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53)
2023(15214)
2022(13131)
2021(12725)
2020(10437)
2019(23711)
2018(23783)
2017(43207)
2016(24236)
2015(27525)
2014(27248)
2013(25565)
2012(23347)
2011(20881)
2010(21183)
2009(18684)
2008(17464)
2007(15362)
2006(13316)
2005(11396)
作者
(64239)
(52826)
(52802)
(50322)
(33696)
(25473)
(24111)
(20628)
(20352)
(19018)
(18199)
(17630)
(16638)
(16614)
(16427)
(16138)
(16010)
(15812)
(15208)
(15065)
(13178)
(13111)
(12550)
(12148)
(12095)
(11913)
(11851)
(11706)
(10530)
(10517)
学科
(79165)
经济(79078)
管理(67432)
(63037)
(54581)
企业(54581)
方法(35487)
数学(29831)
数学方法(29383)
中国(27644)
教育(25281)
(21748)
技术(21345)
(20979)
(20469)
理论(20348)
业经(19703)
地方(16244)
(14511)
贸易(14497)
农业(14437)
(14332)
(14057)
教学(14027)
(13914)
技术管理(13158)
(13008)
财务(12943)
财务管理(12925)
环境(12766)
机构
学院(320886)
大学(319914)
管理(122392)
(113670)
经济(110807)
理学(106402)
理学院(105120)
研究(105120)
管理学(103077)
管理学院(102472)
中国(71861)
(69268)
科学(66000)
(52529)
师范(52142)
(51782)
(51301)
(47720)
研究所(46983)
中心(46860)
业大(45128)
(44737)
北京(44279)
师范大学(42301)
技术(42041)
教育(41938)
财经(41667)
(39071)
(38721)
(37918)
基金
项目(220199)
科学(174618)
研究(170757)
基金(154489)
(132842)
国家(131523)
科学基金(113476)
社会(103574)
社会科(97644)
社会科学(97620)
(89696)
教育(86009)
基金项目(81958)
(76175)
编号(73680)
自然(72219)
自然科(70568)
自然科学(70550)
自然科学基金(69256)
资助(61911)
成果(61373)
课题(53499)
重点(50381)
(49498)
(48772)
(47736)
项目编号(45554)
创新(45313)
(44690)
规划(42881)
期刊
(123327)
经济(123327)
研究(99577)
教育(74475)
中国(70122)
学报(47512)
管理(45155)
科学(44044)
(40262)
(38486)
大学(37130)
技术(33981)
学学(33214)
农业(28733)
(22529)
金融(22529)
业经(21502)
职业(21324)
经济研究(19710)
财经(19423)
图书(19104)
科技(17055)
(16634)
(16487)
论坛(16487)
(15135)
问题(14841)
理论(14367)
技术经济(14318)
(13943)
共检索到468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迅  杨旭娇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全面进入"微时代"。文章指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教育载体缺乏创新、工作平台不够完善、教师团队合力不足、文化环境比较复杂五方面问题,进而提出构建"微课程""微载体""微平台""微团队""微环境"五微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荣胜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做好新媒体时代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创造性地把新媒体运用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红梅  
"微时代"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文章从信息传播"去中心化"挑战权威性、多元文化冲击传统价值模式和主流意识形态、"微时代"加大了舆论监管难度等方面分析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认为"微时代"对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在于信息传递的多元化、共时性与互动性,学生更倾向于片段化信息传播,技术理性严重影响价值理性。因此,应以科学理念引导话语权的确立,以意见领袖为基础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打造全新的工作载体与内容,加大对"微时代"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洁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新媒体可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主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但同时也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模式,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在教育主体、教育阵地和体制机制方面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黎文珍  赵忠平  
基于课题调查所得数据,考察了社会分层对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社会出身对高职生接受某些特定职业价值有很大影响。同时,阶层背景因素对高职教育的结果公平产生重大影响,优势社会阶层子女更容易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这种阶层固化的现象不利于高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公民,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应对社会分层的新变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探索新方法,因此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实践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红燕  王乐生  
国际化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最突出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之一。在当前东西方文化大交融、大碰撞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势在必行。针对这一新形势,文章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载体等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婷婷  邹恒  
新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运用好传统媒介,同时也需要创新性地使用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尤其是在图像化信息表达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有应用图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实践。文章阐明了图像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存在问题以及应用路径,提出要将图像有效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图像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育人功能的发挥,科学管理图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使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龙佳梅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新媒体技术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一方面,新媒体技术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带来便捷;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在给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既带来便捷的同时又提出挑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要从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既要抓住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又要创新工作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应对挑战。由尹婷婷、张静和杨素祯编著、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一书,成为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者及相关思政教育研究学者重点关注的书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庆坤  孙广耀  孙鹤婷  
现如今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网络化的形势日益加强,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新时代网络的体验者和践行者,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指出,思想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要积极开拓大学生网络教育新阵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饶华  
高校教育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校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国家前途与国家命运的战略工程。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崭新的生活方式与教育方式,其网络空间的不确定性、信息的复杂性、无边界性、虚拟性彻底改变了传统话语权的分配格局,多元、虚拟的媒体格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变化,如何挖掘新媒体正面引导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一、新媒体兴起带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任金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而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时代的先锋和标杆,他们的身上肩负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使命,对整个时代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时代定位、目标要求和方法手段等诸多方面做出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应对,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是教育方法使用得当,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武昭阳  
文章首先介绍了大数据的定义,然后阐述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分析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探索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创新。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大势所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关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邬宗明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理论科学性、实践活动性、要素系统性、整体布局性等特征,需要对教育内容、教育阶段、教育过程等进行优化,形成基础铸魂、价值构造、能力打造、心智创新四个层次的完整系统教育体系。创新运用“四点一感”、亲和感染、主体教育、基本要素、“互联网+”、理论学习等方法,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佳乐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党和国家大力推行的重要政策,而高校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梯队中的关键角色,其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素养的高低,也间接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其重要意义不言而明。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党和国家颁布了许多重要的决策文件,各级学校在党和国家要求下也相应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且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整体水平。但同时也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常学常新、持续推进的系统任务,内外部环境的细微变化都会引起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理念、模式的变化,需要"教"与"学"双方具有充分的政治敏锐性和深度的思想觉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并形成具有可行性的应对方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简洁  
微信以其跨平台交流、沟通形式多样、应用资费低廉、交友途径广泛等特点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方式,但不容忽视的是,微信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的一些负面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日益变化的新媒体,结合微信的特色功能,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多渠道积极探索微信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