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6)
- 2023(2054)
- 2022(1831)
- 2021(1819)
- 2020(1647)
- 2019(3463)
- 2018(3664)
- 2017(6372)
- 2016(4025)
- 2015(4476)
- 2014(4567)
- 2013(4330)
- 2012(4435)
- 2011(3780)
- 2010(3872)
- 2009(3896)
- 2008(4096)
- 2007(3971)
- 2006(3445)
- 2005(3158)
- 学科
- 济(11842)
- 经济(11821)
- 管理(9462)
- 业(9181)
- 企(8005)
- 企业(8005)
- 学(5783)
- 方法(5094)
- 数学(4011)
- 数学方法(3858)
- 农(3507)
- 中国(3350)
- 理论(3120)
- 财(3115)
- 制(2916)
- 贸(2501)
- 贸易(2497)
- 易(2440)
- 业经(2376)
- 银(2280)
- 银行(2243)
- 行(2133)
- 融(2132)
- 农业(2131)
- 金融(2131)
- 稻(2124)
- 教育(2090)
- 体(2076)
- 教学(2037)
- 务(1970)
- 机构
- 大学(59447)
- 学院(57776)
- 研究(24035)
- 农(19266)
- 科学(18724)
- 中国(17208)
- 济(16873)
- 经济(16331)
- 管理(16113)
- 农业(15916)
- 所(14846)
- 业大(14528)
- 京(14093)
- 研究所(13670)
- 理学(13390)
- 理学院(13169)
- 管理学(12471)
- 管理学院(12389)
- 中心(10868)
- 江(10540)
- 农业大学(10505)
- 省(10351)
- 室(9018)
- 技术(8877)
- 业(8783)
- 北京(8630)
- 财(8377)
- 实验(8294)
- 院(8230)
- 州(7992)
共检索到93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贾莉君 范晓荣 尹晓明 曹云 沈其荣
作物液泡中硝酸根离子的再调动和再利用与作物氮素高效利用关系密切。利用硝酸根离子微电极技术测定了在外界继续供应和停止供应硝态氮后,不同水稻品种叶片细胞质和液泡中硝酸根离子活度在24h内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在继续供应硝态氮后,水稻植株组织水平的硝酸根离子浓度没有显著的变化,而停止供应硝态氮的植株体内硝酸根离子浓度却有随缺氮时间延长而降低的趋势;(2)水稻叶片细胞质和液泡中硝酸根离子活度存在着明显不同的变化趋势。在停止供应硝态氮的24h内,水稻叶片液泡中的硝酸根离子浓度逐渐降低,而细胞质中的硝酸根离子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浓度且基本稳定;(3)扬稻6号液泡中和细胞质中的硝酸根离子活度均高于农垦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燮京 李华明
用硝酸根电极法间接测定亚硝酸盐氮并与硝酸盐测定的经典方法——二磺酸酚分光光度法比较, 结果表明: ①该方法对亚硝酸盐氮标准系列样品测定的相关系数都在0.9998以上; ②该法对稀释的NO3- - N标液中加入NO2- - N标准系列的回收率为98.0% ~103.2% , 平均为101.0% , 优于二磺酸酚法; ③该法对野外地下水样加NO2- - N标准系列的回收率为94.0% ~110.0% , 总体平均回收率为102.6% 。硝酸根电极法是野外测定地下水亚硝酸盐氮的较好方法。对该方法中尚存在的读数稳定性、氧化剂的选择、亚铁离子干扰的排除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硝酸根电极法 地下水 亚硝酸盐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华云 周冀衡 杨虹琦 王丹 彭艳
提出了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烤烟中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及氟离子的方法.采用IonPacAS14A阴离子交换分离柱、8mmol/L碳酸钠和1mmol/L碳酸氢钠混合液为流动相,自动再生抑制型电导检测在15min内完成烤烟中F-,Cl-,SO42-的测定,建立起针对烤烟F-,Cl-,SO42-的离子色谱法分析方法.该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1~0.9999)和重复性(相对偏差小于4.31%),回收率为95.2%~103.1%.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钟吕玲 冯琨华 张思敬 杨乐 秋祖铭 袁学尧 韩席鹏
开发了一种用氯离子选择电极安全、快速测定水泥中氯离子含量的实验方法。该实验以水泥中氯离子引起钢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行业问题为背景,包含电极电位和溶液离子浓度关系的知识点,精确配制溶液、普通酸度计测溶液电动势的基本化学操作,以及绘制标准曲线等数据处理。该实验以综合设计性实验开展。
关键词:
大学化学实验 水泥中氯离子 选择电极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沁 刘友良 陈亚华
