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7)
2023(12867)
2022(11647)
2021(10941)
2020(9505)
2019(22273)
2018(22603)
2017(44124)
2016(24271)
2015(27713)
2014(28190)
2013(28115)
2012(26005)
2011(23430)
2010(23351)
2009(21538)
2008(21378)
2007(19023)
2006(16352)
2005(14366)
作者
(72030)
(59833)
(59769)
(56993)
(38073)
(28807)
(27466)
(23686)
(22735)
(21469)
(20495)
(19981)
(18954)
(18842)
(18734)
(18626)
(18433)
(17871)
(17207)
(17068)
(15151)
(14581)
(14501)
(13581)
(13573)
(13554)
(13309)
(13299)
(12171)
(11989)
学科
(98772)
经济(98668)
管理(69902)
(67345)
(56150)
企业(56150)
方法(50284)
数学(43849)
数学方法(43375)
(25892)
(25601)
中国(23592)
(23533)
业经(20995)
地方(19609)
(17951)
贸易(17946)
(17385)
农业(17275)
(17132)
财务(17058)
财务管理(17021)
理论(16978)
(16370)
企业财务(16131)
(16111)
环境(14807)
技术(14569)
(13869)
银行(13813)
机构
大学(353789)
学院(349634)
管理(140770)
(135664)
经济(132545)
理学(122251)
理学院(120902)
管理学(118785)
管理学院(118155)
研究(114344)
中国(83738)
(75359)
科学(74051)
(61110)
(59770)
(58700)
业大(55447)
研究所(53783)
中心(52805)
(50569)
财经(49693)
北京(47598)
农业(47268)
(46450)
师范(45985)
(44997)
(41258)
(40864)
经济学(39948)
师范大学(37134)
基金
项目(239294)
科学(185860)
研究(172743)
基金(171873)
(149717)
国家(148477)
科学基金(126599)
社会(105404)
社会科(99716)
社会科学(99686)
(94219)
基金项目(92531)
自然(84386)
自然科(82353)
自然科学(82326)
自然科学基金(80830)
教育(79587)
(79305)
编号(72308)
资助(71646)
成果(58734)
重点(53208)
(52623)
(50336)
(48893)
课题(48628)
科研(46387)
创新(45619)
大学(44830)
项目编号(44688)
期刊
(144196)
经济(144196)
研究(98320)
中国(61236)
学报(58859)
(52949)
科学(51953)
管理(47675)
(46867)
大学(43016)
学学(40112)
教育(37252)
农业(36717)
技术(30525)
(26164)
金融(26164)
业经(24010)
财经(23293)
图书(23036)
经济研究(22712)
(19661)
问题(19129)
(19086)
理论(18432)
技术经济(17725)
实践(17052)
(17052)
科技(16769)
(16639)
情报(16061)
共检索到496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蒋盛益  陈东沂  庞观松  吴美玲  王连喜  
简述微博信息可信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微博信息可信度分析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微博信息可信度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指出这些研究的不足,并认为微博信息可信度分析的关键问题是微博信息特征的提取和可信度分析方法的设计;结合微博信息的特点及已有研究成果,指出微博信息可信度分析的核心技术包括自然语言处理、社会网络分析、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等;最后总结全文,对微博信息可信度分析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学成  葛婷婷  兰冰  
以可信度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借助技术接受模型与不确定性理论,利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研究了品牌微博信息内容与品牌微博评论内容对品牌微博可信度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用户感知微博内容有用性对品牌微博内容可信度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品牌微博内容可信度对品牌微博博主可信度具有积极影响作用,评论内容可信度对用户感知微博内容有用性与品牌微博内容可信度均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品牌微博可信度建设的管理建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查先进  张晋朝  严亚兰  
双路径模型最早由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学者提出,认为个人对某行为的态度改变主要受到中枢路径和边缘路径的影响。本文运用双路径模型研究微博环境下用户的学术信息搜寻行为,认为用户对该行为的态度改变受到信息质量(中枢路径)和信源可信度(边缘路径)的影响。鉴于微博的娱乐性和学术信息的严谨性,本文将用户态度分为认知反应和情感反应两个方面。首先基于已有的文献构建信息质量二阶模型,并构建微博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法,搜集294份有效样本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信息质量和信源可信度都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认知反应和情感反应,且信息质量的影响均大于信源...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宋之杰  刘绍山  石蕊  王娜  陈海强  
[目的/意义]随着微博的普及,微博信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发布、获取以及传播已然成为影响公众情绪以及社会的稳定的重要因素,探索影响微博信息可信度因素变得十分必要。[方法/过程]以自媒体代表新浪微博作为研究对象,以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作为研究话题,以眼动追踪技术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并采用了2(专业度:高、低)×2(关注度:高、低)的被试内设计,通过分析热点图、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等眼动指标,来探究各因素对微博信息可信度的影响。[结果/结论]相同的关注度下,被试对具有高专业度的博主微博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和微博转发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大楷  王佳妮  
