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5)
2023(1839)
2022(1600)
2021(1618)
2020(1380)
2019(3441)
2018(3836)
2017(6550)
2016(3747)
2015(3941)
2014(3985)
2013(3488)
2012(3189)
2011(2707)
2010(2913)
2009(2762)
2008(2895)
2007(2426)
2006(2383)
2005(2228)
作者
(9159)
(7860)
(7742)
(7733)
(5149)
(3699)
(3550)
(3101)
(2961)
(2762)
(2759)
(2721)
(2680)
(2589)
(2558)
(2420)
(2360)
(2339)
(2280)
(2162)
(2049)
(2046)
(1835)
(1834)
(1823)
(1802)
(1766)
(1677)
(1635)
(1613)
学科
(11076)
经济(11051)
管理(9712)
(8784)
企业(8784)
(8727)
(6596)
(5236)
体制(4735)
(4619)
中国(3870)
(3323)
税收(3259)
(3252)
方法(3248)
银行(3243)
(3232)
(3176)
业经(3173)
(3130)
金融(3130)
(2958)
数学(2799)
(2787)
数学方法(2749)
人事(2742)
人事管理(2741)
理论(2593)
财政(2591)
制度(2469)
机构
大学(45078)
学院(44307)
(18810)
研究(18477)
经济(18422)
管理(14982)
中国(14591)
理学(12305)
理学院(12162)
管理学(11962)
管理学院(11861)
(11543)
科学(10652)
(9988)
(9636)
研究所(8611)
(8119)
财经(7913)
中心(7846)
(7692)
(7259)
(6751)
北京(6591)
(6539)
师范(6436)
农业(6135)
(6013)
经济学(6012)
业大(5977)
财经大学(5877)
基金
项目(26742)
科学(20908)
研究(20244)
基金(19100)
(16914)
国家(16763)
科学基金(14054)
社会(12459)
社会科(11728)
社会科学(11726)
(10232)
教育(10159)
基金项目(9566)
(8943)
自然(8825)
自然科(8610)
自然科学(8604)
自然科学基金(8453)
编号(8242)
资助(7979)
成果(7744)
课题(6441)
重点(6429)
(6165)
(5851)
(5806)
(5731)
(5668)
教育部(5370)
创新(5326)
期刊
(23724)
经济(23724)
研究(18074)
中国(13215)
(9714)
教育(9442)
学报(7343)
(7143)
管理(6877)
(6645)
金融(6645)
科学(6396)
大学(5817)
学学(5286)
财经(4446)
农业(4291)
经济研究(4104)
技术(3903)
(3880)
业经(3171)
改革(2876)
(2876)
问题(2784)
职业(2476)
(2359)
(2275)
财政(2275)
(2195)
(2164)
理论(2105)
共检索到78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人们把宏观政策的温和放松或结构性变化称为微刺激。这不是一个新名词,在各国宏观政策史上或中央银行调控史上,也有类似涵义的词汇。像西方学者常说的"fine tuning"政策,便有细调、微调之意。微刺激,是相对于力度较大的刺激政策而言的。总量适度放松也好,结构性调节也好,定向调节也罢,本质上都是一种适时适度的调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策常态。我国最近实行的针对特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2009年11月、12月相继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为2010年中国经济的政策取向定调,会议所议所决的"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既关联中国经济一个时期的路径,也将显现对世界经济的相关效应。对此,各类媒体乐此不疲跟进解读,政策分析机构和一些经济学家也纷纷在公众场合亮相,或评结构,或论增长,或议民生,不一而足。《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倪金节  
最近,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就在同一天,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7.4%的GDP增速稍微超出预期。而随着季度经济增速的再度下滑,经济硬着陆风险确实也在上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宋颜群  胡浩然  
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宏观背景下,刺激消费成为拉动内需和“内循环”的重要落脚点。作为数字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伸,我国大力扶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期望通过跨境电商改革刺激消费。本文以国务院设立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研究案例,结合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FPS),主要分析跨境电商改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跨境电商改革显著提升了改革地区的家庭消费,但主要对东部地区、高互联网普及率地区、农村地区和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家庭样本组的消费提振作用更强。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跨境电商改革显著促进了改革地区的家庭就业、收入和储蓄,并且失业率下降、收入和储蓄提升分别是跨境电商改革提高改革地区家庭消费的间接和直接影响渠道。此外,拓展性分析发现,跨境电商改革有助于缓解改革地区的收入不平等和消费不平等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黄晓虹  
基于CHIP城镇居民微观数据,本文以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为契机,采用倾向值匹配方法,研究其对消费的影响及在消费结构上的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提高免征额可促进居民消费,而相比来说,调整免征额的同时降低边际税率、减少税率级数的减税措施,更有利于刺激消费。从消费结构的再分配效应来看,减税措施使得居民的食品消费占比下降,转为衣着、生活、教育及其他方面,其中,中等及中高收入者的消费结构受税改影响最强烈。因此,未来税改应保持减税主旨不变,且不应单纯调整免征额,有必要配合边际税率、税级数等减税措施一并实施,以此进一步降低居民税负,刺激消费以及消费结构升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喜平  沈渭程  杨臣  杜松怀  苏娟  赵凤展  董彦君  
