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23)
2023(13323)
2022(11694)
2021(10960)
2020(9226)
2019(20958)
2018(20891)
2017(39725)
2016(22168)
2015(25081)
2014(25008)
2013(24521)
2012(22923)
2011(20562)
2010(20538)
2009(18714)
2008(18511)
2007(16338)
2006(14277)
2005(12545)
作者
(66684)
(55630)
(55449)
(52787)
(35687)
(26945)
(25062)
(22104)
(21304)
(19939)
(19310)
(18918)
(17826)
(17660)
(17322)
(17261)
(16982)
(16599)
(15992)
(15933)
(14046)
(13807)
(13509)
(12725)
(12495)
(12403)
(12351)
(12127)
(11413)
(11279)
学科
(87497)
经济(87399)
管理(61434)
(56844)
(47109)
企业(47109)
方法(39937)
数学(34227)
数学方法(33748)
(23087)
(22940)
中国(22013)
地方(20432)
(20154)
业经(18888)
(15475)
贸易(15468)
农业(15382)
理论(15321)
环境(15019)
(14931)
(14606)
(14437)
技术(13237)
(12648)
(12598)
财务(12581)
财务管理(12558)
(12480)
银行(12425)
机构
大学(320355)
学院(317153)
管理(122336)
(118289)
经济(115467)
研究(110168)
理学(106504)
理学院(105184)
管理学(103030)
管理学院(102474)
中国(79143)
科学(73989)
(68783)
(57667)
(57371)
研究所(53286)
(52749)
业大(51301)
中心(49430)
(46582)
农业(45511)
(44392)
师范(43853)
北京(43216)
财经(43111)
(40194)
(39173)
(37934)
师范大学(35610)
技术(35020)
基金
项目(223513)
科学(174102)
基金(160726)
研究(159167)
(142564)
国家(141395)
科学基金(119426)
社会(97629)
社会科(92298)
社会科学(92272)
(88014)
基金项目(85676)
自然(79968)
自然科(78073)
自然科学(78049)
自然科学基金(76611)
(75164)
教育(72855)
资助(66322)
编号(64451)
成果(52588)
重点(50705)
(48446)
(48098)
(45895)
课题(45127)
科研(43259)
创新(42875)
计划(42289)
大学(40964)
期刊
(128412)
经济(128412)
研究(89477)
学报(58937)
中国(57830)
科学(52001)
(51561)
管理(43421)
大学(42925)
学学(40392)
(37952)
教育(37035)
农业(36370)
技术(26432)
(23946)
金融(23946)
业经(20701)
财经(20295)
经济研究(19555)
(18788)
图书(18522)
(17255)
问题(16558)
科技(16439)
(16399)
业大(15579)
理论(15337)
资源(15322)
技术经济(14712)
实践(14174)
共检索到454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夏斌  杜雨珊  赵信国  朱琳  陈碧鹃  孙雪梅  曲克明  
海洋塑料污染已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海洋酸化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其中尺寸小于5mm的塑料碎片或颗粒(微塑料)更是倍受全球关注的新型污染物。研究表明,微塑料在海洋渔业水域中广泛存在,而且,作为人类优质蛋白重要来源的海洋渔业生物也已受到微塑料的污染。因此,微塑料在海洋渔业水域中的污染现状及其生物效应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总结了海洋渔业水域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及污染现状,归纳了微塑料对海洋渔业生物的主要毒性效应及致毒机制,探讨了微塑料沿食物链的传递作用及其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影响,剖析了当前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科学评估微塑料对海洋渔业资源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光萍  
微塑料听起来是个新鲜词汇,关于微塑料的污染问题也是个新领域。实际上2015年联合国就已将微塑料污染作为一类新型的环境污染,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污染等一起并列为全球重大环境问题。绿色和平组织在2019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英国所有河流均发现了塑料微粒,微塑料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微塑料污染无处不在现在的环境监测手段越来越先进,监测广度和深
关键词: 微塑料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许彩娜  张悦  袁骐  蒋玫  郑亮  隋延鸣  穆景利  王云龙  王翠华  
塑料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医疗等众多领域,由此产生的塑料垃圾,特别是粒径小于5 mm的微塑料在海洋中不断累积。微塑料因其粒径小、分布广等特点,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威胁;其还可沿食物链进行传递,进而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因此,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国内外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从海洋微塑料来源和污染现状入手,综述了微塑料对海洋浮游生物、甲壳类、贝类、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影响,重点关注了微塑料与其他污染物的复合毒性效应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参考方向,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玮鸿  张岭  谭露茜  赖洁  李玉霞  颜菲菲  张英  都叶奇  
