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75)
2023(3809)
2022(3256)
2021(2751)
2020(2345)
2019(5013)
2018(4851)
2017(9038)
2016(5063)
2015(5385)
2014(5188)
2013(4931)
2012(4641)
2011(4206)
2010(4013)
2009(3527)
2008(3471)
2007(3286)
2006(2709)
2005(2529)
作者
(16411)
(13992)
(13924)
(13398)
(8818)
(6958)
(6211)
(5613)
(5210)
(4848)
(4838)
(4570)
(4562)
(4540)
(4498)
(4417)
(4395)
(4145)
(4013)
(4003)
(3635)
(3373)
(3363)
(3361)
(3184)
(3064)
(3048)
(3047)
(3045)
(3000)
学科
(18231)
经济(18215)
(11998)
管理(10944)
方法(9031)
(8878)
企业(8878)
数学(8385)
数学方法(8320)
中国(6071)
(5243)
(5205)
(4686)
(4391)
贸易(4389)
(4285)
业经(4271)
(3806)
(3806)
金融(3805)
银行(3772)
(3688)
农业(3582)
环境(3229)
产业(3143)
(2963)
地方(2938)
技术(2850)
(2657)
财务(2653)
机构
大学(71150)
学院(71085)
(28986)
经济(28455)
研究(27961)
管理(22907)
(20727)
理学(20291)
理学院(20002)
科学(19803)
中国(19603)
管理学(19500)
管理学院(19385)
农业(16919)
(15898)
业大(15143)
研究所(14953)
(14780)
中心(12734)
(12617)
农业大学(10853)
财经(10637)
(10343)
经济学(10320)
(9898)
(9839)
经济学院(9626)
(9602)
(9465)
科学院(9424)
基金
项目(53938)
科学(41256)
基金(39342)
(37237)
国家(36940)
研究(34419)
科学基金(30010)
社会(22034)
(21680)
社会科(20985)
社会科学(20981)
自然(20605)
基金项目(20263)
自然科(20208)
自然科学(20197)
自然科学基金(19849)
(18750)
资助(16526)
教育(15664)
重点(12846)
计划(12211)
(12210)
编号(12208)
(11697)
(11498)
科技(11399)
(11037)
科研(10963)
创新(10868)
国家社会(10006)
期刊
(26301)
经济(26301)
学报(19294)
(18768)
研究(18609)
科学(14294)
中国(13649)
大学(13204)
农业(13033)
学学(12773)
(8782)
管理(7768)
(7422)
(6681)
金融(6681)
教育(6002)
业大(5821)
经济研究(5285)
财经(5187)
农业大学(5065)
技术(4974)
(4546)
(4436)
业经(4234)
中国农业(4100)
科技(3847)
(3530)
问题(3519)
统计(3419)
林业(3398)
共检索到99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森  郝小琴  
【目的】分析微胚乳玉米花粉与普通玉米授粉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性状及含油率,为利用微胚乳玉米花粉直感效应改良普通玉米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个微胚乳玉米自交系和6个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为父本,与3个普通玉米品种进行授粉杂交,以普通玉米品种自交为对照(CK),测定分析各组合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百粒重、胚重比、含油率和胚含油率等性状,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以微胚乳玉米自交系的花粉和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的花粉分别与普通玉米授粉,总体上均可提高其当代籽粒的百粒重,尤其对提高桂单0810×71-72、桂单0810×45-48、桂单166×71-72、桂单166×49-52、桂单166×65-66、桂单901×61-62和桂单901×49-52组合百粒重的效果更佳;各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百粒重的相对花粉直感效应值中除桂单0810×63-64组合外,其余组合较其对应的CK提高1.37%~20.27%;8个微胚乳玉米材料花粉授粉均可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提高桂单0810、桂单166和桂单901当代籽粒的胚重比;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含油率较其对应CK提高18.55%~68.70%,其中,GD901×65-66组合的籽粒含油率最高,GD166×61-62组合的籽粒含油率最低;胚含油率较其对应CK提高16.22%~35.26%,其中,GD901×73-74组合的胚含油率最高,GD166×61-62组合的胚含油率最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含油率与胚含油率和胚重比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胚重比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微胚乳玉米花粉对普通玉米存在花粉直感效应,与普通玉米授粉杂交后当代玉米籽粒的胚重比、含油率和胚含油率均有所提高,因此,微胚乳玉米花粉可在普通玉米品质改良中发挥正向作用。微胚乳玉米花粉与普通玉米授粉杂交当代籽粒的含油率可通过提高籽粒胚重比、百粒重和胚含油率得到提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浩  张芳  夏光利  毕军  陈靖  
为研究高油玉米花粉对普通玉米籽粒性状及含油量的影响,通过3个普通玉米品种与3个高油玉米品种混种,利用高油玉米花粉为普通玉米授粉,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花粉直感效应,普通玉米在接受高油玉米花粉后籽粒产量提高或变化不大,胚的重量显著增加。普通玉米和高油玉米杂交与相应的普通玉米自交相比,籽粒中胚的比重大大增加。籽粒中含油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胚在籽粒中比重的增加引起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兵伟  郝小琴  吴子恺  
