感染凿贝才女虫Polydora ciliata的马氏珠母贝的肝脏和血液中均检测到了与预期大小相符的扩增产物,存在组织差异性表达。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Rab 克隆 表达特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羽媛 郭志颖 梁海鹰 林丽旋 郝瑞娟 焦钰
为了探究TLR6(Toll like receptor 6)在马氏珠母贝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实验采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了马氏珠母贝TLR6基因(Pm-TLR6)c DNA全长序列,并且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检测了Pm-TLR6在马氏珠母贝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哈维氏弧菌刺激后和植核移植后血淋巴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Pm-TLR6c DNA全长2295 bp,其中5′非编码区(UTR)长94 bp,3′UTR长89 bp,开放阅读框(ORF)长2112 bp,编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TLR6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菁 李桂英 林楷琪 刘付柏 李金凤 黄宝松 王忠良
含C1q结构域蛋白(C1q domain containing, C1qDC)是经典补体途径的起始分子, 能够识别免疫复合物, 启动补体系统经典途径。本研究基于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全基因组测序数据, 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1qDC基因进行了鉴定, 同时对其系统进化关系、序列结构、基序组成、染色体定位和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从马氏珠母贝全基因组数据中共鉴定出285个C1qDC基因; 根据系统进化关系聚集为5个亚类, 并不均匀分布在14条染色体上; 所有C1qDC序列均含有保守基序1。比较转录组数据分析显示, 在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攻毒4 h后, 马氏珠母贝C1qDC基因家族中有56个基因在血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 上调表达基因32个, 下调表达基因24个。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 随机挑选的8个C1qDC基因的表达模式与转录组数据一致。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马氏珠母贝C1qDC基因的进化模式及其在贝类免疫应答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罗贝 林海生 王庆恒 秦小明 曹文红 高加龙 郑惠娜
L-氨基酸氧化酶(LAAO)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免疫蛋白酶,为探究马氏珠母贝LAAO(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 LAAO, PmLAAO)基因序列的特征及其在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刺激后的表达变化,该研究克隆得到了PmLAAO的cDNA全长,其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767 bp,共编码588个氨基酸,具有FAD结合域和氨基酸氧化酶的结构域,是氨基酸氧化酶家族的一员。多序列比对结果和系统发育树显示,PmLAAO与双壳类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中,与加州贻贝LAAO具有的相似度最高。qRT-PCR结果显示PmLAAO在鳃、外套膜、闭壳肌、性腺、消化腺中均有表达,在鳃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在Vp刺激后,PmLAAO在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受刺激后48 h表达量最高。这些研究结果为新型免疫蛋白酶LAAO在双壳贝类中的功能活性提供了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少杰 闫芳 郑哲 田荣荣 邓岳文 焦钰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是一种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水解酶。MMP-17是一种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连接于细胞表面,参与调控有机体的内环境稳定、宿主防御等多种生理过程。为研究MMP-17在马氏珠母贝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实验运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马氏珠母贝MMP-17(Pinctada martensii MMP,PmMMP-17)基因c DNA全长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及功能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Pm-MMP-17基因c DNA全长2 794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923 bp,编码640个氨基酸,5'UTR长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长庚 苏富强 文华 刘伟 魏开金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蛋白源(菜籽粕、发酵豆粕、鸡肉粉、肉骨粉)替代50%鱼粉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消化酶活性及生长轴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克氏原螯虾(9.84±0.49)g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5组(对照组、菜籽粕组、发酵豆粕组、鸡肉粉组、肉骨粉组),分别投喂不同蛋白源的实验饲料,养殖周期6周。结果显示:发酵豆粕组的增重率最高,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菜籽粕组的增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发酵豆粕组、鸡肉粉组和肉骨粉组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菜籽粕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发酵豆粕组脂肪酶活性最高,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发酵豆粕组小肠的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IGF1R)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三组;菜籽粕组、发酵豆粕组和肉骨粉组肝脏的IGF1R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比较4种蛋白源替代50%鱼粉,发酵豆粕效果最佳,肉骨粉和鸡肉粉次之,菜籽粕最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安文强 董晓慧 谭北平 杨奇慧 迟淑艳 章双 刘泓宇 杨原志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及对抵抗哈维氏弧菌能力的影响。配制n-3 HUFA水平分别为0.65%(对照组)、1.00%、1.35%、1.70%、2.05%和2.40%的6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2.06±0.01) 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8周。结果显示:①饲料n-3 HUFA水平对饲料系数(FCR)、存活率(SR)、肝体比(HSI)和肥满度(CF)均无显著性影响;1.35%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2.40%组。②1.00%组的体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1.70%和2.40%组。