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88)
- 2023(2299)
- 2022(2007)
- 2021(1835)
- 2020(1603)
- 2019(3553)
- 2018(3501)
- 2017(6299)
- 2016(3741)
- 2015(4217)
- 2014(3965)
- 2013(3950)
- 2012(3904)
- 2011(3458)
- 2010(3397)
- 2009(3202)
- 2008(3068)
- 2007(2888)
- 2006(2580)
- 2005(2401)
- 学科
- 济(11078)
- 经济(11058)
- 业(8119)
- 管理(7696)
- 企(6774)
- 企业(6774)
- 学(6691)
- 方法(4880)
- 数学(4134)
- 数学方法(4060)
- 中国(3300)
- 农(3038)
- 财(3006)
- 虫(2556)
- 制(2488)
- 及其(2457)
- 水产(2450)
- 业经(2342)
- 贸(2257)
- 贸易(2255)
- 理论(2218)
- 易(2203)
- 动物(2174)
- 害(2128)
- 农业(2041)
- 融(2018)
- 金融(2017)
- 银(1941)
- 银行(1904)
- 行(1848)
- 机构
- 大学(55244)
- 学院(53320)
- 研究(25965)
- 农(20959)
- 科学(20439)
- 中国(17814)
- 济(17353)
- 农业(17139)
- 经济(16914)
- 所(16043)
- 研究所(15016)
- 业大(14370)
- 管理(14266)
- 京(13173)
- 理学(12084)
- 理学院(11865)
- 管理学(11368)
- 管理学院(11308)
- 室(11025)
- 农业大学(10836)
- 中心(10769)
- 省(10448)
- 实验(10203)
- 业(9870)
- 实验室(9825)
- 院(9484)
- 重点(9357)
- 江(9314)
- 科学院(8841)
- 技术(8357)
共检索到83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素青 徐汉虹 田永清 魏孝义
【目的】研究微红新月蕨(Pronephrium megacuspe)的杀虫成分并对其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通过生物活性测定确定微红新月蕨提取物对几种害虫的杀虫活性及其作用方式,并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通过萃取、柱层析、薄层层析制备、重结晶、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对活性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微红新月蕨甲醇提取物对家蝇成虫(Musca domestica)、白纹伊蚊4龄幼虫(Aedes albopictus)、桃蚜(Myzus persicae)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和菜粉蝶(Pieris r...
关键词:
微红新月蕨 杀虫活性 活性组分 毒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华燕青 李广泽 陈安良 高锦明 冯俊涛 张兴
以粘虫和菜青虫为试虫,采用活性追踪法从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根茎中分离得到4种化合物,经熔点测定、质谱(MS)及核磁共搌(1H NMR、13C NMR)光谱数据分析,分别被鉴定为细辛醚、佛手柑内酯、阿魏酸、异香草醛,其中异香草醛为首次从藁本植物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佛手柑内酯对粘虫和菜青虫有较强的拒食活性。
关键词:
藁本 杀虫活性 佛手柑内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柴一秋 金轶伟 刘又高 厉晓腊 陈官菊 王根锷
【目的】采用化学分离分析和生物检测相结合的方法,首次从蝉拟青霉[Paecilomyces cicadae(Miq.)Samson]子实体提取物中分离出对小菜蛾[Plitella xylostella(Lepidoptera:Plutellidae)]具有杀虫活性的化合物。【方法】在活性检测引导下,蝉拟青霉子实体40%乙醇提取物经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溶剂依次萃取(剩余溶液为水溶组分),再经过大孔树脂、HPLC和Sephedex LH-20分离纯化得到杀虫活性化合物。【结果】分离纯化到一个白色粉末状化合物,浓度10mg·ml-1,24、48和72h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5.1±1.8)%、(...
