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96)
2023(3062)
2022(2617)
2021(2169)
2020(1834)
2019(4029)
2018(3805)
2017(6531)
2016(3913)
2015(4311)
2014(4304)
2013(4225)
2012(3936)
2011(3332)
2010(3234)
2009(3112)
2008(3059)
2007(2672)
2006(2265)
2005(1908)
作者
(12732)
(10717)
(10618)
(10124)
(6676)
(5070)
(4826)
(4396)
(4120)
(3774)
(3690)
(3540)
(3510)
(3429)
(3372)
(3339)
(3309)
(3270)
(3188)
(3101)
(2830)
(2755)
(2674)
(2444)
(2370)
(2353)
(2346)
(2316)
(2185)
(2182)
学科
(14831)
经济(14820)
管理(12683)
(12409)
(10980)
企业(10980)
方法(7718)
数学(6752)
数学方法(6694)
(5274)
(4502)
中国(4200)
(3309)
(3227)
财务(3223)
财务管理(3218)
业经(3214)
企业财务(3130)
地方(2996)
(2897)
贸易(2890)
(2785)
理论(2765)
技术(2449)
农业(2411)
(2396)
(2308)
环境(2193)
(1992)
关系(1949)
机构
大学(57220)
学院(56349)
研究(20429)
管理(20300)
(20048)
经济(19604)
理学(18117)
理学院(17880)
管理学(17411)
管理学院(17338)
科学(14892)
中国(14561)
(13070)
(11979)
(11163)
业大(10984)
农业(10526)
研究所(10432)
(9216)
中心(8908)
(8608)
(7931)
财经(7642)
(7308)
北京(7281)
师范(7131)
技术(7053)
(6982)
(6951)
(6938)
基金
项目(41420)
科学(32270)
基金(30220)
(28030)
国家(27821)
研究(26597)
科学基金(23317)
自然(16648)
社会(16552)
(16337)
自然科(16299)
自然科学(16291)
自然科学基金(16020)
基金项目(15863)
社会科(15714)
社会科学(15711)
(14249)
教育(12755)
资助(12699)
重点(9888)
编号(9730)
计划(8895)
(8776)
(8710)
(8569)
科研(8454)
科技(8021)
创新(7998)
成果(7712)
(7697)
期刊
(19897)
经济(19897)
研究(14346)
学报(13555)
中国(11800)
科学(11265)
(10994)
大学(9713)
学学(9344)
管理(7581)
农业(7463)
(7317)
教育(6705)
技术(4378)
(4289)
业大(4004)
财经(3710)
经济研究(3464)
(3460)
金融(3460)
(3307)
农业大学(3226)
(3194)
业经(3170)
林业(3110)
科技(2954)
统计(2741)
(2686)
商业(2518)
问题(2501)
共检索到80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醒  曲东  
【目的】探讨微生物Fe(Ⅲ)还原过程与磷酸盐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以6种不同来源(吉林永吉、黑龙江东宁、天津宝坻、天津塘沽、四川邛崃和江西南昌)的水稻土为材料,对水稻土浸提液和泥浆进行厌氧培养试验,向培养体系中添加磷酸盐后,使土壤浸提液中磷酸盐质量浓度分别为30.97,61.94,123.88,247.66和 371.64 mg/L,泥浆培养体系中最终磷含量分别为52,103,206,413和619 mg/kg,均以不添加磷酸盐为对照,测定培养期间土壤浸提液和泥浆中Fe(Ⅱ)、有效磷含量的变化。【结果】在土壤浸提液培养试验中,添加30.97 mg/L的磷酸盐对微生物Fe(Ⅲ)还原过程有明...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月  王云龙  欧阳珑玲  
为探究不同初始磷酸盐浓度对浮游虫黄藻(Symbiodinium sp.)生长及碱性磷酸酶活性(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APA)的影响,以磷酸二氢钠为磷源,设计短期(7 d)和长期(55 d)培养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磷酸盐浓度对藻细胞生长有显著影响,初始浓度为35.00μmol·L~(-1)试验组藻细胞生长量最大,10.00μmol·L~(-1)和20.00μmol·L~(-1)组其次,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0.15μmol·L~(-1)组最小,说明环境中磷酸盐水平的提高可促进浮游虫黄藻的生长。在高磷酸盐初始浓度(35.00μmol·L~(-1))的长期培养下,随着磷酸盐的大量消耗,藻细胞比生长速率(μ)、叶绿素a含量和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F_q′/F_m′)均下降,表明磷限制可影响虫黄藻的光合作用,抑制其生长。同时发现,各试验组磷酸盐浓度与其APA呈负相关,表明浮游虫黄藻可以通过提高APA水解有机磷获得无机磷,从而缓解低磷胁迫以维持生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丽新  曲东  易维洁  
【目的】研究水稻土中微生物铁还原过程的温度效应,揭示不同铁还原微生物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5种水稻土为供试材料,分别提取微生物群落或分离铁还原菌株;以人工合成氧化铁作为惟一电子受体,在无机盐培养体系中接种土壤浸提液或具有铁还原功能的菌株,厌氧恒温培养;通过对接种液的不同温度处理(40,50,60,70℃)、对培养温度的控制(30和50℃)以及向体系中添加AQDS,探讨温度及AQDS对氧化铁微生物还原过程的影响。【结果】将来源于吉林、天津和湖南水稻土的浸提液在40~70℃处理1 h后作为接种液,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其Fe(Ⅱ)产生量和反应速率均呈逐渐降低趋势。在30和50℃培养温度下,来源于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月  王云龙  欧阳珑玲  
