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8)
2023(5555)
2022(4054)
2021(3454)
2020(2881)
2019(6186)
2018(6364)
2017(11894)
2016(6879)
2015(7684)
2014(7751)
2013(7192)
2012(6191)
2011(5279)
2010(5169)
2009(4713)
2008(4543)
2007(4124)
2006(3717)
2005(3458)
作者
(20786)
(17276)
(17275)
(16422)
(10939)
(8249)
(7915)
(6729)
(6724)
(6064)
(5945)
(5926)
(5576)
(5452)
(5421)
(5413)
(5346)
(5237)
(5055)
(5036)
(4388)
(4372)
(4292)
(3934)
(3919)
(3833)
(3832)
(3803)
(3572)
(3534)
学科
(26770)
经济(26749)
(17109)
管理(15338)
(12371)
企业(12371)
方法(10028)
(9992)
中国(9251)
数学(8822)
数学方法(8751)
业经(7667)
(7097)
农业(6853)
地方(5740)
(5504)
产业(4866)
(4719)
发展(4652)
(4552)
(4499)
(4211)
理论(4210)
贸易(4208)
信息(4194)
(4072)
环境(4019)
总论(3901)
信息产业(3860)
(3848)
机构
学院(94592)
大学(94402)
(36946)
经济(36223)
研究(34646)
管理(32786)
理学(28572)
理学院(28219)
管理学(27580)
管理学院(27423)
中国(24615)
科学(23582)
(23472)
(19782)
农业(18694)
(18452)
业大(18159)
研究所(17206)
中心(15426)
(15099)
(15098)
(12953)
师范(12723)
农业大学(12410)
财经(12381)
(12350)
经济学(11730)
北京(11695)
技术(11516)
(11350)
基金
项目(68047)
科学(53212)
基金(49235)
研究(46790)
(44577)
国家(44214)
科学基金(37205)
社会(30282)
社会科(28731)
社会科学(28722)
(27803)
基金项目(26257)
自然(24206)
自然科(23679)
自然科学(23669)
(23285)
自然科学基金(23279)
教育(21484)
资助(19040)
编号(18510)
重点(15903)
(15563)
成果(14775)
(14159)
(14121)
计划(13674)
科研(13304)
创新(13250)
国家社会(13180)
课题(13121)
期刊
(39792)
经济(39792)
研究(25292)
(22073)
学报(20872)
中国(19761)
科学(17352)
大学(15238)
农业(14953)
学学(14514)
管理(11443)
(10948)
教育(10888)
(7864)
技术(7614)
(7598)
金融(7598)
业经(7154)
经济研究(6691)
业大(6183)
财经(6014)
(6010)
问题(5826)
农业大学(5439)
(5269)
科技(4913)
图书(4818)
现代(4264)
技术经济(4194)
商业(4056)
共检索到136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丽  梁文艳  陈莉  
通过萃取和常压柱层析色谱技术的合理组合,建立了从实验室培养的铜绿微囊藻中提纯微囊藻毒素MCLR的有效方法。MCLR粗提液先经过正己烷萃取脱脂、固相萃取净化,再用Sephadex LH-20凝胶过滤层析色谱分离去除杂质和色度,流出液分管收集,通过测定流出组分在238nm处的吸光度值,并对峰值组分进行鉴定,证明第2个洗脱峰为MCLR,其纯度为40.5%。最后利用DEAE Sepharose CL-6B阴离子交换层析进一步纯化,以水为初始缓冲液,以3mmol/L NaCl水溶液洗脱MCLR,得到MCLR在238nm的特征吸收峰,MCLR的纯度达90%以上,最终得率为66.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联泰  高健  安贤惠  许宁  张晓磊  阚飞  
通过研究冻融海蜇触手,Sephadex G-10凝胶过滤层析脱盐,SP Sephadex C-25离子交换层析等分离纯化技术,从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触手中分离到RE-5-6毒素,初步测定其分子量约为66.2kD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RE-5-6具有下列性质。(1)对鸡血表现出较强的溶血活性;(2)可大大提高小白鼠的对热痛阈值即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镇痛作用随着注射浓度的增加而加强;(3)对小白鼠皮肤和眼睛分别表现中度和轻度刺激性;(4)对革蓝氏阴性菌大肠杆菌以及真菌白色念珠菌等有抑制作用。但未检测到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活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华娟  秦小明  章超桦  长岛裕二  
为了获得麻痹性毒素标准品,以毒化扇贝为试验材料,对扇贝中的麻痹性毒素(PSP毒素)进行了提取和分离纯化。以酸性80%乙醇溶液反复提取麻痹性毒素,得到了总毒性为6170MU的毒素粗提液。毒素粗提液经过超滤、Bio-GelP-2凝胶柱层析和Bio-Rex70离子交换柱层析等二次层析柱分离纯化后得到以膝沟藻毒素群(GTXs)为主的纯化PSP毒素。HPLC分析结果显示,扇贝中主要含有膝沟藻毒素GTX3,GTX1、GTX2、GTX3、和GTX4的组成比例约为2∶4∶14∶1(以HPLC上的峰面积比例计)。纯化后的毒素可以作为标准物质用于GTX1-4的HPLC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建武  陈孝珊  贺建华  