关键词:
蝉拟青霉 子实体提取物 小菜蛾 杀虫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瑞红 闫海燕 马志卿 李广泽 张兴
为了从砂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果实中获得新的具有杀虫活性的鬼臼毒素类化合物。采用活性示踪法,从砂地柏中分离并鉴定出6种此类化合物:鬼臼毒素、脱氧鬼臼毒素、苦鬼臼毒素、乙酰苦鬼臼毒素、乙酰表鬼臼毒素和脱氧苦鬼臼毒素。分别采用小叶碟添加法和浸叶法测定了6种化合物对3龄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幼虫的拒食活性以及对4龄菜青虫Pieris rapae Linnaeus幼虫和3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aeus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这6种化合物对3种试虫均有一定的拒食或毒杀活性,其中鬼臼毒素和脱氧鬼臼毒素的杀虫活性相对较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海云 李广泽 廉应江 冯俊涛 张兴
以粘虫幼虫为试虫,采用活性跟踪法,从砂地柏(SabinavulgarisAnt.)果实中分离出2种二萜化合物,经MS,1HNMR和13CNMR鉴定为4-表-松香醛和7,13-松香二烯-3-酮。活性测试结果表明,0.005g/mL4-表-松香醛和7,13-松香二烯-3-酮对3龄粘虫均具有较强的拒食及一定的毒杀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都强 冯俊涛 胡瓒 祝木金 张兴
提取、分离了雷公藤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根皮中总生物碱 ,并对其杀虫活性和作用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 5龄菜青虫有很强的麻醉、拒食和毒杀作用 ;拒食中浓度AFC5 0 为 2 75 .5 3m g/L,毒杀中浓度 L C5 0 为 77.86 m g/L,麻醉中量 ND5 0 为 2 .2 9μg/g;雷公藤总生物碱无触杀和熏蒸作用。试虫中毒症状主要为幼虫表皮出现黑斑 ,形成黑斑部分不能脱去旧表皮 ,最终死亡
关键词:
雷公藤 总生物碱 杀虫作用 菜青虫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颖颖 浦寅芳 阎斌伦 王长海
菹草石油醚组分能显著抑制赤潮微藻米氏凯伦藻的生长,为了获悉该组分抑制米氏凯伦藻的物质基础,采用硅胶柱层析和制备薄层层析等方法,对菹草石油醚组分中的抑藻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进一步应用质谱、核磁共振碳谱和氢谱等技术,鉴定抑藻活性物质。实验从菹草石油醚组分中分离纯化到4种抑藻活性物质。当浓度为16μg/m L时,它们对米氏凯伦藻表现出一定的抑藻活性。结构鉴定表明,此4种抑藻活性物质分别为二十五烷醇、邻苯二甲酸二(2-甲基己基)酯、棕榈酸和邻苯二甲酸二(5,5-甲基己基)酯。此4种化合物为首次从菹草中分离得到。抑藻活性分析表明,当浓度为50μg/m L时,4个样品均能显著抑制赤潮异弯藻的生长。其中,...
