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9)
- 2023(12834)
- 2022(10677)
- 2021(9808)
- 2020(8058)
- 2019(18369)
- 2018(18629)
- 2017(35365)
- 2016(19488)
- 2015(21961)
- 2014(22196)
- 2013(21629)
- 2012(19607)
- 2011(17356)
- 2010(17002)
- 2009(15153)
- 2008(14312)
- 2007(12403)
- 2006(10787)
- 2005(9376)
- 学科
- 济(74245)
- 经济(74159)
- 管理(55863)
- 业(51362)
- 企(42543)
- 企业(42543)
- 方法(33132)
- 数学(28412)
- 数学方法(28077)
- 农(21074)
- 中国(20691)
- 学(19778)
- 业经(17922)
- 财(17408)
- 环境(15918)
- 地方(15861)
- 农业(14183)
- 理论(13192)
- 和(13125)
- 制(12271)
- 贸(12247)
- 贸易(12240)
- 易(11870)
- 划(11825)
- 技术(11806)
- 务(11320)
- 财务(11251)
- 财务管理(11233)
- 企业财务(10668)
- 教育(10598)
- 机构
- 大学(272588)
- 学院(270583)
- 管理(107217)
- 济(101037)
- 经济(98734)
- 理学(93332)
- 理学院(92313)
- 研究(91105)
- 管理学(90508)
- 管理学院(90056)
- 中国(65119)
- 科学(60985)
- 京(58428)
- 农(47968)
- 所(46124)
- 业大(44984)
- 财(44504)
- 研究所(42688)
- 中心(40942)
- 江(38578)
- 农业(37777)
- 北京(36601)
- 财经(36240)
- 范(36220)
- 师范(35685)
- 院(33675)
- 经(33045)
- 州(31494)
- 技术(30183)
- 经济学(29534)
- 基金
- 项目(195289)
- 科学(152032)
- 基金(140560)
- 研究(139953)
- 家(124000)
- 国家(123007)
- 科学基金(105048)
- 社会(85550)
- 社会科(80917)
- 社会科学(80895)
- 省(77486)
- 基金项目(75644)
- 自然(70494)
- 自然科(68814)
- 自然科学(68794)
- 自然科学基金(67551)
- 划(65081)
- 教育(63772)
- 资助(56877)
- 编号(56818)
- 成果(45317)
- 重点(43844)
- 发(41715)
- 部(41489)
- 创(40291)
- 课题(39256)
- 科研(37711)
- 创新(37619)
- 计划(36518)
- 大学(36420)
- 期刊
- 济(107728)
- 经济(107728)
- 研究(75748)
- 中国(48891)
- 学报(48849)
- 农(43914)
- 科学(43190)
- 管理(40135)
- 大学(36114)
- 学学(34065)
- 财(32409)
- 教育(31032)
- 农业(30903)
- 技术(24545)
- 融(19816)
- 金融(19816)
- 业经(18335)
- 经济研究(16759)
- 财经(16694)
- 业(15893)
- 图书(15600)
- 问题(14586)
- 科技(14499)
- 经(14117)
- 版(13466)
- 理论(13288)
- 业大(13135)
- 实践(12421)
- 践(12421)
- 技术经济(12315)
共检索到382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洪钟 王沐婉 沐红元 米健 吴永红
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X-NM1是从盐湖附近土壤中筛选出的高效碳酸盐矿化菌株,该文以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段剧烈砂化白云岩为例,利用表皮葡萄球菌X-NM1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加固剧烈砂化白云岩。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碳酸钙生成含量和微观结构分析等实验,探讨不同胶结液浓度、初始相对密度以及注浆轮次等因素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加固后样品的碳酸钙含量、干密度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胶结液浓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最优的胶结液浓度为2mol/L。增加注浆轮次和初始相对密度均可提高砂化白云岩柱体各项物理力学指标,注浆轮次为3轮时,样品的碳酸钙含量达29.62%,强度达7.69MPa。2)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结果显示碳酸钙晶体有效填充了白云岩颗粒表面的孔隙,胶结了白云岩固体颗粒,对于提高整体强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X-NM1表皮葡萄球菌能有效诱导生成碳酸钙,对加固剧烈砂化白云岩的效果明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静
随着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多的溶洞旅游资源在我国被开发,其中的碳酸钙沉积景观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由于其形成环境比较封闭,随着开放时间的推移,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风化、破损现象,因此溶洞景区一般被视为生命周期较短。为了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溶洞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体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本文从碳酸钙沉积景观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入手,通过分析洞穴水溶液中CO2溶解度影响因子,即水溶液温度和水溶液与洞穴环境之间的CO2分压差(ΔPCO2),从旅游活动的影响角度,对游客的热源与CO2源效应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游客影响和景观形成过程研究的措施,即采用分流游客和水文地球化学实验方法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习 马美湖
【目的】通过酸性介于碳酸和柠檬酸之间的有机酸与蛋壳反应制得有机酸钙,再与柠檬酸反应,置换出柠檬酸钙。【方法】试验对有机酸进行筛选,选定有机酸为乙酸。对试验过程中的各个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试验进行优化,然后对产品进行纯化处理。【结果】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蛋壳过量30%、固液比1﹕19.8、蛋壳粉与乙酸在25.4℃下反应3.5h、柠檬酸与乙酸钙在50℃下反应3h、加入柠檬酸的不足量为25.4%。【结论】在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利用蛋壳制备柠檬酸钙的产率为86.2%,纯化后的最终产率为85.4%,纯度达99%以上。
关键词:
禽蛋 蛋壳 柠檬酸钙 综合利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凌宁 荀卫兵 沈其荣
