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5)
- 2023(10132)
- 2022(9023)
- 2021(8481)
- 2020(7022)
- 2019(16187)
- 2018(16213)
- 2017(31126)
- 2016(17017)
- 2015(18995)
- 2014(18795)
- 2013(18596)
- 2012(16937)
- 2011(14981)
- 2010(14559)
- 2009(13198)
- 2008(12505)
- 2007(10635)
- 2006(9106)
- 2005(7742)
- 学科
- 济(62670)
- 经济(62605)
- 管理(48541)
- 业(45615)
- 企(38250)
- 企业(38250)
- 方法(31034)
- 数学(26847)
- 数学方法(26518)
- 农(16992)
- 学(16811)
- 中国(15450)
- 财(15179)
- 业经(14141)
- 环境(13686)
- 地方(12970)
- 农业(11518)
- 和(11195)
- 理论(11153)
- 贸(10807)
- 贸易(10802)
- 技术(10713)
- 划(10557)
- 易(10478)
- 务(10100)
- 财务(10042)
- 财务管理(10028)
- 制(9664)
- 企业财务(9502)
- 教育(8849)
- 机构
- 大学(235931)
- 学院(234175)
- 管理(95620)
- 济(86784)
- 经济(84782)
- 理学(84081)
- 理学院(83157)
- 管理学(81607)
- 管理学院(81209)
- 研究(77551)
- 中国(55016)
- 科学(52401)
- 京(49994)
- 农(41378)
- 业大(39421)
- 所(39240)
- 财(37598)
- 研究所(36480)
- 中心(34892)
- 农业(32827)
- 江(32215)
- 北京(31217)
- 财经(31134)
- 范(30525)
- 师范(30129)
- 院(28629)
- 经(28413)
- 州(26685)
- 技术(25723)
- 经济学(24869)
- 基金
- 项目(171768)
- 科学(133888)
- 基金(124121)
- 研究(122320)
- 家(109514)
- 国家(108620)
- 科学基金(92898)
- 社会(74823)
- 社会科(70811)
- 社会科学(70788)
- 省(68124)
- 基金项目(67084)
- 自然(62972)
- 自然科(61465)
- 自然科学(61447)
- 自然科学基金(60295)
- 划(57473)
- 教育(55066)
- 资助(50838)
- 编号(49517)
- 成果(39050)
- 重点(38394)
- 部(36619)
- 发(36491)
- 创(36065)
- 课题(33667)
- 创新(33641)
- 科研(33609)
- 计划(32691)
- 大学(31535)
共检索到322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花莉 解井坤 朱超 马宏瑞 彭香玉
近年来,随着印染与染料工业的发展,染料的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多,由染料废水造成的污染呈增加的趋势,开发环境友好、高效、快速、低成本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利用微生物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应用和研究居于首位,许多研究者致力于高效脱色偶氮染料微生物的筛选、分离和驯化。文章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对偶氮染料的脱色机制,并对目前研究所涉及的细菌、真菌、藻类以及混合菌群脱色偶氮染料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内容进行了展望,为偶氮染料废水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偶氮染料 脱色降解 细菌 真菌 混合菌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生浩 史玉英 娄无忌 邵劲松
从受染料污染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24株具有染料脱色能力的细菌。从中筛选出对酸性大红(GR)和酸性黑(ATT)染料脱色能力较强的棒杆菌L-6和L-D。它们均能以GR和 ATT作为唯一C源和唯一N源进行生长。在pH6.O~7.5,温度为30~35 C范围内对GR和 ATT的脱色率均在80%以上。染料经降解后,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表明,可见光区吸收峰明显消失,紫外区的光吸收峰有所增加,染料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关键词:
偶氮染料 棒杆菌 脱色 降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峙晖 吴静雨 梁剑茹 周立祥
