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4)
- 2023(8980)
- 2022(7566)
- 2021(6805)
- 2020(5770)
- 2019(12672)
- 2018(12337)
- 2017(23276)
- 2016(12980)
- 2015(14164)
- 2014(13847)
- 2013(13372)
- 2012(12061)
- 2011(10768)
- 2010(10491)
- 2009(9987)
- 2008(9854)
- 2007(8669)
- 2006(7535)
- 2005(6751)
- 学科
- 济(46093)
- 经济(46002)
- 管理(42073)
- 业(38989)
- 企(32273)
- 企业(32273)
- 方法(20262)
- 数学(18002)
- 数学方法(17864)
- 财(16485)
- 制(14296)
- 农(13931)
- 中国(11833)
- 业经(11478)
- 学(11100)
- 贸(10543)
- 贸易(10540)
- 易(10320)
- 务(10146)
- 财务(10128)
- 财务管理(10107)
- 体(9924)
- 企业财务(9618)
- 银(8879)
- 农业(8858)
- 银行(8832)
- 行(8345)
- 融(8315)
- 金融(8313)
- 体制(8312)
- 机构
- 大学(184109)
- 学院(183103)
- 济(75060)
- 经济(73675)
- 管理(67922)
- 研究(63129)
- 理学(59478)
- 理学院(58834)
- 管理学(57795)
- 管理学院(57484)
- 中国(47027)
- 科学(40755)
- 农(40439)
- 京(37610)
- 财(36421)
- 业大(33439)
- 所(32765)
- 农业(32155)
- 研究所(30046)
- 财经(28822)
- 中心(28693)
- 江(27448)
- 经(26313)
- 经济学(23831)
- 院(22832)
- 北京(22801)
- 农业大学(21694)
- 经济学院(21648)
- 财经大学(21612)
- 省(21020)
- 基金
- 项目(130521)
- 科学(101994)
- 基金(96849)
- 家(87848)
- 研究(87273)
- 国家(87170)
- 科学基金(73562)
- 社会(57824)
- 社会科(54907)
- 社会科学(54896)
- 基金项目(51744)
- 省(50757)
- 自然(49679)
- 自然科(48543)
- 自然科学(48519)
- 自然科学基金(47724)
- 划(43359)
- 教育(39632)
- 资助(38791)
- 编号(32215)
- 重点(29928)
- 部(28776)
- 制(27994)
- 创(27825)
- 发(26898)
- 创新(26254)
- 计划(26199)
- 科研(25895)
- 成果(25347)
- 国家社会(24920)
共检索到262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廖玉琴 石林凡 任中阳 翁武银 黄文美
为探究微波辅助干制对鲍肌肉品质的影响,本实验考察了干制过程中微波处理对经30% NaCl和5%双孢菇提取物腌制的鲍肌肉褐变强度、荧光强度、还原糖、氨基酸组成、糖蛋白等理化性质和挥发性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未微波(WMT)组和微波(MT)组鲍肌肉的荧光强度值和褐变强度值在干制过程中均逐渐增加,在105 d时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经120 d干制的WMT组鲍肌肉还原糖含量由7.24下降至5.58 mg/g,而MT组鲍肌肉还原糖含量由7.24增加至14.05 mg/g。WMT和MT组鲍肌肉总氨基酸含量由39.69 g/100g分别增加至44.06和41.54 g/100g。在干制30 d后,电泳图谱中出现明显高分子化合物和糖蛋白聚集物。相比WMT组,MT组鲍肌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中不仅酰胺A带的波数下降更加显著,而且酰胺Ⅰ带和酰胺Ⅱ带吸收峰强度更强。不管是否微波处理,干制90 d的鲍肌肉的电子鼻中W2W(芳香成分、有机硫化物)和W2S(醛醇酮类化合物)传感器响应值明显大于未干制的样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的壬醛和1-辛烯-3-醇在干制90 d时明显下降,而芳樟醇含量明显增加。在相同干制时间内,MT组鲍肌肉中芳樟醇含量高于WMT组样品。研究表明在干制过程中微波处理可以促进鲍肌肉美拉德反应程度,进而生成良好的挥发性气味,结果将为利用微波辅助改良干鲍的制备工艺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振鹏 袁亚宏 岳田利 杨昊博
【目的】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双孢菇多糖的工艺进行研究,为双孢菇罐头加工过程中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支持。【方法】以盐渍双孢菇罐头废弃物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探讨了液料比、超声波功率、超声波处理时间及处理温度对双孢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双孢菇多糖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优化得到超声波辅助提取双孢菇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波功率560W,超声波处理时间120min,超声波处理温度60℃,液料比40mL/g。【结论】在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双孢菇多糖的提取率为3.65%,较无超声波促进作用下普通工艺的多糖提取率提高了96.24%。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双孢菇 多糖 工艺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晨曦 陈文强 彭浩 邓百万 解修超 钱雪婷 兰阿峰
【目的】优化香菇多糖的微波提取工艺,为香菇多糖的工业化生产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香菇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以液(mL)料(g)比(15∶1,20∶1,25∶1,30∶1,35∶1)、微波功率(500,600,700,800,900 W)及微波时间(2,4,6,8,10min)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响应面分析,获得香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5∶1、微波功率900 W、微波时间8.5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6.49%,与最大理论预测值(6.6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永峰 昝林森 李景景 吴晓霞 李林强 牛鹏飞
【目的】探索超声波辅助食盐腌制对牛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以秦川牛肉为研究对象,研究测定超声波结合3%和6%食盐腌制后不同部位牛肉脂肪含量及脂肪酸含量。【结果】高档牛肉部位的脂肪含量较高,处理后高档牛肉的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经处理,不同部位不同脂肪酸含量的排序发生了明显变化,部分脂肪酸含量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但显著降低了月桂酸、肉豆蔻酸、15:0、17:0的含量(P0.05),但显著降低了肉豆蔻油酸、反式棕榈油酸、棕榈油酸、17...