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3个微胚乳超高油玉米材料种子,对其M1代和M2代含油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M1代,各材料辐射处理的含油率均有所降低,但效应不显著,且含油率的变异系数增加;在M2代,各材料辐射处理的含油率明显降低,大多数辐射处理达到了显著效应,并且出现了一定的正突变,但多数辐射处理含油率的变异系数仍有增加的趋势,有利于在辐射后代中选育出含油率较高的新种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光利  董浩  宋绪鹏  毕军  朱国梁  陈靖  
将高油玉米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研究杂交组合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玉米自交相比,授高油玉米花粉的普通玉米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高油玉米花粉提高了普通玉米叶片中硝酸还原酶和籽粒中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籽粒中谷胺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的活性也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这种影响导致了杂交植株与普通玉米自交植株之间蛋白质合成能力的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海鹰  陈绍江  张庆波  张玉荣  
以20个优良的普通玉米杂交种为母本,以含油量不同的10个高油杂交种为父本,配制200个杂交当代组合,旨在通过分析杂交当代粒重和油分直感的表现,研究品质性状在杂交当代的表现规律,探讨高油玉米杂交种与普通玉米杂交种配套种植的最佳方式。结果表明,普通玉米杂交种与高油玉米杂交种杂交当代籽粒主要表现为:油分显著增加、百粒重增加不明显;父母本间在这2个性状上互作不显著,但农大62×187、农大62×931和沈单16×961等少数组合杂交当代百粒重有所增加。综合考虑油分、产量、父母本株高、开花期和生育期等性状后,筛选出了适合东北春玉米区和华北夏玉米区种植的不同伴侣杂交种组合,并对伴侣杂交种选育的一些原则进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佟显聪  梁树辉  何森  韦俏君  郝小琴  
【目的】开展微胚乳油用玉米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明确微胚乳玉米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与含油量的关系,为选育更多高含油量微胚乳玉米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2个高油酸、高含油率微胚乳玉米自交系和6个中低油酸、中低含油率微胚乳玉米自交系,按NCⅡ设计组配12个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对其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12个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玉米粕的粗蛋白含量为27.67%~33.33%,其中,组合11的粗蛋白含量最高,组合8的粗蛋白含量最低。各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整粒含油率为24.54%~28.95%,含油率最高的是组合11,含油率最低的是组合6。油酸含量的变化范围为42.67%~47.80%,其中,油酸含量最高的是组合8,最低的是组合1;亚油酸含量范围为31.90%~40.93%,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的是组合1,最低的是组合8;亚麻酸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64%~0.79%,其中,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是组合9,最低的是组合8。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穗含油量与单穗粒重和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通径分析结果表明,5个原因性状对单穗含油量的直接影响程度排序为单穗粒重>含油率>亚油酸含量>粗蛋白含量>油酸含量。单穗粒重、含油率、亚油酸含量和粗蛋白含量的直接效应为正向效应,油酸含量的直接效应为极小的负向效应。【结论】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的单穗粒重与单穗含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单穗粒重对单穗含油量的通径系数最大,表明提高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的单穗粒重最利于提高其单穗含油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飞  范黎明  董学会  蒋钟怀  
对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几种脂肪酸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籽粒发育期间,高油一号的棕榈酸(Plalmitic acid)含量呈下降趋势,而普通玉米9292B 则有明显峰谷变化,9292B 的棕榈酸含量显著高于高油一号;油酸(Oleic acid)变化二者均呈上升趋势且含量差异不显著;亚油酸(Linoleic acid)的变化趋势均为发育初期下降,成熟期回升,高油一号的含量显著高于9292B;硬脂酸(Stearic acid)为少量脂肪酸,变化波动较大,二者均为上升趋势,9292B 的含量显著高于高油一号;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的含量也较低,二者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玉玲  薛喜梅  连东军  
