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2)
2023(10517)
2022(9376)
2021(8913)
2020(7476)
2019(17537)
2018(17481)
2017(34169)
2016(18508)
2015(20657)
2014(20525)
2013(20190)
2012(18436)
2011(16023)
2010(15899)
2009(14406)
2008(13851)
2007(11955)
2006(10279)
2005(8811)
作者
(52469)
(43244)
(43039)
(41022)
(27490)
(20818)
(19597)
(17077)
(16556)
(15345)
(14969)
(14418)
(13599)
(13556)
(13385)
(13124)
(13116)
(13041)
(12377)
(12297)
(10864)
(10537)
(10329)
(9737)
(9726)
(9586)
(9544)
(9443)
(8621)
(8585)
学科
(71403)
经济(71332)
管理(53890)
(52077)
(45184)
企业(45184)
方法(35141)
数学(30293)
数学方法(29943)
(19076)
(17613)
中国(17380)
(16865)
业经(16335)
地方(14923)
(13377)
财务(13313)
财务管理(13296)
(12811)
企业财务(12711)
(12547)
贸易(12538)
理论(12525)
(12169)
(11930)
农业(11738)
技术(11446)
环境(10755)
(10122)
(10106)
机构
大学(256865)
学院(254362)
管理(105751)
(97480)
经济(95293)
理学(92702)
理学院(91703)
管理学(90102)
管理学院(89660)
研究(81289)
中国(59425)
(54648)
科学(52640)
(43574)
(39987)
业大(39017)
(38908)
中心(37229)
研究所(36869)
财经(35933)
(35289)
北京(34196)
(33705)
师范(33358)
(32750)
农业(30487)
(30054)
(29247)
经济学(28551)
商学(27398)
基金
项目(182380)
科学(143795)
基金(132966)
研究(132155)
(115683)
国家(114768)
科学基金(99589)
社会(82616)
社会科(78285)
社会科学(78264)
基金项目(71723)
(71446)
自然(66349)
自然科(64842)
自然科学(64826)
自然科学基金(63667)
教育(60435)
(59904)
资助(54840)
编号(53829)
成果(42962)
重点(40552)
(39767)
(38145)
(37953)
课题(36478)
创新(35340)
科研(35123)
教育部(34133)
大学(33946)
期刊
(101044)
经济(101044)
研究(71692)
中国(43827)
学报(41355)
科学(37623)
管理(37464)
(33935)
(32188)
大学(31000)
学学(29097)
教育(27568)
农业(24102)
技术(21741)
(18219)
金融(18219)
业经(16943)
财经(16520)
经济研究(16225)
图书(15770)
(13950)
理论(13368)
问题(13165)
科技(13082)
实践(12490)
(12490)
技术经济(12445)
情报(11940)
(11910)
(11543)
共检索到354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巴志超  李纲  王晓  李显鑫  
[目的 /意义]微信群内部存在着复杂的会话网络结构,探究微信群内部网络结构特征、角色类型以及相互关系对认识微信用户信息行为与传播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以真实微信群中的对话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以成员之间的@关系及交流强度作为边权重构建行为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对微信群中会话网络结构的统计特征、核心成员识别、信息交流行为等进行分析,并设计基于数量、黏度和位置的微信群用户影响力计算模型。[结果/结论]微信群中成员发言数近似服从分段幂律分布,其幂律指数与成员活跃度成正比关系;仅依赖发言数和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纲  王馨平  巴志超  
[目的/意义]微信群内部会话过程涉及不同网络群体、用户行为及交互方式,探究不同微信群中会话网络结构及用户交互行为的共性与差异,对揭示微信中信息传播规律和行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16个微信群中真实对话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微信群成员之间的交互行为,计算成员的关系强度并构建会话关系网络,设计微信群成员核心度算法对不同类型微信群中的成员类型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微信群的会话网络结构特征、成员类型分布、成员交互行为等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微信群内信息交流网络符合六度分割理论,具有小世界效应的特征;不同类型微信群信息交流网络具有某些共性特征,同时又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形态;成员之间信息交流状态表现为同级或相似群体"层级互动"的特点;成员在微信群中的行为差异不但和群活跃程度、社群结构、现实身份有关,还会受与他人关系的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纲  李显鑫  巴志超  周华阳  杜智涛  
[目的/意义]微信群内部存在着复杂的信息交流网络,识别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对分析微信群内部信息交流行为、成员角色关系及信息传播特征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真实微信群中的交流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考虑成员交互的有向性和传递性,通过节点的局部有向交互特征和全局交互特征计算成员之间的关系强度,并作为边权重构建信息交流网络,基于改进的Page Rank算法识别微信群中信息交流的关键节点。[结果/结论]通过构建有向、加权的信息交流网络,能够充分反映微信群中信息交流的网络结构及成员角色关系,基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微信群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巴志超  李纲  毛进  徐健  
