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1)
- 2023(7233)
- 2022(5949)
- 2021(5665)
- 2020(4753)
- 2019(10186)
- 2018(10370)
- 2017(19154)
- 2016(10492)
- 2015(11647)
- 2014(11521)
- 2013(11373)
- 2012(10741)
- 2011(9706)
- 2010(10020)
- 2009(9184)
- 2008(9262)
- 2007(8804)
- 2006(7806)
- 2005(6901)
- 学科
- 农(44756)
- 济(42625)
- 经济(42590)
- 业(39878)
- 农业(29786)
- 管理(24119)
- 企(19341)
- 企业(19341)
- 业经(14782)
- 方法(14376)
- 技术(13293)
- 数学(12545)
- 数学方法(12310)
- 学(11231)
- 中国(10478)
- 农业经济(10003)
- 制(8987)
- 村(8940)
- 农村(8926)
- 发(8765)
- 地方(8195)
- 贸(7871)
- 贸易(7869)
- 易(7715)
- 发展(7347)
- 展(7339)
- 土地(7265)
- 策(7196)
- 及其(7096)
- 劳(6868)
- 机构
- 学院(157959)
- 大学(150936)
- 济(61950)
- 经济(60593)
- 研究(57356)
- 管理(56588)
- 农(54879)
- 理学(49034)
- 理学院(48488)
- 管理学(47376)
- 管理学院(47111)
- 中国(43425)
- 农业(42179)
- 科学(39257)
- 业大(34899)
- 京(32481)
- 所(31310)
- 研究所(28807)
- 中心(27011)
- 江(25998)
- 农业大学(25743)
- 财(23512)
- 省(21493)
- 业(21227)
- 范(21169)
- 师范(20881)
- 州(19850)
- 北京(19612)
- 院(19543)
- 技术(19503)
- 基金
- 项目(107221)
- 科学(82669)
- 研究(77986)
- 基金(75187)
- 家(67545)
- 国家(66866)
- 科学基金(55386)
- 社会(47391)
- 省(45339)
- 社会科(44420)
- 社会科学(44406)
- 基金项目(40299)
- 划(36589)
- 自然(35920)
- 自然科(35059)
- 自然科学(35048)
- 自然科学基金(34386)
- 教育(34039)
- 编号(33459)
- 农(30958)
- 资助(29468)
- 成果(25867)
- 发(25143)
- 重点(24477)
- 创(23076)
- 部(23012)
- 课题(22467)
- 业(22231)
- 创新(21676)
- 计划(20946)
- 期刊
- 济(77155)
- 经济(77155)
- 农(60207)
- 农业(41178)
- 研究(39748)
- 中国(35813)
- 学报(31430)
- 科学(28593)
- 大学(23759)
- 学学(23035)
- 业经(19397)
- 业(19074)
- 技术(16386)
- 教育(16176)
- 管理(16141)
- 财(15950)
- 融(14997)
- 金融(14997)
- 农业经济(13372)
- 农村(13115)
- 村(13115)
- 版(11591)
- 业大(11153)
- 问题(10977)
- 世界(10068)
- 科技(9882)
- 农业大学(9663)
- 技术经济(9544)
- 经济研究(8961)
- 农村经济(8758)
共检索到236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丽云 孙培龙 张立钦
针对国内外微生物农药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综述了微胶囊技术应用于微生物农药中的意义及微生物农药微胶囊化的控制释放作用的特点 ,阐述了界面聚合法和凝聚相分离法是微生物微胶囊制备的主要方法 ,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表 1参 1 1
关键词:
