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0)
- 2023(7110)
- 2022(5930)
- 2021(5215)
- 2020(4345)
- 2019(9517)
- 2018(9107)
- 2017(16890)
- 2016(9173)
- 2015(9799)
- 2014(9182)
- 2013(8917)
- 2012(7947)
- 2011(7025)
- 2010(6550)
- 2009(5968)
- 2008(5708)
- 2007(4774)
- 2006(3998)
- 2005(3338)
- 学科
- 济(36016)
- 经济(35977)
- 管理(25084)
- 业(24933)
- 企(19415)
- 企业(19415)
- 方法(17775)
- 数学(16530)
- 数学方法(16430)
- 农(9759)
- 中国(8891)
- 财(8739)
- 贸(8592)
- 贸易(8591)
- 易(8388)
- 学(8190)
- 业经(7425)
- 地方(6801)
- 农业(6683)
- 环境(6179)
- 技术(6161)
- 务(5391)
- 财务(5387)
- 财务管理(5381)
- 制(5156)
- 企业财务(5152)
- 融(5111)
- 金融(5108)
- 银(5086)
- 银行(5043)
- 机构
- 大学(127849)
- 学院(127344)
- 济(52583)
- 经济(51827)
- 管理(48008)
- 研究(44496)
- 理学(43261)
- 理学院(42793)
- 管理学(41909)
- 管理学院(41711)
- 农(32148)
- 中国(32060)
- 科学(31005)
- 业大(26669)
- 农业(25989)
- 京(25353)
- 所(23456)
- 研究所(22103)
- 财(21400)
- 中心(20012)
- 财经(18171)
- 农业大学(17956)
- 江(17377)
- 经济学(16998)
- 经(16862)
- 院(16089)
- 经济学院(15732)
- 北京(14933)
- 经济管理(14042)
- 科学院(14018)
- 基金
- 项目(99358)
- 科学(77601)
- 基金(74397)
- 家(69040)
- 国家(68537)
- 研究(62561)
- 科学基金(57671)
- 社会(42283)
- 社会科(40293)
- 社会科学(40283)
- 自然(40204)
- 基金项目(40021)
- 自然科(39353)
- 自然科学(39334)
- 省(39082)
- 自然科学基金(38678)
- 划(33744)
- 资助(29698)
- 教育(28196)
- 重点(22874)
- 编号(21860)
- 计划(21652)
- 创(21517)
- 发(21316)
- 部(21252)
- 创新(20290)
- 科研(20243)
- 科技(19264)
- 业(19161)
- 国家社会(18578)
共检索到168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卿 张鑫 朱俊宇 袁巧霞
为充分利用黑水虻油脂资源,以及优化微波-超声波协同萃取提取黑水虻幼虫油脂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萃取溶剂、萃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固液比对黑水虻油脂得率的影响。分别以油脂得率与能量转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微波-超声波协同溶剂提取黑水虻幼虫油脂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微波-超声波提取黑水虻油脂的理想溶剂为石油醚,微波功率为100 W、温度为40℃、超声功率为100 W、萃取时间为10 min;通过正交优化试验获得最佳组合工艺为提取时间25 min,固液比(g/mL)1∶25,超声功率150 W,此时油脂得率为41.43%,能量转化率为56.79%。在试验因素范围内不同工艺参数对油脂的热稳定性和官能团组成未产生明显影响;水虻幼虫油脂中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19.03%)、油酸(16.66%)、月桂酸(14.92%)和棕榈酸(11.9%)。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权 林金国 王晓娴
采用响应面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Design-Expert软件Box-Behnken Design建立数学模型,并对各因素及其相互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归得到的二次多项式模型极显著,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真实值之间的相关性达98.83%.优化后的最佳工艺参数:液料比60 mL·g-1,提取时间30 min,粒径大小40-50目.在该条件下香樟木质部提取物得率为4.65%,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
