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1)
- 2023(15607)
- 2022(12980)
- 2021(11959)
- 2020(10030)
- 2019(22720)
- 2018(22562)
- 2017(43137)
- 2016(23854)
- 2015(26765)
- 2014(26483)
- 2013(25910)
- 2012(23416)
- 2011(20916)
- 2010(20490)
- 2009(18711)
- 2008(18139)
- 2007(15875)
- 2006(13850)
- 2005(12102)
- 学科
- 济(90560)
- 经济(90459)
- 管理(68252)
- 业(65678)
- 企(54205)
- 企业(54205)
- 方法(42163)
- 数学(36207)
- 数学方法(35818)
- 农(26009)
- 中国(24667)
- 财(23262)
- 学(22532)
- 业经(22317)
- 地方(17750)
- 农业(17659)
- 贸(16766)
- 贸易(16757)
- 易(16271)
- 理论(15882)
- 制(15671)
- 务(15552)
- 财务(15481)
- 财务管理(15458)
- 技术(15098)
- 企业财务(14726)
- 和(14483)
- 环境(14377)
- 银(13452)
- 银行(13375)
- 机构
- 大学(339473)
- 学院(335787)
- 管理(133184)
- 济(127346)
- 经济(124580)
- 理学(116385)
- 理学院(115057)
- 管理学(112898)
- 研究(112564)
- 管理学院(112304)
- 中国(81399)
- 科学(74770)
- 京(72431)
- 农(63832)
- 所(57529)
- 业大(57490)
- 财(55997)
- 研究所(53229)
- 中心(50979)
- 农业(50648)
- 江(48036)
- 财经(46139)
- 北京(44909)
- 范(44410)
- 师范(43836)
- 经(42089)
- 院(40629)
- 州(39242)
- 经济学(37523)
- 技术(36249)
- 基金
- 项目(240267)
- 科学(187340)
- 基金(174213)
- 研究(168738)
- 家(155175)
- 国家(153904)
- 科学基金(130965)
- 社会(105604)
- 社会科(100000)
- 社会科学(99973)
- 省(94054)
- 基金项目(93529)
- 自然(88103)
- 自然科(86097)
- 自然科学(86067)
- 自然科学基金(84551)
- 划(80033)
- 教育(76999)
- 资助(70631)
- 编号(68556)
- 成果(54643)
- 重点(53897)
- 部(51415)
- 发(50397)
- 创(49771)
- 科研(46632)
- 创新(46475)
- 课题(46364)
- 计划(45593)
- 大学(43927)
- 期刊
- 济(132396)
- 经济(132396)
- 研究(92108)
- 学报(64502)
- 中国(59926)
- 农(57549)
- 科学(54476)
- 大学(47068)
- 管理(46019)
- 学学(44237)
- 财(41449)
- 农业(39618)
- 教育(35735)
- 技术(26672)
- 融(25300)
- 金融(25300)
- 业经(22781)
- 图书(22774)
- 财经(21916)
- 经济研究(21628)
- 业(20482)
- 经(18636)
- 科技(17927)
- 问题(17763)
- 版(17540)
- 业大(17373)
- 理论(16459)
- 书馆(15502)
- 图书馆(15502)
- 技术经济(15380)
共检索到473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陈航 徐蔡余 王曰芬
碎片化信息阅读的兴起引起了学术交流方式的变化,相关研究也引发了社会关注。文章为了探索碎片化信息阅读行为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基于TAM模型、动机理论、使用与满足模型,以微信平台为调研依托,以问卷星作为调查渠道,针对碎片化信息阅读行为做了数据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碎片化信息阅读行为在使用的方式、程度、频率、时间、活动状态等方面特点明显,同时可以受到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性、感知社会性、感知成本、规范压力等因素影响;碎片化信息阅读的主要群体为青年,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媒介使用,微信的碎片化阅读对学术阅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徐艳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阅读呈现出碎片化特点,信息素养成为影响用户碎片化阅读的重要因素。【方法/过程】本文以图书馆微信平台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信息素养对用户碎片化阅读意图和阅读行为的影响作用。【结果/结论】通过数据收集及处理,本文得出信息需求意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价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对用户的碎片化阅读意图与阅读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的结论。本文旨在丰富信息素养内涵,对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等满足用户碎片化阅读需求提供建议。
关键词:
碎片化阅读 图书馆微信平台 信息素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伊都 曹高辉 胡守敏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化阅读的普及和信息获取方式的转变,碎片化阅读成为阅读新常态,文章旨在探讨碎片化阅读对用户心理层面的效应,研究碎片化阅读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过程]结合碎片化阅读情境设计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碎片化阅读积极和消极情绪量表,用生活满意度和情绪平衡共同衡量主观幸福感。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考察碎片化阅读内容类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面向碎片化阅读群体收集数据。[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①新闻资讯型、知识学习型和娱乐休闲型碎片化阅读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相关性;②三种类型的碎片化阅读与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而与情绪平衡不具有显著相关性;③基本心理需要中的自主需要和关系需要在三种类型的碎片化阅读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明月
