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4)
2023(12631)
2022(10074)
2021(8912)
2020(7078)
2019(15667)
2018(15367)
2017(28696)
2016(15814)
2015(17160)
2014(17045)
2013(16558)
2012(15266)
2011(13746)
2010(13615)
2009(12510)
2008(12212)
2007(10910)
2006(9859)
2005(9180)
作者
(48634)
(40693)
(40607)
(38225)
(25823)
(19615)
(18057)
(15992)
(15701)
(14350)
(14116)
(13471)
(13339)
(12778)
(12698)
(12438)
(12383)
(12235)
(11765)
(11695)
(10547)
(10186)
(9948)
(9290)
(9276)
(9161)
(9036)
(9024)
(8238)
(8127)
学科
(67744)
经济(67675)
(42854)
管理(41073)
(31281)
企业(31281)
中国(23870)
(22568)
地方(20960)
方法(20721)
业经(17822)
数学(17660)
数学方法(17526)
农业(15816)
(14698)
(14549)
(13384)
贸易(13372)
(12951)
(12918)
(12244)
银行(12195)
(12113)
(11952)
金融(11952)
(11762)
环境(11577)
地方经济(11247)
技术(11078)
产业(10485)
机构
学院(223446)
大学(220334)
(91376)
经济(89577)
研究(84969)
管理(79371)
理学(67804)
理学院(66937)
管理学(65685)
管理学院(65289)
中国(63627)
科学(55168)
(50761)
(48016)
(45121)
研究所(41153)
农业(39925)
(39918)
业大(39224)
中心(37959)
(35260)
财经(31240)
(30690)
北京(30340)
(30065)
师范(29570)
(28725)
(28403)
(28056)
经济学(27805)
基金
项目(151976)
科学(118144)
基金(108475)
研究(105616)
(98299)
国家(97423)
科学基金(81258)
社会(68114)
社会科(64569)
社会科学(64553)
(61448)
基金项目(57567)
自然(52773)
(51751)
自然科(51537)
自然科学(51516)
自然科学基金(50612)
教育(46773)
资助(42578)
编号(41192)
(39254)
重点(35212)
成果(32417)
(31997)
(31666)
发展(30537)
(30038)
创新(30028)
计划(29858)
课题(29801)
期刊
(106169)
经济(106169)
研究(64992)
中国(50182)
(48176)
学报(44221)
科学(38441)
农业(32731)
大学(32480)
学学(31049)
(29826)
管理(29699)
教育(23479)
(23390)
金融(23390)
业经(19848)
技术(17757)
经济研究(17523)
(17304)
财经(15009)
问题(14484)
(12950)
(12527)
业大(12431)
科技(12145)
商业(11147)
(10839)
农业大学(10621)
世界(10416)
技术经济(10366)
共检索到344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晓农  施琳  李晓明  王争荣  刘丹  马惠玲  
【目的】研究微生物预处理途径制备苹果渣乙醇的特性,为纤维乙醇生产开拓新的廉价原料和低耗工艺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不同用量白腐菌(Trametes versicolor)或褐腐菌(Gloeophyllum trabeum)单菌预处理及其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复合的双菌预处理、半固态或液态配料对苹果渣进行不同的预处理,再分别采用2种黑曲霉菌株糖化,2种酵母和2种工艺发酵,测定不同步骤醪液的糖化产糖含量、总糖含量、乙醇生成量等。【结果】半固态条件下,0.8 mL白腐菌菌悬液单菌预处理的促进糖化效果最强,原料总糖含量提高70.8%。液态条件下,黑曲霉与白腐菌复合预处理促进苹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娜  陈介南  赵星  张林  詹鹏  王芳  成希杰  
以稀磷酸浸渍结合蒸汽爆破预处理的杨木屑为原料,研究了酶解时间,酶量,酶比对酸爆杨木酶解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同步糖化共发酵(SSCF)产乙醇的验证实验,并采用SEM,GC,GC/MS等方法进行了样品的表征。结果表明:预处理酸爆杨木有效的破坏了木质纤维结构,使半纤维素降解率达到80.5%。酸爆杨木酶解的最佳条件为酶量15 FPU/G底物,β-葡萄糖苷酶/滤纸酶的比值为1.796,酶解12 h,在此条件下,底物浓度为10%w/v酶解可得还原糖56.86 G/L,酶解糖化率70.49%。,经SSCF发酵72 h,得乙醇浓度30.03 G/L,乙醇得率可达81.68%。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金峰  张万忠  王云山  苏志国  
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酶解和乙醇发酵的影响。比较玉米秸秆经粉碎、汽爆和水热3种预处理后酶解液葡萄糖含量、酶解率、乙醇得率以及发酵液中抑制物乙酸、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对不同预处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热超细玉米秸秆能有效提高酶解率,在固液比2:10,酶解48h时,生成葡萄糖含量为60.6g.L-1,纤维素酶解率为63.13%,并且产生的乙酸、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很低;以此水解液发酵生产乙醇,乙醇含量为28.29g.L-1,乙醇得率为46.68%,为理论乙醇得率的91.5%。说明采用水热超细秸秆可有效提高纤维素酶解率和乙醇得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生  何钢  陈介南  