微信群内部存在着复杂的会话结构,涉及不同的网络群体、用户行为及交互方式,揭示和把握微信群内部信息交流的网络结构、行为特征以及演化规律对认识微信用户信息行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在网络社群理论和会话分析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对不同目标需求的微信群中信息交流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用户特征量分布、信息交互类型以及演化规律性进行分析。研究显示:不同类型微信群中的消息分布具有较强聚集性,部分成员主导微信群中的信息交流,用户生成内容(UGC)存在较大不平衡,群成员参与微信群聊的积极性是影响群消息分布的决定因素;微信群中的信息交流更多是一种"有限度"和"碎片化"的会话形式,会话结构存在话题"无限漂移"和话语"无限流动"的特征;成员在群中观点的表达受群体压力、群类型以及与其他成员之间熟悉度、信任度的影响,表现为一种"沉默螺旋"状态;微信群会话过程是由话题的延续、迁移、转换及回逆构成,同一话题的演化也表现出启动、保持、沉默及终结的生命周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潘微微  菅利荣  刘涛  
专利作为技术和知识的重要载体,是研究技术演进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信息源。目前缺乏针对专利集群网络中关键节点与关键路径中节点的比较分析和技术知识挖掘。构建基于关键节点和关键路径的专利集群网络演进模型,从两个层面综合分析技术演进特征。检索德温特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 Index)得到碳化硅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iC-SBD)相关专利作为实证数据,时间跨度为1986-2017年。结果表明,SiC-SBD专利集群网络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其中,萌芽期专利主要涉及基础技术,成长期为器件结构,以完善器件结构、改进二极管性能为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SiC-SBD专利年增长率下降,技术发展速度放缓,专利价值更多体现在其商业价值上。SiC-SBD专利集群网络关键节点与关键路径中节点重合度较高,核心专利识别可通过多视角分析得到。通过关键节点与关键路径分析专利集群网络演进过程,有助于更全面呈现技术演进过程,为决策者识别核心专利、预测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兰  王野  李立  郑彩雪  
[目的/意义]针对网络结构关键节点识别指标在合著网络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基于多属性决策TOPSIS理论构建了识别合著网络关键节点的新方法。[方法/过程]首先基于合著网络信息流类型选择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和特征向量中心性为多属性决策评价指标;其次基于熵权理论计算出各指标权重;最后通过多属性决策TOPSIS方法识别出合著网络中关键节点,并以"Scientometrics"期刊2011—2015年论文作者合著网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基于多属性决策TOPSIS方法识别出了G.Abramo和C.A.D’An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寰  陈静  魏奇锋  
在知识网络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基础上,构建了成渝城市群知识网络结构的多属性测度指标体系和概念模型,基于熵权—改进TOPSIS模型对成渝城市群2009~2016年城市知识网络结构的多属性进行测度及评价。研究得出:成渝城市群城市知识网络发展水平"两极分化"较为突出;历年发展状况横向比较呈一定的波动性,纵向比较基本呈"W"型曲线上升;绵阳和德阳的知识网络发展水平距离重庆和成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而其余地区相对差距均较大。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连峰  周红磊  王丹  张海涛  
为了更好地挖掘微博舆情中的关键节点,对其进行因人而异的思想引领,打造微博晴朗空间,本研究以超网络为理论基础,对微博舆情传播中的各子网进行建模,应用神经网络、LDA、Python仿真分析方法,挖掘微博舆情中的关键节点,并对关键节点的特征和情感进行分析与讨论。挖掘出微博舆情传播中的六类关键节点,分别是活跃人物、焦点人物、意见领袖、传播人物、潜在活跃人物、潜在传播人物。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士聪  杨蕊  高春霞  韩东燕  叶深  
对2016—2019年浙江南部近海底拖网采集的主要鱼类进行食性分析,并结合前期摄食习性资料,以种间营养关系为基础构建浙江南部近海鱼类群落的食物网拓扑,以拓扑网络指标结合KPP运算确定该海域的鱼类群落关键种。结果表明:(1)对浙江南部近海的34种主要鱼类开展胃含物分析,共形成营养连接数276对。(2)拓扑食物网中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的点度(degree,D)、入度(in-degree,D_(in))、中间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BC)、接近中心性(closeness centrality,CC)和信息中心性(information centrality,IC)最大,表明与其产生摄食联系的物种数目最多,其信息交换的控制能力最强,对维持群落结构的稳定性起关键作用;而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的出度(out-degree,D_(out))、拓扑重要性指数(topological importance index,TI)最大,表明捕食该物种的鱼种类数最多,揭示其物种信息扩散能力最强。(3)带鱼的关键性指数(keystone indices,K)、下行关键性指数(top-down keystone index,K_t)最高,表明对群落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影响最大,且下行控制效应最大;七星底灯鱼的上行关键性指数(bottom-up keystone index,K_b)和值最大,表明对群落的上行控制效应最大;(4)通过KPP运算验证带鱼对浙江南部近海鱼类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和种间信息的传递起决定作用。本研究通过计算11种拓扑关键性参数结合KPP运算筛选群落结构关键种,发现带鱼和七星底灯鱼在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中起关键作用,其中带鱼为关键捕食者,七星底灯鱼为关键被捕食者。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鹏   桂亮   王慧蓉   夏昊翔  
