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0)
2023(2189)
2022(1846)
2021(1871)
2020(1682)
2019(3945)
2018(4007)
2017(7144)
2016(4287)
2015(4929)
2014(4864)
2013(4915)
2012(4492)
2011(3730)
2010(3762)
2009(3675)
2008(3871)
2007(3757)
2006(3460)
2005(3207)
作者
(12613)
(10381)
(10311)
(9758)
(6903)
(4829)
(4768)
(4113)
(3949)
(3788)
(3683)
(3534)
(3481)
(3423)
(3412)
(3168)
(3163)
(3139)
(3137)
(3127)
(2728)
(2605)
(2542)
(2493)
(2488)
(2365)
(2276)
(2253)
(2244)
(2074)
学科
管理(22094)
(16852)
企业(16852)
(16838)
(11489)
经济(11479)
(7548)
方法(6430)
(6055)
财务(6036)
财务管理(6021)
企业财务(5704)
数学(4887)
数学方法(4853)
(4142)
(3783)
(3763)
经营(3670)
人事(3531)
人事管理(3531)
(3485)
银行(3481)
(3453)
理论(3332)
决策(3281)
计划(3241)
(3145)
业经(3032)
(2635)
制度(2633)
机构
大学(54679)
学院(54290)
管理(23383)
(18510)
理学(17882)
经济(17858)
理学院(17682)
管理学(17427)
管理学院(17285)
研究(16799)
中国(16528)
(12445)
(12237)
科学(11140)
(10906)
(10341)
(9357)
中心(8942)
业大(8925)
农业(8587)
研究所(8338)
财经(8334)
(8203)
(7958)
北京(7676)
(7589)
公司(7427)
技术(6811)
财经大学(6246)
(6001)
基金
项目(31987)
科学(23919)
基金(22593)
研究(21520)
(20288)
国家(20121)
科学基金(16886)
(12644)
自然(12229)
社会(12109)
自然科(11928)
自然科学(11921)
基金项目(11843)
自然科学基金(11717)
社会科(11444)
社会科学(11440)
(10597)
资助(10250)
教育(10194)
编号(8842)
成果(7465)
重点(7160)
(6820)
科研(6550)
计划(6467)
(6360)
课题(6313)
大学(6025)
创新(6007)
(5926)
期刊
(24244)
经济(24244)
研究(15233)
中国(14961)
(12733)
管理(12481)
学报(10540)
科学(9167)
(9050)
大学(8141)
(7732)
金融(7732)
学学(7679)
农业(6011)
技术(5579)
教育(5099)
(5036)
会计(4731)
财会(4523)
财经(4385)
(3797)
图书(3603)
(3306)
通讯(3226)
会通(3206)
业经(3120)
现代(3098)
(3061)
企业(3061)
业大(3034)
共检索到94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胡建人  
本文详细阐述了微波处理图书资料的原理与操作方法。内容涉及微波杀灭害虫和微生物的机理、微波干燥原理和纸张微波吸收性以及微波处理的时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淑薇 车丽 黄琪琳 赵思明  
以大米为原料,采用脉冲微波宽度、微波剂量、微波时间、脉冲间歇时间等单因素试验,研究脉冲微波对大米害虫米象(Sitophilus oryzae)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致死率、米温、大米的碎米率和爆腰率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脉冲微波强度的增加,米象和寄生曲霉致死率明显升高,虫卵孵化率显著降低,感官品质变化不大,米温逐渐升高,碎米率和爆腰率有所升高。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大米杀虫防霉最优工艺为:脉冲微波剂量7.5 W/g、脉冲宽度300 ms、间歇时间50 ms、脉冲微波总时间30 s,此时害虫和霉菌致死率分别可达100.0%、83.2%,米温53.8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淑薇  车丽  黄琪琳  赵思明  
以大米为原料,采用脉冲微波宽度、微波剂量、微波时间、脉冲间歇时间等单因素试验,研究脉冲微波对大米害虫米象(Sitophilus oryzae)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致死率、米温、大米的碎米率和爆腰率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脉冲微波强度的增加,米象和寄生曲霉致死率明显升高,虫卵孵化率显著降低,感官品质变化不大,米温逐渐升高,碎米率和爆腰率有所升高。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大米杀虫防霉最优工艺为:脉冲微波剂量7.5 W/g、脉冲宽度300ms、间歇时间50ms、脉冲微波总时间30s,此时害虫和霉菌致死率分别可达100.0%、83.2%,米温53.8℃,碎米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嘉裕  刘元  喻胜飞  李贤军  苏耿  钟杨  
