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10)
- 2023(15296)
- 2022(12974)
- 2021(11905)
- 2020(10016)
- 2019(22852)
- 2018(22645)
- 2017(43437)
- 2016(23530)
- 2015(25951)
- 2014(25418)
- 2013(25099)
- 2012(22961)
- 2011(20326)
- 2010(20377)
- 2009(19317)
- 2008(19243)
- 2007(17482)
- 2006(14973)
- 2005(13402)
- 学科
- 济(97298)
- 经济(97180)
- 业(94989)
- 企(85501)
- 企业(85501)
- 管理(82913)
- 方法(42428)
- 数学(33023)
- 数学方法(32740)
- 农(32478)
- 业经(32335)
- 财(30931)
- 中国(23348)
- 务(22848)
- 财务(22822)
- 农业(22793)
- 财务管理(22790)
- 技术(21976)
- 企业财务(21527)
- 制(19755)
- 地方(18841)
- 理论(18614)
- 和(18003)
- 贸(17764)
- 贸易(17749)
- 易(17194)
- 划(16917)
- 学(16595)
- 策(16367)
- 体(14987)
- 机构
- 学院(332071)
- 大学(324373)
- 济(135851)
- 管理(134139)
- 经济(133082)
- 理学(115375)
- 理学院(114200)
- 管理学(112602)
- 管理学院(111959)
- 研究(101733)
- 中国(80430)
- 京(66929)
- 财(63591)
- 科学(62086)
- 农(56267)
- 江(51560)
- 财经(50498)
- 所(50125)
- 中心(48612)
- 业大(47988)
- 经(45669)
- 研究所(45141)
- 农业(44297)
- 范(41052)
- 北京(40963)
- 州(40903)
- 师范(40644)
- 经济学(40579)
- 财经大学(36991)
- 经济学院(36881)
- 基金
- 项目(218001)
- 科学(173643)
- 研究(163039)
- 基金(157675)
- 家(135515)
- 国家(134275)
- 科学基金(117581)
- 社会(104239)
- 社会科(98726)
- 社会科学(98700)
- 省(88701)
- 基金项目(84610)
- 自然(75435)
- 教育(74531)
- 自然科(73734)
- 自然科学(73712)
- 自然科学基金(72449)
- 划(72375)
- 编号(67342)
- 资助(61971)
- 成果(52936)
- 创(51015)
- 重点(48598)
- 发(47992)
- 部(47644)
- 创新(46774)
- 课题(45368)
- 业(45343)
- 国家社会(42383)
- 制(41939)
- 期刊
- 济(154810)
- 经济(154810)
- 研究(92752)
- 中国(62842)
- 财(53967)
- 管理(53304)
- 农(52633)
- 学报(45252)
- 科学(44945)
- 农业(35851)
- 大学(34653)
- 教育(33157)
- 学学(32754)
- 技术(31369)
- 业经(29180)
- 融(28681)
- 金融(28681)
- 财经(24900)
- 经济研究(23542)
- 业(22053)
- 经(21563)
- 问题(20552)
- 技术经济(19146)
- 财会(17004)
- 现代(16773)
- 商业(16597)
- 科技(16334)
- 贸(15824)
- 版(15567)
- 世界(14456)
共检索到486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海波 涂舟扬 管永红
以组织惯例演化为主线,以江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为样本,采用SPS案例研究法,从微创新角度探讨组织惯例内涵及其演化过程模型。基于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探索微创新对组织惯例演化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首先,在惯例演化搜索、变异及选择阶段,组织惯例分别以模仿式微创新、自主式微创新及延续式微创新3种方式演化;其次,在不同惯例演化阶段,微创新对组织惯例作用机理不尽相同;最后,在组织惯例演化过程中,惯例表现形式存在差异。
关键词:
微创新 企业成长 组织惯例演化 案例研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永伟 马洁
企业在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非常重视技术创新的选择,因为正确的技术创新选择可以确定企业在未来行业竞争中的地位。本文依据演化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及组织惯例和行业惯例的研究成果,结合案例研究对组织惯例和行业惯例在企业技术创新选择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企业技术创新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惯例,组织惯例又与行业惯例相互影响和选择,只有组织惯例和行业惯例相匹配时,企业技术创新选择才会成为行业技术创新选择。因此,组织惯例和行业惯例的匹配性就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选择的成败。
关键词:
组织惯例 行业惯例 技术创新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丽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足够的技术创新支撑。即使有了充足的技术创新,还要进行理性的技术创新选择,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适合越好,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选择很重要。只有极少数的技术创新,可以使企业在行业内和国际上获得竟争优势。本文基于组织惯例视角研究技术创新选择认为组织惯例会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并促使企业作出合理的技术创新选择。从组织惯例的层级、演化和形成分析了对技术创新选择的影响,提出为了减少技术创新选择的风险,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竟争优势,企业应形成以技术创新为主导逻辑的组织惯例,以组织惯例演化促进技术创新和选择,且组织惯例指导下的技术创新,应与行业惯例和国际惯例相符。
关键词:
组织惯例 技术创新选择 创新驱动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闯 陈彦亮
以认知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企业惯例演化的梳理和重新解读,深入分析了认知对企业惯例演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在对管理者认知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共同知识的概念,探讨了认知、共同知识和企业惯例演化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认知视角下的企业惯例演化的结构框架,进一步明晰认知在企业惯例演化进程中的具体作用,厘清企业惯例演化过程中个体行为的影响,最后指出了文章的不足并对后续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企业惯例演化 认知 共同知识 分析框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应洪斌 李苏静 邹益民 张政
隐形冠军企业对国家突破技术瓶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微创新视角出发,构建以双元成长为中介变量、以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并以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等隐形冠军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前述模型进行验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微创新对隐形冠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品成长、效率成长在微创新与隐形冠军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微创新与产品成长、效率成长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系统地解释了微创新视角下隐形冠军企业成长机制,为中国情境下隐形冠军企业的培育和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隐形冠军 微创新 双元成长 环境动态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亚君 魏龙
