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85)
2023(4995)
2022(4192)
2021(3776)
2020(3242)
2019(7114)
2018(7115)
2017(13351)
2016(7416)
2015(8258)
2014(8213)
2013(7797)
2012(7246)
2011(6429)
2010(6513)
2009(6408)
2008(6357)
2007(5772)
2006(5193)
2005(4963)
作者
(21605)
(18446)
(18033)
(17317)
(11547)
(8763)
(8131)
(7062)
(6874)
(6481)
(6422)
(6168)
(6143)
(5931)
(5889)
(5599)
(5395)
(5286)
(5271)
(5269)
(4606)
(4586)
(4322)
(4131)
(4123)
(4107)
(4046)
(4005)
(3655)
(3555)
学科
管理(26815)
(24803)
经济(24738)
(23750)
(20869)
企业(20869)
(11297)
(10722)
方法(8499)
(7825)
(7357)
业经(6980)
数学(6953)
中国(6891)
数学方法(6872)
体制(6822)
(6791)
(6500)
财务(6484)
财务管理(6467)
企业财务(6153)
(5845)
银行(5831)
土地(5768)
(5568)
(5432)
金融(5430)
环境(5309)
(4947)
(4762)
机构
大学(106516)
学院(105631)
(42749)
经济(41800)
管理(38752)
研究(37244)
理学(32736)
理学院(32377)
管理学(31902)
管理学院(31696)
中国(28898)
(23850)
(22381)
科学(22113)
(19199)
(18946)
财经(17942)
(17282)
研究所(16933)
中心(16796)
业大(16365)
(16171)
农业(14950)
(13894)
北京(13850)
经济学(13785)
财经大学(13282)
(12870)
(12766)
(12568)
基金
项目(70689)
科学(55845)
基金(52254)
研究(51152)
(46263)
国家(45914)
科学基金(39084)
社会(33431)
社会科(31635)
社会科学(31629)
基金项目(27673)
(26978)
自然(25129)
自然科(24507)
自然科学(24497)
自然科学基金(24075)
教育(23257)
(23145)
资助(20614)
编号(19909)
(19601)
成果(16769)
重点(16465)
(16212)
(15008)
(14791)
课题(14336)
国家社会(14330)
创新(14226)
教育部(13855)
期刊
(50126)
经济(50126)
研究(32263)
中国(24859)
(20422)
学报(18449)
(17919)
科学(16996)
管理(15759)
大学(14589)
学学(13989)
农业(11608)
(11218)
金融(11218)
教育(9857)
财经(9596)
(8216)
技术(8212)
业经(7528)
经济研究(7383)
问题(6465)
(5953)
(5560)
科技(5252)
业大(5239)
财会(5178)
(5073)
会计(4848)
现代(4767)
理论(4679)
共检索到164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国丰  王保泽  李春龙  佟威  
针对目前应用的灌水器存在抗堵塞性能差、成本高等不足,利用导水芯毛管水吸力作用向土壤供水的工作原理,研制了可避开敏感堵塞孔径0.7~1.5 mm、能有效降低灌水器堵塞问题的微润灌水器。在沙地开展的地下灌溉试验表明,减小灌水器的单位时间出流量,延长有效灌溉时间,并在灌水器下方铺设35 cm×35 cm塑料薄膜,可使该微润灌水器适合在沙地应用。两年的灌溉实践表明,该微润灌水器防堵效果明显。该微润灌水器具有结构简单、低工作压力和低成本的特点,适合大面积推广,对沙地地下灌溉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阿娟  陈忠加  俞国胜  袁湘月  杜珂  
【目的】针对内蒙古科尔沁沙地作业环境及沙生灌木林的生长特点,提出灌木林平茬机切割装置地面仿形方法,并研制适于沙地作业的履带自行式灌木林平茬设备,为灌木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对内蒙古科尔沁沙地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确定履带自行式沙地灌木林平茬机优化设计方案,运用三维造型技术、虚拟样机技术等设计方法完成悬挂式灌木林平茬机整体结构及关键零部件设计,并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试验林地灌木林实际分布密度及生物量等参数进行统计计算。【结果】考虑到灌木林生长特点和沙地整体环境,刀架外形根据灌木丛根部特点设计为倒V形,采用提升链及仿形支承轮结构使切割装置随地面浮动,以柔性连接方式实现刀具浮动切割及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少先  王贤  郜长明  张克斌  寇焕更  
本文以林草间作形式为主,研究其林内光照、土壤水分变化、林草间作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及林草间作综合经济效益。认为林草间作是半湿润沿河沙地立体林业一种较好的配置形式。它的突出特点是,以草肥林,以草改土、以草固土、综合利用,不仅综合效益高同时牧草抑制了杂草滋生,有利于林木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乐  朱梅  范舟  栗昕羽  