以杨木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一因素法研究了杨木初含水率,微波辐射时间及微波辐射功率对杨木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规律,获得较优的杨木微波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1)微波预处理可以破坏木材内部微观结构,改善木材渗透性;(2)随着杨木初含水率的升高,上染率逐渐下降。当初含水率为25%时,其上染率和固色率分别为39.44%和38.31%;(3)随着微波辐射时间的延长,上染率和固色率均呈上升趋势,当辐射时间为90 s时,与未处理木材相比上染率可提高21.15%,固色率可提高21.44%;(4)随着微波辐射功率的增大,染色效果也更佳;当辐射功率为18 k W时,与未处理木材相比上染率可提高21.38%,固色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德林  刘文金  郝景新  姚文亮  
采用微波加热的方法对慈竹片进行染色,探讨了微波功率、染色时间等因素对慈竹片染色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对染色工艺进行了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使用微波辅助染色能够提高染色效果;当微波功率250 W、染色时间9 min、染液质量分数0.7%、染液pH值5.5时,染色后色慈竹片的色差值可达到71.12 NBS,比采用常规加热染色的方法提高了18.46 NBS。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束翠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思鹏  靳红玲  赵亚君  胡红艳  胡小平  
[目的]研究微波消毒法对土壤病虫草害的处理效果,为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微波加热土壤的电磁-传热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研究微波处理下土壤温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基于仿真结果,利用700 W微波土壤加热试验装置对3种不同含水率(2%,10%和20%)土壤辐射5 min并静置30 min,通过传感器研究土壤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同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选用2种常见杂草种子和镰刀菌作为试验样本进行土壤消毒试验,验证微波加热除草消毒效果。[结果]土壤加热试验中,分别对2%,10%和20%3种含水率的土壤微波处理5 min,其中4 cm土层深处测温点的土壤最低温度依次为52,92和72℃,8 cm深处的测温点温度依次为44,50和46℃;在保温阶段,上层土壤热量的传导作用使8 cm深处的3种含水率土壤温度分别提升8,11和7℃。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测温点的试验温度与仿真温度相近,最大误差均在12%以内,说明微波加热土壤仿真模型基本正确。土壤除草消毒试验表明,对于黑麦草和狗尾草,2%含水率土壤4 cm深处的种子萌发率最高达到80%,10%和20%含水率土壤中的种子萌发率最高为8%;对于镰刀菌,3 min微波辐射条件下,3种不同含水率下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最高达到100%;5min微波辐射条件下,4 cm深处土壤的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最高为5%,8 cm深处以2%含水率土壤的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最低(最高仅为32%),20%含水率土壤中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最高(最高63%)。[结论]微波加热法能有效抑制杂草种子和真菌萌发,其效果取决于微波对土壤的热效应,微波处理土壤温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土壤湿度、掩埋深度、辐射时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石雷  赵耘  张忠和  徐珑峰  万有铭  
对用质型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制成的复合微生物杀虫剂,在云南南涧、禄丰县大面积对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林内调查、定枝套袋观察和室内药效实验,结果表明,林内、袋内和室内的防治死亡率云南松毛虫分别达86%、79%和49%,思茅松毛虫分别为62%、73%和100%,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启  张娜  刘奕兵  王振宇  