以尿素为均相沉淀剂,无模板水热合成了纳米棒状的β-FeOOH。采用X射线衍射和场致扫描电镜技术表征制备样品。在异相光芬顿反应中研究β-FeOOH降解甲基橙的效率。结果显示:50 min内甲基橙能被异相光催化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降解100%;当反应液初始pH值增加到9.5,50 min内甲基橙的降解效率仅下降到93.45%,这意味着制备的β-FeOOH催化剂能很好地克服均相光芬顿反应中pH值范围狭窄的缺点。β-FeOOH催化剂的装载量和H2O2浓度同样对甲基橙降解效率有重要影响。β-FeOOH催化剂多次重复使用后仍然具有保持较高催化活性的能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郭瑶 董旭杰 曹福祥 龙绛雪
为探讨白腐真菌对偶氮类、三苯甲烷类、醌胺类等染料的脱色降解作用,用Fomes lignosus对偶氮类染料中的刚果红、醌亚胺类中的结晶紫和三苯甲烷类中的中性红的脱色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质层孔菌对各种染料均有降解作用,而对醌亚胺类染料结晶紫的脱色率最高为55.27%(12 h),最佳添加时间为第4 d,最佳温度为35℃,脱色时间在32 h时脱色率达到75%以上。
关键词:
木质层孔菌 染料 脱色降解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梦扬 姚泽秀 李永春 吴涵韬 徐秋芳 魏健 秦华
应用平板分离培养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序列分析的方法,筛选鉴定集约栽培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林土壤中染料降解真菌菌株,并通过摇瓶发酵研究其染料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分离频次最高的真菌种类为木霉菌属trichoderma,对5株接种到苯胺蓝平板上能形成明显水解圈的真菌分离物,测试它们对偶氮和三苯甲烷类染料的降解能力。综合脱色效果较好的菌株为p7-2-3和p12-2-4,its序列比对和形态学观察表明菌株分别是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和木霉菌trichoderma sp.,接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娟 赵妮 张吉斌 邵宗泽 刘子铎 喻子牛
以深海盐单胞菌V3a′(Halomonas sp.V3a′)合成的新型微生物絮凝剂HBF-3对刚果红模拟染料废水进行脱色试验,探讨HBF-3加入量、溶液pH、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与活性炭和壳聚糖对刚果红染料的脱色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增加HBF-3的加入量可以提高对刚果红溶液的脱色效果,HBF-3质量浓度为100mg/L时对200mg/L刚果红的去除率达83.7%;HBF-3对染料废水脱色效果受pH值的影响大,pH值在5.0~6.0时,HBF-3对刚果红溶液的脱色效果较弱,为41.1%左右;pH值在7.0~9.0之间变化时,脱色率稳定在88.7%左右;在10~70℃范围内絮凝率随温度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云柯 周云横 卫亚红
聚乙烯醇(PVA)因具有良好的粘附性、浆膜强韧性和耐磨性而被广泛应用,已成为全球需求量最大的高分子聚合材料之一。因此PVA的降解也受到了关注,对PVA降解微生物的采样环境和筛选方法、降解微生物的存在形式和降解机理研究现状进行疏理,分析降解微生物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限制因素,并对今后PVA降解微生物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聚乙烯醇 降解菌 降解机理 研究进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中利 崔利霞 黄彦 闫新 何健 李顺鹏
农药污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环境污染热点问题。微生物因其种类丰富、分布广泛、适应性强和代谢途径多样的特点显现出自身在农药污染治理方面的优势。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重点开放实验室在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方面取得的进展,从降解性微生物资源的分离收集,到微生物降解代谢途径分析、降解过程中的关键基因或基因簇的克隆,及在微生物遗传操作方法 SEFA PCR(self-formed adaptor PCR)、基因工程菌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旨在为降解性微生物在环境修复、生物转化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罗海健 魏熙宇 柯丁宁 李朝林 王文辉
结合环境污染治理的实际问题及学科研究前沿技术,设计了硫化钼(MoS_2)强化FeOCl类芬顿处理偶氮染料的探索型综合实验。采用直接煅烧法制备FeOCl/MoS_2复合催化剂,探索FeOCl/MoS_2/H_2O_2类芬顿氧化体系对偶氮染料金橙Ⅱ的降解性能,并优化反应体系中的各项影响因素。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子顺磁共振(EPR)等分析表征手段,揭示了MoS_2强化FeOCl类芬顿催化降解过程的作用机制。该综合实验将学科前沿技术与本科实验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适合用作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教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茹 武觐文