盐胁迫下大麦叶片中K+含量下降,Na+含量上升,K+/Na+比下降,叶绿素含量下降,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上升,液泡膜H+-ATPase活性下降。叶绿素含量下降与丙二醛(MDA)、H2O2、O-·2含量及电导率的上升呈极显著负相关,液泡膜H+-ATPase活性下降与H2O2、O-·2含量的上升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盐胁迫下活性积累可能是加速叶绿素降解和伤害液泡膜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丽娟 黎其万 严红梅 陈锦玉 邵金良 和丽忠
用碱熔法处理土壤样品,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壤中氟的含量,确定了TISABⅡ为最佳离子强度剂,通过单变量方差分析筛选出了土壤中F测定的最佳因素TISAB用量15.00 mL,加热温度600℃,盐酸用量6.00 mL,澄清时间为20 min。通过对质控样进行验证实验和加标回收实验,证明该条件准确可靠,对土壤中氟离子含量的测定十分有效。
关键词:
氟离子选择电极 土壤 氟离子 最佳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智慧 吴正景 孟焕文 许小勇
在分析植物液泡转化酶基因保守区序列的基础上,设计1对PCR引物,以番茄(中蔬四号)叶片总RNA的反转录产物为模板,扩增出长为668 bp的cDNA片段,并克隆入pMD-18 T simple载体。测序结果表明,所获得的片段为番茄液泡转化酶基因TIV1的片段;PCR和酶切分析表明,该片段已成功定向连入到双无载体pBinAR的CaMV 35S启动子和OCS终止子间,构建成反义植物表达载体pBinAR-aTIV1;菌落PCR表明质粒成功转化入农杆菌EHA105;瞬时表达证明该反义片段对番茄叶片液泡转化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菁菁 邸玉婷 徐克章 张治安 肖金川 李鑫
【目的】了解不同年代育成水稻品种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itrate reductase activity,NRA)的变化及其与净光合速率(Pn)和产量的关系,为吉林省水稻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吉林省1958至2005年育成并在生产上推广的18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水稻植株剑叶NRA变化及其与净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关系。【结果】水稻叶片NRA在孕穗期较低,抽穗期最大,此后呈下降变化;NRA随品种的育成年代推进而降低。不同生育期水稻剑叶Pn在抽穗期达到最大,此后不断下降;随着育成年代的推进,Pn逐渐上升。NRA与净光合速率呈负相关,但不显著,与水稻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水稻品种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进 姚晓云 李清 张宇 任春元 王嘉宇 徐正进
以粳稻Sasanishiki和籼稻Habataki杂交衍生的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对叶片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4个QTL,包括叶长、叶宽、叶面积的QTL各3个和叶厚QTL 5个,分布在第1,2,5,6,7,11和12号染色体上,贡献率在8.65%~24.45%之间。在第6号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QTL聚集区段(R566B-R1888),该区段存在着同时控制剑叶和倒二叶叶宽及叶面积的位点,贡献率均超过16.00%。相关分析表明,叶长、叶宽与叶面积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叶厚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控制叶片厚度的QTL位点与控制叶长、叶宽和叶...
关键词:
水稻 叶片性状 数量性状位点定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全志 乔江方 刘辉 田志强
【目的】揭示水稻根系与叶片光合特性之间的联系。【方法】在水培条件下以水稻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剪根方式对水稻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剪除全部根系后,顶一叶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立即平均下降10.25%、53.99%和46.26%。剪除一半根系时,顶一、二叶的光合速率比断根前分别下降0.05%和8.51%,气孔导度分别下降24.03%和35.80%,蒸腾速率分别下降21.22%和30.93%;进一步剪除剩余全部根系时,顶一、二叶的光合速率比断根前分别下降12.57%和17.22%,气孔导度分别下降55.86%和61.84%,蒸腾速率分别下降50.96%、...