关键词: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 得率 工艺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涛 时思全 宛晓春
采用L9( 34)正交试验 ,得到微波最佳浸提工艺参数 :时间 3 5min ,茶样粉碎度 2 4~ 4 0目 ,茶水比 1∶10 0 ;超声波最佳浸提工艺参数 :功率 2 5 0W ,温度 6 0℃ ,时间 4 0min。研究了不同浸提方式对茶汤香气品质和键合态糖苷类香气前体浸出的影响。结果显示 ,微波和超声波浸提茶汤中香气精油总量和香气组分均高于常规浸提茶汤 ,分别为18 82 8、 17 0 85、 16 343和 6 0、 5 2、 4 0种 ,香气指数分别达到常规浸提法的 1 6 7倍和 1 80倍 ;微波和超声波浸提可提高茶叶中键合态糖苷类香气前体的浸出量。感官评审表明 ,微波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正斌 郭月红 伊松林 张璧光
结合超声波和真空干燥的优点,采取超声波--真空协同干燥方法,对核桃楸试件进行干燥。在不同干燥温度、绝对压力、超声波功率和频率的条件下,检测木材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的有效扩散系数,并建立对应条件下的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超声波--真空协同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绝对压力对于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影响较小;干燥过程中,温度对干燥速率起着主要作用,相同温度、不同压力下木材的干燥速率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通过有效扩散系数和菲克单方向扩散方程得到的干燥模型和实际干燥动力学很接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迪 赵铭钦 姬小明 段宾宾 张晓蕴 刘乐
对超声波辅助萃取杭白菊挥发油的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探讨超声波辅助萃取杭白菊精油的最佳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温度为50℃、超声提取功率为70 W、超声提取时间为25 min、提取次数为2次时提取效果最佳。
关键词:
杭白菊 超声波 挥发油 提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晓霞 李建科 张研宇
【目的】研究蚕蛹油(silkworm pupa oil)超声波辅助萃取的最佳工艺、蚕蛹油的理化性质、影响蚕蛹油氧化的因子和不同抗氧化剂及几种天然多酚类提取物对蚕蛹油的抗氧化效果。【方法】利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建立超声波辅助萃取蚕蛹油的数学模型,获得最佳萃取工艺;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蚕蛹油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不同因子和添加不同抗氧化剂及几种天然多酚提取物对蚕蛹油抗氧化稳定性影响。【结果】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响应曲面分析得出超声波辅助萃取蚕蛹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02W,超声时间20min;超声温度40℃[0],在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德彬 方飞雄
采用超声波辅助连续萃取的方法,以120#汽油和苯的混合物作为萃取液,萃取聚氨酯涂料甲组分中的游离二异氰酸酯(TDI)。并用响应面法建立回归方程对萃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为200W、萃取温度为85℃、萃取时间为54min、萃取液用量为4.8∶1的条件下,萃取后涂料中游离TDI的含量为0.503%,比相同工艺条件下无超声波辅助萃取的降低了0.443%。
关键词:
聚氨酯涂料 游离TDI 超声波辅助萃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赶林 林波 莫磊兴 李杨瑞
采用混合溶剂热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研究不同比例浓度的混合溶剂、超声波频率、萃取时间对甘蔗皮渣中蔗蜡脂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70%乙醇含量的乙醇-汽油混合溶剂可作为最适提取溶剂,在45 KHZ频率的超声波下萃取4 h,蔗蜡脂产率可达最高值7.0%,纯化蔗蜡产率可达4.6%;蔗蜡脂产物经皂化、柱层析纯化后,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性定量分析其纯度达70.45%,主要成分为C22~C30的偶碳脂肪醇类和植物甾醇衍生物,单组分成分最高为C28脂肪醇,含量为50.34%,植物甾醇主要是麦角甾醇和豆甾醇的衍生物,含量分别为4.72%和1.12%。试验研究为甘蔗高附加值产物蔗蜡脂的提取制备提...