微塑料因其性质稳定,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并能够在风力和洋流的作用下实现远距离输送,已成为海洋中广泛存在的污染物,从表层海水到深海沉积物中均有微塑料被检出。海洋中的微塑料不仅可被生物摄食,随着食物链的传递危害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还对环境中的污染物有吸附作用,并可作为一个新的生态位为微生物提供定殖空间。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微塑料在典型海洋生物体内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归纳了微塑料的毒性效应,诸如对生物体生理机能、氧化应激、免疫应答、神经毒性和繁殖遗传等的毒性,阐释了微塑料致毒机理,包括微塑料作为异物入侵生物体后因其颗粒效应所产生的毒性、微塑料产品中添加剂在环境中的释放,以及由于微塑料对环境中各种污染物质的吸附而产生的复合毒性。最后探讨了微塑料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指出成熟完善的微塑料研究系统与标准的重要性,提出未来毒性暴露实验设计需更贴近真实环境,可为今后微塑料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郑培迎  郑洁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我国塑料工业发展迅猛。塑料制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之一。塑料在渔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为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渔业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塑料在海洋渔业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就其发展势态提点粗浅看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化杰  刘凯  欧玉哲  陈子越  陈新军  
随着微塑料在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中的发现,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海洋微塑料的来源、类型、分布规律、毒性以及不同栖息地、不同食性海洋鱼类对微塑料的摄取特性和受到影响进行了梳理,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结果显示,微塑料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分布在海洋的各个角落,在海洋中垂直分布特点为底层沉积物含量较高,其次为底层、上层水域,中层水域较少;水平方向上分布特点为河口区含量较高,流场区次之,大洋区较少,微塑料毒性主要有自身毒性和联合毒性。海洋鱼类对微塑料的摄取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不同栖息地、不同食性海洋鱼类对微塑料的摄取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存在差异,不同栖息地鱼类对微塑料的摄取在种类上主要与微塑料的密度相关,数量上主要与水域中微塑料的分布特性有关;不同食性鱼类对微塑料的摄取在种类和数量上都主要与其食性有关,但与鱼类个体大小、口裂、滤水量也有一定相关性。微塑料会降低海洋鱼类的繁殖率,增加其死亡率。研究表明,经过长时间演变,微塑料会在水体中重新分布,微塑料污染在种类、数量上将呈现多样化,后续的研究中应结合渔业生物、生态学,物理海洋,海洋化学等知识,更全面地了解微塑料在海洋中的存在、分布、传递以及对海洋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影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高华晨   宋敏菲   贡艺   刘必林   陈新军  
海洋中深层生物作为链接海洋上层与深层食物网的媒介,对维系大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样品采集的困难性,针对中深层生物微塑料污染研究十分缺乏。长吻帆蜥鱼(Alepisaurusferox)具有特殊的消化机制,是优秀的生物采集器。本研究利用激光红外成像光谱技术,量化分析了长吻帆蜥鱼胃中保存的中深层物种体内微塑料的丰度和理化特征。共采集中深层鱼类和头足类7种,其肠道中检测出微塑料146个,检出率85.71%,丰度为(10.43 ± 12.12)个/尾,粒径为20.34~309.89 μm(47.36μm ± 43.41μm)。微塑料以颗粒状(59.58%)和碎片状(36.30%)为主,聚合物成分主要是丙烯酸酯共聚物(Acrylate copolymer),占比60.27%。本研究首次证明了长吻帆蜥鱼作为生物采集器开展海洋中深层生物微塑料污染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对解析大洋生态系统微塑料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孜璇  于洪文  孟龙月  
为深入了解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相关的研究信息和发展趋势,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整理了CNKI和Web of Science~(TM)数据库中2000—2022-05在土壤微塑料污染领域已发表的研究成果,从发文数量、发文期刊、作者及所属机构、国家/地区、关键词和共被引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探索初期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相关文献的发表量略有波动,研究热度在2018年之后持续增长;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瓦格宁根大学研究中心这3所研究机构在该领域发文量排名前3。2)农田土壤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土壤类型,沙漠、湿地和高山中的微塑料污染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3)研究方向包括微塑料进入陆地土壤的方式及其在土壤中的丰度分布特征、土壤样本中微塑料检测技术的选择与优化、微塑料作为载体吸附运输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溶解有机物并经食物链传递对生物可能带来的有害影响等。4)从研究热点上看,土壤中微塑料污染领域的研究对象逐渐从农田土壤扩展到多种类型及偏远地区的土壤中,微塑料在各类土壤中的运输与尺寸选择机制及其适用的检测手段取得进一步发展,对土壤中不同粒径大小的微塑料的分析方法发展成为更细分的研究方案,对土壤中微塑料的风险评估以及从细胞、分子和基因等微观角度分析微塑料由土壤进入动植物不同组织和人体器官后的潜在风险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研究计量分析结果可为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现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裕丰   赵淑玲   胡紫莹   陈立   邱天逸   方临川  
