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7)
- 2023(9430)
- 2022(8514)
- 2021(8197)
- 2020(6970)
- 2019(16017)
- 2018(16184)
- 2017(31005)
- 2016(17066)
- 2015(19250)
- 2014(19222)
- 2013(18828)
- 2012(17253)
- 2011(15156)
- 2010(14977)
- 2009(13563)
- 2008(13105)
- 2007(11234)
- 2006(9594)
- 2005(8162)
- 学科
- 济(62221)
- 经济(62154)
- 管理(48011)
- 业(45403)
- 企(38761)
- 企业(38761)
- 方法(31890)
- 数学(27554)
- 数学方法(27148)
- 学(16249)
- 农(15847)
- 财(15533)
- 中国(15112)
- 业经(13828)
- 地方(12382)
- 理论(11968)
- 和(10856)
- 贸(10830)
- 贸易(10823)
- 农业(10673)
- 务(10555)
- 易(10500)
- 财务(10492)
- 财务管理(10468)
- 技术(10443)
- 制(10296)
- 环境(10079)
- 企业财务(9868)
- 银(9157)
- 银行(9116)
- 机构
- 大学(235382)
- 学院(234314)
- 管理(95751)
- 济(84821)
- 理学(83801)
- 理学院(82872)
- 经济(82715)
- 管理学(81219)
- 管理学院(80813)
- 研究(75799)
- 中国(55036)
- 科学(51181)
- 京(50694)
- 农(39696)
- 业大(38542)
- 所(38432)
- 财(37660)
- 研究所(35517)
- 中心(34583)
- 江(32839)
- 北京(31961)
- 农业(31327)
- 财经(30922)
- 范(30601)
- 师范(30252)
- 经(28124)
- 院(28052)
- 州(27426)
- 技术(26500)
- 师范大学(24438)
- 基金
- 项目(168202)
- 科学(130263)
- 研究(120744)
- 基金(120239)
- 家(105513)
- 国家(104643)
- 科学基金(89460)
- 社会(72384)
- 社会科(68445)
- 社会科学(68427)
- 省(66752)
- 基金项目(64915)
- 自然(60792)
- 自然科(59339)
- 自然科学(59320)
- 自然科学基金(58203)
- 划(56158)
- 教育(55244)
- 资助(50230)
- 编号(50046)
- 成果(39870)
- 重点(37233)
- 部(35976)
- 发(35017)
- 创(34829)
- 课题(33986)
- 科研(32732)
- 创新(32411)
- 计划(31490)
- 大学(31297)
共检索到326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汤凤霞 蔡慧农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温旭雯
随着木材资源的日益匮乏,我国丰富的竹材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竹子成材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含有大量淀粉、糖类、蛋白质和其他盐类物质,易引起虫蛀、霉变和腐朽、导致其强度、外观等性能降低,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必须进行防护处理。在竹材的防护处理过程中,竹材的渗透性决定了药剂处理效果的优劣,因此竹材中液体渗透的动态过程和影响因素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在前人对竹木材渗透研究的基础上,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加压浸注设备,深入研究了影响竹材渗透性的三个主要因素:溶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施振华 谭淑清 骆土寿
TWP防腐剂对木腐菌的毒性剂量为2.2—3.2kg/m~3,毒杀双钩异翅长蠹初龄幼虫的剂量为1.0kg/m~3,抑制蓝变菌和霉菌的毒性浓度分别为1%及1.5—2.0%,对雄性小鼠口服半致死剂量(LD_(50))为1301mg/kg,使用时对人、畜和环境比较安全,并保持木材原有色泽。生产性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木生材用2.0—2.5%TWP,满细胞法或振荡加压法处理,净药保持量4±0.7kg/m~3,防腐效果相当干硼酚合剂12kg/m~3,并优于进口防腐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施振华 谭淑清
双钩异翅长蠹是橡胶树锯材及其制品的严重害虫。在海南岛1年完成二至三代,约有16种阔叶材被害。用新的水溶性木材防腐剂TWP进行防治试验的结果:①TWP在木材中保持量1.0kg/m~3,初龄幼虫死亡率100%;②新鲜橡胶树锯材用2%TWP真空加压或振荡加压法处理,药剂保持量不少于3.7kg/m~3,可获得长久的保护效力;③TWP不含氯化酚化合物,对人畜和环境十分安全。
关键词:
双钩异翅长蠹 橡胶木 水溶性防腐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翔 甘炳成 刘本洪