关系预测是网络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传统基于相似性的启发式方法难以完成大规模或稀疏网络的关系预测任务,虽然近来兴起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大多数工作主要通过网络结构信息嵌入表示向量的相似性实现关系预测。许多实证研究表明网络关系的形成会受到节点属性的影响,同时相似性也不是关系形成的唯一准则。本文提出了融合网络结构与节点属性进行关系预测的DDLP模型。该模型借助早期融合的方式获取网络结构信息和节点属性信息的嵌入表示,进而通过节点特征向量与连边信息的有监督学习实现关系预测。现实网络中的实验结果表明,DDLP模型可以有效捕捉网络中的连边规律,特别是融合节点属性后,其预测性能(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明显优于比对模型。本研究不仅为关系预测的相关工作提出了一个深度学习模型框架,也为诸如系统推荐的现实应用奠定方法基础。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贺超城  吴江  刘福珍  王春迎  
科研全球化实现了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科研学术资源在全球尺度的流动与优化配置,而科研合作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远距离和跨国的科研合作,极大地促进了知识和技能的创造与传播。然而,现有研究有以下两方面局限:第一,忽略了合作网络中科研主体的空间特征,而空间特征对合作效率、合作质量等多个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第二,没有充分考虑科研合作中的主导作用,而科研主导对科研合作的发起、推进、产出等各个阶段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此,本文以Web of Science上2010—2018年药学领域的科研合作论文作为数据源,对科研合作中的科研主导进行了全面的空间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地理科研主导排名(GeoLeaderRank)以识别关键科研机构,用学术影响力指标(被引频次、hg指数等)进行对比验证。通过空间分析发现,在药学领域,全球科研主导量分布的空间聚集加剧,亚洲国家的科研主导量增长明显,远距离和跨国的科研主导格局并无明显改变。通过与传统指标的对比分析,发现地理科研主导排名能更好地识别具有顶尖学术影响力的科研机构。虽然在传统指标下,一些中国的科研机构可以比肩欧美顶尖科研机构;但是在被引频次、hg指数以及地理科研主导排名等指标下,中国的科研机构与欧美顶尖科研机构还存在差距。本文为全面认识科研合作中科研主导的空间特征以及解决其空间偏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彭丽徽  李贺  张艳丰  
[目的/意义]在舆情监控和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迅速有效地识别出舆情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对舆情的监督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内容与结构双重维度,设计一种完整的网络舆情关键节点挖掘、识别和分类的技术方法。涉及Goo Seeker、Gephi、Fuzzy AHP和TOPSIS等软件和算法,并以新浪微博"8·12滨海爆炸"事件为例进行具体分析。[结果/结论 ]突破了单纯从单一维度进行关键节点排序的局限性,使关键节点的识别与分类进一步深入,并明确演化特征,对网络舆情的科学应对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思菁  李纲  毛进  巴志超  
为有效识别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在不同阶段中的关键节点及其演化特征,本文结合危机传播的生命周期,提出一种考虑用户行为特征、网络全局信息以及影响力衰退机制的关键节点动态识别方法。以"哈维"飓风事件为案例进行研究,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SIR传播模型检验了方法的合理性,并在不同演化阶段关键节点特征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不同阶段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舆情治理策略。实验结果表明:与PageRank方法相比,该方法识别出的关键节点在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随着信息传播不同阶段的演化,关键节点的认证率呈现上升趋势,信息优势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响应优势呈现出相反趋势,而结构优势差异并不显著;在突发事件舆情治理方面,可重点识别潜伏期中高原创、高信息优势和非认证的关键节点,注意搜集爆发期中普通型关键节点掌握的信息,强化蔓延期中各类型关键节点之间的协同,留意消散期中小范围群体的聚集现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曹学艳  段飞飞  方宽  张仙  李仕明  
认为在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过程中,网络论坛中影响力大的关键节点左右传播的走势。设计一种完整的网络舆情节点挖掘和分类的技术方法,包括原始数据挖掘、数据结构化、节点影响力测算与识别、关键节点论坛影响力计算、关键节点分类等,涉及GooSeeker、Gephi、LeaderRank等算法和软件,并以"7·23动车事故"为例进行具体分析。通过研究揭示出网络舆情的结构复杂性、无标度性、子社区结构等特征,得到"网络名人型"和"事件关注型"两类关键节点的演化规律,对网络舆情的科学应对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永生  李玉龙  郑绍杰  
文章以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交通流、信息流和技术合作角度构建城市群空间关联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了三重网络中城市的节点位置、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三重网络主要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外围形成以苏州、无锡、宁波、合肥等为次级核心的空间格局。核心城市通常具有较高的中心度,体现了其作为交通枢纽、信息高地和创新中心的功能角色。同时,长三角城市群内部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类型化特征,经济发达城市或同一省份内的城市间更容易构成子群。QAP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理上的邻近性和工资水平等因素会显著影响不同类型的网络关联强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