微塑料是一种新兴污染物,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和处理不当对土壤生态系统构成了潜在的环境风险。微塑料在土壤中为微生物提供了新的栖息地,并与周围环境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塑料际。塑料在土壤环境中不易降解,使得塑料际对原始土壤环境造成了严重且持久的生态威胁。目前对塑料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生生态系统,关于土壤塑料际对微生物、微塑料以及土壤环境和其他污染物的影响联合效应等方面的认识仍然非常有限。为探究土壤塑料际中微生物与微塑料相互作用的机制和随之产生的生态效应,本文综述了塑料际作为土壤微生物新的栖息地带来的生态风险相关研究进展,主要讨论了土壤塑料际对微生物的选择效应与微塑料迁移转化的影响、土壤塑料际对土壤结构与土壤碳循环带来的改变以及与其他环境污染物的联合效应。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俊波  孙名山  万荣  
海洋生物附着一直是世界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渔业装备长期整体或局部与海水接触,生物附着会降低其使用寿命,影响正常使用。因此,深入研究生物附着现象,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抑制或降低海洋生物附着,对实现渔业装备的长效使用以及提升海洋渔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海洋生物附着的危害和附着机理以及中国沿海渔业装备生物附着情况,并对现今世界生物附着控制技术进行了总结,着重分析了自抛光共聚物及防生物附着涂料在海洋渔业船舶和海洋网箱系统中的应用,为今后生物附着控制技术在海洋渔业装备的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原  刘珊  
在人类长期的海洋开发过程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加之开发利用行为的不当,使得海洋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大量的塑料垃圾被有意或无意地排放入海,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工业化社会生产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回收和再循环利用机制,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塑料垃圾数量越来越多。海洋处于整个生物圈的低端位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龚彩霞  陈新军  高峰  官文江  雷林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作为一种高效的时空分析工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应用于海洋渔业领域,并在渔海况数据采集与分析、渔业资源与海洋环境关系、水产养殖选址、渔业资源评估与分析、标志放流、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渔情预报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GIS在渔业方面的应用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渔业信息已不再局限于渔业数据及相关环境数据,还应包含与渔民本身相关的社会经济数据,即未来的海洋渔业GIS应是一个集自然资源与环境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渔业管理及可持续性已得到全社会和国际组织的共同关注,GIS相比于传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国文  张相国  
市场失灵表明市场在某些情况下存在一定缺陷,带来了效益低下和资源的不经济利用,在我们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外部效应和市场失灵等问题。其实,在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领域同样存在市场失灵,本文先简要介绍了市场失灵理论,然后对海洋渔业资源领域的市场失灵进行一般性分析,最后把重点放在了我国海洋渔业资源领域中的市场失灵分析。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吴长江  
我国近海总面积约400万km~2,海岸线长达18000多km,适于渔业生产的大陆架面积达22亿亩,居世界第四位。海洋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渔业资源占主要的位置。据统计,我国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其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鱼类数百种;各种虾类400多种,其中毛虾、对虾和龙虾合称三大经济虾类;各种贝、藻种类也十分丰富、多样。近年来,由于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思琪  唐文乔  
为了解上海内陆鱼类微塑料污染情况,本文以淀山湖、黄浦江及苏州河的5种优势种鱼类为对象,分析了消化道内微塑料的出现率、丰度、物理特征、化学成分及其差异性。结果显示,5种、639尾鱼类中共检出845个微塑料,微塑料的平均检出率为59.78%,植食性鱼类显著高于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p<0.05)。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1.32±1.92个/尾,植食性鱼类显著高于其他鱼类(p<0.05),水域差异表现为苏州河下游、苏州河支流和苏州河上游显著高于淀山湖和黄浦江上游(p<0.05)。在检出的4种微塑料形状中,纤维状占80.47%,薄膜状占13.73%,碎片状和颗粒状占4.14%和1.66%。在检出的6种微塑料颜色中,黑色和透明的占29.59%和28.99%,蓝色、红色、黄色和绿色的占15.86%、10.53%、8.52%和6.51%。粒径小于1mm的占60.12%。检出了18种化学成分,赛璐酚占比达39.4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占比为20.19%,聚酰胺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占比为11.54%和9.62%。分析表明,上海主要河流鱼类微塑料污染主要来源于居民生活用品的包装材料或丢弃物,在平均检出率和丰度上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并与栖息水体的污染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