关键词:
水稻 根系 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蒸腾速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锦霞 马洁 万贤崇
[目的]研究3种杨树对空气中SO_2的吸收和转化作用,探索普瑞杨抗SO_2的机制以及净化大气的能力。[方法]在普瑞杨、46杨和107杨森林中,测定林内、林外空气中SO_2浓度的日动态变化,并测定在SO_2污染环境和非污染环境条件下杨树叶片中硫酸根(SO_4~(2-))离子的浓度,依此比较3种杨树对SO_2污染的净化作用。[结果]从林内、林外SO_2浓度的日动态变化可见,3种杨树均能吸收SO_2,其中,普瑞杨吸收SO_2、净化空气的能力显著大于107杨和46杨。无论在高浓度还是低浓度SO_2环境下,普瑞杨叶片中的硫酸根离子含量均显著高于46杨和107杨,说明普瑞杨具有更强的吸收SO_2并转化为无毒含硫化合物的能力,这也是普瑞杨抗SO_2的重要机理。[结论]普瑞杨具有比107杨和46杨更强的净化SO_2污染环境的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净化空气,减少雾霾对人体的危害;普瑞杨具有更强的将SO_2转化为无毒的硫酸根离子的能力,从而起到脱毒和抗SO_2的作用。
关键词:
杨树 SO_2 吸收转化 净化空气 脱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桃杏 蔡昆争 曾任森
茉莉酸甲酯(MeJA)是植物体内一种具有应答外界刺激,传导逆境信号及启动抗逆基因的天然生理活性物质,提高作物的抗旱性是MeJA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研究了干旱胁迫下施用不同浓度(250,2.5,0.25μmol/L)MeJA对水稻幼苗的生理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后水稻叶片水势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叶片MDA含量、电导率及无机离子(K+,Ca2+,Mg2+)含量均显著上升,而喷施不同浓度的MeJA则显著提高叶片水势和叶绿素含量,降低质膜透性和叶片无机离子含量,从而增强水稻幼苗的抗旱性。以0.25μmol/L MeJA处理抗旱效果最好,2.5μmol/L次之,然后是250μmol/L。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干旱 水稻 抗旱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卞景阳 张文忠 张佳华 许显滨 冯延江
试验以开顶式气室(OTC)为研究手段,设定CO2浓度为380μmol·mol-1(CK)和550μmol·mol-1(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水稻第4片叶的叶片表皮细胞,分析CO2浓度增高对表皮细胞分布和气孔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增高,表皮细胞分布发生变化,叶片背面与腹面硅栓细胞带和气孔带之间距离、腺毛数量显著增加,分别增加16.41%、22.11%、79.04%和77.69%,叶片背面与腹面的气孔指数(SI)和气孔带上气孔间距离、腹面钩毛数量显著减少,分别减少14.18%、14.80%、20.28%、14.73%和48.87%,叶片背面细胞分布的变化和SI减少幅度均小于腹面...
关键词:
CO2浓度 叶片 表皮细胞 气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懿 葛大兵 范美容 吴晓玲
为有效测定植物样品中低含量有机氟 ,在植物氟化物测定的常规方法 (酸碱浸提、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基础上 ,对植物样品加以碳化处理 ,选择不同的碳化温度及碳化时间 ,在 160℃下碳化 2 h,再由酸碱浸提油菜籽样品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 .其浸出率比常规方法高 3~ 5倍 ,且操作简单、快速 ,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 3 .9%~4 .9% ,全程加标回收率为 85 .0 %~ 92 .5 % .
关键词:
碳化 酸碱浸提 电极法 油菜籽 氟化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超 李霞
为了阐明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高光效的结构基础,以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和未转基因原种为试验材料,在水稻的三叶期,施以100 min,1 000μmol/(m2.s)的高光强处理,以200μmol/(m2.s)下的水稻为对照,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叶肉细胞、维管束鞘以及叶绿体内类囊体片层结构。结果发现,与对照材料相比,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材料经高光强处理后,叶片叶绿体的排列更加紧密,叶绿体中类囊体片层堆垛整齐,有序片层较厚,排列更加致密,类囊体结构更加完整,而且叶绿体周围的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多;而未转基因原种的叶片经高光强处理后,叶绿体内类囊体片层松散,结构混乱,部分甚至解体,表现出受到损伤的迹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