关键词:
菹草 抑藻活性物质 分离 赤潮微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有志 丁卫东 黄小清 周志成 刘仲华 高必达
为探明湘西黑藤精油对白纹伊蚊的卵和幼虫、小菜蛾3龄幼虫、菜粉蝶3龄幼虫、斜纹夜蛾3龄幼虫、棉蚜和烟蚜无翅成蚜的杀虫活性,通过浸渍法、夹毒叶碟法、点滴法和玻片载蚜法测定了该精油对上述昆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湘西黑藤精油对白纹伊蚊的卵没有毒杀活性,但对其初孵幼虫和4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24h的LC50值分别是11.3mg/L和38.5mg/L;在质量浓度为500mg/L时,精油虽然对3种供试鳞翅目幼虫没有触杀和胃毒活性,但有较弱的拒食活性,24h的拒食率分别是38.6%,17.1%和6.7%;对棉蚜和桃蚜的毒杀活性也较差,24h的LC50值分别是213.1mg/L和235.1mg/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和文祥 蒋新 卞永荣 王芳
采用模拟方法探讨了杀虫双污染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杀虫双对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低浓度时酶活性抑制幅度较大 ,高浓度时抑制幅度较小。土壤酶活性的生态剂量 ED50 结果发现 ,土壤脲酶活性的 ED50 值最小 ,反映出脲酶对杀虫双反应最敏感 ,建议采用土壤脲酶活性作为土壤杀虫双污染程度的监测指标 ;此外获得了土壤中杀虫双污染浓度的 ED50 值 :土娄土和红壤分别为 1.30 1和0 .5 2 6 g/ kg。转化酶活性表现出在杀虫双低浓度时激活 ,在高浓度时抑制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土壤酶 杀虫双 生态剂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树杰 李雪娇 马志卿 张兴
【目的】明确中国粗榧的杀虫活性并初步探索其活性成分分离条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粗榧的杀虫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评价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对小菜蛾、粘虫、玉米象、淡色库蚊、家蝇、烟蚜和酢浆草茹叶螨等7种重要害虫的杀虫活性;并以粘虫3龄幼虫为试虫,采用活性追踪初步探索中国粗榧中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条件。【结果】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对供试的7种重要害虫均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其中对小菜蛾和粘虫幼虫的杀虫活性较好,处理48h后,其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胃毒致死中浓度(LC50)为74.94mg/mL,拒食中浓度(AFC50)为45.39mg/mL,对粘虫3龄幼虫的胃毒LC50为562.2...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权 贺原花 李勇胜 刘畅宇 柳春梅 王有年 傅华
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是典型的流动沙丘植物,非常适应干旱荒漠地区的极端气候,是沙漠荒漠化治理和恢复中优良的固沙植物之一。植物中的次生代谢物是其适应不利环境因素的重要策略之一。本研究首次开展了白沙蒿提取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的活性测试,并对受体植物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有志 徐汉虹
【目的】研究湘西黑藤的杀虫活性及其有效成分。【方法】通过叶片浸渍法和叶碟法测定了该植物提取物对几种害虫的杀虫活性和拒食活性,并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通过萃取、柱层析、薄层制备、重结晶、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该植物仅根有杀虫活性,根甲醇提取物对桃蚜无翅蚜成虫、3龄菜青虫、白纹伊蚊4龄幼虫、玉米螟3龄幼虫、黄曲条跳甲成虫、棉蚜无翅蚜成虫和甘薯天蛾3龄幼虫都有毒杀效果,其24h的LC50值分别是30.9mg·L-1、38.4mg·L-1、135.4mg·L-1、161.7mg·L-1、180.3mg·L-1、212.9mg·L-1和244.5mg·L-1。首次从该植...
关键词:
湘西黑藤 杀虫活性 鱼藤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克忠 张永安 朱长进 王登元 王玉珠 曲良建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five synthetic philanthotoxin analogs.Trial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 indicated a certain level of activity on poisoning and inhibiting emergence rate.The LC_(50) of compound 1 on Ectropis obliqua was 8.987?10~3 mg?L~(-1).At the 8?10~3 mg?L~(-1) dos...
关键词:
蜂毒毒素 人工合成 生物活性 茶尺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志军 张雅林 黄敏
【目的】明确5%去甲斑蝥素微乳剂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了5%去甲斑蝥素微乳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选用不同剂量5%去甲斑蝥素微乳剂和不同施药时期进行田间防治试验,观察该药剂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5%去甲斑蝥素微乳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具有较高毒力,24h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85.10mg/L。在田间施用剂量为111.11~138.89g/hm2时,5%去甲斑蝥素微乳剂对小菜蛾药后7d的防效可达90%以上;进一步用111.11g/hm2 5%去甲斑蝥素微乳剂在小菜蛾不同龄期施药,结果表明,在1龄幼虫盛发期施药药效最好,7d后对小菜蛾的防效可达90.96%。【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