本文在传统企业信任行为的博弈分析基础上,结合组织创新视角下企业信任行为的特点,依次分析了企业信任行为的两方单次博弈、两方多次博弈、多方多次博弈,最终分析得出(信任不监督、守约)将成为企业信任行为的最终均衡,并指出该均衡是稳定均衡,但仍需市场监督者为该均衡建立信任机制。
关键词:
组织创新 信任行为 守约 博弈 均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伟光 侯军利
从边缘性技术到专有性技术再到向产业核心性技术升级的过程中,不同要素禀赋条件和市场机会,与创新生产价值链的嵌入参与和集成整合过程一起塑造非核心企业技术成长路径:“差异性”与“收敛性”协同共生。基于此,提出以创新生产价值链为基础形成的异质性技术能力是非核心企业创新能力演化和其成长为核心企业的关键力量。
关键词:
创新生产价值链 技术成长 创新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海波 涂舟扬
以江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和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为样本,采用SPS案例研究法,结合传统制造企业有关特征,探讨微创新内涵及其演化过程模型。基于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探索大数据时代企业微创新演化过程。研究发现:(1)企业微创新过程是动态演化的,行业后发企业和先发企业都遵循初始、提升和稳定3个基本阶段。在不同演化阶段,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在不同企业类型之间的跨越,行业后发企业微创新演化路径通常呈现外驱式特征,而行业先发企业微创新演化路径通常呈现出内推式特征;(2)在微创新过程中,企业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强度是决定企业
关键词:
大数据 微创新 动态演化 案例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冬勤 彭灿 马珩
为促进企业有效开展商业模式创新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基于双元性理论,通过对276份企业调查数据所做的统计分析,探讨企业双元创新对其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以及组织惯例更新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得到以下结果:突破性创新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渐进性创新有利于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但对价值型商业模式创新具有阻碍作用;实现双元创新的平衡和互补均能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组织惯例更新在双元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企业管理者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的管理启示包括:要根据所处环境和企业目标适时调整创新方式,在实践中注重双元创新的平衡和互补,以及充分重视组织惯例更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凤娟 司言武
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和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创新和互联网金融得到了较多关注。而同一产业因为从事的具体领域不同,其创新选择会有所偏好。本文首先分析种植业、渔业和畜牧业等行业在各个领域的创新特点及新兴产业技术应用,然后提出与其创新活动相适应的互联网融资模式,分析融资资金的获取方式,对于潜力巨大的企业,互联网金融公司还可以将融资资金作为风险投资资金入股需要融资的企业或项目,最后针对融资资金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凤娟 司言武
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和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创新和互联网金融得到了较多关注。而同一产业因为从事的具体领域不同,其创新选择会有所偏好。本文首先分析种植业、渔业和畜牧业等行业在各个领域的创新特点及新兴产业技术应用,然后提出与其创新活动相适应的互联网融资模式,分析融资资金的获取方式,对于潜力巨大的企业,互联网金融公司还可以将融资资金作为风险投资资金入股需要融资的企业或项目,最后针对融资资金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鸿佳 吴娟 郎春婷
在中国情境下,"即兴"作为创业过程中频发的一种普遍行为,已成为创业研究中的热点议题。即兴行为能够有效帮助新创企业应对意料之外事件的发生,在高度动荡的环境下,对新创企业的存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即兴行为往往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而惯例既可以使组织在适应变化时保持稳定性,通过对惯例的重组还可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但是,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惯例的积累需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由少渐丰、不断更新的过程。而新创企业由于缺乏惯例,往往依靠即兴行为来应对突发事件。尽管许多学者已开始关注企业的惯性研究,但新创企业的惯例形成机理尚不清晰,作为即兴行为频发的新创企业,其即兴行为对惯例的形成机理尚未得到有效揭示。因而基于创业学习的视角,引入交互记忆系统,揭示新创企业即兴行为到惯例的形成机理,在理论上不仅有助于提升新创企业即兴行为的有效性,使新创企业在无法预知的不确定下提升存活概率,还有助于新创企业惯例的形成,为新创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在实践中指导新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
新创企业 即兴行为 创业学习 惯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闯 陈彦亮
惯例是可以演进变化的,外部环境和组织成员的认知学习是惯例演进的主要原因,惯例的演进是作为惯例代理者的行为人与组织情景的互动过程。企业惯例有较高顺序的惯例和较低顺序的惯例之分,决定企业惯例演进的是较高顺序的惯例与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组成的情景关系。企业惯例演化是一个循环演进的过程,具有与环境变化产生敏感型情景关系惯例的企业,更能进行适应性学习。以此为基础,文章尝试建立了一个企业惯例循环演进的模型,最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惯例演化 动因 路径 模型构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慈向阳
演化博弈论是把博弈理论分析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文章尝试采用演化博弈论分析方法,从惯例演化的角度,通过建立演化模型来探讨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产生和发展机制。研究表明,作为对出于经济目的自发组建的企业集团的一种变异,国有企业集团不是演化稳定的,注定将继续演化到一个新的均衡,而决定其演化的因素是国有企业集团独特的惯例。这为国有企业集团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和理论指导。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邓修权 白冰 高德华
以演化博弈论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基于惯例的企业能力演化模型,应用多主体仿真工具Swarm平台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企业能力演化的过程是企业不断进行惯例学习与变异的过程。企业进行惯例适应性学习是企业能力渐进式演化的过程。而进行惯例变异,则是企业能力突变式演化的过程。
关键词:
惯例 企业能力 演化博弈 多主体仿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