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54)
- 2023(10448)
- 2022(9108)
- 2021(8320)
- 2020(7109)
- 2019(16488)
- 2018(16324)
- 2017(31321)
- 2016(17308)
- 2015(19759)
- 2014(20335)
- 2013(20372)
- 2012(19519)
- 2011(17850)
- 2010(18258)
- 2009(17004)
- 2008(17005)
- 2007(15640)
- 2006(13829)
- 2005(12786)
- 学科
- 济(80390)
- 经济(80314)
- 业(46545)
- 管理(46064)
- 企(35448)
- 企业(35448)
- 方法(32270)
- 数学(28081)
- 数学方法(27850)
- 农(23941)
- 中国(23641)
- 地方(22729)
- 学(18258)
- 业经(17380)
- 财(16976)
- 农业(16031)
- 制(15241)
- 贸(14841)
- 贸易(14829)
- 易(14271)
- 银(13496)
- 银行(13449)
- 融(13134)
- 金融(13132)
- 行(12980)
- 地方经济(12723)
- 环境(12158)
- 发(12043)
- 和(12011)
- 技术(11440)
- 机构
- 学院(259358)
- 大学(258343)
- 济(106132)
- 经济(103601)
- 研究(96089)
- 管理(94213)
- 理学(79673)
- 理学院(78649)
- 管理学(77141)
- 管理学院(76672)
- 中国(72893)
- 科学(61503)
- 京(56991)
- 农(53061)
- 所(51742)
- 财(47692)
- 研究所(46968)
- 中心(43958)
- 江(42325)
- 农业(41887)
- 业大(41877)
- 财经(37058)
- 北京(36622)
- 范(35814)
- 师范(35351)
- 院(34053)
- 州(33590)
- 经(33422)
- 经济学(31950)
- 省(31889)
- 基金
- 项目(165950)
- 科学(128203)
- 研究(119157)
- 基金(116688)
- 家(103071)
- 国家(102149)
- 科学基金(85065)
- 社会(73267)
- 社会科(69279)
- 社会科学(69258)
- 省(66972)
- 基金项目(61791)
- 划(56614)
- 自然(55148)
- 教育(54378)
- 自然科(53800)
- 自然科学(53780)
- 自然科学基金(52798)
- 编号(49044)
- 资助(48693)
- 发(41592)
- 成果(40241)
- 重点(38366)
- 部(36112)
- 课题(35049)
- 创(33988)
- 发展(32858)
- 展(32303)
- 科研(32060)
- 创新(31803)
- 期刊
- 济(126930)
- 经济(126930)
- 研究(76098)
- 中国(59401)
- 农(48602)
- 学报(44831)
- 科学(40148)
- 财(36466)
- 管理(34330)
- 农业(33232)
- 大学(32618)
- 学学(30703)
- 教育(29310)
- 融(25753)
- 金融(25753)
- 技术(23726)
- 业经(22038)
- 经济研究(19475)
- 财经(18196)
- 业(17859)
- 问题(16768)
- 经(15641)
- 技术经济(13611)
- 版(13044)
- 商业(12960)
- 图书(12914)
- 贸(12888)
- 世界(12164)
- 理论(12158)
- 资源(12151)
共检索到404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世英 宋春高 何只翰 卢育军 吴海生 王波 曾媛琴
食蚊鱼是全球入侵性物种之一。探讨和研究食蚊鱼快速入侵的原因对进一步的生态学研究有重要意义。实验选取11对多态性微卫星位点,检测了来自欧洲境内3条河流流经的10个不同城市53个家系的755个幼鱼样本。利用微卫星多重PCR技术及Colony统计学软件,分析食蚊鱼系谱关系。食蚊鱼的繁殖能力强,繁殖期的雌性食蚊鱼可一胎产下大量雌雄幼鱼,平均9尾,最多可达72尾;更重要的是实验中发现食蚊鱼存在多重授精现象。结果显示,来自同一父本的幼鱼胚胎最多可达41尾;多重授精加快了食蚊鱼的基因流;系统发育树证实,食蚊鱼来源于遥远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成龙 郑国栋 陈杰 蒋霞云 邹曙明