以落叶松树皮为原料,研究了微波和超声波处理对多酚类物质浸提效果、化学结构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0%乙醇溶液为溶剂,微波和超声波处理有利于松多酚的浸出,其得率分别提高了6.76%和14.73%。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采用溶剂法、微波法和超声波法提取多酚后的落叶松树皮残渣其表面微观结构的孔隙尺寸范围为1.5~2.5、7~13和17~26μm。红外光谱分析表明,3种方法浸提出的松多酚的化学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抗氧化测定结果表明,3种浸提方法制备出的松多酚的总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差异不显著(P>0.0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立君  周健  
油茶作为中国的特产,其深加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测定了油茶蒲水份含量75%左右,油茶籽的水份含量56%左右,油茶果的比热容为2.1~2.5J/g℃。探讨了在微波作用下,油茶蒲裂纹的主要形式有十字型、近1200分开型等,并计算了其临界断裂强度因子与刚度的关系。理论和实践证明,自然形状导致油茶蒲裂纹的位置是在油茶籽最凸起处,因为纤维组织最薄弱,微波作用下油茶果的最初裂开点是其自然采摘最下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汤小红  李程懿  黄丹  徐玉恒  张宏  龚永健  
【目的】为将微波真空干燥应用到油茶籽干燥中提供理论依据,丰富油茶籽的干燥方式。【方法】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望城区雪峰山油茶基地所采油茶果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油茶籽的微波真空干燥特性,探讨了微波功率、真空度和加载量对油茶籽微波真空干燥曲线和能耗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干燥方式(热风干燥、微波间歇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的效率差异。【结果】1)随着微波功率和真空度的增加及加载量的减少,油茶籽的干燥速度增加,干燥时间缩短。其中真空度对干燥速率、能耗的影响最大,微波功率和加载量次之。2)无论参数如何变化,油茶籽的微波真空干燥速率曲线都可分为加速干燥阶段、恒速干燥阶段和减速干燥阶段。加速干燥阶段,油茶籽干燥速度不断增加;恒速干燥阶段,油茶籽干燥速度变化较小;减速干燥阶段,油茶籽的干燥速度逐渐减小。3)热风干燥所需的时间最长,是微波真空干燥时间的4~32倍,且热风干燥的速度曲线只有加速干燥阶段和减速干燥阶段,没有恒速干燥阶段。微波间歇干燥的时间为微波真空干燥的3倍,但其干燥速度曲线波动较大。【结论】微波真空干燥具有速度快、能耗低和效果稳定等优点,微波真空干燥在油茶籽干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宁芯  程学勋  赵思明  张声华  
采用2450 MHz微波处理大米淀粉,观察微波对大米淀粉颗粒微观结构、分子质量分布、润胀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可导致淀粉物化特性发生变化,且淀粉的微波效应与微波强度有关;微波处理后淀粉颗粒破裂,淀粉分子链断裂,支链淀粉和中间级分含量下降,直链淀粉含量上升,淀粉的润胀性和溶解率下降,消化性能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习军  熊善柏  赵思明  
【目的】研究微波对稻谷加工品质、食用品质和储藏品质的影响,为利用微波改善稻谷品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2450MHz微波处理稻谷,测试不同微波剂量和时间处理后稻谷的品质变化。【结果】稻谷经微波处理,温度呈线性上升,随微波剂量下降,升温速度减小。不同的微波处理对稻谷品质的影响有差异,适宜的微波条件对碎米率、爆腰率影响较小,且有利于提高稻谷的出糙率及整精米率,降低稻谷含水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改善蛋白质和淀粉的水溶性。【结论】微波条件对稻谷的品质有影响,适宜的微波条件能提高稻谷的加工性能和储藏性能,改善大米的食用品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微波炉使用保养知多少不少使用微波炉的消费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加热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馒头、粽子或其它有馅的食物时,常会发觉外头热了,里面的馅还是冷冰冰的。这时,不妨先做一次低温解冻,再正式加热,就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此外,只要买一个微波炉专盖,就可以解决食...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良进  张立斌  崔永三  冯炎龙  
在用5种农药的不同浓度处理后的马铃薯+蛋白胨+葡萄糖+琼脂(PPDA)培养基上培养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结果表明在农药释稀5000倍时,对苏云金杆菌的生长没有影响。而苏云金杆菌与5种农药按1∶1和3∶1比例混配后的杀虫效果试验表明,苏云金杆菌菌体浓度为1012个·L-1与绿植(稀释浓度5000倍)或虫螨杀星(稀释浓度5000倍)的混配杀虫效果最好。表2参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