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78)
2023(17882)
2022(15313)
2021(14208)
2020(12031)
2019(26930)
2018(26678)
2017(51283)
2016(27748)
2015(30762)
2014(30388)
2013(29738)
2012(26950)
2011(23951)
2010(23965)
2009(22811)
2008(22216)
2007(19801)
2006(17491)
2005(15678)
作者
(77335)
(64212)
(64033)
(60794)
(40932)
(30671)
(28971)
(24916)
(24339)
(23007)
(21820)
(21721)
(20343)
(20285)
(19784)
(19520)
(19203)
(19036)
(18419)
(18274)
(15868)
(15755)
(15424)
(14732)
(14372)
(14340)
(14271)
(14203)
(12787)
(12604)
学科
(108845)
经济(108680)
(103434)
管理(97562)
(93538)
企业(93538)
方法(46908)
数学(36837)
数学方法(36416)
(36224)
业经(34726)
(33856)
中国(28258)
(26137)
(25591)
财务(25519)
财务管理(25483)
企业财务(24165)
农业(23389)
技术(23255)
理论(21741)
(20575)
(20122)
地方(19730)
(19116)
(18971)
(18944)
贸易(18928)
(18380)
(17970)
机构
学院(389709)
大学(385945)
管理(158136)
(155112)
经济(151794)
理学(136079)
理学院(134663)
管理学(132627)
管理学院(131891)
研究(122752)
中国(95228)
(81339)
(76091)
科学(74286)
(61123)
(60160)
财经(59825)
(58705)
中心(56058)
业大(55879)
(54292)
研究所(54107)
北京(50836)
(48713)
师范(48273)
农业(47655)
(46893)
经济学(45986)
(44984)
财经大学(44252)
基金
项目(260152)
科学(206425)
研究(195145)
基金(188841)
(162581)
国家(161127)
科学基金(140540)
社会(123613)
社会科(117077)
社会科学(117052)
(102947)
基金项目(100088)
自然(90164)
教育(89066)
自然科(88082)
自然科学(88060)
自然科学基金(86515)
(84915)
编号(80335)
资助(76177)
成果(64903)
(58008)
重点(57434)
(57000)
(55257)
课题(54622)
创新(53427)
(51648)
国家社会(50380)
项目编号(50329)
期刊
(177415)
经济(177415)
研究(115835)
中国(76314)
管理(63668)
(62241)
(57367)
学报(56125)
科学(53487)
教育(44070)
大学(43725)
学学(41228)
农业(39550)
技术(35378)
(34893)
金融(34893)
业经(31665)
财经(29685)
经济研究(27228)
(25459)
(22552)
问题(22530)
技术经济(20262)
科技(19540)
现代(19142)
理论(18318)
财会(18299)
图书(18102)
商业(18065)
(17736)
共检索到577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应洪斌   李苏静   邹益民   张政  
隐形冠军企业对国家突破技术瓶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微创新视角出发,构建以双元成长为中介变量、以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并以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等隐形冠军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前述模型进行验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微创新对隐形冠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品成长、效率成长在微创新与隐形冠军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微创新与产品成长、效率成长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系统地解释了微创新视角下隐形冠军企业成长机制,为中国情境下隐形冠军企业的培育和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汤薪玉  黄朝峰  马浚洋  
中小企业一般专注于某一细分行业产品研发、生产和经营,具有较高市场份额但社会知名度较低。当前,我国军民融合战略由初步融合进入深度融合加速阶段,"隐形冠军"企业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分析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内涵、发展现状与需求发现,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具有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融资创新、市场创新、价值链创新5个维度组成的创新特征,并结合案例——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高德红外进行剖析,认为提升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创新能力,政府应从加快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建立健全金融财政支撑体系等方面营造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企业应从培育企业研发人才队伍、构筑创新型企业文化及抓住发展机遇等方面培育其核心竞争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单宇   陈金龙  
隐形冠军企业作为解决技术和产业“卡脖子”问题的生力军,是打破技术封锁与低端锁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由于市场环境的差异,本土隐形冠军企业的成长表现出不同于国外企业的独特特征,探究其成长过程和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基于资源配置视角,通过对海丽雅集团的纵向案例分析,探究了制造业企业的隐形冠军成长之路。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隐形冠军成长过程是纵向聚焦市场和深挖技术、横向拓宽技术应用场景的过程,其成长路径呈现出“业务聚焦—技术深耕—场景延伸”的“T型战略”演化轨迹;制造业企业隐形冠军成长表现出细分市场嵌入、技术创新聚焦、业务场景延伸以及生态能力构建四个关键机制,企业通过这四个机制聚焦细分市场、明确技术发展方向、提升企业技术竞争力、拓展技术应用场景,进而寻求增值空间,最后通过生态能力构建实现资源共享和产业发展。本文既是对资源配置理论解释边界的拓展,也是对解构中国制造业企业隐形冠军成长之路做出的新尝试和探索。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浚洋  黄朝峰  汤薪玉  