为了获得雌核发育ENU诱变草鱼(Cetpharyngodon idellus)群体的相关遗传参数,实验采用Partec Cy Flow倍性分析仪测定ENU诱变草鱼群体(Q群体)和雌核发育ENU诱变草鱼群体(E群体)相对DNA含量分别为24.02和23.80,二者的DNA含量接近,均为二倍体。选取28个微卫星标记对Q群体和E群体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E群体和Q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分别为3.7143、5.178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分别为2.1857、4.0028,平均期望纯合度分别为0.5122、0.28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博 宋文平
微卫星标记作为共显性标记具有分布广泛、中性遗传的特点,在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和亲子鉴定(即亲权鉴定)方面已有了广泛应用,通过微卫星标记技术可以清楚有效地分析子代的遗传背景。本文就目前微卫星多重PCR在水生动物亲权关系分析、系谱认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微卫星 多重PCR 亲权分析 水生动物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文芬 冯艳微 王卫军 陈建强 杨建敏
本研究对实验室开发的12对短蛸(Amphioctopus fangsiao)高多态性微卫星标记进行优化组合,构建了4组三重PCR体系,对短蛸4个母本(♀1、♀2、♀3和♀4)、104个子代及19个候选父本进行亲权鉴定,分析其交配模式。结果显示,构建的4组三重PCR体系可有效鉴定短蛸的亲权关系,104个子代鉴定率为94.23%。♀1组样品鉴定出12个子代,父本数为3个;♀2组样品鉴定出40个子代,父本数为7个;♀3组样品鉴定出19个子代,父本数为2个;♀4组样品鉴定出27个子代,父本数为4个;并且♂2、♂3、♂7和♂10均与2个以上的母本发生了交配。由此分析得出,短蛸交配模式存在多雌多雄关系。研究结果为高效开展短蛸人工繁育、增养殖及放流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短蛸 微卫星多重PCR 交配模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全迎春 韩林强 白俊杰 姜鹏 于凌云 樊佳佳 胡重江
采用微卫星标记检测草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根据纯合度的变化建立了雌核发育草鱼的鉴别技术。结果显示,8个位点共扩增出33个等位基因;在普通草鱼中,平均纯合度和PIC分别为0.203 1和0.552 8;在雌核发育群体中,则为0.716 1和0.357 2;2个群体间遗传相似度为0.873 3。其中,5个位点在雌核发育草鱼中纯合度明显提高,雌核发育草鱼在这5个位点的扩增总条带数为5~7个,普通草鱼则为8~10个,由此可100%区分2个草鱼群体。通过概率计算,理论鉴别概率达到99.92%。研究表明,雌核发育技术对草鱼的群体遗传结构改变较大,是快速建立纯系、固定优良性状的有效手段;根据群体遗传纯合度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彪 杨爱国 王清印 刘志鸿 周丽青
采用紫外线遗传灭活的长牡蛎精子激活栉孔扇贝卵子,6-DMAP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获得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早期胚胎。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在11对栉孔扇贝和10对长牡蛎微卫星引物中共筛选出3对引物,可以同时在长牡蛎和栉孔扇贝基因组中获得稳定性,多态性较好的特异性扩增条带,其中2对引物为栉孔扇贝引物。利用筛选出的3对通用微卫星引物对雌核发育后代进行检验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雌核发育个体基因完全来自于母本,后代中没有父本基因的表达;部分雌核发育后代在3个座位上发生了纯合,部分个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基因重组,3个座位上的重组率分别为40%、55%和35%。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上证实,利用遗传失...
关键词:
栉孔扇贝 异源精子 雌核发育 微卫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清明 蔡明夷 刘贤德 刘颖 陈庆凯 姚翠鸾 王志勇
为了解大黄鱼同质雌核发育的诱导条件及其效果,用紫外线照射灭活大黄鱼精子的遗传物质,静水压休克抑制第一次卵裂,培育出2个同质雌核发育家系(GF1和GF2),并借助微卫星标记进行鉴定,研究了10个母本中杂合的位点在2个家系中的传递和分离。结果显示,GF1和GF2孵出的仔鱼中分别有40.0%和17.1%形态正常个体,GF1检测8个位点30个个体均表现出雌核发育双单倍体(GDH)的特征,有20种基因型;GF2检测4个位点30个个体中,27个为GDH,2个含有父本基因,余下1个个体扩增条带既不同于母本也不同于父本,遗传本质不明。可见,所采用方法可以诱导出同质雌核发育大黄鱼。10个标记中除了LYC0026...