采用二倍体胚和三倍体胚乳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 ,以 5个玉米自交系及其间配制的F1,F2 ,BC1,BC2 为材料 ,研究了 5个玉米种子性状的胚直接效应、胚乳直接效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效应。结果表明 ,除粒宽外 ,各性状的遗传同时由细胞质效应和胚、胚乳、母体基因效应所控制 ,百粒重主要受胚乳和母体效应的影响 ,粒长的遗传以母体效应为主 ,粒宽和粒厚以胚乳效应为主。各部位子粒百粒重的胚乳直接加性效应与母体加性效应的协方差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其余性状的胚、胚乳直接效应与母体效应间的协方差均不显著 ,通过母体植株的遗传表现可以对这些性状进行有效的选择。在提高百粒重的玉米育种中 ,以任一部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谷岩  胡文河  王思远  梁煊赫  何文安  孙明春  吴春胜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与籽粒充实期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关系。【方法】以紧凑型玉米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和平展型玉米品种(长城799和农大364)为试验材料,于授粉后不同时间取果穗中部籽粒,测定胚乳细胞数、单粒质量、淀粉含量、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活性、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研究不同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动态和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关系。【结果】在灌浆中后期,先玉335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ADPG、UDPG、SSS和GBSS)活性均高于其他3个玉米品种;先玉335和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降志兵  陶洪斌  吴拓  王璞  宋庆芳  
采用离体玉米花粉高温处理的方法模拟自然条件下高温对花粉的危害,首先在大田条件下种植郑单958作为材料,在散粉期采粉并对其进行高温处理。共设置3个温度处理(32、35、38℃),5个持续时间处理(5、10、20、30、60min),同时设定常温对照(CK)。研究测定了花粉经高温处理后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率、小花受精率和总结实率,以反映高温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处理时间及互作对花粉活力均有极显著影响,32和35℃情况下花粉活力持续时间较长,38℃和处理1h对花粉活力的伤害均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小花受精率和总结实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盛玉萍  黄其椿  吴子恺  周琼  
【目的】探讨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微胚乳玉米)在胚乳很少的状态下,其含油率等主要性状的特性表现。【方法】利用10大类型24个玉米材料,通过测定籽粒重和含油率,胚和去胚籽粒(即籽粒除了胚以外的其它部分)的重量和含油率及蛋白质含量等性状,并分析胚重/籽粒重比值及对以上性状进行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分析3大类微胚乳玉米与7大类非微胚乳玉米的性状差异。【结果】在籽粒含油率、去胚籽粒含油率、胚重与籽粒重之比性状中,3大类微胚乳玉米的值均大于7大类非微胚乳玉米的值;在籽粒重和去胚籽粒重性状中,3大类微胚乳玉米的值均小于7大类非微胚乳玉米的值;在蛋白质含量性状中,3大类微胚乳玉米的值排在10大类中第1、3、5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秀凤  郭强  蔺崇明  杨引福  
【目的】探究不同胚乳类型玉米灌浆结实期籽粒的超微结构和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为不同类型玉米的加工利用及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甜玉米超甜2000、糯玉米京科糯2000及普通玉米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扫描电镜,对不同胚乳类型玉米籽粒营养品质及超微结构进行观测分析。【结果】授粉后10 d时,超甜2000、京科糯2000和郑单958的淀粉粒均呈圆球状,随着灌浆进程,京科糯2000淀粉粒被挤压成多面体状和椭圆状,凹陷的淀粉粒较多,超甜2000淀粉粒为圆球状,表面光滑,郑单958淀粉粒为多面体状,凹陷的淀粉粒较少。授粉后10~20 d淀粉粒的体积、数目增加最快。淀粉粒的排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良明  戴景瑞  刘占先  鄂立柱  
【目的】研究玉米蛋白质、淀粉和油分含量的遗传主效应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方法】采用谷物种子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方法,分析10个自交系及90个F1、F2杂交组合在两个种植地点的试验数据。【结果】蛋白质、淀粉、油分含量的遗传主效应方差(VG)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VGE)分别占各性状总遗传方差(VG+VGE)的38.5%和61.5%、48.2%和51.8%、48.2%和51.8%。在遗传主效应中,蛋白质、油分含量同时受控于种子和母体效应;淀粉含量以母体效应为主,种子(胚乳)效应次之;细胞质效应相对较小。在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中,3个品质性状均以种子、母体×环境互作为主,未发现细胞质×环境互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保侠  裴玉贺  郭新梅  宋希云  
以9个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 I双列杂交模式组配72个杂交组合,研究其淀粉黏度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沉降值和回落值存在超中亲优势,其他性状存在超低亲优势。杂交组合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回落值与父本的相关系数大于母本;除糊化时间和糊化温度外,其他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的狭义遗传力均达到了较高水平。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的遗传变异主要以加性为主,沉降值的遗传变异主要以显性为主,其他性状的遗传变异加性和显性共同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单明珠  周余庆  李发民  刘萌娟  
研究了6个新选甜玉米自交系及其15个F1组合在授粉后不同时间籽粒含糖量的遗传及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授粉后不同时间籽粒含糖量有极显著差异,以授粉后20 d籽粒含糖量较高;要获得含糖量较高的甜玉米组合,需要选择双亲含糖量均表现优良的亲本材料进行组配,亲子遗传在不同组合中表现出明显差异。含糖量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的作用,非加性基因的作用相对很小,其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控制含糖量遗传的增效基因为隐性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