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1)
- 2023(10610)
- 2022(9402)
- 2021(8757)
- 2020(7426)
- 2019(17087)
- 2018(17074)
- 2017(32918)
- 2016(17964)
- 2015(20260)
- 2014(19966)
- 2013(19804)
- 2012(18030)
- 2011(15971)
- 2010(15786)
- 2009(14227)
- 2008(13674)
- 2007(11672)
- 2006(10024)
- 2005(8546)
- 学科
- 济(66234)
- 经济(66163)
- 管理(49900)
- 业(47985)
- 企(40924)
- 企业(40924)
- 方法(32357)
- 数学(27765)
- 数学方法(27446)
- 学(18937)
- 农(17085)
- 财(16554)
- 中国(15917)
- 业经(15024)
- 地方(13203)
- 理论(12109)
- 和(11916)
- 农业(11522)
- 贸(11474)
- 贸易(11468)
- 务(11364)
- 财务(11306)
- 财务管理(11292)
- 环境(11182)
- 易(11114)
- 技术(10818)
- 企业财务(10711)
- 制(10517)
- 教育(9885)
- 划(9478)
- 机构
- 大学(251471)
- 学院(249336)
- 管理(100530)
- 济(90732)
- 经济(88551)
- 理学(88112)
- 理学院(87106)
- 管理学(85497)
- 管理学院(85074)
- 研究(83210)
- 中国(59389)
- 科学(56525)
- 京(53925)
- 农(43230)
- 所(42419)
- 业大(41265)
- 财(40288)
- 研究所(39450)
- 中心(37293)
- 江(34977)
- 农业(34263)
- 范(34139)
- 北京(33840)
- 师范(33752)
- 财经(33281)
- 院(30715)
- 经(30334)
- 州(28905)
- 师范大学(27571)
- 技术(27194)
- 基金
- 项目(181338)
- 科学(141458)
- 基金(131075)
- 研究(129242)
- 家(115843)
- 国家(114905)
- 科学基金(97903)
- 社会(78554)
- 社会科(74229)
- 社会科学(74208)
- 省(71013)
- 基金项目(70915)
- 自然(66770)
- 自然科(65150)
- 自然科学(65130)
- 自然科学基金(63928)
- 划(60804)
- 教育(58750)
- 资助(53358)
- 编号(53257)
- 成果(42104)
- 重点(40930)
- 部(39018)
- 发(38268)
- 创(37657)
- 课题(36105)
- 科研(35392)
- 创新(35028)
- 计划(34405)
- 大学(33310)
共检索到345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钦 任继周 郭朝霞 安海梅
微孔草是青藏高原特有植物种,种子油中富含γ-亚麻酸、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85%以上;种子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达39.74%;矿物质营养元素极其丰富;饼渣中的粗蛋白含量达23.96%。它具有药用、食用和饲用等多种用途。因而,多层次开发利用微孔草资源是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微孔草 开发利用 γ-亚麻酸 降血脂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雪娟 李文豪 刘永刚 倪春辉 乔万强 安丽婷 李惠霞
为明确微孔草孢囊线虫(Heterodera microulae)的生物学特性,根据单因子变量试验测定温度,根际土壤浸液,5倍、10倍和20倍微孔草根汁,及4 mmol·L-1 ZnCl2溶液等孵化液对该线虫卵孵化的影响,同时测定温度对初孵2龄幼虫(J2)活性和2龄幼虫离体存活能力的影响,并以卵接种微孔草幼苗测定其侵染过程。结果表明,微孔草孢囊线虫孵化的适宜温度为15℃。土壤浸液、20倍和10倍微孔草根汁对该线虫的孵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孵化率分别为对照的2.96倍、2.11倍和1.61倍,4 mmol·L-1 ZnCl2溶液促进效果不显著,而5倍微孔草根汁对其孵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10~15℃下,J2的存活率在67.22%~76.25%; 4℃适合J2保存,而15℃有利于线虫保持活性。调查和观测发现,在15℃下接种卵3 d后,在微孔草根系检测到J2,接种24 d后在根系检测到白雌虫,27 d后白雌虫褐化为淡褐色孢囊。综上所述,低温条件(15℃)下,土壤浸液最有利于微孔草孢囊线虫的孵化。该线虫在15℃下完成一代需27 d。本结果明确了微孔草孢囊线虫的生物学特性,为该线虫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清洁 杨亚勇 张嘉欣 李娟起 肖怀娟 王吉庆