浮游虫黄藻可与共生虫黄藻一起维持珊瑚群落的健康。前期研究表明1株营浮游生活的虫黄藻(Symbiodinium sp.ECSFRI081109)在不同磷酸盐浓度培养下的生长速率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所差异。为了解其对不同磷酸盐浓度的响应机制,本研究利用RNA-Seq技术对高磷酸盐初始浓度(35μmol/L)和低磷酸盐初始浓度(0.15μmol/L)下不同培养时间(第0天、第5天和第10天)的虫黄藻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做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测序组装后获得80955个Unigenes,其中在NR、GO、KEGG、eggNOG、SwissProt以及Pfam数据库中共同注释的有4407个。对5个实验组的转录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到23个与磷利用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有磷脂酶A2、磷脂酶B、磷脂酶C、磷脂酶D、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无机磷酸盐转运体、Na~+依赖型磷酸盐转运体、线粒体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根据不同磷酸盐初始浓度培养下上述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推测在低磷环境下,虫黄藻可通过增强对无机磷酸盐的转运能力及利用磷酸酶分解有机磷以缓解磷胁迫,从而维持细胞生长。本研究旨为深入了解浮游虫黄藻响应不同磷酸盐浓度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彦蕊  蔡宇杰  孙俊  饶志明  须文波  
挑选了NCBI COG数据库中具有全基因组的单细胞微生物,选择其中三维结构已知的蛋白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盐桥数目和类型对古细菌和细菌类蛋白质耐热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无论古细菌还是细菌类蛋白质,总盐桥含量和盐桥网络都随耐热性的提高而增加;古细菌类超高温蛋白质形成盐桥时对Asp的利用率比较高;细菌类耐热蛋白质形成盐桥时尽量利用带正电荷的Lys和带负电荷的Glu,而常温蛋白质尽量利用带正电荷的His和带负电荷的Asp;由于耐热蛋白质对带电荷氨基酸的利用率高,即使细菌类耐热蛋白质和常温蛋白质含有等量的带电荷氨基酸,其稳定性也会提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胜花  葛芳杰  王红强  胡陈艳  吴振斌  
铜绿微囊藻是中国湖泊、水库及其它水域生态系统发生、形成富营养化危害的主要藻类。采用了直接显色法对单细胞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蓄积正磷酸盐的浓度进行测定,并与传统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直接显色法测定的磷浓度值减去溶液中可溶性磷浓度值即得到铜绿微囊藻蓄积的磷浓度值。对用不同处理方式处理过的铜绿微囊藻藻液进行过滤显色和直接显色测定,结果表明聚磷酸盐(正磷酸盐)在铜绿微囊藻体内不是游离存在,而很可能是与细胞内某一活性部分结合。在确立测定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以修改了的MⅢ培养基为基本培养条件,改变氮磷浓度对产毒铜绿微囊藻(FACHB942)蓄积正磷酸盐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年斌  薛克  马志强  周遵春  宛立  
1999~2000年对黄海北部重要河口海域活性磷酸盐的连续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是江河等陆源排放活性磷酸盐的高峰期,秋季呈下降趋势,但沿岸的降水能延迟下降的时间表;总体区域分布为大洋河口以东偏高。1999年椅圈、大洋河口、碧流河口、鸭绿江口和庄河口活性磷酸盐含量的最高值出现在3~5月,分别达0.059mg/L、0.047mg/L、0.046mg/L、0.041mg/L和0.039mg/L;2000年椅圈、庄河口最大值出现在7月,为0.049mg/L和0.042mg/L,分别超过四类和三类海水标准,并超过引发赤潮的磷酸盐阈值;最低值全区多出现在9月。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  林建伟  詹艳慧  印春生  
采用镧氢氧化物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通过实验研究了该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去除性能,并探讨了相关的去除机制,结果表明,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的磷酸盐和铵具有很好的去除能力。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适合描述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吸附过程。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平衡数据较好地满足了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镧改性沸石对水中铵的吸附平衡数据较好地满足了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等温吸附模型。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去除过程属于自发的、吸热的及熵增加的过程。当pH由3逐渐增加到10时,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能力逐渐下降;当pH由1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兰叶青  黄骁  胡霭堂  