首先给出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的定义和判别标准,然后结合实际案例对其创新的动因、形式和组织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主要为军用和民用技术需求创新,有时也因创新而开拓市场需求;其创新通常是连续不断、多元化的,不仅包括军民两用技术创新,还有非技术创新如商业模式创新;其注重生产经营效率,建立对接需求方和技术方的公关部门,同时还建立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为解决当前我国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数量较少且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建议政府进一步健全军民融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创新制度体系、完善军民两用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法规、打破军民融合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壁垒;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应强化自身作为问题解决商的定位,努力构筑"人人创新"的组织文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叶文洁   贺小刚  
本文选取全球吸管行业第一品牌、国内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义乌市双童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微创新战略的内涵和形成机制进行纵向案例研究。本文发现:第一,微创新战略的内涵包括迭代试错、广泛渗透、客户导向下的差异化经营、“问题—知识”导向下的资源整合、开放协同下的资源集成、决策渠道多元化导向下的生态构建六个要素。第二,在不同发展阶段,微创新战略存在显著差异性,呈现出“差异化”“专业化”“集成型”“平台型”四种微创新战略模式;第三,经营困境、外部机会、企业家学习、组织学习、利益相关者合作是驱动微创新战略形成的核心因素;第四,“差异化”“专业化”“集成型”“平台型”四种微创新战略模式是在市场压力的外生驱动、技术制约的内生驱动、低组织价值与互联网信息分享机会的双重驱动、生态成长压力与数字化转型机会的双轮驱动下形成的。本文进一步丰富了微创新战略的内涵与模式研究,并构建了一个“隐形冠军”企业微创新战略形成的理论框架,为我国中小企业制定和实施微创新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叶文洁   贺小刚  
本文选取全球吸管行业第一品牌、国内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义乌市双童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微创新战略的内涵和形成机制进行纵向案例研究。本文发现:第一,微创新战略的内涵包括迭代试错、广泛渗透、客户导向下的差异化经营、“问题—知识”导向下的资源整合、开放协同下的资源集成、决策渠道多元化导向下的生态构建六个要素。第二,在不同发展阶段,微创新战略存在显著差异性,呈现出“差异化”“专业化”“集成型”“平台型”四种微创新战略模式;第三,经营困境、外部机会、企业家学习、组织学习、利益相关者合作是驱动微创新战略形成的核心因素;第四,“差异化”“专业化”“集成型”“平台型”四种微创新战略模式是在市场压力的外生驱动、技术制约的内生驱动、低组织价值与互联网信息分享机会的双重驱动、生态成长压力与数字化转型机会的双轮驱动下形成的。本文进一步丰富了微创新战略的内涵与模式研究,并构建了一个“隐形冠军”企业微创新战略形成的理论框架,为我国中小企业制定和实施微创新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洋  许宏杰  
本文通过对隐形冠军和创业企业的多角度分析,发现隐形冠军企业和创业企业,特别是战略型创业企业在战略选择、面临的经济环境、拥有的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战略管理和经营业绩方面,创业企业可以学习隐形冠军的成功经验。本文从要素视角和活动视角出发,提出创业企业的有效战略因素和路径选择。最后在中国当前鼓励创业创新的背景下,基于对隐形冠军的分析,就创业活动如何取得成功和保持竞争优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贾依帛   苏敬勤   张雅洁  
在双重劣势情境的限制下,一部分本土中小供应商仍能在全球价值链中快速成长为隐形冠军企业,并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鲜有文献对此进行深入诠释。本文选取我国3家隐形冠军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解析了在全球价值链中隐形冠军企业的形成过程以及其中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1)关系嵌入深度是隐形冠军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特定生产制造环节中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2)拓展利基市场广度是隐形冠军企业在利基市场中快速获得市场领导地位的关键因素。(3)关系嵌入深度和拓展利基市场广度的循环促进机制为隐形冠军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升级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同时,本土独特的情境特征是两类关键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本文不仅丰富了隐形冠军和全球价值链的相关文献,也为我国其他中小供应商在全球价值链中摆脱低端锁定困局、成为竞争优势显著的隐形冠军企业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贾依帛   苏敬勤   张雅洁  
在双重劣势情境的限制下,一部分本土中小供应商仍能在全球价值链中快速成长为隐形冠军企业,并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鲜有文献对此进行深入诠释。本文选取我国3家隐形冠军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解析了在全球价值链中隐形冠军企业的形成过程以及其中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1)关系嵌入深度是隐形冠军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特定生产制造环节中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2)拓展利基市场广度是隐形冠军企业在利基市场中快速获得市场领导地位的关键因素。(3)关系嵌入深度和拓展利基市场广度的循环促进机制为隐形冠军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升级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同时,本土独特的情境特征是两类关键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本文不仅丰富了隐形冠军和全球价值链的相关文献,也为我国其他中小供应商在全球价值链中摆脱低端锁定困局、成为竞争优势显著的隐形冠军企业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葛宝山  赵丽仪  