微胶囊技术 微生物农药 控制释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智 孙运军 钱荣华 丁学知 夏立秋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安全型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应用,生物农药年产值不断攀升,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微生物农药是生物农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农药研究应用的主要方向。安全型生物农药代替有残留化学农药,高效的基因工程产品代替天然生物制剂将是未来农药市场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安全型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翠莲 董广平 程杰 周艺峰 聂王焰
在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期间,采用18 % 灭幼脲3 号微胶囊80 % 与其它农药微胶囊20 % 的混合剂,在松林喷雾防治松褐天牛成虫是有效的。以灭幼脲3 号微胶囊加安高杀4 号微胶囊( 杂环类) 防治效果最佳,无论是当时药效,还是10 天、20 天、30 天后的持续药效均达100 % 。灭幼脲3 号微胶囊加安高杀1 号微胶囊( 拟除虫菊酯类) ,灭幼脲3 号微胶囊加安高杀3 号微胶囊( 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复配) 防治的效果也较好,但30 天后的持效有所降低。灭幼脲3 号微胶囊加安高杀2 号微胶囊( 有机磷类) 的防治效果稍差,单纯使用灭幼脲3 号微胶囊防治松褐天牛成虫无论是药效、持效都比不上混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拉 吕少一 傅峰 黄景达 王思群
随着市场需求对木质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以及其他材料竞争的加剧,木质材料的功能化已成为拓宽木质产品使用范围、提高产品社会经济附加值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微胶囊技术是一门蓬勃发展的交叉性技术,具有控制释放和高效阻隔的特殊优势,为木质功能材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平台。通过微胶囊化处理,具备电学、磁学、光学、声学、热学、力学、化学以及生物医学等功能特性的单元被分割成稳定的微小粒子,显著增大了功能单元的比表面积,增强了其功能效应。依据产品对单一或复合功能特性的需求,将这些尺寸很小的功能体均匀地导入木质材料内部或者富集于其表面,可以明显降低功能单元的消耗量,制备出效能持久的木质功能材料。在木材防腐处...
关键词:
微胶囊 木质功能材料 应用 发展趋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文龙 郭玉蓉 李帅 张娟
多酚微胶囊化技术是将多酚包埋、封存在微型胶囊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近年来,微胶囊化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多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微胶囊技术的原理、组成和方法,着重阐述了多酚微胶囊产品的研究进展和特性评价指标,讨论了目前多酚微胶囊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多酚 微胶囊 特性分析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红春 牛永盛
以吡虫啉为模型药物,聚碳酸亚丙酯为囊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合物微胶囊,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以新材料、新技术、现在分析手段为特色,综合了前沿聚合物微胶囊制备技术和现代测试手段,简要阐述了实验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
聚合物微胶囊 实验教学 扫描电子显微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余华星
1997—2003年在浙江余杭开展白捕特微胶囊防治白蚁试验,5种药剂质量浓度(62 5,125,250,500,1000mg·kg-1)的触杀作用试验结果均达100%,最低质量浓度62 5mg·kg-13d后的死亡率也达到100%;驱避效应、木块抗蚁效果理想,只有经低质量浓度(62 5mg·kg-1)处理过的土壤,白蚁才能穿越一定距离。野外土壤处理试验,经250~1000mg·kg-1药剂质量浓度处理过的土壤对白蚁的防治效果与药液浓度呈正相关趋势,其中1000mg·kg-1浓度组,经过5a的防蚁效果仍达100%,6a后的防蚁效果达80%,同时,经风化处理后对其药效影响不明显。白捕特微胶囊对于黄...