本研究以黄瓜为试验材料,利用微孔膜灌溉技术,研究了随水施不同肥量处理下黄瓜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营养元素分配、品质和产量的变化规律,明确了微孔膜灌溉条件下适宜黄瓜栽培生产的最优施肥量。以膜下沟灌随水施肥量为对照(CK),微孔膜灌溉随水施肥量共设5个梯度:57.0kg/667m~2(FA)、69.0kg/667m~2(FB)、81.0kg/667m~2(FC)、93.0kg/667m~2(FD)和105.0kg/667m~2(FE)。结果表明:1)FC处理中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最大,而分别在FE处理和FD处理中最低,差异达显著水平;2)FC处理促进了黄瓜植株中P的积累,根、茎和叶中P含量均显著高于CK处理,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FC处理下土壤中N、P和K含量均逐渐减少;3)维生素C含量在FC和FD处理下最高,分别较最低值FE处理提高64.5%和78.5%,可溶性蛋白含量也以FC处理下最大且显著高于CK处理;4)同CK处理相比,黄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在FB和FC处理中均显著增加。通过综合评价得出微孔膜灌溉条件下适宜黄瓜栽培的施肥量为FC处理,即81.0kg/667m~2。
关键词:
黄瓜 微孔膜 施肥量 综合评价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梁婷 丁建华 谢树莲
对6个鱼塘的浮游藻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其中3个采用微孔增氧方式,其余3个未采用。结果表明,各鱼塘内分布的浮游藻类共4门18科42属57种及变种,其中,以绿藻门和硅藻门的种类较多,分别为28种和16种。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与未采用的鱼塘相比,绿藻门没有显著变化,蓝藻门的种类数明显减少,硅藻门种类数明显增加。各鱼塘浮游藻类的细胞丰度显示,未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都以蓝藻门所占比例最高,绿藻门次之,再次是硅藻门,而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都以绿藻门所占比例最高,硅藻门次之,再次是蓝藻门。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与未采用组相比,水质状况较好。
关键词:
鱼塘 微孔增氧 浮游藻类 水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欢虎 张鸿杰 徐建兵 梁维治 马爱平 池宝亮 陈奇恩
微孔膜小麦在冬前、拔节期有较好的生物学效应 ;在小麦全生育期有较好的温度效应 ;有效抑制了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 ,较好地满足了小麦主要生育阶段水分需求 ,水分生产效率 (1 0 4 1kg/mm)较对照提高 39 5% ,产量达 4 4 6 1kg/hm2 。
关键词:
冬小麦 微孔地膜 覆盖 穴播 旱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仝建平
《翰墨全书》是元代留存至今部头最大的一部交际应用类的民间日用类书,刊行后又经过两次改编,形成大德本、泰定本、明初本三种版本系统和大德本、泰定本两种内容系统。大德本为初编本,且内容最多,泰定本压缩改编大德本而成,明初本内容沿用泰定本。属于泰定本内容系统的明初本随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出版而通行易见;但大德本却少为关注和利用。本着类书收录资料多少、辑佚校勘价值高低的原则,在利用《翰墨全书》时应优先使用大德本。
关键词:
《翰墨全书》 大德本 泰定本 明初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权 韩雍 史一一 杜双奎
为了掌握荞麦微孔淀粉的制备条件及吸附性能,在对荞麦生淀粉水解适用酶进行筛选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影响荞麦微孔淀粉吸附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荞麦微孔淀粉的酶法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真菌α-淀粉酶对荞麦淀粉的酶活力强,与中温α-淀粉酶无明显的协同作用;真菌α-淀粉酶对荞麦淀粉颗粒的致孔率较高,孔径较为一致;在反应温度为40℃、pH6.2、反应时间14 h、真菌α-淀粉酶用量为20 g/kg条件下制备荞麦微孔淀粉,其吸附性能最佳。通过控制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及酶用量,可以制备吸附性能良好的荞麦微孔淀粉。
关键词:
荞麦 微孔淀粉 淀粉酶 工艺条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玉玲 吴锁伟 张亚丽 王延召 杜振伟 王畅
以24个普×爆自交高代选系和7个爆裂玉米骨干自交系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成的168个单交组合为材料,对3个膨爆特性指标和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BP02,BP03,BP04,BP12,BP14等选系主要性状的GCA较高,应进一步利用这些选系与爆裂玉米自交系广泛测交组配利用;BP20,BP21与N03,BP02与F2,BP11与N16穗粒重和膨化倍数的SCA效应均为较大极显著正值,应进一步利用这些选系分别与其父本的同类群近缘系进一步测配,从中筛选优良组合;24个选系的聚类结果与其亲本和系谱来源不存在必然联系;所有测交组合的综合性状较对照豫爆2号无明显优势,作为普通型爆裂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抄军,刘沛林,王良健,陈友龙