研究了25℃下,不同pH时磷酸盐(KH2PO4)对黄铁矿(FeS2)氧化的影响。流动态中,黄铁矿氧化服从假零级反应规律。经0.1mol/LH2O2+0.01mol/LKH2PO4混合液(pH分别为3,5和7)淋洗480min后,再经相应pH的0.1mol/LH2O2溶液淋洗400min,黄铁矿剩余百分率分别从对照的94.92%,97.52%和99.38%提高到98.15%,99.52%和99.48%,分别增加了3.23%,2.00%和0.10%。pH5和pH7时的对照和处理样品,换用pH3的0.1mol/LH2O2淋洗400min后,则对照组的剩余百分率分别为96.17%和98.16%,下降了...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曹佳玮  王永强  刘芳  刘春爽  焦彤彤  
针对不同水体和水质指标测定过程中全自动化学间断分析仪的参数优化问题,以市政污水造成的地表水污染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评价法,在全自动化学间断分析仪测定地表水磷酸盐过程中,对染色剂和还原剂的剂量及静置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用此方法监测地表水磷酸盐时,染色剂剂量是主要影响因素,需要控制在35~50μL之内,磷酸盐的加标回收率可以达到99.62%,相对标准偏差仅为0.43%,优化后的参数对河流水体磷酸盐测定有指导意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陆文龙  曹一平  张福锁  
用化学浸提法研究了有机酸对不同合成磷酸盐 (Ca2 -P、Ca8-P、Ca10 -P、Fe -P和Al-P)的活化作用。结果表明 :柠檬酸、草酸、酒石酸和苹果酸能明显促进不同磷酸盐中磷的释放 ;有机酸对磷酸盐的活化与有机酸种类、浓度和磷酸盐种类关系密切 ,磷酸盐的活化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不同有机酸活化磷酸盐能力从大到小的次序为柠檬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 ,不同磷酸盐活化的难易程度是Ca2 -P >Ca8-P >FePO4 >Ca10 -P >AlPO4 。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美娟  
本文通过试验和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盐类及其浓度和浸泡时间对鱿鱼肉片保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鱿鱼肉片的最适保水工艺条件是:食盐浓度0.5%,三聚磷酸盐0.5%,浸泡时间7-8h。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瑞昌  袁丽  于刚  冯慧  薛勇  李兆杰  薛长湖  
采用离子色谱方法检测添加的焦磷酸四钠(TSPP)在新鲜碎鳙鱼肉中所发生的水解过程,并研究了焦磷酸盐水解酶(PPase)粗酶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到新鲜碎鳙鱼肉中的TSPP能被水解为单磷酸(Pi);鳙鱼肉中存在PPase,并且是水溶性蛋白。PPase粗酶水解TSPP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8.0。Mg2+、Mn2+和Co2+均可以激活PPase,但是Mg2+激活酶能力最强。Mg2+浓度为1mol.L-1时,PPase活性达到了0.023μmol.min-1.mg-1,显著高于其他两种金属离子的激活作用。葡萄糖-6-磷酸(G-6-P)能够强烈抑制PPase活性;EDTA-Na2在浓度小于...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聚法  赵俊  过锋  曲克明  崔正国  孙雪梅  朱建新  丁东生  刘传霞  
渤海封闭性强,水动力条件和自净能力较弱,其生态系统较为敏感和脆弱。2011年位于渤海中部的蓬莱19-3油田发生重大溢油事故,对渔业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解和掌握该起溢油污染事故发生后渔业生态环境的变化状况,分别于2012-2014年在渤海中部海域进行了9个航次的生态环境跟踪调查。利用其中部分调查资料,作者对渤海中部活性磷酸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显示,(1)2012-2014年春季和夏季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含量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秋、冬季部分海域已受到活性磷酸盐的污染。(2)不同季节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的平面分布趋势各异,垂直分布也存在季节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松  曲东  
通过接种土壤微生物的混合培养及土壤泥浆培养试验,测定了厌氧培养过程中C r(Ⅵ)和F e(Ⅱ)浓度的变化,研究了不同浓度铬酸盐的微生物还原能力及不同浓度铬酸盐对水稻土中氧化铁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水稻土中提取的微生物虽然能够直接还原C r(Ⅵ),但其还原速率和还原程度有限,且C r(Ⅵ)浓度越高,微生物的还原能力越差;不同来源的土壤微生物对C r(Ⅵ)的还原能力有所差异,其中四川水稻土中微生物对C r(Ⅵ)的还原能力均大于江西水稻土;在厌氧培养的水稻土中,添加的C r(Ⅵ)可以较迅速地还原,其中土壤氧化铁的微生物还原过程对C r(Ⅵ)还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 r(Ⅵ)的存在导致F e(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