针对我国农业节水灌溉首部枢纽控制系统结构复杂,设备操作繁琐,采用国外控制器成本高,芯片遭国外垄断的问题,设计一套基于RISC-V开源指令集国产CH32V103微控制器的模块化控制系统。根据灌溉系统首部枢纽功能,控制系统包含多种模块,支持通信控制和端子控制2种控制方式,具有现场操作界面和网络操作界面2种用户操作界面。控制系统模块包括主控制器、灌溉管理控制模块、反冲洗过滤控制模块、施肥设备控制模块、土壤墒情采集处理装置模块等。对本控制系统各模块进行通信试验和模拟控制试验,对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功能试验。结果表明:本控制系统各模块与主控制器通信正常,各模块可正常控制相应节水灌溉设备,控制系统可在2种操作界面分别通过2种控制方式完成灌溉首部系统的灌溉控制、反冲洗过滤控制、施肥控制、土壤墒情采集等多种功能。灌溉首部枢纽控制系统模块化设计有利于简化首部枢纽控制结构和操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亮  张静  张忠孝  徐建新  
为促进灌区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采用Borland Delphi高级编程语言,开发了具有水分生产函数计算、作物需水量计算、水资源优化分配、节水灌溉决策等多种功能的灌区节水灌溉决策支持系统,并以河北大名县某灌区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灌溉决策,指导农民进行合理灌溉,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灌溉效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强建才  李清  高瑜  李新如  拓步彪  童海生  李生财  李矫镅  
经过历时8年的栽培试验,对16个引进葡萄品种进行了详尽的观察测定,结果表明,87 1、红地球、 藤稔、夕阳红、瑰香怡表现优秀,皇冠、里扎玛特、红富土、黑奥林、先锋、巨锋表现良好,京亚、紫玉、康太、康能无核 表现较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俞国胜  顾正平  钱桦  陈劭  许静  
深栽造林是解决半干旱沙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深栽造林钻孔机是用于深栽造林最为有效的设备。通过对设计制造的深栽造林钻孔机在实地 -科尔沁沙地进行的钻孔阻力矩与钻头转速、进给速度不同造林地不同土壤硬度之间的关系等的性能试验表明 :该机在科尔沁半干旱沙地进行造林作业、在钻头转速为 36 0~ 40 0r min和进给速度为 0 .0 47m s时具有最佳工作状况和最大钻孔造林效率。在科尔沁沙地的土壤硬度条件下 ,用于深栽造林钻孔机的钻孔直径为 90mm时最大的钻孔阻力矩为 5 3Nm ,而该机所能提供的钻孔力矩完全满足这一要求 ,并具有足够的扭矩储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尤国春  赵晓明  宋晓东  孟鹏  安宇宁  徐树堂  王国晨  
班克松(Pinus banksiana)和小干松(Pinus contorta)从1990年引种到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沙地15年,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一定的速生性,长势良好。为此,1999年在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开展了种源试验,通过对班克松13个种源、小干松5个种源6年的对比试验,选择出班克松最佳种源为43号、47号、49号、52号,小干松37号和38号种源相对较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珍珍  王数  张宏飞  毛率垒  任娜欧  
为了研究施加黏土后的沙地土壤微形态特征,说明其改良效果,对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土壤切片进行观察,并利用土壤切片图像处理分析系统和Image-Pro Plus 6.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基质、孔隙和粗骨颗粒等和土壤肥力状况相关的定量化数据进行分析及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施加黏土后,出现了块状微结构和雏形团聚体;从基质比、毛管孔隙占比方面来说,底施处理效果更好,基质比在C2(3×10~5 kg/hm~2)处理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8.8%,毛管孔隙占比在C3(6×10~5kg/hm~2)处理水平提高了15%;就总孔隙百分比、粗骨颗粒磨圆度、粉粒百分比、粗骨颗粒平均粒径来说,表施处理效果比较好,C1(1.5×10~5 kg/hm~2)、C2(3×10~5 kg/hm~2)处理水平均有显著改善。结论:1)施加黏土后,沙地土壤结构与原始沙地的粒状微结构相比有一定的改善;2)短期底施处理下,C1和C2处理单元的基质比有所提高,毛管孔隙占比随着黏土施加量的增加而提高;粗骨颗粒特征方面,表施处理效果比底施效果要好;3)短期改良情况下,沙地土壤微结构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以粗骨颗粒为主,但改良后出现一些雏形团聚体,各量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凤丽  彭世彰  徐俊增  丁加丽  