为达到具备一定调控能力的高比例能源微电网并入大型配电网或农村电网时,以市场手段管控其参与调峰的目的。采用基于现货实时平衡市场的新能源微电网参与电网调峰辅助服务的激励方法,对现货实时平衡的市场机制环境下,新能源微电网参与调峰辅助服务的激励效果进行研究。通过算例验证,调峰现货实时平衡市场出清结果表明:新能源微电网参与调峰的激励场景下,不仅降低了机组考核费用,也提高了调峰补偿费用,调峰收入增加55.27%。本研究提出的结合并网发电机组提供调峰辅助服务的考核指标,增加了考核与激励环节的新能源微电网参与电网调峰辅助服务的激励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市场调峰主体的潜能与意愿,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海星  
本文从我国资源税制的演进及其评价入手,剖析了我国现行资源税的定位偏差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为依托,重新定位了资源税的立税依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针对资源税负增加所涉及的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我国资源税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詹武  
农村金融学会要我就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发个言。我想加一个宏观平衡问题。十年改革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目前面临着前进中的困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很丰富。小平同志前一段号召大家认真总结十年改革的经验,确实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秋菊  林辉煌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乡村组织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有效完成而创造出来的各种工作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基层政权的合法性。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为提升基层政权的合法性而进行民主化和法治化建设,却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乡村治理的有效性。通过树立基层治理改革的辩证法理念、重塑乡村治理的自主性并为其划定法律政策边界、重塑乡村治理的动力机制并严格监管制度,未来的乡村治理改革有可能实现有效性与合法性的平衡。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秋菊  林辉煌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乡村组织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有效完成而创造出来的各种工作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基层政权的合法性。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为提升基层政权的合法性而进行民主化和法治化建设,却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乡村治理的有效性。通过树立基层治理改革的辩证法理念、重塑乡村治理的自主性并为其划定法律政策边界、重塑乡村治理的动力机制并严格监管制度,未来的乡村治理改革有可能实现有效性与合法性的平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声荣  
统计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平衡统计核算体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所谓综合平衡统计核算体系,是从国民经济总体出发,为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和社会劳务活动总过程及平衡比例关系而建立的一整套具有内在、本质联系的统计指标。我国现行的综合平衡统计核算体系,是五十年代从苏联学习的,它着重反映物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没有全面反映劳务产品的提供和使用。就这个体系本身也存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玉宇  黄国华  
本文利用了1952-2002年数据研究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问题。我们发现:(1)计划经济时期,地区间的不平衡持续上升,到七十年代后期达到顶峰。八十年代地区不平衡有所下降,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又有上升趋势。(2)初始时期的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比重)相当大程度上解释了1978-2002期间各省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差异。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比重高的地区经济发展快,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比重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慢。我们还对所有制改革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做了进一步分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文秀  
改革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关系的演变韩文秀一、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对GDP的贡献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大趋势是,在国有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非国有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据统计,1978~1994年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