隐形冠军企业是德国管理学者赫尔曼·西蒙提出的概念,用以刻画社会知名度低但是国际市场占有率极高的中小企业。在逆全球化情境下,我国企业面临诸多"卡脖子"技术瓶颈,培育一大批国际细分市场上的隐形冠军企业是我国有效实施"双循环"战略、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因此,隐形冠军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成长机理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归纳提出"精一战略"概念,认为隐形冠军企业之所以能够成功,得益于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始终坚持"精一战略"。文章基于创业理论视角,实证检验了精一战略在创业导向与隐形冠军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隐形冠军企业的创业导向能够促进其技术创新、获取先发优势,显著提升其企业绩效;而聚焦细分市场,做专、做精、做深并且持之以恒地实施精一战略则帮助隐形冠军企业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因而达到提升经营绩效的目的。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吸收能力、环境动态性对精一战略与隐形冠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本文从理论上解释了隐形冠军企业的成长机理,并对数字经济和双循环背景下,我国如何培育更多隐形冠军企业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葛宝山  赵丽仪  
隐形冠军企业是德国管理学者赫尔曼·西蒙提出的概念,用以刻画社会知名度低但是国际市场占有率极高的中小企业。在逆全球化情境下,我国企业面临诸多"卡脖子"技术瓶颈,培育一大批国际细分市场上的隐形冠军企业是我国有效实施"双循环"战略、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因此,隐形冠军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成长机理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归纳提出"精一战略"概念,认为隐形冠军企业之所以能够成功,得益于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始终坚持"精一战略"。文章基于创业理论视角,实证检验了精一战略在创业导向与隐形冠军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隐形冠军企业的创业导向能够促进其技术创新、获取先发优势,显著提升其企业绩效;而聚焦细分市场,做专、做精、做深并且持之以恒地实施精一战略则帮助隐形冠军企业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因而达到提升经营绩效的目的。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吸收能力、环境动态性对精一战略与隐形冠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本文从理论上解释了隐形冠军企业的成长机理,并对数字经济和双循环背景下,我国如何培育更多隐形冠军企业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婉婷  刘泽岩  林汉川  
文章通过多角度分析隐形冠军和资源型企业转型,发现资源型企业在转型路径及战略方面与隐形冠军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在转型初期市场的选择和后续市场发展方面可以借鉴隐形冠军的成功经验;进而从创新和转换视角出发,提出了资源型企业转型的战略路径选择;最后基于当前“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结合隐形冠军的发展经验对资源型企业如何成功转型并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资源型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可以像隐形冠军企业学习,通过精准选择细分市场并专注发展;培育创新意识和能力,将客户导向和技术导向相结合,形成持续创新流;着眼全球市场,形成成本化优势进而实现成功转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保全  周玲  
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安全和自主可控,我国提出要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隐形冠军"。显然,制造业隐形冠军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优势,是增强我国产业安全的着力点。本文从研究开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构建我国制造业隐形冠军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TOPSIS法对2012~2019年125家隐形冠军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隐形冠军技术创新能力整体实力不强,呈现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整体而言,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珠三角经济带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长,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带技术创新能力呈下降趋势,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异质性呈缓慢缩小现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俞彬  蔡凯星  钱美芬  王维安  
本文基于光学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案例,探讨了多元研发模式在中高端制造业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驱动因素、整合机制以及对企业价值增长的影响问题,通过驱动因素类和研发模式类理论因素的相互作用分析,构建了反映多元化研发模式对企业价值影响机理的动态演进模型。研究发现企业主要经历了“初创期的产学研合作为主导、外部企业合作研发为补充、自主研发艰难起步→成长期的产学研合作为基础、自主研发为主导、外部企业合作研发为补充→成熟期的产学研合作为先导、自主研发为主导、外部企业合作研发为补充”的动态多元研发模式,并据此将企业研发与价值增长的关系从静态讨论扩展为多阶段动态分析,丰富了企业研发驱动式价值增长的内涵,对我国中高端制造业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价值增长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志刚   赵雪   杜鑫   高俊  
隐形冠军企业的战略更迭正在被学者和实践者高度关注。但此类企业战略更迭过程中的组织身份变革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理论重视,成功的战略更迭离不开适应性的组织身份变革。因此,本文引入组织话语视角,采用话语-历史分析框架(DHA),剖析微观层次的组织话语与组织身份变革、战略更迭情境的关系,旨在构建隐形冠军企业战略更迭情境下,如何通过组织话语实现组织身份变革的机理模型。研究发现:(1)主导话语策略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化过程,依次构建了强调领导者身份,维护主业创新发展;强调集体身份,推动组织管理变革;强调员工身份,赋能员工裂变创业的话语主题。(2)在不同阶段,组织身份依次经历了松动领导者身份标签、增补集体身份意义和重塑员工身份角色的变革状态。其中,组织话语对组织身份的变革分别起到了保护、支持和激励的作用。(3)隐形冠军企业的组织身份变革依次服务于战略警觉、战略探索和战略转换的战略更迭情境。本研究促进了组织话语与组织情境的深度融合,扩展和丰富了隐形冠军企业战略更迭与组织身份变革的相关理论,同时对隐形冠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