每天起床后,杨灏习惯边吃早餐边读手机报,随后匆匆去上班。在拥挤的地铁里,他仍然不停地浏览手机新闻。到了公司,刚在办公桌前坐下,杨灏就打开电脑,挂上QQ、MSN,开始跟朋友交流最新信息。不久前他还开设了微博,可以随时把自己的生活所见、所感发上去,跟大家交流。中午吃饭,杨灏也不肯歇着,登录各大网站、论坛看新闻,参与热点话题讨论。当然,网络流行的悬疑、穿越小说,他也没少看,电子书成了休息时的伴侣。下班回家直至睡觉前,他还要抽空看会儿电子书。杨灏说生活节奏快,自己只能利用零碎时间,见缝插针地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玉红 侯艳 刘川
本文对已有的国内研究碎片化阅读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总结了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在不同领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碎片化阅读的利弊以及应对策略。同时,提出了国内学者应细化和加深对碎片化阅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碎片化阅读 阅读行为 阅读引导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妍妍 余波 郭蕾 温亮明
碎片化阅读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带来新契机,如服务范围拓宽、角色定位更加精准等,同时也带来对碎片化阅读效果难以把控、容易出现用户群体结构问题等新挑战。高校图书馆应对碎片化阅读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创新:(1)服务理念的创新。树立Outside-in与Insideout协调发展理念,突出移动阅读、主动服务、泛在共享。(2)服务方式的创新。用新技术引领信息服务,优化碎片化阅读的内外部载体环境,利用社交媒体分析碎片化信息需求。(3)服务内容的创新。开展MOOC专题服务,构建"碎片式知识体系"。(4)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创新。
关键词:
碎片化阅读 高校图书馆 用户服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曹树金 王雅琪
为提高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阅读推广文章采纳程度,优化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阅读推广文章的编写技巧与发送方式,文章对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阅读推广文章采纳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文章以详尽可能性模型和信息采纳理论为基础,结合微信公众号推广文章的特点构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阅读推广文章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和观测变量,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外围路径因素中的标题趣味性、推文发送位置、内容突出程度和中心路径因素中的内容趣味性、推荐力度、图书获取途径均对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阅读推广文章采纳行为有显著影响,其中外围路径因素对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阅读推广文章采纳行为的影响大于中心路径因素。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易雅琪 马元茜 许鑫
移动网络与社交媒体的普及催生着阅读形态不断向社交化、社会化演进,富含社交属性的阅读模式——“阅读社交”应运而生,而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Z世代大学生群体对该模式具备天然的适应性。以Z世代大学生的阅读社交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从影响因素模型和影响因素组态两方面相继展开研究。首先,基于28位专家调查与用户访谈的调研资料,利用扎根理论构建了Z世代大学生社会化阅读社交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其次,基于122份案例样本问卷数据,利用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索了Z世代大学生社会化阅读社交行为的必要条件与关键组合条件构型,并为不同行为模式提出相应建议。研究结论有助于了解Z世代群体的阅读诉求与社交诉求,把握其阅读社交行为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武 吴月华 刘宇
随着数字化文本和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基于互动和分享的社会化阅读日益受到年轻读者的青睐。本研究以微信阅读为研究案例,以上海初高中生为样本对象考察了青少年社会化阅读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上海14所中学获取1 039份有效问卷,对他们的数据分析表明:1青少年的内在性动机、成就性动机和社交性动机对社会化阅读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但社交性动机是他们开展社会化阅读活动最为重要的动机因素。2年级和区县这两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青少年的社交性动机和社会化阅读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相对于初中生和城区生而言,高中生和郊区生的社交性动机对其社会化阅读行为具有更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
关键词:
社会化阅读 阅读动机 阅读行为 青少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武 吴月华 刘宇