国内外学术界在证券分析师研究领域已经做出了大量贡献,学者们利用证券分析师的预测以及股票评级的数据,对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与股票推荐、市场反应、分析师的经济动机等多个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但是,对于证券分析师的预测是否可靠以及投资者是否通过分析师研究报告获利,一直都是争议的热点。该文将从证券分析师可信度与胜任能力两个新视角,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进一步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春华  刘业政  
网络口碑已经成为消费者了解产品质量的一个主要信息来源。本文研究网络口碑信息结构对信息可信度的影响以及信息可信度如何影响购买意图。本文采用2×2×2×2的组间实验设计,以397名在校大学生为样本进行在线购买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网络口碑的数量和类型对信息可信度的作用以及信息可信度对购买意图的正向作用。最后,文章对实验结果和管理应用进行了讨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屈文建  谢冬  
网络学术论坛中学术信息资源能否被接受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是其可信度的问题,这对于学术信息交流、学术发展和高校学科建设都十分重要。本文依据网络学术论坛的特点和功能作用两个方面存在的系列问题,从实际应用情况出发,通过调查分析论坛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因素,综合归纳了网络学术论坛信息可信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灰色系统理论的模糊综合信用评价模型,并对人大经济论坛不同时期的信息可信度进行分析,阐述和演示了该网络学术论坛信息可信度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是评价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可信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曹学艳  邓发云  翟燕  
提出对相关的免费信息网站进行可信度分析后,来自可信度比较高的网站的信息才能成为课题的相关对比文献。通过建立专家小组,结合一般网站评价指标和查新需求指标,利用9分制打分法确定可信度评价指标,从准确性、可证实性、相关性、权威性来进行分析,利用AHP方法设置各层指标权重,将可信度高的网站纳入该行业内查新的参考网站集合,并结合案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宁  陈红勤  聂应高  
用户对网络学术信息的可信度感知与其影响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不同的评价指标,通过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得出可信度的正确判断。文章从可信度感知的影响因素和定性、定量分析两个方面,阐述和演示了用户可信度感知的科学方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智斌  邓兰花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网民数量的剧增,使基于各类个人在线应用产品或服务的个人信源信息显得日益重要。互联网传播的特殊性使准确鉴别个人信源的可信度成为所有信息利用者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指出了网上个人信源信息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对其信誉进行有效论证、评估的多种手段和方法。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张博  李竹君  
微博这一媒体形式出现后深刻地影响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因此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各学科领域关注的重点。研究方法不断完善,研究角度也越来越多元化。本文针对微博信息传播效果这一问题,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典型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首先概述了微博传播效果的概念和测评方法,接着分类梳理了微博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崔金栋  于圆美  王新媛  孙遥遥  
以信息管理技术的视角梳理国内外关于微博研究的主要文献,阐述微博信息组织、信息传播和用户推荐的研究热点,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微博信息管理研究的新趋势:微博信息组织的规范化研究、微博信息传播的可控化以及微博用户信息推荐的个性化与精准化,试图通过构建新的微博信息组织模型和传播模型,解决技术层面上的微博信息管理弊端,实现微博信息有效管理的突破。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刘子溪  朱鹏  
【目的/意义】微博作为主要的社会化媒体,微博话题可信度评估以及从认知角度了解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因素对判别信息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现有的详尽可能性模型对信息可信度的研究,从微博内容、微博作者、社交网络传播三个维度,对影响微博话题可信度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结果发现,微博内容信源的可信度对内容可信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内容可信度对微博信息话题可信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作者专业知识对作者可信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作者可信度对微博信息话题可信度存在正向显著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大楷  王佳妮  
本文以"公众投资者"为全新研究视角,构建证券分析师可信度指标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对证券分析师可信度进行综合评价。利用平均赋权、专家赋权以及因子分析三种方法,计算出证券分析师可信度分别为2.82、2.87及2.9,语义都为"部分可信"。该研究结果说明:公众投资者认为证券分析师的投资建议只有40%~59%的可信水平。由于证券分析师的工作性质使他们常常陷入各种"利益漩涡"当中,他们所预测的股票并非都是"信得过产品",这些都影响了他们的"客观性"、"独立性"以及"准确性",使他们在公众投资者心中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孙林山  
文章对近几年我国信息用户需求和信息行为分析研究的重点、现状等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和综述,并预计其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