关键词:
秦川牛肉 超声波 腌制 脂肪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金伟丽 杨丽聪 许海霞 林乐珍 郑国栋
【目的】优化珊瑚菌三萜的微波提取工艺,为珊瑚菌三萜的工业化生产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珊瑚菌三萜提取率为响应值,考察提取时间、微波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g)液(mL)比和微波功率对珊瑚菌三萜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珊瑚菌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00 W、微波温度50℃、乙醇体积分数80%、微波时间150s、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三萜提取率为1.320%。【结论】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得到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尚力 王义强
三七花是三七全株中三七皂苷含量最高的部分,三七花的药理作用远强于人参花。研究了浴液温度、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原料粒度、溶剂配比等因素对三七花中总皂苷提取收率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微波辅助提取三七花中总皂苷的工艺技术条件。最适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为500 W,三七花粉原料粒度为60目,50%乙醇水溶液为溶剂,浴液比为10 mL/g,浴液温度为65℃。总皂苷提取收率为16.14%。微波辅助提取三七花中总皂苷具有加热效率高、节能省时、节省溶剂、污染小等特点。
关键词:
三七花 总皂苷 微波 提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丁俊胄 沈硕 熊善柏 赵思明 黄琪琳
以匙吻鲟软骨为材料,利用微波辅助稀碱法提取软骨中的蛋白-多糖复合物,在对碱浓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液料比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在液料比为15∶1(V/W),碱浓度为0.9%,微波功率为360 W,微波处理为9 min时,得率达到最优值15.72%。与常规碱法提取相比,微波辅助提取不仅降低了碱用量,更加环保,而且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了得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敏华 王庆林
利用HPLC-UV和HPLC-ESI-MSn技术,测定了苦荞麦麸皮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微波辅助常压和高压提取过程中化学组分的动态变化,观察提取压力和提取时间对其化学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提取压力超过400 kPa时芦丁开始失去1个芸香糖转化为槲皮素;随着微波照射时间的延长,芦丁、表儿茶素和槲皮素提取产率先增加,而后下降;提取压力越大,提取速率越快,分解的速度也越快,达到最高提取产率的时间越短。
关键词:
苦荞麦麸皮 微波辅助提取 黄酮类化合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星 刘振春 董欣 李泽鸿
【目的】优化黑豆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黑豆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东北青仁黑豆为原材料,运用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黑豆异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料(g)液(mL)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5个因素对黑豆异黄酮得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基础,选择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3个影响黑豆异黄酮得率的主要因素,以异黄酮得率为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获取提取工艺最佳条件并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所选择的5个因素对黑豆异黄酮得率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
关键词:
黑豆 异黄酮 超声波 微波 响应面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昕 黄峰 张春江 胡宏海 陈文波 张泓
【目的】探讨静态变压腌制的优越性,阐明静态变压腌制对猪肉品质的影响,提高腌制肉制品品质。【方法】采用静态变压腌制(试验组)、常压腌制(对照1)、真空腌制(对照2)和加压腌制(对照3)4种方式对猪肉进行腌制,分析腌制效果(食盐含量、腌制吸收率)、p H、食用品质(水分含量、离心损失率、滴水损失率、色泽、剪切力与质构)、盐溶性蛋白含量、肌纤维束微观结构及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程度的变化及影响。【结果】就腌制吸收率而言,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在前4 h无显著差异,4 h后试验组的腌制吸收率较其他三者显著提高(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德林 刘文金 郝景新 姚文亮
采用微波加热的方法对慈竹片进行染色,探讨了微波功率、染色时间等因素对慈竹片染色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对染色工艺进行了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使用微波辅助染色能够提高染色效果;当微波功率250 W、染色时间9 min、染液质量分数0.7%、染液pH值5.5时,染色后色慈竹片的色差值可达到71.12 NBS,比采用常规加热染色的方法提高了18.46 NBS。
关键词:
竹片染色 微波加热 工艺优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泉城 申德超 区颖刚
通过观察液料比、微波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挤压大豆中异黄酮得率的影响,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进行响应曲面试验,并通过对照试验观察挤压技术对大豆异黄酮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90%,提取时间为5min,微波功率为540W,提取液H+浓度为2.0mol/L,液料比(V/W)为20,提取1次。此条件下大豆异黄酮得率为0.50%,显著高于对照试验。挤压技术处理有利于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微波技术提取大豆异黄酮效果优于对照试验方法。
关键词:
挤压 大豆异黄酮 微波 脱脂饼粕 提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春芳 翟新 于震 顾丹健 崔政伟
【目的】筛选真空微波预辐射提取竹叶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竹叶黄酮的提取和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将竹叶浸润,经微波预辐射辅助处理后进行水浴提取,利用响应面法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研究浸润时间、微波功率和微波辐射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竹叶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并在电镜下观察竹叶细胞的变化。【结果】真空微波预辐射辅助提取竹叶黄酮工艺的优化参数为:浸润时间60min,微波功率17.23W/g,微波辐射时间180s,在此条件下,竹叶黄酮的提取得率为1.415%。电镜扫描结果表明,真空微波预处理竹叶的细胞结构受到较大程度的破坏,细胞破壁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浸润预处理。【结论】真空微波预辐射有助于植物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铭泽 王艳珍 冯晨 蔡奥 曹芸芸 周文兵 肖乃东
为充分利用病死动物尸体资源,以病死畜禽经高温发酵法无害化所得肉骨粉为原料,经萃取剂去除油脂后,分别在无微波和有微波辅助下经硫酸水解获得含氨基酸水解液,筛选水解最优条件,并进行最优条件下水解前后物料中大中微量植物营养元素及重金属元素的物料平衡及其在水解产物中的分布分析。结果显示:最佳萃取剂为正己烷,在固液比1∶10,油脂萃取率达100%,萃取剂回收率达97.06%;常规硫酸水解肉骨粉最佳条件为:硫酸浓度5 mol/L、固液比1∶4、温度90℃、水解时间7 h,此时水解液中总氮的转化率为93.42%,氨基酸态氮转化率为42.63%;微波辅助硫酸水解肉骨粉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550 W、硫酸浓度5.0 mol/L、水解时间60 min,此时水解液中总氮的转化率为90.12%,氨基酸态氮转化率为82.13%;2种工艺在最佳条件下,各元素在水解液相和固相残渣的分布差异不大,其中N、P、K、Fe、Cu、Zn元素有66%~93%分布在水解液中,Ca、Mg、Mn元素32%以上分布在残渣中,而重金属元素Pb、Cr、Cd超过58%进入水解液,但未超出相关肥料产品农业行业标准限值。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显著提高水解液中氨基酸态氮转化率并缩短水解时间,大、中、微量植物营养元素大部分进入液相,在制作氨基酸水解液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满湖 金睿 温建崇 黄泰来 秦林
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192羽,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为饲喂基础饲粮的对照组和分别饲喂添加400、800、1200 mg/kg的桑叶提取物的饲粮的3个试验组,分别于1~21日龄和22~42日龄2个阶段测定AA肉鸡的成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与脂肪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及肉鸡肌肉的肉色、pH值、滴水损失率、粗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等,探究桑叶提取物对AA肉鸡肉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饲粮添加桑叶提取物对AA肉鸡的日采食量、料重比、平均日增体质量、体质量、肌肉pH均无显著影响,可极显著或显著降低42日龄肉鸡的胸肌粗脂肪含量和饱和脂肪酸总量的占比及腿肌粗脂肪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42日龄肉鸡胸肌的二十碳二烯酸、二十碳三烯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占比及21日龄肉鸡血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饲粮添加800 mg/kg桑叶提取物还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42日龄肉鸡胸肌的24 h滴水损失率和二十四碳酸占比及21日龄肉鸡腿肌、胸肌的粗脂肪含量与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浓度,极显著提高42日龄肉鸡腿肌的红度和胸肌的棕榈油酸占比及血清的CAT活性;饲粮添加1200 mg/kg桑叶提取物还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21日龄肉鸡腿肌和42日龄时胸肌的24 h滴水损失率,21日龄肉鸡的胸肌和腿肌的粗脂肪含量与血清的MDA含量及42日龄肉鸡胸肌的棕榈酸和二十四碳酸占比与血清的TC浓度,显著或极显著提高21日龄肉鸡血清的T–AOC,42日龄肉鸡腿肌的红度与胸肌的黄度、棕榈油酸、油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占比及血清的CAT活性和HDL–C浓度。可见,从降低脂肪含量和改善肉品质方面来看,桑叶提取物添加剂量以不低于800 mg/kg为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