关键词:
白捕特微胶囊 白蚁 药效试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美琼 李元瑞 杨柏崇 吴彩娥 许克勇
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型设备,对大蒜提取物(大蒜精油)进行微胶囊化,并对影响大蒜提取物微胶囊造粒过程及包埋率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系列研究,确定物料流速为0.4mL/s,喷雾气体压力为0.15MPa,物料粘度为2590mPa·s,得出了微胶囊产品状态质量与物料流速、喷雾气体压力和物料粘度之间的关系方程;壁材和心材质量比为1∶1,乳化剂配比为0.2%吐温-80+0.1%单甘酯,壁材浓度为27.5mg/g时得到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6.88%,产品收得率71.22%。
关键词:
大蒜提取物 微胶囊 锐孔 工艺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赵勇 孙晓红 韩丽 潘迎捷
综述了新兴的不依赖于培养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包括两类:不基于微生物总基因组DNA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单碳源利用图谱法和磷脂脂肪酸图谱法;基于微生物总基因组DNA的分子分析方法,主要有克隆文库分析法、宏基因组文库技术、G+C含量分析法、总DNA复性动力学分析法、群落水平总基因组DNA交互杂交法、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NA微阵列芯片技术、变性/温度梯度凝胶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末端标记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核糖体基因间隔区分析、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等。并提出了这套技术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前景:发现新菌种,生产新型酶制剂,优化改造新工艺,确保食品质量与...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明山 谷祖敏 张杨
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和非靶标生物安全,环境兼容性好,不易产生抗性,易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来源广泛等优点。本研究对近年生物农药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生物农药研究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促进生物农药健康发展的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中利 崔利霞 黄彦 闫新 何健 李顺鹏
农药污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环境污染热点问题。微生物因其种类丰富、分布广泛、适应性强和代谢途径多样的特点显现出自身在农药污染治理方面的优势。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重点开放实验室在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方面取得的进展,从降解性微生物资源的分离收集,到微生物降解代谢途径分析、降解过程中的关键基因或基因簇的克隆,及在微生物遗传操作方法 SEFA PCR(self-formed adaptor PCR)、基因工程菌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旨在为降解性微生物在环境修复、生物转化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静美 王正辉 徐汉虹 王海清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包含光活化化合物2,5-二苯乙炔基噻吩的聚脲微胶囊悬浮剂。用扫描电镜(SEM)和荧光显微镜(FOM)研究了微胶囊的表面形态和粒径大小,同时对微胶囊的初期包封率、释放特性、热失重行为、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的表面形态近似球形,初期包封率均高于90%;与原药相比,微胶囊化后的2,5-二苯乙炔基噻吩对菜粉蝶幼虫仍有较好的活性,且持效期延长。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胡鲲 朱泽闻 杨先乐 鲍莹 宋晴 王璐
分别以羧甲基纤维素和淀粉为壁材,利用冷冻干燥法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恩诺沙星微胶囊制剂。缓释试验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和淀粉为壁材的恩诺沙星微胶囊均表现出明显的缓释作用,且羧甲基纤维素的缓释性能优于淀粉,冷冻温度的降低能促进微胶囊缓释性能。其中,恩诺沙星原料药在4.5 min时的溶出率达到99.4%。-40℃和-50℃条件下制备的以羧甲基纤维素为壁材的恩诺沙星微胶囊在14 h的溶出率分别为99.2%和99.7%;-40℃和-50℃条件下制备的以淀粉为壁材的恩诺沙星微胶囊在12 h的溶出率为99.4%和99.6%。
关键词:
冷冻干燥 恩诺沙星 微胶囊 缓释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余俊红 沈继红 王祥红 王宝坤 纪伟尚 胡应劭 徐怀恕
以分离自患病鲈鱼 (Lateolabraxjaponicus)的致病菌W - 1为材料 ,利用喷雾微胶囊技术制备口服微胶囊疫苗。结果表明 ,喷雾干燥条件对疫苗微胶囊颗粒影响较大 ;其适宜条件为 :进料温度 4 0℃ ,进料速度 4 0ml/min ,热风温度 2 0 0℃ ;其制备的微胶囊疫苗平均粒径为 4 5.5μm ,平均含菌量为 2 .79× 10 9mg- 1干粉。将此微胶囊疫苗及全细胞疫苗直接拌入饵料口服免疫接种鲈鱼幼鱼 ,1周后以W - 1活菌攻毒 ( 2 .5×10 6CFU /尾 )。结果表明 ,微胶囊疫苗组的 1周累积死亡率 ( 4 1.7% )低于全细胞疫苗组 ( 4 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