以APMP木浆造纸污泥为生物质原料,采用酿酒酵母与重组大肠杆菌KO11组合,同步糖化共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反应条件为温度38℃,底物浓度50 g/L,混合菌接种量为6%(体积分数),纤维素酶用量25 FPU/g底物,酿酒酵母与重组大肠杆菌KO11接种比例1?1(细胞干质量初始浓度分别为1.0 g/L和0.3 g/L)。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72 h,乙醇产率可达0.115 g乙醇/g底物,发酵效率达到理论值的42.31%。扫描电镜分析显示造纸污泥经同步糖化共发酵后,纤维含量减少,纸浆纤维被降解成小块碎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维特  时旭  欧杰  李柏林  杨建强  胡翔  房建孟  何培民  
以2008年我国沿海暴发的绿潮藻浒苔生物质为原材料,分析了海藻中的营养成分,探讨了温度、时间、酸度、料水比等因子对浒苔生物质硫酸水解的影响,通过4因素5水平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温度影响极为显著,其次为酸度、时间、料水比,最终确定水解优化组合条件为:温度90℃、时间70 min、硫酸浓度5.0%、料水比4.5%。通过液相色谱法检测水解液中的单糖成分,结果表明浒苔水解液中含有葡萄糖、木糖和鼠李糖,其摩尔比为1.71∶1.00∶1.29。同时确定了5种酵母菌(酵母菌1770、1766、啤酒酵母S1、酿酒酵母S2、酵母菌IwSc1)的生长曲线,在其进入稳定期时进行厌氧发酵,发酵完成后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最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其伟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彭建伟  喻夜兰  张玉平  陈煦  
为了筛选出对水稻秸秆发酵效果较好的微生物菌剂,采用室内模拟堆肥的方法,研究了5组不同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对水稻秸秆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剂2,菌剂3,菌剂4促进了发酵原料升温的提前和高温期的延长,发酵30d后,3个处理的T值即(终点C/N)/(初始C/N)降到了0.6,种子发芽率达到了80%,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16.68%,17.04%,16.82%;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40.19%,42.05%,39.19%;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37.74%,37.23%,35.09%,比其他菌剂和对照效果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小军  熊兴耀  谭兴和  刘明月  
世界能源安全正面临挑战.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燃料乙醇的发展越来越被重视.从生产原料、酶与微生物、技术和工艺等方面,概述了燃料乙醇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阮奇城  祁建民  胡开辉  曹秀华  林国荣  王典  
红麻秸秆含纤维素42.31%、半纤维素22.58%、木质素23.79%.分别采用热水和3%硫酸、1.5%烧碱溶液对红麻秸秆进行预处理(121℃,60 min),通过纤维素酶催化水解,红麻秸秆平均纤维素转化率分别达到12.23%、25.62%和85.34%,说明碱性预处理比较适合.以10 g碱处理红麻秸秆样品为底物的同步糖化发酵试验表明,当发酵168 h后,乙醇浓度达到26.06 mg.mL-1,乙醇产率达到理论产率的76.7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贾丰  郭玉蓉  刘冬  杨曦  邓红  孟永宏  
【目的】中国苹果年均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其中约有20%用于工业化深加工。因此,每年将产生数以万吨的苹果渣,这些苹果渣一般作为廉价饲料出售或作为废料丢弃,造成资源极大浪费。比较苹果渣发酵前后多糖的物理特性、流变特性、黏均分子量及基本结构等加工特性,为苹果渣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以苹果原渣多糖(apple pomace polysaccharides,ap)、苹果酒渣多糖(wine fermented apple pomace polysaccharides,wfp)、苹果醋渣多糖(vinegar fermented apple pomace polysacchari...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范守城  张云茹  
酵母菌在乙醇发酵过程中,随着发酵进行乙醇逐渐积累将抑制发酵过程的进行,导致酵母菌的生长速率和发酵效率下降。为了消除发酵过程的这种抑制作用,根据乙醇的易挥发性,可以用N2作为载气,将发酵液中乙醇载出,从而降低发酵液中的乙醇浓度,提高乙醇发酵效率。本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底物浓度条件下,乙醇气提发酵过程中发酵性能随时间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葡萄糖浓度从50 g/L增加到150 g/L,乙醇产量逐步增加,葡萄糖消耗完全;但当葡萄糖浓度达到200 g/L时,残余葡萄糖量增加,乙醇产量下降;而在气载条件下当葡萄糖初始浓度为150 g/L时酵母菌乙醇发酵性能最好,同时载气能有效消除产物乙醇对酵母菌乙醇发酵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应龙  胡秋龙  苏小军  熊兴耀  