关键词:
大黄鱼 同质雌核发育 微卫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湛宁 李福贵 郑国栋 陈杰 蒋霞云 邹曙明
为了指导团头鲂耐低氧群体的后续选育工作开展,利用筛选出的20对微卫星引物,比较分析了团头鲂耐低氧群体(TN)及其减数分裂(TNM)、有丝分裂(TNDH)雌核发育后代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团头鲂TN、TNM、TNDH及团头鲂"浦江1号"(TPJ1)对照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_a)分别为3.90、3.55、3.45、4.25,平均观测杂合度(H_o)分别为0.7853、0.3934、0.2768、0.8075,平均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0.6491、0.5563、0.4870、0.6855,平均多态信息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裕华 邹桂伟 梁宏伟 罗相忠
采用17对鲢微卫星引物,以野生鲢、养殖鲢、雄鲤作对照对人工雌核发育鲢近交F2及其亲本进行了微卫星分析。结果表明:人工雌核发育鲢近交F2、养殖鲢和野生鲢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范围为2.1~4.0;平均观测杂合度范围为0.2762~0.9588;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2774~0.7360;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500~1.2258,人工雌核鲢近交F2为0.4500,显著低于养殖鲢(1.0273)和野生鲢(1.2258),揭示人工雌核发育鲢近交F2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纯合度较高。从遗传距离来看,人工雌核发育鲢近交F2与对照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都要大于野生鲢与养殖鲢群体之间遗传距离,表明人工雌核发育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斌 昝林森 杜宝民 余横伟 刘红 陈兴平
【目的】分析12个微卫星DNA与西镇牛长发育性状的关联性,为西镇牛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西镇牛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腰角宽和体质量。利用12对微卫星引物,采用PCR扩增和非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48头西镇牛母牛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并统计分析各位点各种基因型群体与体尺性状之间的效应关系。【结果】12个微卫星位点各基因型与西镇牛生长发育性状具有关联性。IDVGA2、BM2113、DVGA55、ETH225、HEL9、ILSTS005、BM1824位点与体高,BM2113
关键词:
西镇牛 微卫星DNA 体尺性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辉 夏新民 罗伟 高泽霞 钱雪桥 王卫民
采用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carp)的紫外线遗传灭活精子刺激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卵子后冷休克抑制卵子第二极体释放方法,获得团头鲂雌核发育个体。流式细胞仪检测雌核发育个体的DNA含量与正常团头鲂二倍体的DNA含量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雌核发育个体为二倍体。通过引物优化,筛选父母本具有特异性的8对微卫星引物,对雌核发育后代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雌核发育个体的遗传物质均来自母本,没有父本的遗传物质渗入。筛选出母本为杂合的10对微卫星引物对子代的纯合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雌核发育后代在TTF-EST46、TTF-EST61、TTF-ES...
关键词:
团头鲂 雌核发育 微卫星 纯合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佳凯 王志勇 韦信键 蔡明夷 刘洋 刘贤德
利用本实验室开发的微卫星标记,通过优化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循环次数等条件,建立了3组大黄鱼微卫星多重PCR体系,每组包含3个微卫星位点,用3组微卫星多重PCR分析了一个大黄鱼选育群体JD-01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该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为12.11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7.40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846,平均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825、0.868,香农多样性指数为2.165。运用Cervus 3.0软件,对已知系谱关系的9个大黄鱼家系及对应亲本进行了亲子鉴定分析,以验证3组微卫星多重PCR在亲子鉴定中的准确性。结果显示,使用该3组微卫星多重PCR体系进行亲子鉴定准确率为1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龚小玲 吴颖 任圣杰 刘其根
利用磁珠富集法从西太公鱼(Hypomesus nipponensis)基因组中筛选到14对多态性微卫星引物,并对来自黑龙江镜泊湖的西太公鱼24个样本进行检测:扩增的等位基因数在3~25个之间,平均为8.4个;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266 7~1.000 0和0.282 5~0.9322;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39 2~0.910 6;位点HN-075和位点HN-250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这些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可用于公鱼属鱼类种群遗传结构及其相关研究。
关键词:
西太公鱼 微卫星 种群 移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金亮 常玉梅 徐丽华 刘春雷 梁利群 韩国苍 高玉奎 柳玉海
通过磁珠富集法筛选东北雅罗鱼的微卫星分子标记。采用限制性内切酶Sau 3AI对东北雅罗鱼基因组DNA进行酶切,选取400~900 bp的片段进行PCR全基因组扩增,并利用生物素标记的(CAG)8、(TGA)8、(AGAT)6、(GATT)6 4个探针进行微卫星片段的富集。将得到的片段与T载体连接后转入DH5α大肠杆菌中,然后以SaulA为引物对长出的菌落进行PCR扩增,挑取扩增后片段大小符合条件的菌落送生物公司测序。结果表明:1 416个阳性克隆中有1 047个克隆含有重复次数大于5次的微卫星序列,完美型占67.99%,非完美型为15.31%;混合性标记占16.70%。从中选出160个微卫星序...
关键词:
东北雅罗鱼 微卫星 磁珠富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卓然 梁利群 常玉梅 任波
通过磁珠富集法筛选扁吻鱼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利用限制性内切酶Sau3AI对扁吻鱼的基因组DNA进行酶切,并选取片段大小在250~750 bp间的片段,利用PCR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扩增,采用生物素标记的(CA)8探针对微卫星片段进行富集。富集后的片段与T载体连接后利用DH5α大肠杆菌进行转化,然后以Sau3AI为引物对菌落进行PCR扩增,扩增后选片段大小符合条件的菌落挑取至测序板,进行测序。结果表明:PCR筛选共获得563个阳性克隆,其中测序192个阳性克隆后发现有53个微卫星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完美型占67.92%,非完美型为22.64%;混合性标记占9.43%。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微卫星引物24对,...
关键词:
扁吻鱼 微卫星 分子标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