根际沉积碳与秸秆碳输入是植物-土壤-微生物交互作用的纽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具有巨大的影响。然而,这些碳的输入会使氮素发生强烈的生物固持作用,造成土壤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氮素竞争。这不仅会对作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会改变土壤有机碳氮的稳定性。国内、外前期的研究工作虽对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质的周转情况有一定认知,但受传统研究方法局限,并未全面阐述植物源有机碳在作物与微生物氮素竞争以及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演替过程中的驱动作用。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荐秸秆全量还田的大背景下,理解全量秸秆还田下作物与微生物氮素竞争机制及其调控途径对建立合理的秸秆还田管理措施、改善土壤有机质稳定性并提高氮素利用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秸秆还田下作物与微生物间的氮素竞争规律,以及根际沉积碳与秸秆碳共存下根际激发效应的发生机制及其生态重要性,同时介绍了根际沉积碳与秸秆碳共存下植物和微生物间氮素竞争的关键微生物菌群研究的主流观点和方法,并提出根际沉积碳与秸秆碳共存下作物与微生物氮素竞争机制及其调控途径,以期为提升作物对氮素的吸收以及土壤中氮素的利用效率,减少传统化学肥料的施用,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根际沉积 秸秆还田 微生物群落 氮素竞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洁 王戈 程海涛 史强 任文涵
采用离子溶液反应法将碳酸钙沉积到竹纤维上,研究在不同浓度氯化钙溶液下的碳酸钙原位沉积情况及其对单根竹纤维表面形貌、粗糙度及润湿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钙溶液浓度的增大,碳酸钙吸附量呈上升趋势,从0.97%增至12.3%;碳酸钙由分散性较好的不规则四面体单晶逐渐团聚生长为球形或椭球形,单晶为60nm左右;附着的碳酸钙颗粒改变了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和浸润性能;不同水平间改性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和静态接触角存在显著差异,氯化钙溶液浓度为0.3mol/L时,单根竹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值达到最大、静态接触角最小。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竹纤维 表面粗糙度 润湿性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婧 刘田 关连珠
为探讨土壤中碳酸钙对土壤吸持固定酚类污染物能力的影响,采用人工陈化培养的方法获得碳酸钙含量不同的供试土壤,利用供试土壤对苯酚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各处理土壤对苯酚的吸附量随苯酚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对苯酚的吸附均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Fruendlich吸附等温式加以描述。从方程拟合结果看,当碳酸钙含量为227.1g.kg-1时,土壤对苯酚的最大吸附量显著降低,达3333.33mg.kg-1,降低率达33.33%。碳酸钙含量低于227.1g.kg-1时,最大吸附量虽无明显差异,但土壤对苯酚的吸附强度却随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这有可能影响到苯酚的解吸行为。土壤...
关键词:
土壤 碳酸钙 苯酚 吸附特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翟海佳 郑忠明 金中文 陆开宏 孙芳 汪洋 李越蜀
于2010年7—10月,选择浙江省宁波市3个凡纳滨对虾覆膜养殖池塘进行水质、沉积物理化因子的研究,并采用磷脂脂肪酸谱图(PLFA)法研究了沉积微生物在不同养殖阶段的群落结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整个凡纳滨对虾养殖期间,沉积物PLFAs组成以饱和脂肪酸、支链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环丙烷脂肪酸含量较少。微生物总生物量、细菌生物量和真菌生物量伴随着养殖的进行都明显增加。虽然沉积物微生物是以细菌为主体,但真菌更适应沉积物的环境,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比值在不断降低。G+细菌与G-细菌的比值表现在养殖后期比中期有所下降,但在末期变化不明显。冗余分析(RDA)表明,微生物...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超 朱玲 毛玉泽 范艳君 周春娅 杨傲傲 朱伟 庄志猛
通过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对象山港南沙岛不同养殖模式(贝类养殖、藻类养殖及网箱养殖)表层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共获取136个OUT。其中,贝类养殖区、藻类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OTU分别为58、48和57个。各站位OTU分布差异明显,表现出高度的多样性。基于16S rDNA序列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分析表明,网箱养殖区丰富度指数ACE为739,香浓指数H?为3.8,均为最高值,丰富度指数Chao为245,略低于于贝类养殖区。贝类养殖区丰富度指数Chao为303,在各养殖区中最高。藻类养殖区丰富度指数ACE为174、Chao为89,香浓指数H?为3.6,均为最低值。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魏星 王丽 王紫玄 彭青卿 李咏琪 许元棋 方家松 刘如龙
深渊是迄今人类认识最少的海洋环境之一。深渊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生物量,表现出活跃的有机碳周转特征,是深海有机碳降解的“热点”区域。然而,人类对深渊微生物的物种组成和代谢潜力还知之甚少。本文通过宏基因组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表层沉积物(水深10,853米)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特征,揭示深渊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驱动深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潜在机制及其相应的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是马里亚纳海沟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的优势类群。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的代谢分析表明其主要营异养代谢,可以降解多种有机物,包括一些难降解有机碳化合物(如邻苯二甲酸盐或其他芳香族化合物)。这些结果说明深渊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群落具有多样化的有机碳代谢能力,可以支持其开展活跃的有机碳降解过程。除了异养代谢过程,氨氧化等自养代谢过程在本研究的深渊微生物群落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说明自养固碳可能是深渊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的重要来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红朝 秦红灵 刘守龙 聂三安 魏文学 吴金水