③攻毒前,1.35%和1.70%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补体C3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攻毒后,血清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溶菌酶(LZM)活性和C3含量急剧上升,SOD活性显著下降。攻毒前,2.40%组肠道TLR22和MyD88 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加,2.05%组TNF-α和IL-1β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00%和1.35%组;此外,1.70%组肾脏TLR22和IL-1β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攻毒后,1.35%组肠道MyD88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00%和1.70%~2.40%组,1.70%组TNF-α和IL-1β的表达量有最小值;1.70%组肾脏IL-1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IL-1β的表达量呈相反趋势,显著低于2.40%组。研究表明,适宜的饲料n-3 HUFA(1.47%~1.70%)可以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并抑制促炎基因的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德 韩志任 杜有辰 慕卫 刘峰
【目的】获得脲醛树脂制备毒死蜱微胶囊的配方,表征其释放性能,为优化该农药的使用性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生物摄像显微镜和激光粒度分布仪研究了成囊促进剂、分散剂和添加氯化钠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用气相色谱法表征毒死蜱微胶囊的释放动力学。【结果】配方中成囊促进剂选择SMA,质量分数为2.5%,分散剂为PAAS,质量分数为2.0%,添加氯化钠,质量分数为0.4%,制备的微胶囊表面形貌良好,平均粒径约10μm。气相色谱法测定微胶囊的缓释性能,前5d为初期快速释放阶段,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R2=0.9820),累计释放量达到37.32%;5~42d为匀速释放阶段,符合零级释放特征(R2=0.9927)。【...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一凡 孙存鑫 刘波 周群兰 李正中 徐骁迪 王爱民
为探究饲料中茶树油与虾青素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设计了6组等氮等能饲料,分别为基础饲料组(CT)、50 mg/kg虾青素组(AS50)、50 mg/kg虾青素与50 mg/kg茶树油组(AS50+AST50)、50 mg/kg虾青素与100 mg/kg茶树油组(AS50+AST100)、50 mg/kg虾青素与200 mg/kg茶树油组(AS50+AST200)、50 mg/kg虾青素与400 mg/kg茶树油组(AS50+AST400),进行了8周的养殖实验。添加了虾青素后,AS50组与CT组相比,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血淋巴及肠道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肠道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Crustin、Astacidin、CuZnSOD以及HSP70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添加了虾青素与茶树油后,AS50+AST100组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高于AS50和CT组(P<0.05),肠道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AS50组和CT组(P<0.05)。HSP70表达量随茶树油含量的提高与对照CT组差异显著(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凡 陆星 文华 田娟 刘伟 蒋明 杨长庚 喻丽娟 梁宏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牛小天 左亚南 张家松 陈秀梅 李沐阳 田佳鑫 孔祎頔 王桂芹
为探讨赖氨酸对勃氏雅罗鱼生长、饲料利用、血液生化指标、赖氨酸代谢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配制6种等能(17 MJ/kg)、等氮(37%CP)且不同赖氨酸水平(1.82%、2.27%、2.72%、3.17%、3.62%和4.07%)的实验饲料,以初始体质量为(13.44±1.10) g的勃氏雅罗鱼为实验对象,分6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50尾,分别投喂6种实验饲料,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饲料中赖氨酸水平达到3.17%时,该组的勃氏雅罗鱼平均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与3.62%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2.27%组、2.72%组、3.17%组、3.62%组和4.07%组的饲料效率(FE)和蛋白质效率(PER)均显著高于1.82%组。3.17%组的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总胆固醇(TC)、总氨基酸(TAA)、总蛋白(TP)、球蛋白(GLB)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1.82%组;血清中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著低于1.82%组。各实验组的肝胰脏赖氨酸酮戊二酸还原酶(LKR)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随赖氨酸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2.72%组、3.17%组、3.62%组和4.07%组的肝胰脏氨基乙二酸半醛合成酶(AASS)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1.82%组和2.27%组。2.72%组、3.17%组、3.62%组的血清LKR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1.82%组和4.07%组;2.72%组和3.17%组的血清AASS活性显著高于1.82%组和2.27%组,显著低于3.62%组和4.07%组。肝胰脏中AASS基因表达量在2.72%组、3.17%组、3.62%组和4.07%组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1.82%组;肝胰脏中阳离子氨基酸转运蛋白-1(CAT1)基因表达量在3.17%组和3.62%组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1.82%组、2.27%组、2.72%组和4.07%组。在本实验条件下,饲料中赖氨酸水平为3.17%或赖蛋比为8.5%时,能够提高勃氏雅罗鱼的生长、饲料利用率、蛋白质代谢、赖氨酸代谢和转运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微胶囊剂型黄芪多糖对刺参生长性能、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
2;5-二苯乙炔基噻吩的微胶囊化及其性能
马氏珠母贝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的克隆与表达(英文)
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吉富罗非鱼鱼种生长性能、脂蛋白脂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合浦珠母贝表皮生长因子样(EGF-like)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母猪饲粮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对子代巴马香猪肌肉氨基酸组成及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斑节对虾家系生长及生长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合浦珠母贝表皮生长因子样(EGF-likE)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饲料中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对黄河鲤幼鱼生长性能及生长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利用马氏珠母贝4个壳色系F_3培育厚层优质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