根据国家“86 3”节水农业专项子课题现场试验资料 ,分析了控制灌溉和常规灌溉条件下水稻茎蘖动态变化、株高变化以及叶面积变化趋势 ,建立了两种灌溉条件下茎蘖消长的Logistic模型和叶面积增长模型 ,并对水稻冠层受光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控制灌溉通过对土壤水分的合理调控 ,使得无效分蘖减少 ,提高了水分和养分的有效利用率 ;在大部分生育期内水稻保持了较适宜的冠层叶面积指数 (CLAI) ,具有良好的株型 ,能更多的截获太阳能 ,奠定了水稻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高产的基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天英  
调查、分析了蔓荆地、非蔓荆地土壤养分、木麻黄生长量及蔓荆植被林微气候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单叶蔓荆具有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木麻黄生长的作用,可作为海滨沙地、风口地段固沙造林的先锋植被.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  吴奇  迟道才  杜大鹏  赵勇  
微喷灌技术在辽宁南部地区应用较为广泛,但是由于微喷灌水下限对灌水频率和产量影响较大,因而微喷灌水控制下限受到了极大关注。为了探讨不同控制下限微喷灌溉对辽宁南部地区玉米耗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雨养种植(YY)作为对照,研究了2种不同微喷灌水下限,包括轻度控水灌溉(QK)、重度控水灌溉(ZK),对玉米土壤墒情、耗水规律、生长性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微喷控水灌溉可以有效保持土壤墒情,QK处理土壤平均含水率最高,灌水次数比ZK处理多2次;较YY对照处理,微喷灌溉处理在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优势,说明微喷灌溉具有形成玉米高产的物质基础;微喷灌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玉米出苗率24.3%,显著增加产量62.9%,QK产量高达15.62t·hm-2,说明玉米出苗率的提高是增产的重要因素;QK与ZK微喷灌水技术经济效益较对照显著提高0.8和0.57万元·hm-2。从增产、增效等方面综合考虑,微喷灌溉对于玉米苗期补偿效果显著,轻度微喷控水灌溉效益最好,适宜在辽宁南部地区推广。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笑涛  康绍忠  王晓燕  李志军  
通过对现有滴灌灌水器类型的分析及试验筛选 ,结果表明 ,内镶式滴灌管最适宜应用于地下滴灌 ,在低压运行时 ,孔口式滴头在土壤中稳定出流量为空气中的 3/ 5 ,基本可以满足地下滴灌的要求 ;在较高供水压力时 ,所选取的几种滴头基本上都可以用于地下滴灌。通过对湿润锋的观测 ,发现出流量较大的滴头 ,其湿润锋向上运移速度较快。因此 ,为防止地下滴灌产生深层渗漏 ,应选取出流量较大的滴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林  罗毅  杨传杰  张艳  来剑斌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由于其节水增产的优势,近年来,膜下滴灌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农田得到了迅速推广。由于轮灌仍是目前农田用水分配的主要方式,并且还需要考虑滴灌产生的土壤盐分积累问题,因此,对滴灌灌水量(Q)、灌水周期(T)以及相应的深层下渗(L)关系研究,不仅是农田用水分配的要求,也是盐分控制的需要。本文利用田间试验数据校验HYDRUS-2D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并结合马尔可夫链模型分析,分析不确定蒸散下的Q-T-L关系,结果显示:①总体上,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可支持的灌溉周期增加,同时深层下渗增加,Q-T-L关系曲线表现为非线性关系;②其中存在3个关键Q-T阈值点:深层下渗出现点(Q为35mm,T为5d)、灌溉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逸竹  吴文斌  李召良  周清波  
[目的]灌溉耕地空间分布是管理水资源、指导农业生产和监控环境变化的基础数据,遥感是获取灌溉耕地空间分布的重要手段。科学总结有关区域灌溉耕地空间分布制图的研究进展,可为遥感在该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全面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遥感提取灌溉耕地的文献资料,系统分析了灌溉耕地制图的特征选择和主要技术方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果]从分类特征的角度看,气候、生产方式和设施等农业相关地域条件是灌溉耕地制图的必要参考;灌溉引起的水分或植被生长状况差异是主要依据;引入参量的时序变化特征或新的特征参量是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