减缓大气"温室效应"是目前最重要且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自养微生物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和不容忽视的固碳潜力,研究微生物固定CO2的分子生态机理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目前发现的5条主要生物固碳途径中,卡尔文循环是自养生物固定CO2的主要途径,其中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是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因此RubisCO及其编码基因被许多学者用于不同生态环境中固碳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研究。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生生态系统,揭示了不同水生生态系统中固碳微生物的群落特点及其对不同生境的响应规律。近几年,随着陆地生态系统固碳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国外学者...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婧 赵亚平 关连珠
游离碳酸钙是我国北方石灰性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密切影响着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以及土壤的环境学效应,但是将游离碳酸钙作为土壤重要组成物质而探讨其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尤其是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较少。通过研究探讨碳酸钙与土壤pH值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碳酸钙含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游离碳酸钙对土壤生物学性质及土壤环境效应的影响提供理论参考。采用实验室模拟培养及分析测试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土壤pH随游离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趋近于达到该试验条件下的最大值(pH=8.19),但并非呈直线相关,而是呈非线性相关关系。中性磷酸酶活性和转化酶随碳酸钙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
关键词:
土壤 游离碳酸钙 pH值 酶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彬 刘俊泽 陈志杰 黄凯 李延森 李春梅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甘蔗提取物(SCE)对敌草快诱导断奶仔猪氧化损伤的防护效果及其肠道微生物的参与机制。[方法]选择28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Cont)组、敌草快(Diqu)组、1%(质量分数)甘蔗提取物添加(SCE1)组和2%甘蔗提取物添加(SCE2)组。后3组在第21天早晨空腹腹腔注射10 mg·kg~(-1)敌草快溶液,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第24天屠宰,取血样测定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二胺氧化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和免疫球蛋白,取结肠食靡样品测定并分析细菌群落。[结果]注射敌草快后72 h内,Diqu组和SCE1组仔猪体质量呈现负增长,添加2%SCE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改善饲料转化效率(P<0.05)。同时提高血液免疫球蛋白IgM水平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在肠道微生物方面,4个组间的结肠微生物β多样性具有显著差异。在门水平上,SCE2组结肠中的螺旋菌门、广古菌门和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Diqu组(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珊 周汇 单胜道
以竹炭为载体,将硝化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固定在竹炭(比表面积365m2.g-1,孔比容积0.34mL.g-1)上,研究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对氨氮的去除及影响因素。考察初始氨氮质量浓度、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溶解氧、pH等因素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研究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去除氨氮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竹炭吸附法和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氨氮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初始氨氮质量浓度、竹炭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溶解氧、pH等因素均影响氨氮的去除效果。随竹炭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增加,氨氮去除率和去除量均趋于增大,但投加量增加到一定量时,氨氮去除率和去除量增幅均趋缓。pH为8的偏碱性环境利于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对氨氮的去除。竹炭固定化...
关键词:
竹炭 固定化 微生物 氨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伍华雯 陆开宏 钱伟 郑忠明 陈辉煌 万莉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固定化菌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弯曲芽孢杆菌(B.flexus)和大型水生植物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为实验材料,研究微生物与水生植物两者单独或联合作用等不同处理模式对水体不同形态氮素的去除效果及氨化细菌(AB)、亚硝化细菌(NOB)、硝化细菌(NB)和反硝化细菌(DB)4类氮循环细菌的动态分布情况,实验阶段为25 d。结果表明,与固定化微生物(I)、粉绿狐尾藻(M)分别单独作用相比,两者联合作用(I+M)对水体氮素和CODMn的去除效果显著。比较实验前15天,I+M对养殖废水亚硝态氮(NO2-N)和铵态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曹宇
酸是阻碍纸质文献长久保存的主要因素,若任由纸质文献酸化则会导致文献实体和信息的损坏。对脆化纸质文献进行脱酸加固后,碳化文献基本呈现可用状态,脆化文献的性能也有所提高。脆化文献在脱酸时应注意不能脱酸过度,否则会引发文献碱性物质超标而导致性能的降低。
关键词:
碳化文献 脆化文献 脱酸 加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