为了开拓植物蛋白质饲料资源 ,对桐粕中的醇溶性毒素进行了探讨 .桐籽去油后经有机溶剂提取得到醇溶性毒素 ,再经苯 +正己烷 (3∶ 2 ) ,苯 +乙酸乙酯 (3∶ 2 ) ,苯 +乙酸乙酯 (1∶ 1) ,苯 +乙酸乙酯 (1∶ 3)等 4种洗脱剂能分离出 TN1,TN2 ,TN 3等 3种毒素 ,其 Rf分别是 :0 .0 90 ,0 .30 1,0 .494(展开剂为 :苯 +正己烷 (3∶ 2 ) ) .其中醇溶性毒素和 TN3对试验鱼有明显的毒性 ;2 4h L D50 分别为 :0 .192 ,2 .75 4μg/m L ,48h L D50 分别为 :2 .495 ,0 .18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英  薛皎亮  范三红  樊金华  谢映平  
【目的】利用高速逆流色谱从油松毛虫病原真菌布氏白僵菌CGMCCNo.2382菌株代谢浓缩液的乙酸乙酯粗提物中分离纯化具有杀虫活性的小分子毒素物质。【方法】用乙酸乙酯对白僵菌发酵液萃取,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对粗提物进行分离,其两相溶剂系统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3.5﹕5﹕3.5﹕5);利用GC/MS对分离物进行检测;并用饲喂、接触和注射法在油松毛虫幼虫上作毒性试验。【结果】从乙酸乙酯的萃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2-香豆满酮、间甲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甲基苯甲酸甲酯3种毒素物质,GC检测其纯度分别为81%、89%和80%;毒性测定结果表明,间甲基苯甲酸甲酯对油松毛虫幼虫的死亡率分别是饲喂法34.44%、...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维昊  宋立荣  徐小清  刘永定  张锡辉  
微囊藻毒素是有毒蓝藻释放的肝毒性代谢物,对环境和人们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并已列入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特定检测项目。在暴发严重蓝藻水华的滇池水环境治理工程中,对水华污染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进行了全年监测,结果表明水样中微囊藻毒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17~0.82μg/L,比水体中蓝藻生物量的藻毒素含量低了至少一个数量级。为研究水体中藻毒素的归宿,通过有关微囊藻毒素的吸附、光降解、微生物降解等一系列现场和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光降解是滇池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浓度降低的主要途径,同时微生物降解、生物积累和颗粒物吸附也是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浓度降低的因素。探讨了蓝藻水华污染水体的藻毒素归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斌  叶建仁  包宏  刘吉开  董泽军  
采用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相结合 ,从松针褐斑病菌的PD培养液中分离提纯到一种致毒活性物质LA -I,该物质为无色油状物。紫外扫描显示LA -I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2 0 7nm。在 36 5nm和 2 5 4nm波长下LA -I无吸收。FAB- MS和HRFAB- MS分别显示该毒素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为 16 2和C6 H1 0 O5;氢谱中的 2个信号 (δ1 2 6 ,δ4 2 2 )表明该毒素物质存在—OCH(CH3)—基团。碳谱显示有 3个碳信号 (δ181 0 9,δ6 6 99,δ2 1 6 9) ,证明存在—COOH ,—CH ,—CH3基团。综合质谱、核磁共振谱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丹彤  张泽虎  赵元凤  钟莉  张泽宇  王冬梅  李伟  
将海洋红藻-绒线藻(Dasya villosa)经磷酸盐缓冲液抽提,20%~75%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200分子筛层析,得到绒线藻凝集素(DVL)。用Sephadex G-200分子筛层析测得其分子量为547ku。该凝集素凝集兔红细胞的作用不被D-果糖、D-半乳糖、葡萄糖、蔗糖、甘露聚糖、γ-球蛋白所抑制,仅被牛甲状腺球蛋白所抑制,最小抑制浓度为96.88mg.L-1。2价金属离子Ca2+、Mg2+及EDTA对该凝集素凝集活性没有影响。其凝集活性在25~80℃保持不变为28,90~100℃加热30min,活力为27,仍保留50%的活性,说明其具有较强的耐热性。经t-检验,注射...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罗民波  沈新强  杨良  段昌群  陆健健  