从环境中分离得到降解纤维素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将其制成具有协同作用的不同载体的降解纤维素复合菌剂—水剂和粉剂。设计不同处理,研究其在小麦秸秆还田后不同时间内各类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了秸秆催腐复合菌剂的处理比不添加秸秆催腐复合菌剂的对照更有利于小麦秸秆还田过程中各类微生物的生长,粉剂对小麦秸秆还田过程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的增加作用优于水剂,而水剂中的施用量90 L/hm2优于30 L/hm2,粉剂的施用量30 kg/hm2优于90 kg/hm2。
关键词:
复合菌剂 秸秆还田 微生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芳利 段新芳 文桂峰 毛胜凤
以3~4年生新伐毛竹为试材,以青霉、木霉、黑曲霉为试菌,与常用的竹材防霉剂硼酸(HBO3)、百菌清等进行比较,对壳聚糖金属配合物(CMC)系列的壳聚糖铜配合物(CCC)、壳聚糖锌配合物(CZC)的防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CCC和百菌清对木霉、青霉、黑曲霉防治效果均优于CZC、壳聚糖和硼酸;相比之下,CCC对青霉防治效果优于百菌清,而百菌清对木霉防治效果优于CCC。
关键词:
CMC系列防霉剂 竹材 防霉效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金珍 D.Pascal Kamdem
该研究中测定了蒸馏水、二碘甲烷、甲酰胺和甘油等4种参照液体在不同水基防腐处理(包括铬化砷酸铜CCA以及另外两种商品名为NW和NS的处理)后的木材表面所形成的接触角,并根据酸碱作用理论计算得到其表面自由能及其两个分量———LifshizvanderWaals(LW)分量和酸碱作用(AB)分量.结果表明,NW和CCA处理使木材表面的疏水性有所增加,而NS处理由于早材的水分渗透速率加快总体表现为亲水性增加.利用蒸馏水、二碘甲烷、甲酰胺这3种参照液体计算得到的未处理早材、未处理晚材、CCA处理早材、CCA处理晚材、NW处理早材、NW处理晚材、NS处理早材和NS处理晚材的表面自由能分别为43.1、44....
关键词:
木材 表面自由能 防腐剂 接触角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丽萍 曹金珍 闫丽
为考察用金属盐与硼化物复合处理杉木后,处理材中硼的抗水流失性,采用3种硼化物(硼酸、硼砂、四水合八硼酸二钠)和3种金属盐(硫酸锌、乙酸锌和无水氯化钙),用两步法来复合处理杉木。针对每种金属盐设计了正交试验,考察硼化物种类、金属盐种类和浓度、后处理条件对硼保持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流失试验。结果表明:①将硼化物和金属盐分两步来处理木材,从而提高硼的抗水流失性是可行的;②处理材中硼的保持率随着金属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同时也随着后处理温度的升高而提高;③无水氯化钙对硼的固着效果相对最好,其次是乙酸锌,而硫酸锌对硼的固着效果相对较差;④硼酸与无水氯化钙、硼砂或四水合八硼酸二钠与乙酸锌的组合比该种硼化物与其...
关键词:
杉木 硼化物 金属盐 硼的保持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鲍敏振 于文吉 陈玉和 余养伦 吴再兴 何盛 李能
【目的】探讨铜唑(CuAz)防腐剂对重组木化学组分、防腐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提高重组木的户外耐久性。【方法】采用水溶性CuAz防腐剂对杨木纤维化单板进行常压和真空浸渍处理,以酚醛胶为胶黏剂压制防腐重组木。【结果】CuAz防腐剂能进入导管、木射线和纤维等细胞的细胞腔和细胞壁中,并与细胞壁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发生络合反应。经过白腐采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和褐腐密黏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 12周侵蚀,防腐重组木的质量损失率均小于10%,达到强耐腐等级。防腐重组木的吸水率、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吸水宽度膨胀率均低于未经防腐处理的重组木。同时,防腐重组木的弹性模量和水平剪切强度优于未经防腐处理的重组木,但静曲强度相比对照组有所降低。【结论】CuAz防腐剂处理重组木,可提高重组木耐腐性能,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能。图5表1参1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丽萍 曹金珍
虽然无机硼类化合物(简称硼化物)有着许多其他防腐剂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抗流失性很差。该文采用在硼化物(硼酸、硼砂、四水合八硼酸二钠)中分别添加4种醇类化合物(丙三醇、甘露醇、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1000)来共同处理杉木。实验针对每种醇类化合物设计了1组L9(43)的正交试验,考察硼化物种类、醇的浓度和后处理条件对硼的保持率的影响。流失实验根据美国木材防腐协会标准E11-07进行,并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对处理材的结构进行表征,得到如下结论:①在3种硼化物中,硼酸与醇的组合能在木材中较好地固着;在4种醇类化合物中,聚乙二醇-600对硼化物的固着效果最好,且处理材中...