为获得高效利用木糖生产乙醇的菌株,以木糖为唯一碳源,从腐败的落叶层土壤采样进行分离筛选,获得1株可发酵木糖生产乙醇的细菌,初步鉴定其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并对该菌株发酵木糖生产乙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微氧、发酵温度35℃、接种量6%、初始pH值6.5的条件下,用该菌株发酵20 g/L木糖48 h的乙醇产量可达4.95 g/L,乙醇得率为其理论值的53.8%;将10 g/L木糖和10 g/L葡萄糖混合发酵48 h的乙醇产量达到4.41 g/L,乙醇得率为其理论值的45.5%,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同时发酵木糖和葡萄糖的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爽  郑毅男  韩佳彤  丁传波  刘文丛  
【目的】测定毛豆、发酵处理毛豆和大豆中的大豆苷元、黄豆黄素与染料木素3种异黄酮苷元以及多酚类化合物的总含量,并分析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回流法酸水解样品中的大豆异黄酮,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苷元、黄豆黄素和染料木素的含量;利用福林酚法测定3种样品中的多酚类物质总含量,并通过测定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还原力比较样品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毛豆、发酵处理毛豆和大豆的大豆苷元含量分别为255.96,286.04和358.08μg/g,黄豆黄素含量分别为57.96,65.51和59.73μg/g,染料木素含量分别为12.88,26.40和4.62μg/g。发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玉喜   曹雨涵   吕东海   高健   郭孟娇   孙展英   孙晓妮   成艳芬   刘锁珠   刘艳丰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植物甾醇的组成和剂量在体外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不同组分(菜油甾醇、菜籽甾醇、谷甾醇和β -谷甾醇,编号为:A-D)和添加剂量(即0、0.03、0.10、0.20 μg·mL~(-1))的植物甾醇,添加到含60 mL瘤胃培养基和0.60 g全混合日粮的血清瓶中。血清瓶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39 ℃培养24 h,培养过程中动态测定血清瓶中的总气体和甲烷产量,在发酵结束时分别收集剩余培养基和发酵底物,分析底物消失率和微生物代谢参数,包括乳酸、氨氮、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蛋白的浓度。(结果)结果表明,在0.20 μg·mL~(-1)条件下的植物甾醇β-谷甾醇的产气量高于其它处理(P < 0.05),并且增加植物甾醇的剂量可提高瘤胃微生物代谢所产生的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P < 0.01),尤其提高了乙酸的摩尔比,其中β-谷甾醇的效果最好。针对各处理中植物甾醇组分及比例不同,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植物甾醇产品中的菜油甾醇和β-谷甾醇对微生物生长代谢有促进作用,而菜籽甾醇和豆甾醇对微生物活动有抑制作用。(结论)综上所述,添加菜油甾醇和β-谷甾醇可促进体外瘤胃微生物生长与代谢,本试验中β-谷甾醇在0.20 μg·mL~(-1)时效果最好,且在本试验所用到的植物甾醇组分中,菜油甾醇和β -谷甾醇对瘤胃微生物体外活动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兰杰  葛向阳  梁运祥  
对1株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在不同的发酵条件下发酵木糖产乙醇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溶氧浓度对乙醇的产量和产率有很大影响,适中的溶氧浓度有利于菌体生长和乙醇的积累;较高的起始菌体浓度和尿素添加量对乙醇的生产积累有促进作用;在碳源和氮源充足的情况下,延长发酵时间,乙醇的产量最高达到25.58 g/L的稳定状态,菌体生长也趋于平稳,浓度为6.54×108/mL。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想  陈妮  齐学敏  楚杰  张军华  常德龙  许雅雅  
【目的】分析乙醇钠预处理木质纤维素原料的组分及结构特性,为纤维素原料制备生物乙醇燃料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针叶材松木、杉木和阔叶材水曲柳为研究对象,在121℃下采用乙醇钠(C2H5ONa)进行预处理,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参数(XRD)等方法分析预处理木质纤维素原料的主要化学组分变化及结构特性。【结果】预处理后3种原料的纤维素、木聚糖和木质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变化,纤维素、木聚糖含量有所增加,木质素含量略微减少,其中,预处理杉木的纤维素含量增加幅度最大,达48. 1%,平均增加8. 1%,松木次之,水曲柳最低。从除木素效果看,松木预处理后木质素含量相对降低6. 1%,处理效果较好。X射线衍射参数(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反映的LOI(结晶度指数)、HBI(氢键强度指数)变化结果显示,乙醇钠预处理可提高木质纤维素原料的相对结晶度。不同酶剂量和时间点变化的酶水解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和木聚糖的水解得率由大到小依次为预处理杉木>预处理松木>预处理水曲柳。【结论】乙醇钠预处理杉木纤维素含量提高最多,松木次之,水曲柳最低;针叶材的乙醇钠预处理体系处理效果较好;预处理杉木的相对结晶度高于松木和水曲柳;不同酶剂量和时间点变化的酶水解效率研究进一步验证预处理杉木>预处理松木>预处理水曲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