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22)
2023(4893)
2022(4161)
2021(3718)
2020(3120)
2019(6836)
2018(6876)
2017(12836)
2016(6745)
2015(7611)
2014(7372)
2013(7164)
2012(6222)
2011(5479)
2010(5568)
2009(5106)
2008(4948)
2007(4364)
2006(3924)
2005(3396)
作者
(20912)
(17352)
(17266)
(16362)
(10716)
(8340)
(7889)
(6714)
(6706)
(6309)
(5862)
(5861)
(5466)
(5341)
(5330)
(5296)
(5291)
(5213)
(4931)
(4920)
(4390)
(4244)
(4044)
(3942)
(3855)
(3840)
(3807)
(3794)
(3637)
(3519)
学科
管理(26193)
(25860)
经济(25848)
(23439)
(19922)
企业(19922)
方法(12216)
数学(10264)
数学方法(10149)
环境(9511)
(8453)
(8153)
业经(7826)
(6299)
供销(6168)
(6168)
生态(5613)
(5594)
信息(5510)
农业(5444)
中国(5427)
资源(5232)
理论(5205)
(5159)
(4983)
财务(4965)
财务管理(4959)
企业财务(4744)
产业(4528)
地方(4436)
机构
学院(99652)
大学(98648)
管理(41895)
(37278)
经济(36588)
理学(36538)
理学院(36152)
管理学(35570)
管理学院(35390)
研究(31456)
中国(22714)
科学(22053)
(20488)
(19739)
业大(18230)
(15851)
农业(15620)
中心(15171)
(15086)
研究所(14882)
(14516)
(12865)
财经(12690)
师范(12683)
北京(12261)
经济管理(11501)
(11475)
(11437)
(11201)
农业大学(10973)
基金
项目(74155)
科学(59120)
基金(55068)
研究(51346)
(49277)
国家(48917)
科学基金(42494)
社会(33475)
社会科(31871)
社会科学(31862)
(29895)
基金项目(29744)
自然(28675)
自然科(27932)
自然科学(27922)
自然科学基金(27472)
(24899)
教育(22476)
资助(21525)
编号(20507)
重点(16550)
(15947)
成果(15642)
(15331)
(15209)
计划(14577)
国家社会(14354)
创新(14344)
科研(14250)
项目编号(13055)
期刊
(37307)
经济(37307)
研究(21921)
学报(19266)
中国(17046)
(16631)
科学(16029)
大学(13416)
管理(12735)
学学(12670)
农业(11703)
(11686)
图书(8787)
技术(8138)
业经(7482)
教育(7439)
情报(6873)
(6586)
经济研究(5897)
书馆(5693)
图书馆(5693)
资源(5674)
财经(5573)
(5499)
金融(5499)
(5373)
科技(5287)
理论(5153)
业大(5077)
实践(4828)
共检索到135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捷  孙梦瑶  尹爽  韩朝  
指出微博信息生态链的构成要素包括信息内容、信息人和传播路径。认为信息人分为信息生产者、信息传播者、信息组织者、信息消费者和信息分解者。信息人角色在微博信息生态链中频繁转换,并构成节点之间强关系、弱关系。论述微博信息生态链的形成受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影响,构建微博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宗富  张向先  
[目的/意义]分析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的构成要素并探究其形成机理,以揭示其运行规律,为进一步提升政务微信的综合社会效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过程]从信息生态视角分析了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的构成要素,构建了形成机理模型,分析了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的类型和结构。[结果/结论]指出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由信息主体、政务微信信息、政务微信环境3部分构成,揭示了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为政务微信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局限]未对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没有结合实际案例对形成机理进行仿真研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月学  
将信息生态链的相关理论引入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中,探讨图书馆信息服务生态链的相关理论,揭示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生态链的构成要素与形成机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晰巍  张文晓  郭宇  
文章从信息生态链中的信息人、微博内容、传播路径三个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信息生态链的基本结构,给出了三种类型的微博信息生态链的形成路径,从形成路径的三个核心环节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构建了微博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模型。结合"低碳技术"热点话题,对微博信息生态链形成机理的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在理论层面可更好地拓展信息生态链理论在微博这一新型社会传播媒体中的应用,为微博等新型媒体的研究提供新视角;在实践层面能更好地揭示微博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生态特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向先  刘宏宇  胡一  
归纳国内外社交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研究现状,分析社交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对社交网络信息生态链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用SPSS 18.0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信度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得出社交网络信息生态链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消费者的社会网络关系复杂度、信息传递者的信息传播技术、信息生态链环境状况、信息分解者的信息组织技术、信息生产者的信息传播需求。最后提出促进社交网络信息生态链形成的方法与策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江洪  陈翥  