关键词:
蔗蜡脂 超声波辅助 提取 甘蔗皮渣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艳萍 张洋 江华 贾翀 黄润州
杨木纤维经纤维素酶预处理后,用超声波法制备杨木微/纳纤丝,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制备的杨木微/纳纤丝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可降解纤维素的部分无定形区并能润胀纤维,再用超声波处理能制备出微/纳纤丝,所制备的杨木微/纳纤丝宽度在50 nm-1μm之间;杨木微/纳纤丝保持了天然纤维的晶型,结晶度为84.99%,比原纤维(70.88%)提高了约20%;杨木微/纳纤丝仍具有纤维素的基本化学结构,在波数3400 cm-1附近,杨木微/纳纤丝的红外吸收发生了蓝移现象.
关键词:
超声波 纤维素酶 杨木微/纳纤丝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侠 马艳梅 孙慧娟 耿存花 刘振春
【目的】采用响应面优化法,研究超声波-双酶法协同提取玉米须黄酮的最优工艺,为进一步开发玉米须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超声波-双酶法协同提取玉米须黄酮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利用Design-Exper 7.0.0软件对玉米须黄酮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并对该工艺下的提取率与单一超声波法提取率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波-双酶法协同提取玉米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31∶1(mL/g)、超声功率173W、酶解时间42min、加酶比(果胶酶∶纤维素酶)1.9∶1,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0.86±0.02)%,较单一超声波提取(提取率(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启 张娜 刘奕兵 王振宇
以落叶松树皮为原料,研究了微波和超声波处理对多酚类物质浸提效果、化学结构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0%乙醇溶液为溶剂,微波和超声波处理有利于松多酚的浸出,其得率分别提高了6.76%和14.73%。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采用溶剂法、微波法和超声波法提取多酚后的落叶松树皮残渣其表面微观结构的孔隙尺寸范围为1.5~2.5、7~13和17~26μm。红外光谱分析表明,3种方法浸提出的松多酚的化学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抗氧化测定结果表明,3种浸提方法制备出的松多酚的总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松多酚 微波 超声波 浸提 抗氧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星 刘振春 董欣 李泽鸿
【目的】优化黑豆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黑豆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东北青仁黑豆为原材料,运用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黑豆异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料(g)液(mL)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5个因素对黑豆异黄酮得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基础,选择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3个影响黑豆异黄酮得率的主要因素,以异黄酮得率为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获取提取工艺最佳条件并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所选择的5个因素对黑豆异黄酮得率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
关键词:
黑豆 异黄酮 超声波 微波 响应面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萍 倪德江 郭大勇 舒思美
以茶叶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微波萃取茶叶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组合为料液比1∶20、微波萃取时间3min、微波萃取次数2次。微波萃取茶叶有效成分具有萃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产品提取率高的优点,为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茶叶 微波萃取 有效成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嘉欣 朱凯
用无溶剂微波萃取法(SFME)提取樟树叶精油,并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HD)进行对比,考察了微波功率和萃取时间对产物产率和组成的影响。采用SEM对不同方法提取前后的叶片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最佳提取功率500 W下,使用SFME法提取35 min与使用HD法提取5 h得到的精油的得油率和芳香分布均较为相似,最终得油率分别为0.98%和0.96%,但SFME法在高效、节能和清洁方面优于HD法。GC-MS分析结果可以看出,SFME法得到的提取物中含氧化合物总量为75.54%,明显高于HD法的62.12%。此提取技术具有快速高效、能耗低、不需要外加水和溶剂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绿色的提取技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浓 胡廷章 肖国生 黄小云 严贵仙
本文研究了超声处理时间、温度、功率对掌叶大黄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索其萌发的最佳条件。通过室内常规发芽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统计掌叶大黄种子在不同超声时间、温度、功率处理条件下的发芽势、发芽率、平均根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表明掌叶大黄种子经超声波处理,缩短了萌发时间,提高了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30 min、40℃、160 W的超声处理条件下是其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
关键词:
掌叶大黄 超声波 种子萌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