为寻找降解丙烯酰胺的微生物处理法 ,用选择性培养基加富培养的方法 ,从自然界筛选能分解丙烯酰胺单体的微生物 .在含有丙烯酰胺单体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实验 ,测定降解效果 ,从中筛选出了降解效果较好的菌株B99 0 8,并初步鉴定其为节细菌属的一种 (Arthrobactersp .)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筛选 降解 菌株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如新 沈标 李顺鹏
以一氯苯为唯一碳源,从某化工厂废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一株一氯苯降解菌,初步鉴定属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用气相色谱法测得该菌在3周内的氯苯降解率为33%。不同的质粒消除试验结果表明,该菌质粒很稳定。已成功地将质粒转移到大肠杆菌(E.coliJF803)中。该转化子能利用一氯苯为唯一碳源生长,且转化子中有与原菌株电泳迁移率相同的质粒。因此,可以认为该质粒携带有降解一氯苯的基因。
关键词:
一氯苯 生物降解 质粒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存 池玉杰
为进一步鉴定试验菌株及明确一色齿毛菌CB1(Cerena unicolor CB1)对活性染料的脱色效果,在对该菌株ITS序列克隆的基础上,进行了其对活性黑和活性红2种活性染料脱色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C.unicolor CB1与17个同种其他菌株的ITS序列相似性为93%~99%,说明试验菌株为一色齿毛菌。染料脱色结果表明,250 mg/L的活性黑对C.unicolor CB1的脱色产生明显的抑制,而500 mg/L的活性红对该菌株的脱色抑制不明显。C.unicolor CB1对活性黑和活性红的脱色最适碳源分别是果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分别是尿素和硝酸铵;最适Cu2+和Mn2+添加浓度都为0...
关键词:
一色齿毛菌 ITS序列 活性染料 脱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侯海军 秦红灵 陈春兰 魏文学
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土壤微生物参与氮素循环的三个重要方面。自分子生态学方法应用于土壤学后,土壤微生物作用于氮素循环过程的机理研究取得了若干重要进展。包括:1)利用固氮菌的nifH基因作为分子标记研究有机质、氮素与固氮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发现固氮微生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然而,固氮微生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与土壤速效N含量呈负相关,施用氮肥会抑制固氮微生物的生长,施氮土壤固氮微生物数量减少,多样性降低。2)以氨氧化微生物功能基因为探针,揭示了土壤pH与氨氧化微生物分布关系密切,碱性土壤中氨氧化细菌是硝化作用主要参与者,而酸性土壤中氨氧化古菌是硝化作用的主导者。土壤中N...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素英 陶光灿 谢光辉 沈德龙 李俊 路宝庆
综合分析了我国近 10年来对微生物肥料 (根瘤菌肥料除外 ) ,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改良品质方面的应用效果。微生物肥料与化肥、有机肥等混合施用 ,比传统施肥增产的报道占 98% ,其中增产幅度超过 5 %的报道占87.4 % ,超过 10 %的占 5 6 .6 %。微生物肥料种类以固氮菌类、解磷细菌类、解钾菌类和复合微生物肥料为主 ;菌根菌类、复合微生物肥料、PGPR类、固氮菌类、光合细菌类和解钾菌微生物肥料的平均增产率依次为 2 2 .3%、2 1.2 %、16 .5 %、14 .7%、13.6 %和 12 .2 %。微生物肥料在作物上应用最多的是禾谷类作物 ,其次是油料类和纤维类作物 ,应用...
关键词:
综述 微生物肥料 作物产量 作物品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磊 赵敏 赵丽艳 梁书诚 李泰仑 杜美惠
为了研究血红密孔菌漆酶重组表达后的酶学性质和染料脱色效果,利用超滤、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从毕赤酵母发酵液中纯化出重组漆酶。结果表明:重组漆酶分子质量为62.8kD,氧化底物2,2′-连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丁香醛连氮和2,6-二甲氧基苯酚的最适pH分别为2.2、4.2和4.0,动力学常数Km分别为20.73、48.48和1252.39μmol/L;该漆酶在有机溶剂中的活性稳定性:甲醇>乙醇>丙酮>二甲基亚砜;在铜离子和铝离子中酶活比较稳定,汞离子对酶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纯化的重组漆酶在无介体时可有效脱色RB亮蓝,但对靛红和结晶紫的脱色较为缓慢;当添加介体ABTS...
关键词:
漆酶 酶学性质 介体 染料脱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