以微囊藻体内提取的微囊藻毒素(MC)试液对ICR小白鼠进行腹腔注射实验,小白鼠肝脏充血、肿胀,出现死亡。通过电子显微镜对肝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实验表明,MC试液使小白鼠肝细胞超微结构出现较大异常变化,内质网破碎,发生核糖体的脱粒现象;线粒体内部结构尤其是嵴发生变形、碎裂,出现溶解。解体的部分内质网碎片包绕在线粒体周围,细胞内容物稀疏,细胞质结构分布比较随机,规律性降低。研究结果表明,MC-LR的腹腔注射剂量为0·06mg/kg时,会使ICR小白鼠肝细胞超微结构有显著变化并出现小白鼠死亡现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振  李大鹏  
通过腹腔注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对家兔染毒,测定MC对家兔攻毒的LD50值,在不同时间点采样测定血液生理指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等)和血清酶(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家兔对微囊藻毒素较为敏感(对MC-LR的LD50为33μg/kg),血清酶活性变化灵敏,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关系,染毒动物在试验后期出现显著的正常红血球贫血病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姚雁鸿  余来宁  何文辉  李谷  罗晓松  
研究了淡水常见养殖品种银鲫(Carassius auratus)在有毒微囊藻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消化酶活性以及微囊藻毒素在鱼体内的积累情况。实验分为添加有毒微囊藻的实验组和不添加微囊藻的对照组2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10尾银鲫,实验周期42 d。结果表明,有毒微囊藻能够极显著的抑制银鲫的生长(P<0.01),添加微囊藻实验组的增重率为38.6%,不添加微囊藻的增重率为87.70%;有毒微囊藻能显著降低银鲫的消化酶活性(P<0.05),添加微囊藻的实验组的银鲫的肠、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和肠、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分别是对应不添加微囊藻的对照组活性的60.6%、71.3%、65.4%、68.2%;而且毒...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君倩  谢志才  王智  宋立荣  李林  甘南琴  
螺蛳是我国的一种特有腹足类,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高原湖泊中,是重要的经济螺类。为了探讨微囊藻毒素(MC)在螺蛳各组织中的分布及季节动态规律,于2008年1月及5~10月间按月采集滇池螺蛳样品,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了肝脏、消化道、性腺及肌肉中MC含量。结果表明,MC在螺蛳的肝胰腺、消化道、性腺及肌肉中MC的含量均值分别为3.38±1.90、2.72±1.63、1.23±0.97和0.35±0.43μg/g DW;统计分析表明肝胰腺和消化道中MC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两者显著高于性腺,性腺显著高于肌肉。MC在各组织中含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立荣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颖颖  周文静  郭赣林  浦寅芳  苏振霞  
采用溶剂浸提、液液萃取、硅胶柱层析和硅胶薄层层析等分离方法以及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等光谱技术,初次从龙须菜中纯化得到4种苯丙烷类化合物:邻苯二丙酸、gossonorol、7,10-epoxy-ar-bisabol-11-ol和对羟基苯乙醇,并进一步分析了此4种苯丙烷类化合物对强壮前沟藻、赤潮异弯藻、米氏凯伦藻、球形棕囊藻、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对以上6种赤潮微藻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其中,邻苯二丙酸、gossonorol和对羟基苯乙醇表现出更为广泛的抑藻活性。比较此4种苯丙烷类化合物和重铬酸钾对赤潮微藻生长的半抑制效应浓度EC50-96 h,发现邻苯二丙酸对强壮前沟藻、赤潮异弯藻和球形棕囊藻,gossonorol和羟基苯乙醇对赤潮异弯藻和球形棕囊藻,7,10-epoxy-ar-bisabol-11-ol对赤潮异弯藻和米氏凯伦藻在生长抑制方面比重铬酸钾更具有优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放明  龚淑俐  赵荣  杨伟丽  
冠突散囊菌液体深层发酵滤液经浓缩,醇析,透析冻干得多糖粗品.粗多糖经Sevag法脱蛋白,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得到4种多糖.将含量最高的多糖ECP-A经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得到纯化的冠突散囊菌胞外多糖(ECP-A1和ECP-A2),并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鉴定该多糖,紫外光谱分析未见蛋白质(280 nm)与核酸(260 nm)的特征吸收峰,红外光谱揭示ECP-A1具有典型的多糖特征吸收峰,表明ECP-A1和ECP-A2为单一均匀组分的多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