关键词:
硼化物 醇类化合物 抗流失性 硼的保持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亮 曹金珍 姜卸宏 刘如
为了提高人工林杨木的力学性能和耐腐性,采用蒙脱土(MMT)-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复合防腐剂(ODP),通过满细胞法处理杨木试材,分析了防腐处理材的增重率、DDAC保持量、有机蒙脱土(OMMT)在木材内部的分布、横纹抗压强度和耐腐性。结果表明:OMMT的引入使试材增重率增加,DDAC保持量下降;OMMT绝大部分以颗粒存在于木材导管腔中,部分尺寸较小的颗粒和剥离片层可以通过纹孔,很难进入细胞壁;ODP处理材的横纹抗压强度比蒸馏水处理材提高了27%;相对于DDAC处理材,ODP处理材的耐腐性比单组分DDAC处理材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祥坤 于新 朱超 胡兆平 范玲超
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但磷肥的当季利用率较低,大部分被土壤固定形成难溶性的磷酸盐。农业生产中过量的磷肥投入又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而磷矿资源作为一种非可再生资源,过量的开采也会导致日益匮乏,逐步走向枯竭。所以如何提高土壤难溶性磷的利用率成为研究的难点问题,解磷微生物由于可以转化土壤中的无效磷被作物吸收利用,同时具有改善土壤、生态无污染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掌握国内外解磷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状况,从而为解磷微生物在土壤磷资源利用方面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对土壤中解磷微生物的种类、土壤分布特点、解磷机理以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概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虽然目前对解磷微生物的研究经历了较长时间,但研究基础比较薄弱,应用研究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农业应用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解磷微生物肥料的研制处于初始阶段,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开展解磷微生物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于提高土壤磷素吸收利用、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磷素 解磷微生物 解磷机理 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波 陈倩倩 王阶平 阮传清 陈燕萍 夏江平 车建美 陈峥 潘志针 文笑 朱育菁 张海峰 郑雪芳
【目的】利用微生物发酵床作为发酵槽,猪粪氮素连续流加中温好氧发酵,将通过宏基因检测鉴定到的微生物组称为整合微生物组,生产高含菌量整合微生物组菌剂,作为植物病害生防菌剂。【方法】生产工艺:原料配制→发酵床发酵→猪粪氮素连续流加→好氧发酵控制→产品加工→产品包装等。生产技术:利用养猪使用1年以上的微生物发酵床,添加一层10 cm厚的30%豆饼粉+70%杏鲍菇菌糠垫料,每平方米1头猪作为猪粪氮素连续流加营养来源,每天翻耕1次,连续好氧发酵20 d后,取出上层20 cm的垫料,进入晾晒、粉碎、分筛、包装,加工成整合微生物组菌剂。【结果】整合微生物组菌剂产品技术指标:含水量29.74%,pH 7.56,有机质含量44.46%,全氮含量2.23%,腐殖酸含量11.20%,粗纤维含量14.06%,含菌量145×10~(8 )cfu/g。宏基因组测定结果表明,菌剂样品序列(reads)条数平均值为99 701.75,每克菌剂含有细菌39门、96纲、189目、383科、786属、1 281种;其中,芽孢杆菌46种,9种为中国新记录种,即:(1)嗜气芽孢杆菌(Bacillus aerophilus)、(2)蚯蚓芽孢杆菌(Bacillus eiseniae)、(3)丝状芽孢杆菌(Bacillus filamentosus)、(4)柯赫芽孢杆菌(Bacillus kochii)、(5)根际芽孢杆菌(Bacillus rhizosphaerae)、(6)长型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macroides)、(7)淤泥大洋芽孢杆菌(Oceanobacillus caeni)、(8)拾蛤鸟氨酸芽孢杆菌(Ornithinibacillus scapharcae)、(9)海洋枝芽孢杆菌(Virgibacillus oceani);未发现猪细菌病原。可培养法分离的芽孢杆菌活菌数2.062×10~(8 )cfu/g,宏基因组测定结果中,芽孢杆菌的总丰度为1.42%,以此推算菌剂有效细菌总含量145×10~(8 )cfu/g。整合微生物组菌剂浸出液处理组的绿豆发芽率为96.67%,与清水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胚根长比对照增加了58.08%。用5%—10%的菌剂配制成育苗基质,番茄出苗率提高了3.0%,株高增加了25.1%,对番茄青枯病的校正防治效果可达79.41%。整合微生物组菌剂的产品质量标准参考农业农村部生物有机肥标准(NY884-2012),初步确定为:有机质≥40%,含水量≤30%,pH 5.5—7.5,粪大肠菌群数≤100个/g,蛔虫卵死亡率>95%,有效期>6个月;重金属含量满足标准要求: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