一国范围内产业从某一区域向其他区域转移的过程是多种作用力交互影响的结果。推力、拉力和阻力构成区际产业转移力,对产业区际转移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企业盈利空间区位决策、产业及区域生命周期演化规律以及政府经济政策调控导向是促成区际产业转移力的重要因素。促进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总体思路是增大产业转出地的推力、增强承接地的拉力以及缩减制约产业转移的阻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钠  
文章从信息生态的视角阐述了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内涵,分析了信息、信息人和信息环境对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形成的影响,构建了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模型和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结构模型。文章的研究对完善信息生态理论的实际应用及对图书馆供应链管理策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道平  张敏  
对面向敏捷供应链的知识服务体系概念及特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服务体系的4个构成要素:知识服务的主体、服务的客体、服务的过程以及技术支撑,论述了该体系中主体间的互动机理,包括同一服务主体自身的互动以及不同服务主体之间的互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晰巍  靖继鹏  李思永  
本文从产业链的信息生态观入手,分析了产业链中的信息生态因子和信息生态链,重点分析了基于信息驱动的产业链成因,构建了包括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圈的产业链信息生态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以精炼贝叶斯博弈为核心的信息银行模型,最后提出围绕信息银行模型为驱动中心的产业链传导机制。本文从信息生态视角揭示产业链在形成及传导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研究内容将丰富信息生态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为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靖继鹏  
信息社会,互联网上的信息无疑是最丰富的。但由于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不当,互联网也随之出现了信息超载、信息垄断、信息污染、信息犯罪等问题;同时信息传递的无序性和失控现象也导致原本就存在的信息生态失调问题日趋严重,信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理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的网络信息生态结构,是高效利用网络以及保持网络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生态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生态链的概念、性质及理论框架等方面,而对于深层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建新  朱祎宏  鲁若愚  
通过文献梳理讨论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环境因素及其情境化特征,提出应从企业视角逐层展开以确定中国情境下企业创新环境的内涵及要素构成。分析了企业创新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描述了创新环境诸要素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差异性,提出了由网络效应、动力效应和保障效应构成的创新环境要素结构,并分析和比较了各维度要素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机理,指出了后期开展诸如创新环境测度、优化以及创新政策分析的工作路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金栋  杜文强  宋伟杰  
[目的/意义]针对微博信息传播的混沌性,研究其传播机理成为把握舆论的关键所在。[方法/过程]在对微博信息传播生态系统进行详细剖析的基础上,笔者重构了微博信息生态系统各个角色之间的内部关联,阐述了微博信息传播运行机理,揭示了微博信息传播生态链演化的原因是由于用户的多角色性,指出这种多角色之间的转化正是微博信息传播混沌性的根源;最后,在以里约奥运会女排夺冠微博传播数据进行佐证的基础上,针对各个微博用户角色的职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结果/结论]本研究一定程度上将会为微博信息传播混沌性与管控舆论的研究提供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臧国全  董文馨  
[目的/意义]探讨隐私无助的形成机理,为社交平台完善隐私政策与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基于习得性无助理论,构建隐私无助的形成机理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型隐私无助导致情绪型隐私无助,进而形成动机缺失型隐私无助,构成隐私无助逻辑链条中三种形态;产生要素方面,隐私行为的感知成本和隐私不作为的感知收益直接导致隐私无助,先前经历通过感知脆弱性间接导致隐私无助,自我掌控能力阻碍隐私无助的形成。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嘉硕  
试论信息立法的基本原则与构成要素周嘉硕(北京经济学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信息咨询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据中国信息协会统计,截至1993年底,全国从事信息咨询业务的机构已达7万余家,其中注册资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爱民  
在信息社会,个人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社会资源,国家政府机构和商业机构开始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与处理个人信息。关于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有"所有权客体说"、"隐私权客体说"、"人格权客体说"和"基本人权说"等4种观点。我国应以人格权客体说为指导进行立法保护个人信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