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9)
- 2023(14840)
- 2022(12843)
- 2021(11985)
- 2020(10103)
- 2019(22903)
- 2018(22741)
- 2017(43843)
- 2016(24037)
- 2015(26773)
- 2014(26591)
- 2013(26031)
- 2012(23958)
- 2011(21401)
- 2010(21208)
- 2009(19330)
- 2008(18722)
- 2007(16362)
- 2006(14460)
- 2005(12494)
- 学科
- 济(90173)
- 经济(90073)
- 管理(70906)
- 业(68906)
- 企(56550)
- 企业(56550)
- 方法(42164)
- 数学(36784)
- 数学方法(36353)
- 农(26352)
- 中国(23624)
- 财(23507)
- 学(21116)
- 业经(20697)
- 技术(19546)
- 贸(19345)
- 贸易(19339)
- 易(18851)
- 农业(17739)
- 地方(17718)
- 制(15814)
- 环境(15140)
- 理论(14972)
- 务(14739)
- 财务(14667)
- 财务管理(14645)
- 和(14168)
- 策(13872)
- 企业财务(13855)
- 银(13509)
- 机构
- 学院(338902)
- 大学(338534)
- 管理(135240)
- 济(133111)
- 经济(130222)
- 理学(117908)
- 理学院(116624)
- 研究(114773)
- 管理学(114606)
- 管理学院(114017)
- 中国(83211)
- 科学(74391)
- 京(71669)
- 农(62209)
- 财(58598)
- 所(58560)
- 业大(56352)
- 研究所(53908)
- 中心(51707)
- 农业(49270)
- 江(49060)
- 财经(47382)
- 北京(44943)
- 范(43741)
- 经(43239)
- 师范(43201)
- 院(41780)
- 州(39606)
- 经济学(38764)
- 技术(38056)
- 基金
- 项目(238764)
- 科学(186154)
- 基金(172209)
- 研究(170019)
- 家(152495)
- 国家(151247)
- 科学基金(128628)
- 社会(105708)
- 社会科(100224)
- 社会科学(100195)
- 省(93983)
- 基金项目(91970)
- 自然(86199)
- 自然科(84168)
- 自然科学(84142)
- 自然科学基金(82633)
- 划(79632)
- 教育(77699)
- 资助(70839)
- 编号(69104)
- 成果(54562)
- 重点(53625)
- 部(51780)
- 发(51023)
- 创(50210)
- 课题(47480)
- 创新(46863)
- 科研(45891)
- 计划(44874)
- 教育部(43671)
- 期刊
- 济(141572)
- 经济(141572)
- 研究(96053)
- 中国(61000)
- 学报(59759)
- 农(55534)
- 科学(52767)
- 管理(48192)
- 大学(44059)
- 财(42414)
- 学学(41799)
- 农业(38614)
- 教育(36189)
- 技术(30541)
- 融(27327)
- 金融(27327)
- 业经(24599)
- 经济研究(23168)
- 财经(22133)
- 业(19765)
- 科技(18986)
- 经(18873)
- 问题(18246)
- 技术经济(17536)
- 图书(17446)
- 版(16447)
- 业大(16054)
- 理论(15992)
- 商业(15155)
- 现代(14929)
共检索到482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蔡莉 葛宝山
微电子技术渗透对机械工业的影响及渗透对策研究蔡莉,葛宝山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使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特别是机械工业部门受到严峻的挑战。高技术的领域很多,但在可预见的将来,对机械工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微电子技术的渗透,其产物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所谓“机电...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靖继鹏 熊文 刘倩
本文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向机械工业渗透的途径以及各种影响因素 ,并提出了三种信息技术应用经济效益的测算模型。最后 ,进行了机械工业应用信息技术情况的微观 (企业级 )案例分析。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机械工业 技术渗透 效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敞
赵总理在“七五”计划的报告中指出:“七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进一步由旧模式向新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应该如何在微电子技术领域取得较大的成果?应该如何适当地发展微电子工业?我就这两个问题提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卢麟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一个以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及其渗透在各个领域内的应用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的技术革命,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不少国家的首脑、著名科学家、学术界的权威人士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些国家已相应调整了本国的科技、经济发展政策。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在致力于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毫无异义,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热情跟踪、了解、研究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并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思考问题,提出相应的科技发展方针和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肖元真