随着数字化文本和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基于互动和分享的社会化阅读日益受到年轻读者的青睐。本研究以微信阅读为研究案例,以上海初高中生为样本对象考察了青少年社会化阅读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上海 14所中学获取 1039份有效问卷,对他们的数据分析表明:①青少年的内在性动机、成就性动机和社交性动机对社会化阅读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但社交性动机是他们开展社会化阅读活动最为重要的动机因素。②年级和区县这两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青少年的社交性动机和社会化阅读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相对于初中生和城区生而言,高中生和郊区生的社交性动机对其社会化阅读行为具有更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
关键词:
社会化阅读 阅读动机 阅读行为 青少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季丹 郭政 李武
社会化阅读的普及对公众的阅读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对社会化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微信阅读APP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5名用户的问卷调查,结合结构方程法,从临场感、感知控制、交互响应性3个维度探讨影响公众社会化阅读心流体验的因素;基于心流理论构建公众社会化阅读行为意愿的影响机制模型,为社交媒体背景下更好地实现用户的社会化阅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罗淳 陈向东
[目的/意义]作为一种集体的阅读方式,社会化阅读存在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反映了读者之间的行为差异,影响着阅读过程中知识的交流。从社会网络的视角识别读者的角色分类及其不同作用,有助于了解社会化阅读共同体中的知识传播模式,提高阅读资源的交流和知识传播的效率以及社会化阅读的成效。[方法/过程]基于整体社会网的视角,针对一个大学本科二年级的班级进行个案研究,以问卷的方式收集该班级全体成员微信朋友圈中阅读与交流的数据,基于块模型以及结沟洞理论,剖析读者之间的角色差异。[结果/结论]在社会化阅读过程中,不同角色在连
关键词:
社会化阅读 微信阅读 网络位置 网络角色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磊 江仔玲 刘宇婷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媒体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的不断演进,社交媒体中各种数据变得可获取、可利用。据此,开展了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社会化阅读内容计量研究。[方法/过程]首先,利用大数据平台及文本挖掘技术对阅读推广类微信公众号基本信息和公众号推送文章内容进行采集。其次,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到了各微信公众号在分类、地域、认证上的分布,以及各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数、阅读数、平均阅读数、点赞数、平均点赞数,并通过运用信息计量学相关理论及技术,利用自编脚本得到了单篇推文传播指数(Single Tweets Communication Index, STCI)、标题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基于推文重复次数的微信公众号耦合矩阵。同时,提出最高STCI微信推文发布延时指数(Publish Delay Index of Highest STCI Wechat Ariticle, HSPDI)算法来考察推文重复发布次数对推文传播效果的影响。最后,采用人工研读高STCI推文的方法对其内容特征进行归纳。[结果/结论]阅读推广类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平均阅读数与平均点赞数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许多微信公众号之间存在严重的推送相同文章现象;文章是否是微信公众号首次推送对其传播没有明显影响。进一步,对高STCI推文内容分析后得出高STCI推文特征主要包括: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满足读者的自我表达需要和满足"屏阅读"时代特征的写作法则。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雨 李子运 陈莹
本研究依托于时代背景,着眼于现实矛盾,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整合性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UTAUT)为基础,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影响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数字化阅读特性、路径依赖正向影响大学生数字化阅读意愿,促进因素、数字化阅读特性、阅读意愿对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社会影响和感知风险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年级、数字化阅读经验对数字化阅读有调节作用,性别不具备显著调节作用。基于上述各影响因素,本研究提出了优化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丽英 梁曦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背景影响下,图书馆用户的阅读需求正发生着一系列新的变化。其中,碎片化阅读对传统的图书馆用户服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一阅读需求,提高图书馆用户服务水平,文章对碎片化阅读进行了深入而客观的分析与解读,从服务发展和服务实施两个角度,阐释了碎片化阅读对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图书馆在碎片化阅读背景下用户服务资源及服务体系方面的整体化发展策略。
关键词:
碎片化阅读 用户服务 浅阅读 整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