文章在界定历史文化古城非利用价值构成的前提下,以在凤凰古城实地调研和向全国发放的CV调查表的数据为依据,以2002年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口为总人口样本,利用条件价值法(CVM)对历史文化古城的非利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003年凤凰古城的非利用价值为314,019万元,其中存在价值139,361.67万元、遗产价值101,867.79万元、选择价值72,758.22万元。
关键词:
历史文化古城 凤凰 非利用价值 评估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肖琳 于晓凤 赵晨 王进田 刘汉琳 曲田丽 张保华 杜丰玉
刃天青微孔板法是一种新近开发的快速测定抑菌活性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杀菌剂的高通量筛选及活性评价。文章以代表性病原真菌灰霉病菌为供试菌,应用刃天青微孔板法,设计了嘧菌酯杀菌剂对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测定实验。与传统菌丝生长速率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样品消耗少、观察便捷、反应灵敏等优点,可用于杀菌剂活性定量测定实验,也可与农药化学、天然产物化学的杀菌剂合成或提取分离相关实验相结合,设计探究式实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玮 陆庆刚 顾海涛 丁建乐 王君
为探究微孔曝气增氧机对氧气的传递效果,从研究增氧能力出发,依据"SC/T6009-1999增氧机增氧能力试验方法"的标准检测程序,以直径为10m的标准室内水池作为试验平台,试验水温为20℃、气压为101.325kPa、初始溶氧浓度为0mg/L;试验用水为清水,将微孔曝气增氧机与射流式增氧机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微孔曝气增氧机能有效增加水体底部溶解氧,与1.5kW射流式增氧机相比,射流式增氧机的增氧能力平均值为2.4kg/h,微孔曝气增氧机布管长度为20m时,增氧能力平均值为0.25kg/h,布管长度为42m时,增氧能力平均值为0.40kg/h,布管长度为98m时,增氧能力平均值为1....
关键词:
微孔曝气增氧机 增氧能力 溶氧速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素文 毛长斌 肖先平 李浩洋
杜仲叶总抽出物平均约27%,酊剂含量占原料的10%左右,酸类物质6%~7%,杜仲胶1.65%~2%,木素28.1%,纤维素29.7%,蛋白质3%.仅就胶和饮料产品生产,其叶的工业利用价值不大.
关键词:
杜仲胶 木脂素甙 环烯醚萜甙 维生素 E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谭大璐 杨柳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从生态节能、经济循环、历史文化、社会和美学科技等五方面,分析合理利用旧建筑的思路,并以成都"东郊记忆"项目为例,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旧工业建筑再利用评价模型与评价方法,为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旧工业建筑 再利用 综合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一春 杨盛美 季鹏章 汪云刚 宋维希 矣兵 马玲
云南是茶树的起源地和多样性中心,野生茶树资源种类众多、分布广泛。野生茶树具有进化上原始、抗逆性强、含有特异的生化成分等特性,是重要的遗传资源。概述了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多样性、利用价值及保护研究进展。
关键词:
野生茶树 多样性 利用价值 保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颖 陈晓鸣
竹虫是螟蛾科禾草螟属的昆虫 ,成群寄生于巨竹属竹类的当年生竹笋上 ,一年 1代。竹虫的食用虫态为幼虫 ,幼虫每年 10月至次年 2月出现。幼虫长桶形、乳白色 ,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矿质元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蛋白质含量可达 30 %~ 4 0 % ,氨基酸含量为 2 9.90 % ,粗脂肪含量为 6 0 .4 2 %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 55.9% ,营养丰富。油炒或油炸脆后食用 ,味道鲜美。竹虫为食用昆虫的珍品 ,具有营养丰富 ,产量高 ,易采收 ,寄主竹数量丰富 ,易栽培的特点 ,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但在开发利用竹虫时 ,应将资源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通过保护与利用并举的措施 ...
关键词:
竹虫 食用昆虫 营养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