国家科委,机电部下达的《中国微电子前景预测》滚动研究课题《中国微电子技术及应用发展的调查统计和分析》已全面展开。该课题是84年国家科委等部委下达的"微电子"课题的继续,旨在巩固前期研究成果,更深入地探索微电子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规律、运行机制,更深入地探索我国微电子技术及应用发展的规划,途径、方案及政策的触订,为政府决策提供系统的科学依据。国家科委等部委84年下达了《中国微电子技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范炳全 吴康生 钱省三
一、面向全国微电子技术发展政策研究的调查统计我国政府很早就注意到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并一直在寻求一项促进我国微电子技术发展的政策。实践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淑萍 史小波 金曦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在微电子技术专业建设中,紧紧围绕园区微电子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以服务为宗旨,构建"学院+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岗位职业能力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职业能力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及其制度建设,在以客户需求为目标的服务理念导向下,向国内外企业、同行、社会提供服务,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静霞 余菲 赵杰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技术专业在企业职业岗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将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数字线路设计作为专业的核心工作岗位和主要就业岗位,兼顾基本就业岗位和辅助就业岗位需求,构建由文化素质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技术平台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建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保证课程体系实施,实行弹性的"2+1"人才培养模式,平衡学生学校学习和校外实践之间的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义臻 王玲娟
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文章认为,在机械设计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科思想方法教育,注重学科思想方法在机械设计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波 杨文华
本文基于2004-2017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互联网渗透、技术创新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渗透与技术创新均对商贸流通业发展产生正向影响,且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更显著。从分样本回归结果来看,互联网渗透与技术创新交叉项回归系数大于单独变量系数值,说明二者交叉作用对商贸流通业推动作用更大。就控制变量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与服务业发展都对商贸流通业产生促进作用;外资流入规模仅在经济发展程度高、技术条件好的地区对商贸流通业产生正向影响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颖 程宪春 张颖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瑞涵
本文提出一个CES生产函数分析框架,通过生产要素替代弹性取值区间来甄别产业技术变迁内生方向,继而分析产业技术变迁内生方向差异对产业政策安排的影响。同时利用1991-2012年相关数据,证实中国机械工业的技术变迁当前总体处于偏向低技能劳动者的技能替代阶段。这说明中国机械工业若想通过自主创新缩短与世界技术前沿的差距,产业政策安排的关键不在于对特定企业进行利润激励,而是构建以产业技术政策为核心的政策平台,使整个机械工业呈现出偏向高技能劳动者的技术变迁特征。
关键词:
技术变迁 技能替代 替代弹性 产业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玲 曾昭宏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机械工业成绩斐然,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为了更具体地掌握机械工业的发展水平和实力,我们对江西省机械工业的37家国营大中型企业进行了调查.这37家企业中,电气机械及器材企业27家,交通运输设备企业7家,仪器仪表及计量器具企业3家,受调查企业占全省机械工业大中型企业总数的69%,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力图以数据为依据,分析现状,并提出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严桂英
本文说明了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我国工业发展在结构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发展我国机械工业必须正确设定发展的基本目标,采用"基础性"的发展战略模式,坚持以提高产业内在素质为根本的发展方针,并正确处理好结构重组、创新、国产化、外部资源利用、扩大出口等问题。
关键词:
机械工业 发展 结构 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装备版)
[作者]
企业基本情况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于1964年成立,是国家勘察设计百强单位之一。我院拥有建筑设计、机械行业设计、建筑智能化设计、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总承包、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咨询工程造价施工图审查等工程甲级设计证书,于1998年通过IS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家级大型综合设计单位,也是FIDIC组织成员单位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